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关于读书的故事名人【关于读书的名人故事简短】

时间:03-26 故事会 提交错误

我的阅读故事/鲁迅先生的一生也是买书、读书、爱书的一生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而从另一个角度说,鲁迅先生的一生也是买书、读书、爱书的一生,是与书为伴的一生。

周作人在《鲁迅的青年时代》里曾详细地记述了少年时代的鲁迅买书、爱书、护书的故事。

少年时的鲁迅对《毛诗品物图考》很感兴趣,也很珍重,“不知为什么那么看重此书,买来后必要仔细检查,如果发现哪里有什么墨污,或者哪一页订得歪斜了,便要立即赶去掉换。有时候在没有查出缺点之前,变动了一点,有如改换封面之类,那就不能退换了,只得折价卖给某一同学,再贴了钱去另买新书。鲁迅先生对书的迷恋和洁癖,从少年时代就已露出端倪。

有意思的是,少年时代的鲁迅还和两位兄弟用零花钱“集资”买书,木刻《海仙画谱》就是鲁迅和兄弟周作人、松寿三人各出五十文钱买回来的。后来,这书的“所有权”还给了小弟松寿,当然,他当初买书所付的那五十文的“股份”,也一并奉送了。

少年时代的鲁迅心灵手巧,学习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很强,还善于向书坊伙计学习怎样包书和修订破损的书。“鲁迅因为去的回数多了,对于书坊伙计那么丁宁妥贴的用破毛边纸包书的手法也看熟了,便学得了他们的方法,以后在包书和订书的技术方面都有一点特长,为一般读书人所不及。”周作人客观平实的记述里,让我们看到,鲁迅在少年时期对书就特别热爱、爱惜,并且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勤于动手。

鲁迅的日记中,很大一部分记述的就是一部“买书账”。据有心人统计,鲁迅从1912年到北京教育部任职,一直到1936年去世,每到年终,总有一篇“书账”的记录。24年中,鲁迅平均收入的11.1%专门用来购置图书,共耗资1.3万多银元,购置图书1万多册(幅),价值约合今天人民币52万元,可见鲁迅买书的“魄力”。鲁迅和兄弟周作人的通信中所谈及的,很多是买书和读书的心得。许广平说,鲁迅处理自己的书籍文具,似乎比生命还看重。

喜欢毛边本的书友书痴们大都以鲁迅也是“毛边党”而自豪。鲁迅曾颇自得地说过:“我喜欢毛边书,宁可裁,光边的书像没有头发的人——和尚或尼姑。” 鲁迅对于书籍的装饰和爱护,无微不至,极其认真,审美眼光也高而独特。鲁迅先生的好友,许寿裳先生多次撰文称许。“他所出的书,关于书面的图案,排字的体裁,校对的仔细认真,没有一件不是手自经营,煞费苦心。他用的图案总是优美的,书的天地头及题目左右总是宽裕的。”这也是鲁迅钟情于毛边本的一个原因吧。

鲁迅先生还是补书、修书的高手。“关于线装书,内容有缺页的,他能够抄补;形式有破烂的,也能够拆散,修理,重装完好;书头污秽的,能用浮水石把它磨干净;天地头太短的也能够每叶接衬压平,和北平琉璃厂肆的书匠技术一样高明。”

鲁迅还翻译、编撰、自费印刷出版了不少书,这是鲁迅对书籍的爱的另一种深意。他曾与兄弟周作人合作翻译、筹资印刷《域外小说集》。唐弢在《有人翻印,功德无量》一文里写到:“鲁迅先生自费印过不少书,包括许多版画的选集。其间认真从事,甘苦相与,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所选印的版画,中外古今,方面很广,例如《木刻纪程》、《士敏土之图》、《引玉集》、《死魂灵百图》、《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还有和西谛先生合资印行的《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自己计划而未完成的《拈花集》、《铁流之图》和《城与年插图》。单就已经出版的画册而论,选材取料,十分严格,因此从内容到形式,都极精美。他只要稍有余钱,便立刻想到印书,往往因为不惜工本,全力以赴,结果弄得连生活也十分拮据”。有意思的是,鲁迅在《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一书中还赫然写到:“有人翻印,功德无量。”

书籍对于写作者,更有一种别样的深意。对此,鲁迅也有他的小小“狡狯”之处:“他在北京时,那小小的寝室,便是他的会客室,他把那些自己爱好的书放在隐僻所在,免得别人去翻乱。他最不愿意借书给别人,除非万不得已,有时他宁愿另买一本送那朋友的(曹聚仁《鲁迅评传》)”。文人爱书惜书,也是常理常情。鲁迅先生对书如此爱惜、珍重,他买的书又那么多,而他对青年又那么热心爱护,不惜一切地给予帮助与帮忙,肯定有不少人借他的书。他会有什么态度呢?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如此说:“由于他的爱护书籍,纤悉必至,有人把他珍藏的书,借去弄得污损了,他非常悲叹,不叹书而叹那人的心的污浊。即此一端,便可推见爱护民族爱护人类的大心!”这也是鲁迅先生爱书的境界。

是的,鲁迅先生有这样一颗大心!有人说,你越从平常人的角度来看,你越发现他真正的伟大之处。信然!

壹点号雨兰诗文书画

那些名人珍惜时间、刻苦读书的故事

  古往今来,名人治学之道有一共同特点:惜时如金。

  许广平在回忆鲁迅时说:“他常常一点一滴地积累时间学习。成天东家玩玩,西家坐坐,说长道短,是他所最怕的。如果有朋友在他工作的时候来谈天了,就是最要好的老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说‘唉,你又来了,没有别的事可做吗?’”在鲁迅看来,时间就是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在临终前不久,他还在病床上写文章,写日记。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坐汽车时华罗庚常常在车上想问题,参加文艺晚会时则利用休息时间在节目单上演算数学题。

  从1959年到1962年,著名学者吴晗先后写了将近90篇论文和杂文,还编了历史剧《海瑞罢官》。他说:“这些文章大部分是在灯下写成的。白天总是上课、开会、办事,晚上比较清闲,时间也完整。”

  勤学成癖,把休息和治学结合起来,古人也是如此。我国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曾这样描写他们夫妇的业余生活:“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元末学者陶宗仪在田间劳动时常带着笔砚,休息时把耳闻目睹的要事和诗作写在树叶上,总共积存了十多瓮树叶,后来整理成三十卷书,书名《南村辍耕录》。

  在同样的时间里,有的人硕果累累,有的人却一无所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时间的态度不同:有的珍惜,有的荒废,仅此而已。(汪云寿)

【关于读书的故事名人【关于读书的名人故事简短】】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免责声明:部分作品来自网友发布,或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更好的传递 好内容 ,正能量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者您不想在本站发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