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冷门又好听惊艳的成语故事、简短冷门的成语故事

时间:04-14 故事会 提交错误

25个小众却惊艳的成语,取名字也用得到

中文之美,美在诗美在词,亦美在成语。有些成语,光念出来都觉得特别美好分享一些读来唇齿留香的成语,可作文借鉴,可增进文识,可捕获美感!正苦于起名字的你,亦可从中汲取佳意吉愿哦

01 春树暮云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当时杜甫在渭北,李白在江东,因“春天树”“日暮云”,触景生思念后用“春树暮云”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02 落月屋梁

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初醒,月色落下清辉洒满屋梁,迷离中仿佛见到友人的容貌。后也用“落月屋梁”表达对亲友的想念之情。

03 景星庆云

景星,祥瑞之星。庆云,吉庆之云。比喻吉祥的征兆,也指杰出的人才。清·王韬:“故贤才之于世,犹威凤祥麟,景星庆云。”

04 剑胆琴心

剑胆,形容胆略很高。琴心,形容柔情脉脉。指人既有胆识,又有柔情,刚柔相济,任侠儒雅。元·吴莱诗云:“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05 流星赶月

好像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速度快。

06 吉光片羽

古代神兽吉光身上的一片羽毛,比喻残存下来的珍贵文物。朱光潜《艺文杂谈》:“魏晋以前,著录的书牍多为吉光片羽,言简意赅而风味隽永。”

07 林下风范

又作“林下风气”。语出魏晋竹林七贤,形容人优雅娴静的风度。多指女子娴雅脱俗大方。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08 枕石漱流

头枕着山石,用溪流漱口,指隐居山林的生活。曹操《秋胡行》:“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

09 花朝月夕

繁花似锦的早晨和皓月当空的夜晚,指良辰美景。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10 暗香疏影

暗香,梅花清幽的香气;疏影,梅花稀疏的影子。形容梅花的姿容和芳香,也指代梅花。宋·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1 光风霁月

光风,雨过初晴时的和风。霁月,雨雪止后的明月。形容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时世,还指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宋·黄庭坚有云:“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12 龙驹凤雏

是说少年英俊秀颖。晋书·陆云传》:“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13 怀珠韫玉

怀藏珠玉一样的宝物,比喻人具有很好的品德与才能。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14 晨钟暮鼓

清晨撞钟,傍晚击鼓,用以报时。宋·欧阳修《庐山高》诗:“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的言语。

15 春诵夏弦

诵、弦:古代学诗,只是口诵而不用乐器叫“诵”,用乐器配合歌唱叫“弦”。原指根据季节而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16 顾盼生辉

同“顾盼生姿”,是说左右环视,神采动人。魏晋嵇康《赠秀才入军》:“风驰电逝,蹑景追风;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17 镂月裁云

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制作精巧,也形容诗文创作清婉秀丽。唐·李义府《堂堂词》:“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

18 夏雨雨人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教益或帮助。明·邹迪光夸人道,“乃公不独以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而又能以秋霜自洁,寒月自照。”

19 休休有容

休休,宽容,气魄大。形容人宽容而有气量《尚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20 优哉游哉

也作“悠哉游哉”,形容从容不迫,悠闲自得。宋·苏轼《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21 安之若素

素,向来,平常。遇到异常情况或遭受挫折时,依旧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22 金声玉振

比喻音韵和谐响亮,也指才德纯美,声誉远扬。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23 福至心灵

好运来了,人的心思也显得灵巧了。

24 河清海晏

黄河清澈了,大海平静了。形容天下太平。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25 云程发轫

云程,远大前程;发轫,启车行进。指美好远大的前程刚刚开始。

内容参考|《新华成语词典》

封面图丨视觉中国

你觉得最美好的成语是什么?

快来分享!

监制丨徐冰 李浙

编辑丨王若璐 校对丨少卓

8个冷门成语,8个历史人物,知道三个算你牛

你知道吗?很多成语都来自于历史中的人物。

瘦羊博士,源自东汉的太学博士甄宇;斗南一人,和唐代贤相狄仁杰有关;髀肉复生,则和三国时的刘备有关。

一个成语,源于一个历史人物,诗词君总结了八个成语,你能猜出三个,算你牛。

01

狄仁杰:斗南一人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

出自《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狄仁杰担任并州法曹时,同僚郑崇质被派去很远的地方公干,可是,郑崇质的母亲年老多病。

狄仁杰主动对郑崇质说:你母亲病重,你却要出远门,怎么能让亲人对远在万里的人担忧呢?

狄仁杰主动去见并州长史蔺仁基,请求代郑崇质出行。

蔺仁基非常感动。那时,蔺仁基正与司马李孝廉不和,常常意见不一。

后来,蔺仁基主动找到李孝廉说:狄仁杰与郑崇质同是法曹,却能主动将困难揽到自己身上,照顾别人,我们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从此,两人又和好如初,并且评价狄仁杰: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后世遂用“斗南一人”比喻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

02

王羲之:东床快婿

东床快婿,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东床快婿,本是指王羲之。

两晋时期,士族相互结亲,王导是世家大族。

有一次,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府上,要求在王氏子弟中挑选一位做女婿。

王导认为族中的少年子侄个个英俊潇洒,一时竟不知道选谁为好,便命他们集中到东厢,让郗鉴派来的人自己物色。

这个人看完之后便回去向郗鉴复命说:“王氏一族的子侄们都十分优秀,仪表出众,举止文雅。可一听到有人来提亲相看时,便个个正襟危坐,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全然不顾这些,独自躺在东床上,露着肚皮吃东西。”

郗鉴听罢当即就说:“这就是我的好女婿呀。”

这位坦腹东床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郗鉴就将女儿郗璿嫁给了王羲之。

从此以后,“东床”就成了女婿的代称。“坦腹东床”也指代女婿。

03

刘备:髀 [bì]肉复生

“髀肉复生”的原义是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在和曹操的一战中,失掉了地盘,于是,投奔了刘表。

在刘表这里,刘备长时间无所事事,生活安逸的过了五年。

有一次,刘表请刘备吃饭,大谈天下大势,很是兴奋。

过了一会儿,刘备去上厕所,无意间摸到自己的大腿,发现大腿内侧因为常年骑马而消失的肥肉又长了回来,不禁悲从中来。

回到席间,刘表看到刘备的泪痕,好奇询问原因。

刘备说:以前南征北战,天天骑马,大腿上的肉精壮结实。如今到您这里,一晃已是五年,生活安逸,根本用不着骑马,大腿上的肥肉又长起来了。

时间过得飞快,我眼看就要老了,但是复兴汉室的功业还没有完成,想来心里很是难过,所以就掉下泪来。

“髀肉复生”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04

李林甫:一雕双兔

指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初,三宰相就位,二人磬折趋,而林甫在中,轩骜无少让,喜津津出眉宇间。观者窃言:“一雕挟两兔。”

唐玄宗任命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三人为宰相。

就职之时,张九龄、裴耀卿都弯腰趋进,表现的非常谦逊。

而李林甫则站在二人中间,态度极其傲慢,眉目间流露着得意的神情。

时人都惊叹:“这是一雕挟两兔啊。”

后人便用“一雕双兔”比喻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05

甄宇:瘦羊博士

瘦羊博士,还真和羊有关。

李贤注引《东观汉记》:“建武中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

东汉光武帝很看重读书人,每一年腊月,都会赏赐太学里的博士每人一只羊,让他们高高兴兴回家过节。

这一年的腊月,光武帝的羊又赏赐了下来,可是太学的长官博士祭酒却为难了。

羊有肥有瘦,大小不等,怎么分才合理呢?

博士们七嘴八舌,有人建议把羊杀了,平均分取羊肉,有人建议用抓阄的办法来分羊。

一旁的甄宇走到羊群中间,挑出那只最小最瘦的羊,牵回家去了。

别的博士看到他的行为,脸都红了起来,不再争论,你谦我让,很快就把羊分完了。

这件事情传播开来,洛阳城里的人无不为甄宇的高风亮节折服,四处赞扬他,以致连光武帝也知道了。

一次,光武帝视察太学,想召会甄宇,直接询问“瘦羊博士”在哪里。从此以后,京师洛阳的人们就以“瘦羊博士”来称呼甄宇。

“瘦羊博士”指能克己让人的人。

06

刘禹锡:前度刘郎

前郎刘郎,指的是刘禹锡。

因为“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

十年后,皇帝召他回京,正值春天,刘禹锡来到玄都观游玩,观中的桃花灿烂如霞,都是刘禹锡离京后栽种的。

刘禹锡心生感慨而作诗《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没想到,刘禹锡又被人告发,说他心怀怨恨,因此,又被贬官外地。

14年后,刘禹锡又回到了京都,再次来到玄都观,只见观中一片萧然,再无桃树。

感慨之下,刘禹锡写下《再游玄都观》: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前度刘郎”指去了又来的人。

07

宋璟:有脚阳春

有脚阳春,出自唐代贤相宋璟。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唐中宗时,宋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不久,他直言触怒了中宗,被贬为刺史。

到地方后,他廉洁奉公,尽力为百姓做好事,使当地民风变得淳朴起来,家家户户都安居乐业。

他在广州任都督时,当时广东人都用茅竹建房子,经常发生大火。宋璟教他们用砖瓦盖房,减少了火灾,造福了百姓。

后来他当了宰相。一次,他的远房叔叔宋元超在参加吏部的选拔时,对主考官说了自己和宋璟的特殊关系,希望能照顾。

被宋璟得知后,特地关照吏部不能给他官做。

当时唐玄宗宠幸曾为家奴的王毛仲,朝廷上下,巴结他的人很多。

王毛仲的干女儿要出嫁,唐玄宗问他还缺什么。王毛仲说有一位客人请不来。唐玄宗说:那一定是宋璟了。

在宋璟的辅佐下,唐朝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当时人们称赞宋璟像长了脚的春天,走到哪里,就把光明和温暖带到哪里。

成语“有脚阳春”是称赞好官的话。

08

陶渊明:葛巾漉酒

这个洒脱的成语,源自陶渊明。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陶渊明嗜酒,“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热,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陶渊明爱喝酒,也会酿酒。

有一天,他正在酿酒,朋友前来探望,恰好酒熟了,只差过滤那一步了。

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的葛巾,将酒过滤,漉完之后,仍将头巾戴在头上,淡定的接待客人。

后用滤酒葛巾、葛巾漉酒等词形容爱酒成癖,嗜酒为荣,赞羡真率超脱。

来源:微信公众号“古典文学与诗词”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冷门却惊艳的成语 1

1、「暗室逢灯」

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

《野叟曝言》十回:“天幸遇著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

2、「红炉点雪」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立即融化。比喻领悟、接受迅速,思想改变快。

《高子遗书·会语》:“颜子克己,若红炉点雪,不必言难,天下归仁。”

3、「旧燕归巢」

从前的燕子又飞回老巢了。比喻客居在外的游子喜归故里。

明·顾大典《青衫记·裴兴归衡》:“似旧燕归巢,双语檐前。”

4、「合浦珠还」

比喻物归原主或人去而复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孟尝传》:“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徒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5、「坠欢可拾」

失去的欢乐或宠爱的对象可以重新捡起。比喻重归于好。

南朝宋·鲍照《和傅大农与僚故别》:“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

6、「倾盖如故」

倾盖,原意为车上的伞盖靠在一起,后指初次相逢或订交。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交一样。

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7、「美意延年」

对一切乐观的人,能够健康长寿。

荀子·致士》:“得众动天,美意延年。”

8、「吉祥止止」

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个止字是助词,指喜庆。吉祥福祉降临,好运气会不期而遇。

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9、「无远弗届」

指不管多远之处均可到达,没有无法到达的地方。

《尚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10、「山止川行」

比喻坚不可摧,行不可阻。

清·唐甄《潜书·两权》:“诚能自固如是,是山止川行之势也;以战必胜,以攻必取者也。”

11、「阳和启蛰」

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

12、「景星庆云」

庆云,五色云,祥瑞之云。比喻吉祥的征兆。

明·方孝孺《御书赞》:“惟天不言,以象示人,锡羡垂光,景星庆云。”

13、「鸥鸟忘机」

像鸥鸟一样,日与白沙云天相伴,完全忘掉心计。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唐·李商隐《赠田叟》:“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14、「餐云卧石」

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

明·袁宏道《隆中偶述》:“始知伊吕萧曹辈,不及餐云卧石人。”

15、「漱石枕流」

旧时指隐居生活。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16、「振衣濯足」

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17、「拂衣远去」

拂衣:振衣而去。振衣远远离去,指归隐。

新五代史·一行·郑遨传》:“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

18、「餐霞饮景」

餐食日霞,吞饮日光。指超尘脱俗,修炼成仙。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夫作道士,皆须知长生之要。尔既未能餐霞饮景,克己求真,徒在世上,无益于体。”

19、「海怀霞想」

本托意仙游,后指远游隐居之思。

唐·李白《秋夕书怀》:“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

20、「望岫息心」

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南史·何点传》:“豫章王嶷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司徒竟陵王子良闻之,曰:‘豫章王尚,吾当望岫息心。’”

21、「抹月批风」

用风月当菜肴。指吟啸风月,清高自赏。

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

22、「花晨月夕」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清·汪汝谦《画舫约》:“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

23、「桃蹊柳陌」

指春景艳丽的地方。亦作“桃蹊柳曲”。

唐·刘禹锡《蹋歌词》之二:“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

24、「酒酽春浓」

酽:味厚,味浓。酒味醇美,春意盎然。形容美好圆满的时刻。

唐·曹唐《小游仙》:“酒酽春浓琼草齐,真公饮散醉如泥。”

25、「尺树寸泓」

泓:水深。泛指地方虽小,却有花草树木、清泉流水的景区。

26、「水木明瑟」

瑟:洁净鲜明的样子。形容风景清爽洁净。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

27、「雨膏烟腻」

指花草树木在烟雨中显得肥腴润泽。

宋·柳永《剔银灯》:“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

28、「葱蔚洇润」

葱蔚:草木生长茂盛;洇润:润泽,滋润。形容草木苍翠润泽,生机勃勃。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就是后面一带花园里,树林山石,也都还有葱蔚洇润之气,哪里象个衰败之家。”

29、「簟纹如水」

指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宋·苏轼《南堂五首》:“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30、「春风风人」

风人:吹拂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31、「夏雨雨人」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教益或帮助。

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32、「和光同尘」

和、同:混合。和光:把所有的光彩混合在一起。同尘:与尘俗相同。形容与世俗混同,不突出自己,不露锋芒,与世无争,后也指随波逐流。

道德经》:“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33、「休休有容」

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

《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34、「光风霁月」

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

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35、「霁风朗月」

和风明月,比喻宽厚祥和的气氛。

柯灵《<阿英散文选>序言》:“一九六二年春,曾有过一度愉快的促膝长谈。那时政治上正好有一段霁风朗月的日子。”

36、「明月芦花」

形容虚无缥缈,夜色迷人的境界,也比喻杳无踪迹。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休论佛意祖意,谩谓言端语端。铁牛放去无踪迹,明月芦花君自看。”

37、「瑰意琦行」

瑰:美石,比喻珍贵;琦:美玉,比喻珍奇,美好。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瑰意琦行,超然独处。”

38、「苌弘化碧」

指苌弘(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一生忠于朝廷,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其血化为碧玉;形容刚直忠正,为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

先秦·庄子及其后学《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39、「被褐怀玉」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出身贫寒,但有真才实学。

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40、「蓝田生玉」

蓝田:山名,在陕西蓝田县东南,古时盛产美玉。蓝田出产美玉,比喻名门出贤才子弟。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41、「怀珠韫玉」

比喻怀藏才德。

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42、「云程发轫」

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战国·楚·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43、「干霄凌云」

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宋·黄榦《勉斋文集·五·林子至子字序》:“勉乎哉!行将见子干霄凌云,而为栋梁之用。”

44、「龙驹凤雏」

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常作恭维语。

《晋书·陆云传》:“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45、「口吻生花」

比喻吟诗得意,兴趣极浓。

唐·冯贽《云仙杂记》第五卷引《白氏金锁》:“张祜苦吟,妻孥唤之不应,以责祜。祜曰:吾方口吻生花,岂恤汝辈。”

46、「落纸云烟」

笔墨落到纸上如云烟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晋·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足不缀行,手不释文。翰动若飞,纸落如云。”

47、「错彩镂金」

错:涂饰;镂:雕刻。形容诗文的词藻十分华丽。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48、「衔华佩实」

衔:包含;华:比喻文采;佩:佩带;实:果实,比喻文章的思想内容。形容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草木开花结果。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征圣》:“然则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

49、「探骊获珠」

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

《古今诗话·探骊获珠》:“四人探骊,子先获珠,所余麟角,何用!”

50、「探渊索珠」

到深渊下去取得骊龙的宝珠。比喻探求事物的真义。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零九卷:“恐非发石取玉,探渊索珠之谓也。”

51、「字挟风霜」

形容文章笔法凌厉严正。

西京杂记·卷三》:“淮南王安著鸿烈二十一篇。鸿,大也;烈,明也。言大明礼教。号为淮南子,一曰刘安子,自云:‘字中皆挟风霜。’”

52、「泓峥萧瑟」

形容诗文意境深远。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

53、「金相玉映」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同“金相玉质”。

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相印师坛,共观昼锦;金相玉映,各炫晨葩。”

54、「轩然霞举」

轩然:高高的样子。像云霞一样高高飘举,形容人俊美潇洒。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令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

55、「神清骨秀」

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正,端庄秀美。

明·陆采《明珠记·买药》:“我见你神清骨秀气飘萧,你是神仙,休得假推掉。”

56、「霞姿月韵」

比喻俊美清雅的仪态和风度。

明·程羽文《鸳鸯牒》:“张惠连霞姿月韵,春梦楼高。”

57、「琴心剑胆」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元·吴莱《寄董与几》:“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58、「阳煦山立」

比喻人性格温和,品行端正。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颜貌类》:“王君阳煦山立,宗庙器也。”

59、「玉衡」

:冰心玉壶;玉衡:用宝石装饰的天文仪器。比喻高尚的品质,优雅的气质。

唐·杜甫《寄裴施州》:“金钟大镛往东序,玉衡县清秋。”

60、「目如悬珠」

眼睛像一对夜明珠。形容眼睛明亮,有光彩。

《汉书·东方朔传》:“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

61、「林下风致」

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同“林下风气”。

《宣和书谱》卷十:“妇人薛涛,成都倡妇也。以诗名当时,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

62、「惊鸿艳影」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清·王韬《鹃红女史》:“遥见楼头有一女子凭栏临波凝睇,素妆淡服,丰神绝世,惊鸿艳影,湖水皆香。”

63、「顾盼生姿」

指回首抬眼之间就有美妙的姿色。形容眉目传神,姿态动人。也作“顾盼生辉”。

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军》:“风驰电逝,蹑景追风;凌历中原,顾盼生姿。”

64、「靡颜腻理」

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战国·楚·宋玉《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绵些。”

65、「烟视媚行」

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

吕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

66、「遐思遥爱」

意思是在远处思念着,爱慕着,形容爱慕深切。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只因那宝玉闻得傅试有个妹子,名唤傅秋芳,也是个琼闺秀玉,常听人说才貌俱全,虽自未亲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

67、「目窕心与」

指眉目传情,内心相许。

汉·枚乘《七发》:“使先施、征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杂裾垂鬋,目窕心与。”

68、「目成心许」

以目传情,心意相通。

宋·贺铸《换追风》:“掌上香罗六寸弓,雍容胡旋一盘中,目成心许两匆匆。”

69、「缱绻羡爱」

形容情意缠绵,互相爱慕。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如今秦宝二人一来了,见了他两也不免缱绻羡爱。”

70、「吉光片羽」

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

71、「枕中鸿宝」

泛指珍秘的书籍。

《汉书·刘向传》:“上(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颜师古注:“《鸿宝》、《苑秘书》,并道术篇名。臧在枕中,言常存录之不漏泄也。”

72、「星霜荏苒」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一次循环,每年秋季始降霜,因以批岁月。指岁月渐渐流逝。

唐·温庭筠《寄崔先生》:“星霜荏苒无音信,烟水微茫变姓名。”

73、「韶华如驶」

形容美好的春光如马飞驰而过。

《群音类选·卷一七·官腔类·红叶记·御沟得叶》:“玉辇何年来帝子,更淹淹蹉跎岁时,看过眼韶华如驶,长日伴飞絮游丝。”

74、「跳丸日月」

跳丸:跳动的弹丸。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唐·韩愈《秋怀》:“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

75、「珠流璧转」

比喻时光之流逝。

宋·文同《月嵓斋》:“况此日与月,晓夜东西走。珠流璧转无暂停,岂与天地同长久。”

【冷门又好听惊艳的成语故事、简短冷门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免责声明:部分作品来自网友发布,或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更好的传递 好内容 ,正能量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者您不想在本站发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