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ppt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PPT

时间:12-05 现代故事 提交错误

高晓松之母张克群:梁思成点燃了我的古建筑热情

采写:记者 徐学勤

每次在“脱口秀”中谈及自己的母亲,高晓松总是一脸幸福和骄傲。他称母亲颇有民国才女林徽因的风范,而且年轻时容貌也毫不逊色。母亲从小教他琴棋书画,他学会了前三样,并以此为生,而那句歌词“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同样出自他的母亲之口。

如果再查看更多的资料,则会了解到高母张克群的显赫身世:她的父亲是前清华大学副校长、两院院士张维,母亲是中国第一代流体力学专家陆士嘉,舅公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第二任丈夫黄二陶是中国前副黄炎培之孙。而她本人则是梁思成的弟子,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建筑设计师。她生在德国,长在中国,如今住在美国,因为极少在公众场合露面,身上颇有几分神秘。

近期,张克群的三卷本著作《北京古建筑物语》再版,·文化客厅和化学工业出版社邀请其出席分享活动,许多观众慕名而来。她虽已年过七旬,打扮却十分新潮,戴着一顶纯白色的鸭舌帽,穿着红白相间的T恤,步伐矫健有力,连续数小时的活动和采访,丝毫不见疲态。在活动上,她像一个欢乐的段子手,时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她说,“我小时候是想着将来要当相声演员的,虽然相声演员没当成,但用北京话说,我说话还是比较贫的。”显然,高晓松的外貌、性格和口才几乎都继承了母亲,幽默、热情、乐观、直率,还有一点理想主义。在谈话中,各种段子、典故、歇后语和历史知识,张克群不假思索地张口就来。

她迷恋北京的古建筑,为了写这三本书,她走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还经常开着车跑到门头沟、石景山的大山里头,去寻找书上记载的寺庙和教堂。三本书包括谈皇家建筑的《红墙黄瓦》、谈宗教建筑的《晨钟暮鼓》,以及谈西洋建筑的《八面来风》,她虽然是建筑系科班出身,但并不是一位学者型的作者,她也有意识地避免用艰深晦涩的学术语言来写作。她更像一位有着建筑和历史专业背景的导游,将建筑的门道和背后的典故娓娓道来,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让古老静谧的建筑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在活动开始之前,张克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张克群,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受教于建筑学大家梁思成先生,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著有“北京古建筑物语”三部曲、《高低楼房若干》《飞》《艺术人生》等。

被梁思成点燃对古建筑的热情

:在《北京古建筑物语》的序言中,你提到梁思成先生是你决定学习建筑学的引路人,他后来也成为你的老师,能否说说这个过程?

张克群:我小时候就认识梁先生,他们住在我们家后面的第三排,但那时我不知道他是古建筑专家,只知道他们家有小汽车。我们叫他“梁伯伯”,老上他家玩,他一高兴,就拉着我们遛一圈。梁先生下巴上有一个挺大的痦子,有一次我问他那是干什么用的,他说,“我要是想你们了,就按一下,嘟嘟两声,你们就来了。”我信以为真,就踮起脚去按了一下,结果那个痦子没出声,是他嘴里出的声,反而引得他哈哈大笑。可见,梁先生是一个很幽默的人。

1959年我上高一,那年暑假,清华大学组织教师去休养。我不能下海,就在岸边画画,梁先生湿淋淋地从水里走出来说,“你喜欢画画呀,画得不错嘛。”他问我高中毕业后打算学什么。我说,我爸让我学外语。梁先生说,“学什么外语呀,学外语不就是鹦鹉吗?人家说什么你说什么,只不过就是换一个声。你喜欢画画,就学建筑。建筑比艺术多工程,比工程多艺术。”然后又说,“第一堂课我都给你讲完了,你是不是将来就学建筑啊?”他比较喜欢家里修养比较好的人来学建筑。我说,那我就考建筑系吧。

后来考大学,为了绝对能上建筑系,我一口气报了四所学校的建筑系,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和建工学院,最后被清华录取了,比录取线高出25分。

梁思成(右)与妻子林徽因。

:你是1961年考入清华建筑系成为梁思成的学生,那年他刚好60岁,他讲课是什么样的风格?你对古建筑的热情,是否也受其影响?

张克群:他给我们上中国建筑史,但那时候学校对中国建筑史不甚重视,都没有教材,梁先生想起什么就说什么,不是很系统,但是他对古建筑的热情特别感人。那时候教学设施不太好,在白墙上打幻灯片,他趴在墙上看幻灯片里的雕像,一边用手摸那墙,一边在嘴里说,“我是多么喜欢这些佛爷的小胖脚丫呀!”梁先生对建筑的热爱无以复加,那些古建筑就跟他的情人似的,给我的感触特别深。后来梁先生生病了,大概讲了半个学期就没再讲了,改由莫宗江先生讲。

梁先生最大的功绩是写了一本《中国建筑史》,过去,建筑在中国不是一门学科,它就是传统的木匠活儿,虽然也有过《宋式营造法式》《清式营造法式》等书,但那上面标的东西很难看懂。梁先生为了解读,去各种古建筑爬上爬下进行测量、拍照。可以说,是梁先生燃起了我对古建筑的感情。虽然毕业后我没有搞古建筑,而是做了三十多年的设计,但到退休后,我终于腾出空来开始研究古建筑。朋友们给我起了个外号叫“破庙迷”,有时候走着走着我就问这是什么庙,然后对着它看啊、照啊。

我就觉得中国古代的匠人太有瘾了,他们刻的东西都细致极了。现在做的仿古建筑,尤其是那些石刻栏板什么的,一看就是用电钻钻两圈,可是古人都是一点一点地打出来的,层次感特别好,有鼓有扁的。中国虽然历来重男轻女,但是故宫栏杆望柱上刻的都是一条龙接着一条凤,龙凤交替出现,每一个都刻得很细。

梁思成在测绘善化寺普贤阁斗拱后尾时留影。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比较有意识地去探访北京的古建筑?

张克群:大概是在1993年前后,当时北京申奥,出现了一种舆论,说中国没有宗教自由,我就很气愤,说怎么会没有呢?我们有佛教、道教、、、教五种宗教,尽管我不信教,也对宗教不太了解,但是我可以从建筑的角度向世人证明中国是有宗教的。我看到北京那么多寺庙和教堂,就开始跑这些宗教场所,一边写,一边画,决定给这种言论一个痛击。

我也不知道教堂都分布在哪儿,只知道宣武门有一个南堂,于是到那儿找到一个姓赵的老神父,他退休了,闲着没事,我们俩就闲聊天。我问他北京有多少堂,他告诉我市区有八个,郊区有八个。然后,我就开着车开始跑这些地方。

1904年重建后的宣武门堂(南堂)。

我主要写的是宗教仪式和建筑的关系,比如说,堂为什么要盖那么高?因为它基本上没有吸音材料,全都是裸露的石头,是反射性材料,这是为了取得一种交混回响的效果,如同回声一般。剧院里的回声大概是0.5秒,如果回声太大,前一句就跟后一句抢一块了,就听不清,但是堂就追求这种效果。神父在那儿说“孩子们……”,那个声音会特别大,就好像是从天上来的,特别神秘高耸、不可触摸。但是佛教、道教就不需要,这两种宗教都是平易近人的,而且各路佛爷、菩萨和神仙太多,甚至还有爷、小鬼之类,一个屋子根本不够住,因此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就特别合适,正厅住三个,侧厅住七八个。所以,不同的宗教对建筑有不同的要求。

《北京古建筑物语(二):晨钟暮鼓》作者: 张克群,版本: 麦客文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5月

写完宗教建筑之后,当年申奥没成功,但是我写书有点上瘾了。我就想,在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总得写点东西,让不太了解北京或者平时没太注意这些古建筑的人了解了解,就接着写了皇家建筑和1900年以后外国人盖的建筑,于是就有了这三本书。

皇家建筑、宗教建筑与西洋建筑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的韩书瑞教授写过一套《北京:公共空间与城市生活》,她在书中谈到寺庙不只是宗教场所,还与城市公共生活有很大关系。根据你的研究,这些场所还有哪些宗教以外的功能?

张克群:它们会使得人们比较安心。比如说,过去的城门楼都是由城楼和箭楼两座建筑构成,里面的叫城楼,外面的叫箭楼,只有城楼才跟城墙挨着,箭楼是用于打仗的。箭楼和城楼之间围成一个瓮城,瓮城里头必须有庙,为什么呢?就是打仗之前为了安抚士兵,让他们相信,万一死了,他们的魂都能回来。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并不强烈,就是所谓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必须得有地方让他们寄托精神,提供一种心理安慰。

另外,道教还为老百姓提供了庙会场所,北京过去有几个重要的庙会,比如东边的丫髻山,西边的妙峰山。每年的庙会差不多都得闹腾一个多月,整个华北地区的人都来,吃喝玩乐或者做买卖,跟宗教没什么大关系,这是一种民间交流。

《红墙黄瓦》36,德胜门箭楼。张克群绘

老东直门瓮城。张克群绘

:北京的城市格局,一个重要特点是沿中轴线对称,这在世界上的都城中并不多见,为何北京会形成这样的格局?它对建筑设计和建造有何特殊要求?在古代,建筑如何体现人的身份等级?

张克群:中轴线是元大都时期开始的,它的中心思想是突出皇权,皇上住的地方一定是在中轴线上,而且要高大、要金碧辉煌,老百姓的房子要矮、要灰,老百姓的灰色屋顶就是为了衬托皇权的辉煌。帝都时期的北京,建筑有严格的等级要求,比如屋顶、大门、开间、台阶、彩画、门墩石都有相应的规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屋顶的形式,最高等级的是重檐庑殿顶(如太和殿)、重檐歇山顶(如天安门),然后是单檐庑殿(如后两宫)、单檐歇山,再下来是悬山正脊、悬山卷棚、硬山正脊、硬山卷棚,后四类屋顶都是用在附属建筑上。一般老百姓的房子只能用硬山顶。

不同等级的屋顶示意图。张克群绘

建筑的开间也是等级高低的重要标志,如太和殿面阔为11间,午门、天安门等为9间。王府可以有3间或5间,而老百姓家最多只允许有一个开间。王府的大门都开在正中间,而寻常百姓家的大门要靠右开。用来显示建筑的还有基座的高低、彩画的形式、室内吊顶的制式、门钉的数量,乃至彩画是龙还是花草,龙爪有几个指头等等,细得不能再细。

在重要建筑物的屋檐最前面的屋脊上,还有若干排列整齐的小动物,叫做走兽,走兽的数量也是有含义的,依次是龙、凤、狮、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等等,最高级的太和殿安放10个走兽,其他建筑的走兽数量按等级高低递减,但数目均为单数。

《红墙黄瓦》52,紫禁城太和殿。

另外,四合院的院门也分好几种,比较高级的叫广亮大门,门扇要放在中柱上,门前有很大的空间;次一点的叫金柱大门,门和门前的空间都小很多;还有一种门,南方人到北京经商,因为他们害怕歹徒、窃贼,所以把门道弄得特别小,让里面不能;还有一种如意门就更窄了。广亮大门都是官员家用的,后来富人买了官员的宅子,但是自己又不是官员,不好用官员那么大的排场,就把两边的木头拆掉砌上砖墙,只剩中间两个木门,这种门就叫做如意门。

《北京古建筑物语三:八面来风》作者: 张克群,版本: 麦客文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5月

:根据你的研究,西洋建筑在北京的出现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人从拒绝洋化到开始洋化,再到洋化变成一种前卫和时髦,西洋建筑是如何被接受的?

张克群:早在明末清初之际,就有的外籍传教士在北京地区传教,并在此后兴建了俗称南堂、东堂、北堂、西堂的四座堂,但一开始都只敢建中式教堂,后来随着大清帝国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加,才变成了洋式脸面。乾隆年间,开始在圆明园里兴建西洋楼。到晚清,慈禧太后也很喜欢西洋建筑,她在颐和园的旧石舫上建了两层木结构的西洋式舱楼,半中半洋的性质。几年后,又在三贝子花园(今动物园西面)修建了一座洋式府邸,名曰畅观楼,是一个全盘西化的典型,就连内部的陈设、器具都是西式的。慈禧身边有两个宫女在法国待过,所以她对外国的东西感兴趣,但是并没有普及开来。

《八面来风》图72,恭王府花园中的西式门洞。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一些洋教堂被毁。此后《辛丑条约》签订,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并规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东交民巷一带的中国居民被全部迁出,清的各衙署被烧拆一空,东交民巷成了“国中之国”。各国在东交民巷建起了大片的使馆、、医院、饭店、兵营,这些建筑都是各国请自己的设计师设计,甚至许多材料都是从国外运来的。

在皇家和东交民巷的影响下,一些亲王在自家的花园里也弄几个洋式隔断、门洞,有钱的新派人士也在临街盖个洋式的大门。西洋建筑逐渐成为一种时髦前卫的事物,一些商家为了招揽顾客,也建起了洋门脸,但为了节省成本,都是旧楼贴新脸。此外,一些教会学校和新式学堂,比如顺天中学、京师女子师范学堂、京师大学堂、清华学堂,还有火车站、国会议场都开始兴建西式建筑。外国的形式和中国的材料、工艺逐渐结合起来,越来越普及。

《八面来风》图146,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

保护古建筑与发展现代城市如何两全

:你毕业后所做的建筑设计主要是中式,还是西式?

张克群:没式。(笑)我以前在石油设计院设计泵房,就是简单弄个屋顶,然后等工人来穿孔,因为他们得走管线,只要画好孔的大小、距离就行了,没什么式样。后来,我从德国进修回来,进了大地建筑事务所,它应该是北京最早的民办建筑事务所,到那儿就有点意思了。我做的比较大的建筑是三元桥附近的中旅大厦,它的外观像四个羊肉串,现在弄得金碧辉煌的。另外,还做了301医院的耳科实验室,都无所谓什么式,反正绝对没有做过中国古建筑式。

中旅大厦,张克群参与设计。

我虽然喜欢古建筑,但我不同意拿钢筋水泥去模仿古建筑,就好像让现代人穿一个花盆鞋,丁零当啷怎么走路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建筑形式,包括四合院我都不同意大面积地保留,那些四合院没厕所、没浴室。凡是嚷嚷着说要保留四合院的,都不住那儿;凡是住在那儿的,都说“天哪,我们什么时候搬到大楼里呀?”因为四合院不是为现代生活设计的。有人就说,四合院不会弄点下水道什么的?不能。因为没有整个城市的下水管线。所以,我认为四合院只需要保留几片好的,一般的四合院没什么保存价值。现在北京人越来越多,都得摞起来住了。

《北京古建筑物语一:红墙黄瓦》作者: 张克群 版本: 麦客文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5月

: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有很多学者在做古建筑和古城镇的保护工作,包括在上世纪50年代初,对于北京的一些古建筑到底该拆还是该保留,也有过争论。当时梁思成和陈占祥提出过一套“梁陈方案”,主张保护北京的古建筑,把行政区建在城市西边,当然后来没有采用这个方案,现在怎么看当年的这个设想?

张克群:我认为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完全不现实。第一个原因就是没钱,新中国刚成立,又打了,哪有钱去盖一个新的北京城?第二,梁先生的表现方法也不好,他在平面上画几个圈,就说在这建新北京,打动不了任何人;第三,当时很多人没有房子住,要盖新城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很多人甚至住进了道教的火神庙,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才有钱把他们迁走。我的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建筑空间就是金钱的堆积,没有钱盖什么新北京?

那些城墙是不该拆,但是,每个人自己家里祖宗八辈的东西也不见得都保留下来,八成也扔了,我就扔了好多东西,现在特后悔,但是没办法,因为房子不够、搬家了,种种原因不得不扔。我的老师曾经说过,你看那个青铜器漂亮吧,多有文化价值啊,但你能拿它熬粥还是炖肉?它唯一的去处就是博物馆。

1909年的北京城墙照片。

:这其实也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矛盾,城市规模的扩张会挤占古建筑空间,城市发展和古建筑保护很难两全,北京的城墙为何没能完整保留下来?

张克群:拆城墙是从1903年开始的,当时为了修铁路,就在城墙上挖洞,左一个右一个,不然火车都进不来。到50年代开始拆城门楼,但没拆城墙。大规模地拆城墙是1966年,据我所知是为了修二环和地铁。原来梁思成先生建议二环修在护城河外圈,他说城墙上可以开酒吧,可以跳舞,可以开发旅游,为此还画了草图。但后来有人提出,如果修在护城河外圈,需要拆很多民房,拆了之后得安置居民,还得花钱盖很多房子,而且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搬。最后说唯独城墙那儿没有民房,一户都不用搬迁,最省事了,所以就决定拆掉。

城墙和城楼拆了是挺可惜的。我只知道团城是梁先生保护下来的,团城在北海和中海之间,上面的主殿承光殿是元代建立的,是真正国宝级的文物。当时为了把一条路加宽取直,本打算拆掉团城,梁先生苦苦哀求才得以保留下来。1961年,将团城及北海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古建筑的保护需要有所取舍,北京住了历代的古人,哪儿都有名人故居,如果把那些故居都保留下来,那北京就甭修路了。

《红墙黄瓦》148,团城上的主殿承光殿。

不想贬低任何同行的工作

:面对不断老化、损坏的古建筑,是该保留还是舍弃,该如何选择?如果保留,又该如何修缮呢?

张克群:能保留的都尽量保留,我写这几本书,就是为了提高大家的遗产保护意识。我去过好几个村子,我在资料上看到那里有一个元代的庙,结果去了以后,当地人说,“那破庙有什么用啊?我们早给拆了。”拆了以后,那些木材就成了他们家的房梁。所以,首先得提高大家的保护意识,知道老祖宗有什么好东西,然后力所能及地去保护,实在烂得没法修就不修了。明十三陵据我所知只修复了四个,其他的都没修复,但也没拆,我估计就是等着有钱了再修复。

对于修缮的方式,我觉得应该整旧如旧,就跟镶牙似的,七八十岁的老人弄一口牙跟年轻人一样白,一龇起来还不吓人一大跳?一定要弄得黄一点,灰一点。我看过天津独乐寺的修复,我觉得特别好,过去的隔墙没有什么砖头水泥,他们就原封不动地拿荆条编墙,再抹上大泥,完全跟古代一样,包括彩画他们也不画得特别鲜艳。我不赞成用水泥材料做古建筑,那就跟老祖宗的画像坏了,你给他涂个口红、烫个头似的,肯定不协调。

《晨钟暮鼓》174,北京的西什库教堂(北堂)。

:今天,北京、上海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全世界的很多设计师都可以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得以实现,诞生了很多造型奇特的建筑,你对此怎么看?

张克群:建筑师都有一个毛病,就是绝不能让自己设计的房子跟别人的一样,必须得出奇,尤其是外国建筑师,这些建筑有的弄得挺好,有的不敢恭维。比如国家大剧院就做得特别好,它的一个主要理念是不遮挡其他主体建筑,如果盖一个大方块,这个角可能挡住了天安门,另一个角可能挡住了,那是不可取的,所以就设计成一个鸡蛋的样子。

我不贬低任何同行的工作,因为大家都很难,会受到政策、经济各种因素制约。反正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趋势,比如说现在的趋势就是所有的墙都是歪的,所有的地都不平,可能会很好玩,但也很费钱。只要有钱,什么稀奇古怪的造型都能弄出来,国外有一个新名词叫解构主义,这是一个潮流,控制不了。

作者:徐伟

编辑:徐悦东 校对:翟永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植树的牧羊人》学习内容全解

【课文内容】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洛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开始,我以为是一棵枯树。但没有选择,我还是朝那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还有三十来只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屋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里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更多牧羊人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棒。

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羊吃草的地方在一个山窝里。牧羊人让大狗看着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可是,他没有。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里待了五年。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颗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

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森林里,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大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的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效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怀疑或动摇,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的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课文朗读】

【文章分析】

《植树的牧羊人》,又名《种树的男人》 ,是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写的一篇小说 ,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 曾被改编成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这部动画片感动了观众,仅一年时间,就使加拿大魁北克省多了150万棵树。这部作品就是《植树的男人》,选入课本改名为"植树的牧羊人"。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 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文章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背景介绍】

本文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篇让人震撼的故事后,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做出了贡献。

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片荒芜、破落、毫无生气的荒原。只有很少的人在这儿过着冷漠、孤独的生活。有一个牧羊人,他一边牧羊,一边每天都种100棵橡树。由于气候不好,种十万棵树,最终只有一万棵长成大树。尽管如此,牧羊人没有气馁,没有沮丧,依然坚持每天种树。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渐渐地,这个地区有了雾气、水分、溪水、村庄、泉水、笑声,整个地区都活了起来。作者为老人的见识、胸怀、坚持而感动,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以做纪念。

【学习目标】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种树前后高原的变化,并探寻变化的原因;(重点)

研读课文,说说对牧羊人的认识;(重点)

赏读课文,多角度探究文章的主题。(难点)

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梳理文章的叙事顺序与情节结构。(重点)

学习掌握文章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叙议结合的表现手法。(难点)

感悟植树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感情。(重点)

【字词积累】

【知识链接】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篇幅长短可以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表现时代风貌, 展现风土人情。

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

③深化主题。

④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⑤感染读者。

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⑦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作者介绍】

让·乔诺(1895-1970), 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多数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的。

他23年时间的创作中,仅有7页文字打印,其余全部手写。著名的加拿大绘本、动画大师弗瑞德里克•拜克用5年时间,绘制20000张图片并制作成一部30分钟的动画片《种树的牧羊人》,并感动了人们,仅一年时间,人们就在内魁北克省种下150万株树。

【结构梳理】

【句子分析】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这一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1.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好人,"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这句话自然引出,作者与牧羊人从相识、相知,到敬佩赞美的过程。

2.总领全文,赞扬牧羊人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光秃秃""稀稀拉拉"暗含此地缺水,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荒芜、毫无生机的情形,与下文长着大片挺拔的树木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

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

找水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遇见牧羊人埋下了伏笔。

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

猜想的内容符合我当时的情境,把一间间的破房子比喻成"马蜂窝",既写出了房子的多而破旧,又暗示这里曾经繁华过,引人深思。

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

环境描写,写了废弃村庄的破败景象,为下文牧羊人的出现做铺垫。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将狂风比作饥饿的野兽,形象地写出了狂风的猛烈,突出了环境的恶劣,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牧羊人时的印象,作者用"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比喻牧羊人,既描写了"我"在干涸的高原上喝了"甜丝丝的井水"后的特别感受,侧面表现了牧羊人的自信、平和和不易。也暗示了他将给这个荒凉的地方带来灌溉滋润和富饶丰美。

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屋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

房子结实、不漏雨,暗示牧羊人是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

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这些直接描写牧羊人的细节内容,从正面刻画了牧羊人的性格,从中可看出他是一个积极生活、态度认真、勤劳不懈、坚韧执着的人,凡事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

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通过对牧羊人的大狗的描写,从侧面体现出牧羊人"安静、忠厚、不张扬"的特点。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挑出""分开""数""拣"等动作细节,表现了牧羊人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态度,这也是他日后成功植树造林、改造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

牧羊人让大狗看着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可是,他没有。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体现了牧羊人安静、忠厚、不张扬的性格特点。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动作描写,"爬""戳""放""盖"这几个动词写出了牧羊人一丝不苟、执着忘我的劳动情景,同时也展现了植树过程的艰难。

他是在种橡树!

表达了"我"的无比惊讶、意外之情。

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语言描写,写出了牧羊人的慷慨无私。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刨根问底""才"等词侧面表现了牧羊人不爱说话、安静、平和、不张扬的提到。

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

插叙,介绍了牧羊人三年来的生活及人生经历,便于读者了解牧羊人的生活及,体现了他的孤独和艰辛,展现了其伟大的壮举。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这朴素的认知是牧羊人三年来不断种树的动力,也使"我"对牧羊人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两人开始了多年的交往。

"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语言朴素简单,仿佛在不经意之间"随便"道出了自己多年来执着地坚持义务植树信念的简单原因,更表现出牧羊老人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可贵。

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把白桦树比喻成少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桦树的活力、有生命力,表明了牧羊人的不懈追求初显回报。

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对比,将以前"猛烈而干燥的风"和现在"飘着香气的微风"进行对比,表现了荒原已今非昔比,突出了高原环境的变化之大,从侧面烘托了牧羊人的"慷慨无私"。

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

讴歌牧羊人的坚毅、无私和伟大。

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村庄的生机与活力,与多年前村庄的荒凉破败形成鲜明对比,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的慷慨无私、不图回报,也体现了牧羊人植树造福人类的巨大成就。

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再次点出老人的名字,强调老人的贡献之大,表达了对老人由衷的敬佩之情。

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的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议论兼抒情,直接歌颂牧羊人,表达了额"我"的敬佩之情。

"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穿插于故事内容之间的这些议论,恰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文章不仅仅是关于植树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尤其令人震撼。

【中心思想】

通过描写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几十年来环境的巨大改变,前后的显著对比,过去是荒芜之地,后来是生机勃勃的美好家园。突出牧羊老人的巨大贡献,赞扬了他心存善良、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高尚风格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劳执着的精神,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写作练笔】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内容梳理】

解题

"牧羊人"即放羊的人。题目点明了主角身份,又设下悬念——牧羊人本该以牧羊为业,为什么要去植树呢?题目巧妙地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看到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选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勃勃生机。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完成下表。

第一次遇见牧羊人的时候"我"看到了怎样的环境?

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荒凉,贫瘠,干燥,人烟稀少

最后一次见牧羊人的时候我见到了怎样的环境?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充满生气,富饶,幸福,舒适

选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写牧羊人植树作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创造有如一种连锁效应",文中所讲的连锁效应具体指的是什么?

种树成林之后,自然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现在居然流水淙淙,当水回到大地,柳树、牡丹草、野花等一一复现,猎人们回到高地,开始猎野兔或野猪。

作者在第17段说"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你能找出文中最能印证"奇迹"的具体描述吗?

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找出表现人物品格或性格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牧羊人是一个慷慨无私 、不图回报、勤劳能干、 生活积极 、干净利落、 坚持不懈(有毅力 、执着)、无私奉献、不图名利、造福人类的人。

你觉得这篇故事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文中的牧羊人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作者的塑造?)为什么?

观点一:是真实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地下的矿藏被过度开采,森林被过度砍伐,土地、水资源被大量污染浪费,人类的地球家园亟待保护,越来越多的国家都重视环境保护,越来越多的地球人都积极投身于环保事业。虽然一牧羊人植树只改变了一个荒芜小地方的环境,如果更多的"牧羊人"去努力,就会让更多的地方变成环境美好的人类家园。

观点二:是假的。当作者发表这篇文章时,曾因内容虚构而被退稿。的确,这个世界像牧羊人这种无私执着的人真的不多。现实中更多那些喊空口号的人,嘴里说环保,要他去种几棵树,怕辛苦;砍几棵树,却兴奋不已。缺乏社会良知,乱丢、浪费水、污染水的有人在。

课文首尾两段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议论,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首段的议论起到了总领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结尾的议论既照应前文,又给主人公以高度评价,立意深远、使文章主题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一个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一件事,这个人就是值得人们歌颂的伟大的人。

一个孤独的牧羊人,数十年如一日,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充满了生气、富饶的乐园。学习课文后,你能说说到底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这样做吗?

布菲老人长期义务植树,"把这片荒原变成了绿洲",行为令人称赞。生活中类似"种树"的行为也有许多,你怎样看待这些事?

坚持身体力行和贯彻美好的品德,便能将各处的"荒地"变成同样的"沃土"!生活中,辛勤耕耘默默"种树"的人很多,他们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万千道德、最美普通劳动者,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辞辛苦,协作拼搏,共同为"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积累拓展】

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哪怕只是一个普通人,只要满怀无私的大爱,不求名利、默默奉献,并且具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就可以创造奇迹!就可以"种植"希望、爱与幸福!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的"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知道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下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示例1:黎族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十九年的坚持,悬崖绝壁一道狭窄天梯上几千次的来来,为一个十几年没有学校的小山村的孩子们搭建通往美好生活的知识桥梁。

  示例2:抗震英雄武:在军校学习就要毕业的他,本不在考虑的救灾人员名单内,他坚决请缨,与战友共赴灾区救灾。34天内别人休息他不休息,其中3天的轮休日他也放弃了。最终劳累过度,他不幸因肺血管破裂失血过多而。他2008年初刚结婚,本打算救灾回去后选日子补拍婚纱照,最后新婚妻子只能怀抱他的遗像拍照,完成英雄最后的遗愿。

【练习提高】

1.积极参加环保活动,与朋友一起植树吧。

2.搜集与植树相关的故事或口号标语,与同学们分享。

【写作参考】

1.抓住特点写人物。

文章抓住老人的语言、外貌、动作、细节等描写将植树老人平凡、孤独、安详、执着、无私、慷慨的性格生动具体地表现了出来。"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语言描写);"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动作描写)等。

2.分清主次定结构。

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首次见面的第一印象,文章不惜笔墨,对牧羊人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描绘,同时,对高原恶劣环境的描写堪称细致入微,这是伏笔,为下文突出高原的变化之大巧设铺垫。所以详写。第二、三次见面,则突出地描写了牧羊人艰辛植树的情景,还有高原环境的巨大变化,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升华文章主旨而略写。这样的结构安排,主次鲜明,主题突出。

3.叙议结合显主题

本文通过讲述者"我"一段跨越三十多年的回忆,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男人默默无闻种树的故事,尤其令人震撼的是文章不仅仅是关于植树的故事,更是一种象征——"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如果一个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我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穿插于故事内容之间的这些议论,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对植树老人的赞扬敬佩之情。

【阅读扩展】

种柳戏题 [唐]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树人,惭无惠化传。

注释:1、戏题:以题诗作为消遣一。这里,柳宗元以"种柳"为题,轻松的笔调抒情,寄托理想。2、柳江:西江支流,流经柳州市,当时亦称浔水。3、故事:过去的事情。4、推移:指时光的流逝。5、思人树:借用典故表达努力造福于民的愿望。6、惠化:有益于民的德政和教化。

译文:柳州刺史柳宗元,今日种柳柳江边。人们当作谈笑的故事,地方掌故又添一件,随着时间流逝,今日也会变为历史。浓绿的柳荫当会覆盖大地,耸立的树干将会高入云天。到那时,人们见树也许会怀念,惭愧的是我没有什么良好的政绩可以流传。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人们常用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

大地给予所有人的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和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惠特曼

流水是大自然不息的血液,破坏水源等于污染自己的鲜血!——环保广告

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措施:西周时期颁布了《伐崇令》:"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

原任云南保山地委的杨善洲,已于2010年10月因病逝世。他从事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下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去世前,他把当地20万元个性贡献奖全部捐出,价值3亿元的林场也无偿上缴给国家。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淮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

【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的期望。

在风吹过的地方读书|“每个村子都是由故事组成的”书展回顾

展览现场。

上个月底,在秋天里,我们去到了无锡・惠山区・天上村前,在那里举办了今年的秋季书市。

从火车站出来,搭上出租车,师傅习惯性地半摇下所有的车窗,微雨后温润的风就这样吹了一路,那也成为了我们对无锡的第一印象。

在这次书市上,我们在天上村前的下沉广场,做了“新书月榜”栏目的书展——“每个村子都是由故事组成的”。

对于去往无锡,去往一个有着近600年历史的村落,我们是兴奋的,这是我们第一次走出北京,到达一个与大都市完全不同的叙事里。所以,我们选择在这个村落的边缘,仅有顶没有墙的一个半户外空间,来做此次的书展。

很开心,这里变成了大朋友和小朋友们的聚会场所,他们就像过去一样,只要信步走到村口的那棵大树下,就可以尽情投入一场不必约定的聚会,在那里,他们聊天,讲故事,也创造着新的故事;在那里,他们坐下来翻一翻书,或者只是看深蓝色的夜,任风拂过这最平常不过的一天。

# 你你你你要“跳”进来吗

在书展的入口,是一个有点儿古老的“跳房子”游戏。这一次的书展,就让我们从快乐的游戏开始吧!

跳跳跳,跳进一本本书的海,句子的滩涂。

# 每本书都是一个故事

书展,在清晨的一束阳光中开始了。好像这是一个书们出来散步的日子,它们和自然在一起,发呆、吹风,不期而遇,就是这一天全部的内容。

很多人在这个句子前停留拍照。这就是诗吧,是我们无法说出,短小却触动心肠的一切。

或许有一天,我们也将像陈冲一样,想起属于自己的那已然遥远的过去的瞬间,发现日子恒长而有力量。

我们在城市里漂浮着,却在自然里降落,感受自身的质量,看到我们本身就是真理的一部分,自有运行之道。

纯真而热烈,就把所有孤独建造为自己的岛屿。

在蔡皋奶奶的文字里,你可以永远相信,如何乐观也不为过。

我们的,作家。

女性,是一种处境,也是一条河流,湍急缓慢,不回头,奔涌而来。她们,是《边缘女人》里17世纪西方世界的边缘人,《卿本著者》里晚明至清末的女性写作者,上个世纪一位怀着创伤去生活、也离去的普通女性,也是当下《影子母亲》里在工作和母职实践中寻求答案的现代女性……

再简单不过的一句话,但我们总需要从另一个人那里听到看到,才变得坚定不移。

就向前走吧,拾级而上,以句子为行囊,一直走到夜空最大面积的蓝。

# 读书的人们

书展现场很多时候都是喧闹的,但读书的人们,好像身处另一个世界。

但还有这样一群读书人……摆拍痕迹过重。

不过,这并不影响你们是书市最可爱的志愿者们。这次书市所有的志愿者都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专业,感谢你们的付出。

# 还有一箩筐一箩筐的快乐

小朋友特别多的时候,你会怀疑,这世上真的有一种武功叫“无影脚”吧,就是你看不清,但是一直有人在飞过去。

“村头”就该这样吧,热闹,松弛,各有各的自在。

# 尾声

无锡下了一场雨,台阶上的字零零落落地掉下来,句子瞬时变成了填空题。乐府文化的涂涂老师正好逛过来,他说,文字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坚固,会残缺,也可能会消失。

展览的三天,像是一个闪过的梦,如光曾短暂停驻,又在新的一天到来时,恢复如初。但我们都知道,那个梦已经成为散落在很多很多人记忆里的一张幻灯片……

朋友们,我们下次见!

关于「新书月榜」

从2023年开始,书评周刊每个月都会为读者朋友们选出一份新书推荐榜单——“新书月榜”。在这个栏目里,我们和读者朋友们好像建立了一种超时空链接,编辑在推荐语里絮絮叨叨,读者在评论区种草种草。与此同时,每期书单在线上发布后,也在全国19个城市的30家书店陆续进行了线下展出。我们还在路上,期待去往更多的城市与书店。

Station无锡

每个村子都是由故事组成的

——书评周刊“新书月榜”书展

时间:2024年10月25日-27日

地点:无锡惠山区・天上村前

主办:书评周刊

策展:张瑶

设计:郑晓纯

助手:马心宁(实习生)

书展合作:zhangyao2023@bjnews.com.cn

编辑/张瑶

校对/赵琳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ppt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PPT】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