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苍蝇不叮无缝之蛋
平台上有人分享说关于“苍蝇不叮无缝之蛋”谚语的误导性(请看下方截图)。
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我想说:
▶从字面去理解中国成语或谚语,尤其是古时的成语与谚语,那只能后说明语文是小学还没毕业的水平。
中国的成语与谚语均来自典籍或人们特定生活中的长久经验智慧总结而出。
抛弃任何前提以及成语与谚语背后的寓意,这完全就是在愚昧地扭曲古人的生活经验与策略,误读误解成语与谚语。
再说,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它并不像英文一样进行对应客观世界的某一事物,而是高度浓缩的形声形意会意字词,每个字词除了表面的意思还有背后隐喻的意思。
▶“苍蝇不叮无缝之蛋”,你傻傻的把它当成真理去理解。傻傻地光从字面上去理解,根本不思索:
▌它背后的隐喻是什么?
▌苍蝇象征什么?
▌无缝的蛋像征什么?
▌在什么样的前提下,苍蝇不叮无缝子蛋?
当你没思考这句话的任何前提,你没有任何的思考,那当然是不成立的,这种理解是连幼儿园的水平都还达不到。
“苍蝇不叮无缝之蛋”并没有明确固定的具体出处。它是一句民间流传较广的俗语,是人们在长期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形象化的表达。
“苍蝇不叮无缝之蛋”的真正含义是指如果自身没有弱点或问题,就不容易被外界的不良因素或人所侵扰。
古人说出这样的话可能是基于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总结。当时的背景或许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负面发生后,需要一种简洁的方式来表达对事情起因的一种思考。它形容在一些存在诱导因素或可乘之机的情况下,比如一个人自身行为有失当之处,就可能吸引别有用心的人或麻烦靠近。但这句话也不能绝对化,不能完全忽视外部恶意的主动攻击性,而应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与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
-❀-❀-❀-❀-❀-❀-❀-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必须要知道与认可成语和谚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智慧。如果仅仅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那无疑是对这些宝贵财富的严重亵渎。
以“画蛇添足”这个成语为例,若只是简单地理解为给蛇画上脚,那就完全忽视了其背后所传达的多此一举、过度修饰反而弄巧成拙的深刻寓意。这就如同盲人摸象,只触及到了局部而未能领略整体的精妙。
再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谚语,若不深入探究其背后蕴含的辩证思维和对事物变化的深刻洞察,而仅仅将其视为普通的叙述,那简直是对古人智慧的极大浪费。
对于这些成语和谚语,我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去剖析。思考其产生的背景、所针对的情境以及想要传达的核心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精髓,将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和思考中,从而提升我们自身的素养和认知水平。
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个成语或谚语,而应将它们放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去考量。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表达,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接纳新的解释和观点,让这些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总之,对待成语和谚语,我们要有敬畏之心、探究之欲和运用之能,如此才能真正领略其魅力与价值。
-❀-❀-❀-❀-❀-❀-❀-
再说说“苍蝇不叮无缝之蛋”,其含义应该是:如果事物自身没有弱点或问题,就不会引来外界的不良影响或干扰。它强调自身存在某种吸引负面因素的特质或情况才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说这句话的背景前提通常是在分析某个不良现象或时,认为其中一方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或疏漏,才给了其他不良因素可乘之机。
又比如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指的是矛盾或冲突的产生往往不是单方面的原因,而是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或因素在起作用。
其背景前提往往是在评判双方的矛盾纠纷时,认为不能只归咎于一方,而是双方的互动或行为共同导致了某种局面的产生。
可事实上在当今,这些谚语在某些情况下往往被部分人不恰当或片面地使用,比如在一些情况下,一方可能是完全无辜的受害者,却被用这些话来指责,这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分析具体情况,避免简单地套用这些谚语而导致不公正的评判。
-❀-❀-❀-❀-❀-❀-❀-
有一些人说,古人的这些谚语都是没有逻辑的,是错漏百出的,是不严谨不正确的。
如同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苍蝇不叮无缝之蛋这谚语,其意思就是说鸡蛋本身有问题,所以苍蝇才去叮它。这是一个非常误导人的词。因为,事实上苍蝇什么地方都会落,它连根本没有任何东西的桌面也会落,难道这能说是桌子有问题吗?这本身是苍蝇的问题,怎么能说苍蝇落在哪里,哪里就有问题?因此,这些人认为这谚语是一个颠倒黑白的话。
我想说的是,这种说法是非常片面和不准确的。“苍蝇不叮无缝之蛋”这句谚语有其合理的逻辑和适用场景,人们不能单凭自身的二元直线思维与认知,简单地一概而论地对这些成语或谚语进行否定。
◑┣→首先,这句谚语主要是在强调事物内部因素的重要性,在多数情况下,一个事物出现问题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单纯归因于外部。当然不能简单地说苍蝇落在哪哪就一定有问题,但它确实是在提醒我们要关注自身可能存在的隐患。
◑┣→其次,对于谚语的理解不能过于机械和绝对。它并不是说所有情况都是内部原因导致,而是提醒我们不要忽视内部因素。不能因为苍蝇会落在各种地方,就否定这句谚语在特定情境下的意义和价值。
◑┣→再者,古人的智慧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总结出来的,不能轻易地被贬低为没有逻辑。我们应该以更客观、全面的视角去理解和运用这些谚语,而不是断章取义地进行批判。正确认识和解读谚语,能让我们更好地汲取其中的智慧和经验。
汉字、汉词、汉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智慧。像“苍蝇不叮无缝之蛋”“一个巴掌拍不响”等成语谚语,是古人对生活现象和事理的深刻总结。
-❀-❀-❀-❀-❀-❀-❀-
再说,华夏汉子符号承载的意义并非表面那么简单。它们是经过岁月沉淀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一些人对其误读误解,恰恰反映出他们对汉字汉语所承载智慧的忽视。
这些成语谚语背后体现着对事物因果关系、矛盾关系等的洞察。它们以简洁而形象的方式传达着深刻的道理。不能因现代语境的变化或理解的局限就轻易否定其价值。
它们是华夏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对人性、社会现象等的精准概括。我们应该深入探究其本意,领悟其中的精髓,而不是肤浅地加以曲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汉字、汉语背后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古人的伟大智慧,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现行教育体系更多地遵循科学认知知识体系。这种体系注重精准、绝对的思维模式,与西方英语话语体系较为接近。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在理解汉语中的成语、谚语等时,往往容易套用这种二元化直线思维。
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已被驯化成为习惯用明确、直接的方式去解读,而忽略了汉字、汉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含蓄表达。比如成语、谚语往往通过形象、隐喻的方式传达深刻道理,但我们可能因思维模式的局限,难以领会其深意,从而产生误解和误读。
这种对华夏文字传承的缺失和失误,使得我们不能很好地挖掘和传承古人遗留的知识、认知和智慧。我们未能真正沉浸于汉字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中,去感悟其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这导致我们在面对华夏文化的丰富宝藏时,不能准确把握其精髓,错失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
-❀-❀-❀-❀-❀-❀-❀-
◑┣→从个体心理学角度,认知图式的差异会影响对华夏文化等的理解。有些人可能存在认知闭合需求,急于对不熟悉的内容下结论,导致误读误解。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可能缺乏深入探究的信心。
◑┣→从群体心理学来讲,从众心理使得个体容易跟随群体的错误认知。群体极化现象也可能加剧这种误读,使错误观点更极端。
◑┣→从社会心理学分析,文化堕距会使传统的华夏文化与现代社会产生衔接问题,人们可能用现代观念错误解读。刻板印象的存在,让一些人对华夏文化形成固定的错误认知模式。社会认同的影响也可能使个体为融入某些群体而认同其对华夏文化的不当看法。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误读误解的产生。
-❀-❀-❀-❀-❀-❀-❀-
综上所述,人们对华夏文化、汉字、成语、谚语的误读误解,与个体、群体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个体的认知局限、思维方式和心理需求,群体的从众、极化现象,以及社会的文化差异、刻板印象和认同影响,都可能导致误解的产生。为避免误读,我们需增强文化素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尊重多元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华夏文化的智慧。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图文讲解
知识点
交流平台:
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得有趣呢?
1、可以换一种人称讲,如讲《猎人海力布》,用海力布的口吻来讲,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也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如讲《牛郎织女》,可以说说老牛是怎么知道织女下凡时间的。
3、还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如海力布变成石头后还会发生什么事,相信讲起来一定会很有意思。
词句段运用:
鼻子都气歪了 气急败坏
前怕狼后怕虎 畏首畏尾
一个巴掌拍不响 孤掌难鸣
打开天窗说亮话 直言不讳
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
每一组词语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但是前面的词语口语化,比较通俗,是俗语。后面的一组是成语,比较有文学美。俗语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在民间故事中很常见。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知识积累:
独眼龙看书-----一目了然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
灯芯织布-----白费心机
老和尚的百衲衣----- 七拼八凑
眉毛上挂炮仗-----燃眉之急
吃着碗里看锅里-----贪得无厌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越俎代庖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暴十寒
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
直言不讳-----打开天窗说亮话
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丘之貉-----天下乌鸦一般黑
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
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
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
日积月累:
乞巧
作者:林杰 (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意思: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图文解读
单元复习
一、生字组词
酬(报酬 酬劳 酬金 酬谢)
珍(珍珠 珍爱 珍惜 珍视)
叮(叮咛 叮嘱 叮当)
嘱(嘱咐 嘱托 叮嘱 医嘱)
塌(倒塌 塌方 坍塌 塌架)
焦(焦急 焦虑 焦灼 焦点)
誓(发誓 誓言 起誓 宣誓)
谎(谎言 撒谎 说谎 谎称)
延(延长 延迟 延误 延期)
悔(懊悔 悔恨 后悔 追悔)
扶(扶手 扶持 搀扶 帮扶)
牺()
朗(郎君 牛郎 女郎 货郎)
爹(爹娘 爹妈 亲爹)
嫂(兄嫂 嫂子 大嫂 嫂娘)
辆(车辆 一辆)
歹(歹徒 歹毒 好歹 )
罕(罕见 稀罕 罕有 人迹罕至)
纱(纱布 纱帽 窗纱 纱巾)
妻(夫妻 妻子 妻儿 爱妻 )
趟(赶趟 一趟)
托(托人 托住 拜托 烘托)
泳(游泳 泳姿 仰泳 蛙泳)
婚(婚姻 婚事 结婚 婚约)
辈(父辈 辈分 长辈 晚辈)
挨(挨着 挨近 挨边 挨家)
俭(勤俭 俭朴 俭素 俭用)
皇(皇宫 皇帝 皇后 皇家)
偎(依偎 偎傍)
衰(衰老 衰弱 年老体衰)
泰(泰山 泰安 泰国 国泰民安)
珊(珊瑚 )
瑚(珊瑚)
礁(礁石 暗礁 珊瑚礁)
筐(箩筐 竹筐)
拗(执拗 拗口 拗不过)
二、多音字
挑tiǎo(挑衅)tiāo(挑水)
吐tǔ(吐露)tù(呕吐)
没méi(没有)mò(沉没)
扇shān(扇风)shàn(扇子)
了le(好了)liǎo(了解)
背bèi(后背)bēi(背包)
划huá(划船)huà(计划)
三、容易写错的字
酬:左边是酉
库:第一笔是点
罕:上部是穴
延:偏旁是廴
泳:右部是永
纱:右部第一笔是竖
四、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尊敬一尊重 酬谢一感谢 叮嘱一嘱咐
崩塌一倒塌 催促一敦促 镇定一冷静
悲痛一悲伤 周到一周详 亲密一亲近
微弱一轻微 败坏一破坏 尊严一威严
厉害一严厉 千真万确一毋庸置疑
恋恋不舍一依依不舍
无拘无東一自由自在
反义词
清楚一模糊 镇定一慌张 亲密一疏远
微弱一强烈 千真万确一模棱两可
眉开眼笑一愁眉苦脸
勤劳节俭一好吃懒做
五、近义词辨析
1.王老师非常(尊重 尊敬)我们的选择,是位令人(尊重 尊敬)的好老师。
2.他不认真做事,不但(败坏 破坏)了自己的名声,还让单位受了损失。
3.爷爷(勤劳节俭 好吃懒做),过上了好日子,而他的邻居(勤劳节位 好吃懒做),日子过得很艰难。
六、佳句积累
1.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2.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浄,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
练习试卷
我是超人老师,每天为大家更新小学、初中资料。如果觉得好的话,记得关注我哦。
成语 大全 1
三字成语
下马威 无底洞 五车书 父子兵 父母官 钻空子 耳边风
忘年交 应声虫 闷葫芦 杯中物 迷魂汤 迷魂阵 破天荒
恶作剧 莫须有 紧箍咒 眼中钉 眼中刺 绵中针 解语花
敲门砖 敲边鼓 敲竹杠 癞蛤蟆 掉书袋 清君侧 邯郸梦
百事问 纸老虎 笑面虎 布衣交 杵臼交 摇钱树 煞风景
睁眼瞎 千里驹 小广播 炮筒子 铁公鸡 口头禅 步后尘
马前卒 安乐窝 东道主 马后炮 变色龙 马大哈 旱鸭子
落汤鸡 寄生虫 无底洞
五字成语
一去不复返 一字值千金 一物降一物 三百六十行 十万八千里
人心隔肚皮 人穷志不穷 下笔如有神 久旱逢甘雨 小巫见大巫
天下无难事 日久见人心 无风不起浪 无毒不丈夫 无官一身轻
无巧不成书 功到自然成 可望不可即 礼轻情意重 皮笑肉不笑
民以食为天 先下手为强 防患于未然 水火不相容 事后诸葛亮
更上一层楼 时势造英雄 坐山观虎斗 报喜不报优 兵败如山倒
狗咬吕洞宾 快刀斩乱麻 空口说白话 临时抱佛脚 贪多嚼不烂
树倒猢狲散 射人先射马 疾风知劲草 眼不见为净 瞒上不瞒下
照葫芦画瓢 贵人多忘事 独木不成林 恨铁不成钢 恶事传千里
换汤不换药 蚍蜉撼大树 欲速则不达 墙倒众人推
六字成语
一不做,二不休 一而再,再而三 丁是丁,卯是卯 千叮咛,万嘱咐
玉不琢,不成器 过五关,斩六将 吃一堑,长一智 眼中钉,肉中刺
挂羊头,卖狗肉 既来之,则安之 眼不见,心不烦 冤有头,债有主
前怕狼,后怕虎 人不知,鬼不觉 神不知,鬼不觉 胜不骄,败不馁
雷声大,雨点小 此一时,彼一时 风里来,雨里去 谦受益,满招损
高不成,低不就 父母在,不远游
一动不如一静 一客不烦二主 三寸不烂之舌 五十步笑百步
九牛二虎之力 百闻不如一见 百思不得其解 百动不如一静
天无绝人之路 天有不测风云 天机不可泄露 不分青红皂白
不可同日而语 不足为外人道 不知天高地厚 不食人间烟火
不费吹灰之力 不登大雅之堂 不得其门而入 五十步笑百步
太岁头上动土 化腐朽为神奇 化干戈为玉帛 立于不败之地
老死不相往来 耳闻不如目见 过五关斩六将 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者事竟成 有眼不识泰山 死无葬身之地 死马当活马医
迅雷不及掩耳 驴头不对马嘴 风马牛不相及 反其道而行之
反其意而用之 以不变应万变 东风压倒西风 出污泥而不染
可望而不可即 士为知己者死 万变不离其宗 井水不犯河水
手无缚鸡之力 水至清而无鱼 如入无人之境 如坠五里云雾
拒人千里之外 身教重于言教 坐收渔人之利 茫然不知所措
杀鸡焉用牛刀 远水不救近火 远水不解近渴 拒人千里之外
求人不如求己 吹皱一池春水 驴头不对马嘴 英雄所见略同
事实胜于雄辩 拉大旗作虎皮 明人不作暗事 知一而不知二
损有余补不足 前怕狼后怕虎 哀莫大于心死 闻名不如见面
恭敬不如从命 海水不可斗量 家丑不可外扬 事实胜于雄辩
赶着鸭子上架 惟恐天下不乱 顾左右而言他 敢怒而不敢言
流言止于智者 真金不怕火炼 鞭长不及马腹
七字成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人做事一人当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发而不可收拾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过其门而不入
三句话不离本行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万绿从中一点红
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生七十古来稀 人逢喜事精神爽
上梁不正下梁歪 山雨欲来风满楼 小不忍则乱大谋
无事不登三宝殿 无可奈何花落去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见棺材不下泪 不识庐山真面目
今朝有酒今朝醉 车到山前必有路 勿以恶小而为之
长江后浪推前浪 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余而力不足
打破沙锅问到底 只重衣衫不重人 出师未捷身先死
犯天下之大不韪 半夜敲门心不惊 有百害而无一利
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钱能使鬼推磨 此地无银三百两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多行不义必自毙 羊毛出在羊身上
听其言而观其行 身在曹营心在汉 初生牛犊不怕虎
君子之交淡如水 识时务者为俊杰 英雄无用武之地
来而不往非礼也 近水楼台先得月 挟天子以令诸侯
画虎不成反类狗 知人知面不知心 知其一不知其二
放之四海而皆准 树欲静而风不止 冒天下之大不韪
恶龙不斗地头蛇 强龙不压地头蛇 强将之下无弱兵
强中更有强中手 墙里开花墙外香 宰相肚里能撑船
冤仇宜解不宜结 解铃须用系铃人 神龙见首不见尾
得饶人处且饶人 偷鸡不着蚀把米 置之死地而后生
醉翁之意不在酒 清官难断家务事 赔了夫人又折兵
船到桥门自会直 船到江心补漏迟 识时务者为俊杰
树欲静而风不止 牵一发而动全身 胜败乃兵家常事
黑云压城城欲摧 粪土之墙不可朽 翻手为云覆手雨
踏破铁鞋无觅处 糟糠之妻不下堂
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不同,不相为谋
知其一,不知其二
八字成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人向隅,满座不乐
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一人拼命,万夫莫当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一夫出死,万乘不轻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上不沾天,下不着地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无源之水,之木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为渊驱鱼,为从驱雀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高兴而来,扫兴而归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偿命,欠债还钱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既知今日,何必当初
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往日无仇,近日无冤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香饵之下,必有死鱼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海尔谆谆,听我藐藐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逢山开路,遇水填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 道不拾移,夜不闭户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南山可移,判不可摇
禄无常家,福无定门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疑人勿使,使人勿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鹬蚌相持,渔人获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走了和尚走不了庙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九字成语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十字成语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抚持
十一字成语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十二字成语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十四字成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句 子
【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成语(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成语是)】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