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孔子说:“你!你知道你教我的是什么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识。” “你”是子路的名字。子路,姓仲,字游,又名子路、季路,年九岁,孔子弟子。子路是最早跟随孔子的弟子之一。他与孔子相伴已久,是孔子一生最依赖的人。子路勇敢、直率、诚实,粗鲁却极其可爱。子路也忠于孔子,不容许别人说孔子的坏话,但他却常常顶撞孔子自己。就“学”而言,子路是一个资质较差的学生。他总是学不会,甚至害怕学。孔子也经常教训子路,也经常拿子路找借口。《论语》年,子路的名字出现较晚,但其事迹较多。《论语》 使用子路的目的,大多是利用子路作为“未知”的代表,利用子路的“未知”来引发相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子路》对于后世学者来说是一个“反面教材”。后来的学者不应该因此而看不起子路,而应该充满敬意,因为只有从子路身上我们才能看到一些关于“学”的误解。子路也一生致力于学习。
“于,我教你知道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道。”
本章的重点是讨论“知”的问题,“知”与“道”一样深奥难懂。本章前后的句子中,“知知”与“知”相互对应,让人怀疑是在说“知知”还是“知道”。这是一个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必须了解“之”的真正含义。上去就明白了。儒家“学”的“知”义体现在第一章的前两章。 “知”是“学”的目的和意义。 “知”作为一种“学”的状态,是得道后所显现出来的功能,是对事物的真实洞察。这种真正的洞察力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功能。作为一种境界,“志”代表“道体”,“道体”就是“无”,即“真空”。 “真空”并非空虚,还具有“知识”的功能。 “真空”意味着“知识”。 “知识”的意思是“真空”。 “知识”的功能不能在“真空”中显现出来,只能借助“物”来显现。当事物出现时,“知物”就能显露出“知”的功能,所以“知”就显露出“知”的功能。这就是本章“知道”的意义。但如果强调“知”,就容易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知”所代表的“物”上,进而失去对“知”作为道的认识。所以,我们不得不独提“知”,把“知”当“知”。 “知识”揭示了“知识”的主体,这就是本章“知识”的含义。总之,“知识”与“知识”虽然有区别,但都指同一个概念“真知”。它们同时出现在本章中,具有加强对“真知”理解的作用。《论语》 编者用心良苦。据此,本章的内容可以理解为:“喻,教姑娘知。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为知”,也可以理解为:“喻,教姑娘知之。”女孩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知道。”
我们再分析一下第一句话。 “你,教教你女儿吧。” “教导”就是教导的意思。 “女”指的是“茹”。 “知”是“知道”的意思。 “呼”是疑问词,这里是反问句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钟宇,我不是曾经教过你如何理解‘知识’吗?”
虽然这一章涉及到子路,但子路并没有站出来。而是躲在幕后,让孔子在前台凭空教训他。孔子为什么要教子路?子路肯定有问题,要么是他在孔子面前表现得不好,要么是他来向孔子请教。不过,以子路的习惯和水平,就算请教,也不可能直接向“智”请教。《论语》年,子路问政、问士、问大人、问王、问君子,甚至问鬼神。这些都可以说是形而上的事情,但从来没有问过形而上的“仁义道德”。由此可见,这里不可能询问“知识”。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子路的问题一定与对“知”的理解有关,而且可能是孔子曾经教过的一个问题。于是,孔子就用反讽的语气告诉子路这个问题是不恰当的。子路会问什么?以一个小学生为例。老师已经告诉你某个数学公式,它可以解决某类问题。可是这个小学生太笨了,连解题的公式都学不会。他解决不了问题,也不好意思向老师要他反复教过的公式。他只是根据此事问老师:“这道题怎么解决?”老师一定很生气吧。首先,如果你不回答如何解决问题,你可能会说:“我不是教你如何用公式解决问题吗?”这是教这个小学生为什么不记得解题公式的一种方法。孔子在这里就是这个意思。
子路问的问题这么让人猜不透,为什么不让子路出来直接问呢?这又是编者的用意。如果让子路出现,子路的问题很容易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或者“知识”就会与子路个人联系在一起。这正是小编想要避免的。本章的主题是讨论“知识”。我们要揭示的是“知”的普遍意义,它是针对万物的,所以不涉及具体事物,所以子路的问题就被隐藏了。那为什么不彻底除掉子路,还连累子路的名字呢?因为如果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孔子的那句“教女知之何谓”就无法表达出来,而这句话就暗含了本章的主题,即“如何知道‘知’”。没有这句话,接下来的话如果没有任何依靠的话,就会失去想要表达的意义。
“教女孩”的意思是教别人,这本身就意味着“教你如何认识或理解某事”。 “知”是指所教的内容。第一句表达了“如何认识‘知识’”或“如何理解‘知识’”的意思。如何理解“知识”作为普遍意义,不能针对任何具体情况,但必须有一个解决一切问题的“公式”,或者可以称为“原理”或“方法”。孔子接下来说的就是可能多次教给子路的“公式”。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道。”
这里的“知”是“知道”的意思,“知”是“知道”的意思。 “是知也”与第一句“教女知”相呼应,“教女知”的意思是“教你如何理解‘知识’”,那么“是知识”的意思是“这就是理解‘知识’的方式” ’”。
这句话乍一听很简单,但也让人一头雾水。相当于说“A就是A,非A就是非A,这就是理解A的方式”。确实很难理解。但如果你换一种说法,比如你告诉一个人:“如果你认识牛,你就认识牛。如果你不认识牛,你就不认识牛。这就是认识‘认识’的方法。” "。”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了呢?把牛换成任何物体,就等于说:“知事就是知道事,不知道事就是不知道事,这就是‘知’的理解。”变成“知之为知,不知之为不知”。这就是对“知”的理解。”然后去掉“之”,就变成“知是知,不知是不知”。这就是理解‘知道’的方式。”当具体的事物一层层去掉后,只剩下“知道”和“不知道”。有“知道”,就是人知道,有“知道”,就是人知道。不知道”,也是人知道,也知道“不知道”。当一个人说他不知道时,他实际上是在说他知道他不知道。这里面隐藏着一个“知道”。在“知”与“不知”的背后,这个“知”就是大家所追寻的“根本”,就是所有“学生”所追寻的“道”,也就是道家的“仁”。寻找的是子路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孔子要传授的“知”,而“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就是理解这个“知”的公式。
“知之为知”对于常人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当一个人说“知道”时,取决于他如何知道。看到一头牛并说“我知道它是一头牛”,这意味着“真正知道”。看到一头牛的画,说“我知道这是一头牛”,这个知识是“假知识”,相当于指着水中的月亮说是天上的月亮。 “伪知”并不是“不知道”,而是只知其表,不知其根本,误表其本。虽然它只是一种认识方式,但它可以用来与人沟通、解决问题。当然,有时是对的,有时是错的。如果你看到一个牛棚并说:“我知道里面有一头牛”,这种知识意味着“你不知道”。因为牛棚里可能有牛,也可能没有,所以说“我知道有牛”是基于心理推理。因为大脑的推理不彻底,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准确。如果牛棚里没有牛,这个知道就是“不知道”。如果棚里有牛,这个知道仍然是“不知道”。因为推理的过程就是隔墙猜测事情的过程。无论推理多么正确,仍然存在一堵墙。这不是“直接看到事物本身”的知识。它甚至不能称为知识,只能称为知识。 “不知道”。虽然我不知道,但有时是正确的,甚至非常正确,而且结果和我亲眼所见是一样的。这就是推理的作用,就是头脑中“思”的作用,就是“学文”的作用。所谓“通易经,知天下”,就是善于运用《周易》的知识来预测一切。虽然很准确,但也是推理得出的。这种“知道世界”的知识意味着“不知道”。总之,无论推理结果多么正确,都与本章讨论的“知识”无关。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不容易做到。当一个人说“我不知道”时,也要看他如何描述。看到牛棚说“不知道里面有没有牛”,就是“实在不知道”。即使有人告诉你里面有牛,那仍然意味着“不知道”,因为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心理推理是一样的,都是一堵墙。只要墙在那里,你就看不到它。看不到的是“真的不知道”;当你看到一幅画“牛”时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牛”,这就是“假无知”。一幅“牛”的画,虽然没有牛的本质,但已经有了牛的形象,足以与人交流。说你不知道,就是否定牛形象的作用。但一幅画毕竟不是真实的,所以“假无知”并不是“真知”。 “假知”与“假不知”不同。 “假知”是指以表象为根本,说因知表象而知道根本,但并不真正知道根本; “假不知”就是以基础为基础,因为你不知道基础。基本上就是说不认识这个表达,其实是认识这个表达。当你看到一头牛并说“我不知道它是一头牛”时,你并不知道你知道。这里应该排除以各种理由故意说谎的情况。换句话说,对于看到牛的人来说,他认为自己说的是实话。当一个人看到一头牛并说他不知道那是一头牛时,他就否认了他的“见证”。对于人来说,他的关注点不是“见证”,而是见证的“事物”,甚至不是见证的事物,而是见证的事物的名称,所以他的意思是“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叫了。” “物”,而真实的情况应该是“不知道所见之物的存在”。 “牛”只是一个事物的名称。你不能忽视这件事,因为它是未知的。事物只是一个存在。你不能因为你不知道它而忽视它的存在。 “见证”的意思是“知道”。当一个人亲眼目睹某件事时,他就“知道”了这件事。见证存在就是“知道”存在。对于一个人来说,他不知道自己在“知道”,所以这个人实际上是“不知道自己知道”。
很多修炼者达到某种境界后,就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因为这种境界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存在”。这个时候,作为学生,面对新的情况,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在某种状态下,就像一个没去过北京的人想去北京一样。一旦他到了北京,如果没有人告诉他,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北京。这时就需要通过一位“老师”来“确认”他的境界,即得道的大师用自己的“知识”来检验学生的“知识”。在“确认”之前,对于从业者来说,可能是“不知道自己知道”。
真正“知道”和真正“不知道”的区别在于你是否直接感受到某件事。能直接感觉到的就是“知道”,不能感觉到的就是“不知道”。 “感觉”是事物“知识”存在的证据。要感受某种东西,就必须有“知”,“感受”就是“知”。
“干”最初源于“鲜”字。 “贤”的甲骨文形制为“贤”,左为人口,右为徐。它的意思是“呼喊战斗”,引申的意思是“回应”。 “仙”仍是六十四卦中的泽山仙卦“《周易》”。寓意山上的开口释放内力,也指少男少女相互吸引、激情爆发。它们都是“咸”字的本义。 “先”加“心”组成“感”字,指人内心产生的反应。必须有外在的事物作出反应,而对心外事物的反应称为“知觉”。 “绝”在上是“学”,在下是“鉴”,寓意通过学习而获得感悟。引申为人体感觉器官对外界的反应,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统称为“意识”。 “感觉”是“知觉”和“觉知”的综合效果。对于身外的事物,需要“觉”;对于心外的事物,需要“感知”。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意识”加“感知”。
人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即先“认识”,再“感知”。 “觉”的对象是“物”,“知”的对象是“觉”。与“受”同一层次的还有“思”,属于“非知”。要知道什么是“知”,如何“知”,首先要从“觉”入手,套用“知”的公式:“觉就是觉,无觉就是无觉”。去掉指事物的“知”字,就只剩下“意识”和“无意识”了。当“觉知”时,人可以觉知“觉知”,当“无觉知”时,人也可以觉知“无意识”。所以,无论有没有意识到,都有“觉”。 “知”是存在的,这个“觉”是人体感觉器官的功能,也是“觉”的本体。具体到修行的实践上,首先要排除头脑中通过“思考”获得的“非知识”,专注于感官“感知”到的具体事物,然后再关注事物的名称。感知到的事物。转移到事物的存在上,不区分你所意识到的事物,然后将你的注意力从事物的存在转移回有意识的“意识”功能本身。这样,就只剩下“看、听、摸、尝”的感官“觉知”了。
接下来,我们从“知”开始,套用“知”的公式:“知之为知,未知之为不知”。去掉“知”字,只有“知”与“非知”。知觉和非知觉都有“知觉”。这个“知觉”就是人心的作用,心也是“知觉”的本体。具体到灵性修行的实践上,就是首先把注意力从对心外事物存在的“觉知”转移到“觉知”的功能上,然后再把注意力从“觉知”转移回可以感知的东西上。 “感觉”功能本身。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内心的“感知”了。
“知”就是“心之知”,心也是物。 “心中的知识”本身也有“知识”,这个“知识”是普遍意义上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从“知”开始,套用“知”的公式:“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去掉指“知”的“知”字,就只剩下“知道”和“不知道”了。知与不知,还有“知”。这个“知”就是“道”的作用,也是“真知”的本体,也就是“道”。具体到实践中,它就是先把注意力从“意识”功能转移到“感知”功能,然后再把注意力从“感知”功能转移回能知道的“知识”功能本身,这样就只剩下“知识”了。
所谓“注意力”,就是最后一个根本的“知识”。人类的根本“知识”并不是隐藏的,而是始终在发挥作用,就像一条力量线贯穿人类的感知、意识和思维。人的意识和思维的结果必须交给感知,感知的结果必须交给根本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知”的整个过程。对于“知识”、“对知识的思考”、“认识”和“感知”来说,都是对已知事物的解释和包装的过程。对于觉知来说,思维是“非知识”,对于感知来说,觉知也是“非知识”,对于根本的“知识”来说,感知也是“非知识”。因为人的感官、人的心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所“知道”的并不是真实的。例如,当你看到一头牛时,基于知识,思维被解释为“牛”;基于感官特征,觉知被解释为“对象”;基于心性,受被解释为“存在”。只有基础的“知识”,不需要任何解释工具,就可以直接成为“知识”。 “知道”就是“不存在,也不存在”。根本的“知识”虽然了解一切,但并不妨碍感知、觉知、思维的存在功能。所以,得道的人,一切都明白,一切都“看见”,但不会显得与别人不同。生活在世上,他们仍然需要用感知、意识甚至思维来与常人交流,但他们不会再犯常人的“错误”。 “就这样。
【读《论语》:(2.17)孔子曰:“愚!你的女儿知道吗?知道就是知道。】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
用户评论
确实啊,很多时候我们都活在自己的认知里,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只有抱着虚心求知的态度,才能真的学到东西。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孔子真是太棒了!这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简直是人生指南针啊。 要明白自己知道的是什么,不知道的是什么, 这点很重要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知己知彼”的思想真伟大啊,但总感觉有时候太难做到完全自省了。 觉得自己了解自己,可到关键时刻还是会犯错.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我一直觉得这个论语很耐人回味啊,我们往往把不知道做成知道, 导致很多错误的判断和行为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同意! 我们要学会承认自己的局限性,不要墨守成规,也要懂得向别人学习。只有不断进取,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孔子真是太会发现了, 我们总是想要vinced自已自己懂很多东西,但真正的明白往往就是知道自己真正不知道什么。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道理大家都懂啊,但是有时候真的很难做到呢,尤其是在和别人争论的时候,很容易忽略自己的不足...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知之为知之" 这句话很深刻。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应该反思自己到底知道多少, 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孔子这番话 really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啊! 我觉得这段文字要警惕自我认知的盲区是很重要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论语确实很实用。我最近在翻看一些专业书籍的时候,也常会对自己说这句话 “知之为知之”。 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孔子虽然说的很好,但现实中很多人都做不到“知之为知之”。很多人明明不知道,却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 真是可惜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懂论语? 这件事对我有很大冲击力。我现在感觉我好像连认识自己都不太清楚!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这句话很像是在给我提醒: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不能满足于现状。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欣赏孔子这种思想境界。 他鼓励我们坦诚面对自己的不足, 不断求新求变, 而不是固步自封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有时候要“知之为知之” 也很难啊!尤其是在面对一些自己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时...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挂在办公室里,每天提醒自己 要学习 要思考。 不要固守自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 "知之为知之" 对于个人成长非常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无知之为不知” 这句话的思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时候我觉得人类的认知能力真的有限啊!就拿我来说,我就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远远不够深广...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论语这种中华文化瑰宝,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