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万历朝后期,皇帝昏庸无道,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辽东沿海倭寇趁机勾结中原不法之徒里应外合,打家劫舍,占领州郡,骚扰我国临海城市。这时,抗倭大将戚继光已经去世,无人领兵抗击倭寇。当朝宰辅叶向高十分忧虑,多次上书皇帝要求选将派兵,但皇帝都置之不理。
就在叶向高一筹莫展之时,被分到翰林院的新科状元唐庆之竟然毛遂自荐要去剿匪。消息一传开,顿时满朝哗然。要知道唐庆之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刚当上状元跨街游行之时竟然从马上掉了下来,一时被传为笑谈。如此一介书生竟然放着好好的翰林不做,而要去剿匪,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谁知万历皇帝竟然不假思索就同意了唐庆之如此“荒唐”的请求,委任他为左都督,命他到辽东剿灭倭寇。群臣闻听是哀叹不已,心说唐庆之这一去是凶多吉少啊。唐庆之临行前,叶向高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多倚重辽东的将领,唐庆之含笑答应。
半个月后,唐庆之到达辽东驻军地辽阳。副将于汉荣听说新都督到来马上出来迎接。
这于汉荣是戚家军旧部,戚继光去世后,他被派到辽东辅佐抗倭,但因主将无能,他一直不得升迁。当他看到文弱的唐庆之时,不禁从心里有点儿瞧不上,心说朝廷无人,竟派个书生来抗倭,老百姓又该倒霉了。唐庆之看出于汉荣的心思,只笑了笑没说话。
第二天,唐庆之和于汉荣率领一百骑兵外出巡视。一行人来到一个名叫藤峡口的地方,前面道路狭窄,道路两旁都是水田,只见上百名书生打扮的人跪在路旁,他们见了唐庆之就说:“我们受贼人侵扰,生活十分困苦,今天总算老天有眼,派大人来解救我们,大人之名,如雷贯耳,这是我们百姓的福分呢,我们愿意做大军先锋,为大军领路消灭贼人。”
于汉荣正要上前搀扶众书生,唐庆之却大声怒喝:“你们这些贼人,竟敢蒙骗本官,统统给我拿下斩首。”于汉荣有些迟疑,但主将的命令不得不听从,马上抽出腰刀率士兵包围了这些人。这些书生一看不好,马上跳了起来,从袖中抽出藏好的兵器与唐庆之的骑兵战到一起,按说骑兵打步兵应该占优势,可这些骑兵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竟然被这些人突围了出去。唐庆之看着逃走的敌人连连摇头。
巡视归来,唐庆之找于汉荣商量抗倭事宜。经过今天这件事,于汉荣对唐庆之刮目相看,只是他不明白唐庆之是如何识别出贼人的,唐庆之说:“道理很简单,于将军还记得藤峡口前地势如何吗?”
于汉荣恍然大悟:“哦,对了!藤峡口前明明有一块平地,他们却偏偏在狭窄之处迎接我们,大人因此心生怀疑,是不是?”
唐庆之点头:“于将军不愧是戚将军的手下,一点就通。我发现他们目光游离不定,便更加肯定。”
于汉荣没想到唐庆之心思如此细密,十分钦佩,便真心实意地为唐庆之出主意,他建议说:“辽东的士兵久疏战阵,并且因为不是本地人,不会为抗倭卖命,不如效仿戚将军,从当地百姓里面招兵,重组军队。”
唐庆之认为有道理,于是张榜发文招募士兵。深受倭寇之苦的百姓听说唐庆之识破倭寇诈降的伎俩,认为他是可以信任的将军,因此报名参军十分踊跃,最后招募勇士八千人,号称唐家军。
唐庆之又把当地妇孺组织起来,让他们和唐家军一起训练,为鼓励士兵和百姓早出成绩,唐庆之用银子作箭靶,谁射中银子,银子就归谁所有。有过失的人也可射箭,射中便免除处罚。头一次听说这种训练方式,百姓很兴奋,射箭水平大增。后来射中银子的人越来越多,唐庆之又将箭靶改小,但银子的重量依旧。久而久之,当地军民尚武之风大盛。军队训练成熟后,唐庆之又制定了严格的军纪,使唐家军成了一支纪律严明的铁军。
之后,唐庆之接到线报,倭寇正在某地抢掠,还没等他赶到,倭寇早就逃之夭夭了。唐庆之和于汉荣意识到军队内部一定有奸细,但奸细藏得很隐蔽,很难找出来。几次出击,都无功而返。
唐庆之受到了上级的责备,限令他三个月内消除倭患,否则革职查办,军队里也有人偷偷埋怨唐庆之无能。唐庆之因此一筹莫展,竟然急得卧病不起。于汉荣等人前来探视,他都推辞不见。
第二天,属下们又来探病,唐庆之才勉强起来,说:“我这几天生病,胃口不太好,想吃点儿野味开开胃,你们愿不愿意跟我出去打猎?”
属下们虽然嘴上答应,可心里却说:“我们的将军不想着怎么剿匪,竟然还有心思打猎。”
于汉荣看着虚弱的唐庆之劝说道:“将军身体不好,还是以休养为重吧?”唐庆之向于汉荣使了个眼色,于汉荣便不再说什么。
一行人出了辽阳城,唐庆之的病突然好了大半,一路上围捉野鹿、野兔,都是身先士卒,虽然他骑马射箭本领不高,但玩得很是高兴。有了收获的将士们也是欢呼不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部队也越走越远,已经远离辽阳了。有将领想提醒唐庆之,但看到他兴致那么高,便没敢说什么。
等走到造阳之地,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刚才还兴高采烈的唐庆之忽然严肃起来,拔出腰间佩剑,脸色突然一变,厉声说道:“所有将士按战斗阵列排开,任何人不准发出声音,违令者,斩!”这时,将士才明白唐庆之根本不是来打猎的,都不敢怠慢,马上按阵列排开。
唐庆之又叫过于汉荣,与他耳语几句,于汉荣不住地点头,转身带上一队人马迅速离开了。
【书生剿匪】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