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关于长城的诗句—关于长城的诗句五言绝句

时间:03-30 故事会 提交错误

诗咏板厂峪长城

人民网-海外版

一座座箭楼,直刺蓝色的苍穹。不远处,岁月也难以掩盖的火山痕迹,在斑驳的秋色中清晰可见;近处,涂满岁月沧桑的板厂峪古长城,逶迤伸展远处,重映着当年戚继光带领将士修建长城、守卫北京的往事。

箭楼下聚满了登攀板厂峪长城的旅行者及诗人、诗歌朗诵爱好者。那朗朗诗歌诵读声,穿越千年,与李白、杜甫的吟诵对接,与修筑长城和守卫长城的古代将士对接,与上世纪抗击倭寇的英魂对接……

世界伟大工程之一的中国长城,留有多处遗址。在中国的大地上,从春秋战国时期修筑长城开始,直到公元16世纪的明代筑城终止,先后有20多个王朝和诸侯国家参与修筑长城,其中以秦、汉、明3个王朝修筑规模最大。如果把历代所修长城相加,总长度有10万里以上,可以绕地球一周还绰绰有余。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长城,是明代修建的明长城。它西起甘肃嘉峪关,经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东到河北的山海关。这条长城蜿蜒起伏,势若游龙,全长12700多里,通称万里长城。

板厂峪长城系明长城一段,位于秦皇岛驻操营镇北部山区,古属蓟镇,距市区28公里。此处巍巍古长城依险峻山势而建,独具特色,号称“六绝”长城,有火山长城、标本长城、倒挂长城、环线长城、北齐长城、京东第一楼之说,实为我国古长城之中防御系统较为完整的一处。

这一天,适逢中国传统重阳节,人们有登山赏景的习惯。一大早,参加第九届海子诗歌艺术节的诗人们乘大巴进入板厂峪长城下的山道,道旁时有举家扶老携幼登山者,他们边欣赏山景边登高。年少者脸挂汗珠,年长者脸上则显露出热身的红润。

乘车上行不远,可看到长城砖窑遗址。砖窑里,还可看到当年烧制未用完的古砖成品。这处砖窑遗址的发掘,揭开了古长城砖烧制的秘密。其用土,其火候,其工艺,彰显着中国人的智慧。

再往上走,板长峪景色变得斑斓起来,被秋色熏红的枫叶,参差在绿色的丛林中,煞是好看,让人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

车继续上行,一道道白色的峭壁,从丛林中显露出来。这原是一处叫九道缸的瀑布群,在雨水多的春夏季,看瀑布,听流泉,是此地一景。只是到秋末,这道景因雨水少、山里缺水而谢幕了。

随车爬到山顶,天际变得开阔起来。在一座与板厂峪长城相接的箭楼下,已提前搭建起一座舞台,背景板上写有“山情海韵,诗咏长城”字样。

也许是有意与九九重阳节相吻合,第一个上台朗诵的是9岁男孩,他用童声激情朗诵了《点赞中国》,拉开朗诵活动的序幕;一位退休男警察和一位退休机关女干部联合朗诵了《如果有那么一个黄昏》;两对大学生分别朗诵了《祖国,或以梦为马》《我的南方北方》。

咏诗会气氛颇为热烈。诗人们被现场的气氛感染了,也走上台参加了咏诗。

自愿上台的朗诵者一个接着一个,最后一位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海子流传甚广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果在今天,你不会离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朗朗诗句,把这场举行在长城之巅的诗歌朗诵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背倚板厂峪长城,遥望秦皇岛湾大海,心中不觉春暖花开。让我们都做一个幸福的人!

千秋家国梦,13首诗词带你走遍万里长城

800多年前,陆游写下了

塞上长城空自许

80多年前,田汉写下了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那万里长城啊

既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图腾

也是千千万万戍边将士的化身

时至今日,烽火已不再燃烧

长城却依旧巍峨

今天就用诗

带你走遍万里长城十三关吧

第一关 山海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

秦皇岛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这里遂成为了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因其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关。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牌匾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

秦皇岛山海关

第二关 黄崖关

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唐·杜甫《渔阳》

※雄武城指黄崖关

蓟县小雁门关

黄崖关又称“小雁门关”,为津门十景之一的蓟北雄关,位于蓟县最北端30公里处的东山上,北齐时建,明代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重新设计、包砖大修。黄崖关城东侧山崖的岩石多为黄褐色,每当夕阳映照,金碧辉煌,素有“晚照黄崖”之称,游览区包括“黄崖夕照”、“二龙戏珠”和“云海烟波”三大奇观,具有雄、险、秀、古四大特色。

黄崖关蔚为壮观的夜色

第三关 居庸关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清·朱彝尊《出居庸关》

“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

居庸关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北京昌平区内,得名始于秦代。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燕国时已成为军事要隘,汉代已经颇具规模,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成吉思汗灭金即入此关,现存关口建于明洪武年间。

“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

第四关 紫荆关

汉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

斥堠直通沙碛外,戍楼高并朔云平。

峰峦百转真无路,草木千盘尽作兵。

谁识庙堂柔远意,戟门烟雨试春耕。

——明·尹耕《紫荆关》

河北省易县城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荆岭上,城东为万仞山,城西有犀牛山,城北为拒马河,城南是黄土岭,一向被称为“畿南第一雄关”,它南面以十八盘道为险阻,北面近以浮图隘口为门户,一关雄踞中间,群险翼庇于外,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

河北省易县城紫荆关

历史上紫荆关曾发生的战争达140多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西元1213年成吉思汗攻居庸关不克,分兵紫荆关击败金兵,又从内夹攻居庸关得手。明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后,蒙古军破紫荆关逼近北京。

第五关 倒马关

万里烟尘一剑扫,父子英雄古来少;单于痛哭倒马关,羯奴半死飞狐道。

——明·李梦阳《石将军战场歌》(节选)

河北省唐县倒马关,倒马关城东门、西门已在修公路时拆毁

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村,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年间,与居庸关、紫荆关合为内三关。倒马关城东门、西门已在修公路时拆毁,北门亦在早年被拆,关城城墙仅西面城墙大体断续残存,可辨外侧为青砖包砌,内侧为卵石砌筑,其余三面均被拆毁,只局部可略辨残迹。

河北省唐县倒马关

10首长城诗词:不到长城非好汉

《饮马长城窟行》

魏晋: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本诗用乐府旧题,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的史实为背景,通过筑城役卒夫妻对话,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运用书信往返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彼此间地深深牵挂,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生死不渝的高尚情操。

《饮马长城窟行》

唐代: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它书写了大唐平定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后太宗皇帝的感慨。诗中所描写的悲壮之景当是诗人亲眼所见,此诗亦是濡笔马上而作。全诗没有具体描写两军作战的场面,而是形象地描述了这场战争的发生发展与胜利的过程,是一首描写当时现实事件的史诗。

《咏长城》

唐代: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作者在游览长城的过程中偶有所感,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

《大漠行》

唐代:胡皓

汉将纷纭攻战盈,胡寇萧条幽朔清。

韩昌拜节偏知送,郑吉驱旌坐见迎。

火绝烟沉左西极,谷静山空右北平。

但得将军能百胜,不须天子筑长城。

但得,但愿。不须,不必。但愿将军能够百战百胜,那么天子就不必费心费钱再修长城了。此言名将对于保卫国家的重要性,表达的是对名将的渴望之情。

《从军行七首·其二》

唐代: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书愤》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自己当年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我期许,到如今鬓发已渐渐变白,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榆河晓发》

明代: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这首诗描写出了长城居庸关一带地形的险峻空阔和奇异壮丽的风云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于战争的痛恨,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感叹。

《九日登长城关楼》

明代:王琼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这是一首由修筑长城的将领写的长城诗。长城关气势雄伟,登高远眺,朔方形势尽显眼底。此诗描写作者重阳节登上长城关楼时所见的雄阔景色,并以听到敌军已撤出黄河以南地区,军中不用再戒备森严的消息,来衬托修筑长城的作用和意义。

《沁园春·雪》

近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雄伟壮丽的长城,也只剩下一片无边无际白茫茫。词作在此以长城作衬托,当然后面还有大河,更能体现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

《清平乐·六盘山》

近现代: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艰难险阻,已经走过了两万里征程,回望六盘山,红旗猎猎,胜利就在不远处。“不到长城非好汉“”,表明了坚决北上抗日的决心。

【关于长城的诗句—关于长城的诗句五言绝句】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免责声明:部分作品来自网友发布,或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更好的传递 好内容 ,正能量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者您不想在本站发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