读书无用?这5个真实故事告诉你:知识如何改写命运!
从法官到消防员,他们的逆袭都因这件事——今天起,别再低估读书的力量!
在短视频和快餐信息充斥的时代,“读书无用论”似乎成了某些人的“真理”。但今天,我要用5个真实的故事,撕开这个谎言——知识不仅改变命运,更能在人生至暗时刻,为你点亮一盏灯。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退休法官老魏,从一名对法律一无所知的大学生,成长为一级高级法官。他的秘密武器,竟是持续阅读《法治日报》。
- 大学时期:法律课程枯燥,但《中国法制报》的鲜活案例让他“打通任督二脉”,理解抽象法条背后的社会意义。
- 职业生涯:从书记员到领导岗位,他通过报纸追踪法治进程,撰写文章与同行交流,甚至退休后仍保持阅读习惯。他说:“报纸不仅是信息源,更是法治精神的守护者。”启示:专业阅读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消防救援支队招聘专职审计文员,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会计初级职称。一名应聘者因扎实的财务知识和法律素养脱颖而出。
- 读书的“功利性”:她通过专业书籍掌握政府会计制度,用审计案例提升实战能力,最终在面试中以“问题分析+解决方案”打动考官。金句:“证书是敲门砖,但真正的竞争力,来自书里那些被反复验证的经验。”
深圳沙头街道的亲子阅读活动中,一位单亲妈妈分享:
- 低谷时刻:离婚后,女儿变得自闭。一次偶然参加社区绘本共读,母女通过《好饿的毛毛虫》重拾对话。
- 改变轨迹:她们坚持每晚共读,从童话到心理学书籍,女儿逐渐开朗,成绩跃居班级前三。“读书让我们学会彼此倾听,而不仅仅是生存。”数据支撑:研究表明,每天20分钟亲子阅读,孩子的情商和学业表现提升40%。
在深圳沙头街道的“全民阅读月”中,65岁的李大爷曾是工地工人,因不识字饱受歧视。
- 转折点:社区开设免费识字班,他從《三字经》开始,每天抄写10个字,两年后竟在“飞花令”活动中夺冠。
- 人生重启:如今他经营一家小书店,成为社区文化志愿者。“读书让我活得有尊严。”共鸣点:学习永不嫌晚,关键是你是否愿意翻开第一页。
一小学提出“小学阶段至少读200本书”的目标。一名教师记录下变化:
- 从沉默到自信:学生通过“晨读+暮读”积累经典,从不敢发言到在“梦想大舞台”侃侃而谈。
- 从辍学到升学:一名曾想辍学的女孩,因读完《平凡的世界》后立志考取师范大学,“书里的孙少平告诉我:苦难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教育真相:读书不是奢侈品,它是底层孩子最公平的上升通道。
有人说:“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就像你小时候吃过很多食物,它们早已消失,但最终长成了你的骨与肉。今天起,不妨放下手机,翻开一本书——因为那个让你“顿悟”的瞬间,可能就在下一页。
互动话题:你的人生中,哪本书曾为你点亮一盏灯?
本文引用案例均来自真实人物与事件,部分细节已模糊处理。阅读的力量,从来不止于文字本身,而是它赋予我们直面生活的勇气与智慧。#读书改变人生# #知识的力量# #全民阅读#
读书是有用的!8年时间他影响两千多名大凉山学子
来源:客户端
“路再远,读书是前途
矿再近,不能背一辈子”
父亲的话
来自大凉山的博士生杨孟平记了二十多年
他自己也从上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开始
只要回家就会去劝学
他要告诉更多人“读书有用”
视频加载中...
01
杨孟平是华东理工大学人工智能方向博士生
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铅锌镇
那里矿产资源丰富
小时候
大山里的孩子会把书包里的书都拿掉
用书包去背矿
一天就能挣好几十块钱
读书是深不见底的投入
并不划算
读初一时
杨孟平班上有62个学生
到毕业前只剩下40多个
杨孟平很幸运
有支持自己的父母
父亲和他说
“路再远,读书是前途,
矿再近,不能背一辈子”
杨孟平自己也够努力
2015年,他成功考入华东理工大学
02
从四川大凉山里的乡村
到繁华都市上海
2000多公里的求学路
汽车加火车
杨孟平需要走3天
上大学后
学计算机专业的他
第一次接触电脑
而很多同学都已经学过编程了
他说
“没有人生来就什么都会,不懂的就多花时间搞懂”
四年之后,成绩优异的他
被保送华东理工大学
人工智能方向硕博连读研究生
这个来自大凉山的“95后”青年
通过不断努力
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和成长
读书有用
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空洞
却点点滴滴都写在他的生活里面
03
在上海求学期间
杨孟平始终没有忘记家乡
大山里的孩子
缺的不是勤奋
只是没有一个人点亮他们心中的那盏灯
从2015年开始
他每年坚持回乡
从事劝学扶智的社会实践
用自己的求学经历
告诉大家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2019年
杨孟平带领的华东理工大学 “心灯”实践团队
带着VR一体机、智能车等先进设备
攀爬2500多级钢梯
来到大凉山深处的5个村庄、8所学校
开展以科技体验为主的夏令营
早上8点准时开始的活动
6点多就有小朋友在等候了
一个彝族小男孩到的最早
课后
这个孩子用力在纸条上写道
“收获知识,收获科学!”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近8年来
他一直致力于家乡大凉山的“控辍保学”
累计影响帮助2000多名学生
曾在暗光下打开课本的他
也成了提灯人
只有今日埋下一颗种子
他日才能长出参天大树
这是坚持返乡劝学的意义所在
更是杨孟平牢记于心的那句话
读书是有用的
知识改变命运
19年,甘肃农村女孩为凑钱上学,给马云寄母鸡,遭拒后竟一哭成名
要把活鸡寄给马云?
2019年,甘肃高中生杨虹艳突然隔空喊话马云,表示自己要送他一只活鸡。
这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瞬间在互联网上疯狂传播。
以为这个小女孩是想蹭热度,没想到内情曝光后,让广大网友倒吸一口冷气。
家境贫困的她,想拿鸡换上学机会却惨遭拒绝。
失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女孩,大哭不止后又该何去何从?
2019年,甘肃省某山区的邮局闹了一出“笑话”。
一个穿着校服拎着一只鸡的女孩,成了这条街最“另类”的风景。
面对女孩寄“活鸡”的操作,让邮局工作人员哭笑不得。
对于女孩看似不理智的要求,工作人员只能无奈解释:活的动物不能寄。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工作人员话音未落,女孩竟立刻大哭起来。
这一下可把工作人员整懵了。
这个小女孩到底是啥来头?她又为啥会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
视频中搂鸡的女孩名叫杨虹艳,她这通操作可并不是吃饱了没事干“找茬”,而是走投无路下的决定。
杨虹艳出生在甘肃某个偏远农村,她的人生可谓是天崩地裂的开局。
不仅家里条件十分贫困,偏偏麻绳还专挑细处断。
身为家中顶梁柱,可杨虹艳的爸爸又身患眼疾,干不了什么活。
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妈妈身上,杨虹艳妈妈没有什么文化,也只能靠打零工和做农活养家糊口。
哥哥虽然中专毕业,但也是靠领一个月84元的低保过活。
出生在如此贫困的家庭,杨虹艳并没有自暴自弃,相反这位女孩有着独属于她的天赋。
杨虹艳学习成绩相当优异,为这个家庭带来了一缕曙光。
靠着国家补贴和助学金,杨虹艳顺利完成初中的学业,并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到了当地的重点高中。
别的孩子在这个年纪,能操心好学习,家长都是烧高香了。
但杨虹艳在学校学习的同时,还要兼顾家务和各种农事。
虽然“一心多用”,但杨虹艳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多次表示她这个势头可以冲击重点大学。
学习成绩如此优异的杨虹艳,却时刻遭受着“辍学”的困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昂的学费让这个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雪上加霜。
虽然有国家和村委的资助,但小虹艳还是“能省则省”。
本是长身体的年龄,别的同学都是大鱼大肉,小虹艳却是馒头配水,吃饱就行。
杨虹艳的父母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但高额的花销让这个家庭举步维艰。
高中就已经难以维系,大学的学费更是天价。
站在“退学”边界线上的杨虹艳,突然迎来了自己的转折。
她听同学讲述,企业家马云搞了一个公益活动,集齐2000个鸡蛋,就可以得到资助。
杨虹艳刚燃起上学的希望,紧接着就迎来一盆冷水。
2000个鸡蛋,这得攒到什么时候去。
眼瞅机会就在眼前,杨虹艳决定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鸡蛋爆改活鸡,一下子拿不出2000个鸡蛋,那就曲线救国。
有了母鸡,还愁攒不够鸡蛋?
带着“全村的希望”,小虹艳就这样上路了。
以为自己可以继续上学,小虹艳干劲满满冲向邮局,但真实的情况又给了她当头一棒。
面对工作人员义正言辞的拒绝,小虹艳愣在原地,随后眼泪就绷不住了。
在邮局门口,搂着活鸡大哭的景象实在有些“邪门”。
这也引来了许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面对群众的询问,小虹艳才揭开自己所作所为的谜团。
孩子的悲惨经历,让人听者悲伤,闻着流泪。
有路人将她的经历拍了下来。
这一拍本不要紧,没想到这个视频把死路又给盘活了。
视频中哭的梨花带雨的小虹艳,引起许多网友的关注。
对于这个一心只想读书的好孩子,大家决定伸手拉她一把。
视频越传越火,小虹艳彻底走红了。
“无名爱心侠”铺天盖地袭来,又是捐款又是捐物。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小虹艳引起了马云的关注。
在阿里公益的社交平台上,他们专门找到了这个女孩,杨虹艳兜兜转转也成功得到了阿里的加油木兰项目的资助。
这个时候的杨虹艳才明白,集齐鸡蛋获得资助的这个项目,集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鸡蛋”,
其实是她理解错误的一场乌龙事件。
不过好在,这场“乌龙事件”迎来了好的结局,杨虹艳在阿里的资助下,可以继续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在2022年高考过后,杨虹艳如愿以偿地叩开了大学的校门,而加油木兰项目也继续资助她的大学学费。
如今的杨虹艳已经是一名大学生,相信她会继续努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举办这个公益项目的马云,赢得了许多网友的支持。
在他手下,阿里巴巴一度跃身成为知名企业。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2020年,马云突然选择功成身退,卸任了阿里巴巴的董事职务。
消失在大众视线多年后,他再度亮相。
2025年,2月17日,马云亮相民营企业座谈会。
会议上,在雷军、马化腾一众大咖中,马云气场不减当年。
再度亮相公众视线,难道马云又有什么大动作?
尽管他早已宣布退休,但一举一动仍备受关注。
AI当道,马云怎么会甘愿落后?
2024年底,马云现身蚂蚁集团20周年活动并提到了AI发展。
马云对AI的看中可不是嘴上说说,阿里今年搭上春晚,成为总台春晚云计算AI独家合作伙伴,而这也是春晚首次引入技术合作伙伴。
马云除了商业眼光独到,也一直热心公益,小虹艳的事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止小虹艳,还有许多人都接受过马云的资助。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样的格局才能称为企业家。
极光新闻2025年2月17日报道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任正非、马云、马化腾、王兴兴等出席
抖音——阿里公益
文/编辑:多米
【关于读书的真实事例;关于读书的典型事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