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成语故事-未雨绸缪
唐朝时期,大将郭子仪在平定 “安史之乱”中立过大功.
得到皇上唐肃宗的赞赏,赐官中书令,后又晋封为汾阳郡王。
朝中大臣也都很佩服他。
郭子仪的住宅在亲仁里。平时,郭子仪家的大门洞开,
任人随便出入。有一次,他的部下将吏出任外镇来向他辞行
时,郭子仪的妻子和爱女正在梳妆,她们让郭子仪拿手巾,
端洗脸水,就像使唤奴仆一
一样。
过了几天,郭子仪的儿子们来劝他以后不要这样做。他
不听,儿子们哭着说:
•“父亲功业显赫,却不自重,不分贵
贱,让外人进入内室,孩儿们认为即使是伊尹、霍光在世也
不会这样做。”郭子仪笑着对他们说:“你们不明白我的用
意。我们家吃饭的人有一千多,马有五百匹,这都全靠朝廷
的恩典才得以生存。如果高墙闭户,内外不通,万一有什么
冤家罗织我们不忠的罪名,会有贪功忌贤的坏人添油加醋将
它说成事实,到那时九族诛灭,后悔就晚了。
现在将四门大开,里外清楚地任人观看,即使有人要进
谗言,也没有办法了。” 他的儿子们听了这番话,茅塞顿开,
十分信服。
郭子仪做了大官之后,拜访他的人也多了,在每次会见
客人时,都有-
一帮侍女爱姬陪伴。有一
- 次,手下人禀报说,
有一个叫卢杞的人前来拜访。
郭子仪听后,马上收敛了笑容,立即屏退了所有陪侍的
妇女。留在郭子仪身边的几个儿子对此都感到很奇怪,便问
父亲说:“以往父亲会见客人,总是姬妾满堂谈笑风生,为
什么今天听说来人是卢杞,父亲便赶走了所有的妇人呢?”
郭子仪告诉儿子们说:
“你们不知道,卢杞这个人生来相貌
丑陋,面色发蓝,我怕妇人们见了会因此而讥笑他。卢杞为
人阴险狡诈,要是有一天他得了志,怕是要为了报这一笑之
仇,将咱们全家斩尽杀绝。
”后来卢杞当了宰相,果然
陷害了不少人,但唯独郭子仪一家例外。
郭子仪的举动发人深省: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做到未雨
绸缪,防患于未然,才得保全自己,得以善终。
重点:
未兩绸缪,拼音是wei yi chou mou
【释义】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
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诗经•豳风 •鸱鴞》:“鸱鹗鸱鴞,既取
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
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子?”
【近义词】防患未然;居安思危
【反义词】临阵磨枪;亡羊补牢
【造句举例】我们还是要未兩绸缪,将所有的事情都提
前想到,万一
一 下子订单都来了,我们也好有充足的准备去
应对。
8个冷门成语,8个历史人物,知道三个算你牛
你知道吗?很多成语都来自于历史中的人物。
瘦羊博士,源自东汉的太学博士甄宇;斗南一人,和唐代贤相狄仁杰有关;髀肉复生,则和三国时的刘备有关。
一个成语,源于一个历史人物,诗词君总结了八个成语,你能猜出三个,算你牛。
01
狄仁杰:斗南一人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
出自《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狄仁杰担任并州法曹时,同僚郑崇质被派去很远的地方公干,可是,郑崇质的母亲年老多病。
狄仁杰主动对郑崇质说:你母亲病重,你却要出远门,怎么能让亲人对远在万里的人担忧呢?
狄仁杰主动去见并州长史蔺仁基,请求代郑崇质出行。
蔺仁基非常感动。那时,蔺仁基正与司马李孝廉不和,常常意见不一。
后来,蔺仁基主动找到李孝廉说:狄仁杰与郑崇质同是法曹,却能主动将困难揽到自己身上,照顾别人,我们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从此,两人又和好如初,并且评价狄仁杰: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后世遂用“斗南一人”比喻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
02
王羲之:东床快婿
东床快婿,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东床快婿,本是指王羲之。
两晋时期,士族相互结亲,王导是世家大族。
有一次,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府上,要求在王氏子弟中挑选一位做女婿。
王导认为族中的少年子侄个个英俊潇洒,一时竟不知道选谁为好,便命他们集中到东厢,让郗鉴派来的人自己物色。
这个人看完之后便回去向郗鉴复命说:“王氏一族的子侄们都十分优秀,仪表出众,举止文雅。可一听到有人来提亲相看时,便个个正襟危坐,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全然不顾这些,独自躺在东床上,露着肚皮吃东西。”
郗鉴听罢当即就说:“这就是我的好女婿呀。”
这位坦腹东床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郗鉴就将女儿郗璿嫁给了王羲之。
从此以后,“东床”就成了女婿的代称。“坦腹东床”也指代女婿。
03
刘备:髀 [bì]肉复生
“髀肉复生”的原义是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在和曹操的一战中,失掉了地盘,于是,投奔了刘表。
在刘表这里,刘备长时间无所事事,生活安逸的过了五年。
有一次,刘表请刘备吃饭,大谈天下大势,很是兴奋。
过了一会儿,刘备去上厕所,无意间摸到自己的大腿,发现大腿内侧因为常年骑马而消失的肥肉又长了回来,不禁悲从中来。
回到席间,刘表看到刘备的泪痕,好奇询问原因。
刘备说:以前南征北战,天天骑马,大腿上的肉精壮结实。如今到您这里,一晃已是五年,生活安逸,根本用不着骑马,大腿上的肥肉又长起来了。
时间过得飞快,我眼看就要老了,但是复兴汉室的功业还没有完成,想来心里很是难过,所以就掉下泪来。
“髀肉复生”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04
李林甫:一雕双兔
指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初,三宰相就位,二人磬折趋,而林甫在中,轩骜无少让,喜津津出眉宇间。观者窃言:“一雕挟两兔。”
唐玄宗任命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三人为宰相。
就职之时,张九龄、裴耀卿都弯腰趋进,表现的非常谦逊。
而李林甫则站在二人中间,态度极其傲慢,眉目间流露着得意的神情。
时人都惊叹:“这是一雕挟两兔啊。”
后人便用“一雕双兔”比喻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05
甄宇:瘦羊博士
瘦羊博士,还真和羊有关。
李贤注引《东观汉记》:“建武中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
东汉光武帝很看重读书人,每一年腊月,都会赏赐太学里的博士每人一只羊,让他们高高兴兴回家过节。
这一年的腊月,光武帝的羊又赏赐了下来,可是太学的长官博士祭酒却为难了。
羊有肥有瘦,大小不等,怎么分才合理呢?
博士们七嘴八舌,有人建议把羊杀了,平均分取羊肉,有人建议用抓阄的办法来分羊。
一旁的甄宇走到羊群中间,挑出那只最小最瘦的羊,牵回家去了。
别的博士看到他的行为,脸都红了起来,不再争论,你谦我让,很快就把羊分完了。
这件事情传播开来,洛阳城里的人无不为甄宇的高风亮节折服,四处赞扬他,以致连光武帝也知道了。
一次,光武帝视察太学,想召会甄宇,直接询问“瘦羊博士”在哪里。从此以后,京师洛阳的人们就以“瘦羊博士”来称呼甄宇。
“瘦羊博士”指能克己让人的人。
06
刘禹锡:前度刘郎
前郎刘郎,指的是刘禹锡。
因为“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
十年后,皇帝召他回京,正值春天,刘禹锡来到玄都观游玩,观中的桃花灿烂如霞,都是刘禹锡离京后栽种的。
刘禹锡心生感慨而作诗《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没想到,刘禹锡又被人告发,说他心怀怨恨,因此,又被贬官外地。
14年后,刘禹锡又回到了京都,再次来到玄都观,只见观中一片萧然,再无桃树。
感慨之下,刘禹锡写下《再游玄都观》: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前度刘郎”指去了又来的人。
07
宋璟:有脚阳春
有脚阳春,出自唐代贤相宋璟。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唐中宗时,宋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不久,他直言触怒了中宗,被贬为刺史。
到地方后,他廉洁奉公,尽力为百姓做好事,使当地民风变得淳朴起来,家家户户都安居乐业。
他在广州任都督时,当时广东人都用茅竹建房子,经常发生大火。宋璟教他们用砖瓦盖房,减少了火灾,造福了百姓。
后来他当了宰相。一次,他的远房叔叔宋元超在参加吏部的选拔时,对主考官说了自己和宋璟的特殊关系,希望能照顾。
被宋璟得知后,特地关照吏部不能给他官做。
当时唐玄宗宠幸曾为家奴的王毛仲,朝廷上下,巴结他的人很多。
王毛仲的干女儿要出嫁,唐玄宗问他还缺什么。王毛仲说有一位客人请不来。唐玄宗说:那一定是宋璟了。
在宋璟的辅佐下,唐朝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当时人们称赞宋璟像长了脚的春天,走到哪里,就把光明和温暖带到哪里。
成语“有脚阳春”是称赞好官的话。
08
陶渊明:葛巾漉酒
这个洒脱的成语,源自陶渊明。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陶渊明嗜酒,“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热,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陶渊明爱喝酒,也会酿酒。
有一天,他正在酿酒,朋友前来探望,恰好酒熟了,只差过滤那一步了。
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的葛巾,将酒过滤,漉完之后,仍将头巾戴在头上,淡定的接待客人。
后用滤酒葛巾、葛巾漉酒等词形容爱酒成癖,嗜酒为荣,赞羡真率超脱。
来源:微信公众号“古典文学与诗词”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冷门成语故事-之死靡它
zhi si mi tà
之死靡它
【释义】
意思为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
至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之死靡它-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的齐国,有一位年轻的贵族名叫公子
姜。他对自己的表妹姜小姐一见钟情,并立誓非她不
娶。
然而,姜小姐的父亲,齐国的国君,为了政治利
益,打算将姜小姐嫁给邻国的国君。
公公子姜知道这个消息后,内心十分痛苦。
他意识到,如果他不能娶到姜小姐,他的一生都
将充满遗憾。于是,他决定去找国君,请求他把姜小
姐嫁给自己。
国君得知公子姜的心意后,心生怜悯,决定成全
他们。他告诉公子姜,如果他愿意为了爱情付出生命
的代价,他就同意把姜小姐嫁给他。国君认为,-
一个
真正爱一个人的人,应该愿意为她付出生命。
公子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个条件。最后,他和
姜小姐结为连理 ,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后来
被传颂,成为了 〞之死靡它〞的典故,寓意着对爱情
的坚定和执着。
之死靡它-知识拓展
【出处】
《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
人只。
【近义词】
至死不渝;死生相随
【反义词】
见异思迁;心猿意马
【造句举例】
他们的爱情如同之死靡它一般坚定,不管遭遇多少困
难和挑战,他们始终不离不弃,彼此陪伴。
【冷门成语故事100字—冷门的成语故事250字左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