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中国第一位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不仅才华了得,口才更是了得,每每在采访时妙语连珠,侃侃而谈,让人爆笑不已。
答非所问,闪避有术:“这个奖给我带来了数百条贺信”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莫言便成了人们追捧的对象。有记者问莫言:“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带有怎样的特征?”莫言答道:“得了奖之后要用10分钟忘掉它。即使10分钟忘不掉,也不能超过10天。”记者又问他:“请问这个奖能给你带来什么?此奖有多大的意义?”莫言故技重施地答道:“这个奖给我带来了数百条祝贺短信。真正的意义就是获奖并不代表能力最高,仅是让我今后的作品必须保持与这个奖一样的质量,甚至比其更高。”
点评:作为中国大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莫言的火热程度可想而知。然而,面对记者们的赞美,莫言并没有对自己吐露半句溢美之词,反而是接连施展闪避之术,可见其面对荣誉的清醒和谦逊敦厚的高尚品格。而这样的闪避妙语中,同样不乏幽默之词,让人滋生一种“千言万语,何若莫言”之欣喜!
正话反说,话里有话:“它简直就是‘反人类’‘反社会’”
2012年,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问莫言谈谈《舌尖上的中国》的感想。莫言说道:“我对这个片子的评价就是两个字——‘讨厌’。为什么说它讨厌呢?因为它总在夜深人静,马上要入睡,而且肚子里已经消化得差不多的时候,它给你讲美食,它简直就是‘反人类’‘反社会’”。此言一出,场下的掌声经久不息。
点评:正话反说,说话者故意从反处说起,用意思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运用了,令话语含蓄风趣,别具趣味。莫言明明对纪录片欣赏万分,却用“讨厌”等反义词来评价,形贬实褒,跌宕起伏,不仅吊足了现场观众的胃口,提升了现场的互动氛围,更是彰显了自己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巧用对比,不卑不亢:“我就是中国的莫言”
莫言曾被冠上“中国的马尔克斯”名号。对此,莫言幽默地说道:“其实每个作家都有师承,马尔克斯也不是从天而降的,他也有师承——马尔克斯从卡夫卡和福克纳那里汲取了许多灵感。我觉得我们就像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就很容易被迫融化。但是这两位风格化的作家,就像鸦片一样,一旦吸到之后,很容易上瘾。他们会产生极大的磁性,吸引你去模仿。这就像是《百年孤独》中,吉卜赛人带到马贡多的磁铁一样,会吸走许多东西。以前说我是中国的马尔克斯,我无所谓;但现在我会不高兴,因为我就是中国的莫言!”此语一出,台下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名人事迹故事:莫言妙言】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