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传奇:河神救刘备的神话故事
文:东方雨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帝王的传奇故事,什么刘邦斩蛇起义,什么白马渡河救康王等等,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河神救刘备的故事:
很久以前,平原县与禹城县交界处有一条宽几百米的深水大河,当地人叫它流沙河。
说起流沙河,民间传说上古时由黄河大迁徙形成的,河水从西南而来,又从东北入海。远远望去,流沙河里,浊浪排空,惊涛拍岸,过往者虽有艄公撑筏,却也心惊胆战,望而惊秫。
流沙河的西岸,设有一处水陆渡口,渡口西侧建有一座古堡村寨。提起这座古堡,百里之地,无人不晓。
相传此堡为孙膑后人所建,形似八卦,素有“九顶菊花街”之说,街道诡异,里巷奇特。
公元191年,汉昭烈帝刘备领平原相,坐守平原。东汉末期,平原县隶属青州府。(秦汉时期平原县衙属原址为今日王庙镇张官店村,与今平原县城相距二十五华里。)
这年春末,青州知府田楷派督邮到平原巡查,车马随行、浩浩荡荡。督邮本是出名贪官,想借巡查之际搜刮民财。刘备乃一介清官,哪有余钱贿赂,于是惹恼督邮,诬告刘备荒废政事,渎职受贿。声言奏明太守,撤职查办。刘备深知督邮此举乃无中生有,纯属恣意妄为,但碍于知府威严,哪敢顶撞,只能唯唯诺诺,实言相告: “我乃一身清廉,心系社稷,一心为公,体恤百姓,襟怀坦荡,无愧于天。”督邮瞪眼邪觑,充耳不闻,仍不断罗举罪状,百般寻隙,陈列不实之词。
张飞适回,闻听此事,火冒三丈,环眼暴怒,飞身上马,直奔县衙。来到督邮处,不由分说,吩咐差役,将督邮缚于树上,抄起一根柳枝,好一阵抽打,直打得督邮苦苦哀求,涕尿皆流。
未曾想,张飞鞭笞督邮,闯下杀身大祸。刘备深知此劫难逃,定被官府追责拿问,想那知府田楷,贪利昏庸,残暴无道,若被责拿,定然性命不保,不如趁夜挂冠封印,另觅他处。
弟兄三人商议已定,遂收拾细软,惶惶而去。欲出东门,猛听城外,人马嘶鸣,喊杀震天,四座城门,尽皆失守。
原来玄德心软,私放督邮;督邮无德,睚眦必报,连夜差人密报州府,诬陷刘备谋反。知府不明就里,当即发兵问罪。督邮见援兵来到,凶相毕现,指挥三军,把个平原城围得水泄不通,似铁通一般,定要擒拿刘备,斩首示众,一报笞恨。一时间城门落锁,街道戒严。
兄弟三人正无路可走,猛然想起县城东南角处有一道水门出口(是排水沟的出水口,雨季排水,闲时无用),洞门大可容身。兄弟三人无暇细想,拨转马头,急急奔去,弯腰躬背从水门洞里逃了出去。真个是“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
此时夜黑风高,不辨东西。兄弟三人快马加鞭,一路急行。走了大半夜,面前现出一片开阔洼地,道路繁杂,树少草稀;又走了半个时辰,四周仍然茫茫一片。原来兄弟三人失了方向,在金家洼的盐碱地里兜起了圈子。正在彷徨无助之际,忽闻雄鸡高叫,远处似有灯光闪烁,兄弟三人循声而至,见旷野之中有一破败寺院,矮房低垣;灯火闪烁处,街道、店铺隐隐可见。(若干年后,这个村寨因刘备缘故更名鸣鸡店,寺院亦唤作鸡鸣寺。)
见此情景,兄弟三人打马近前,查看究竟。驰至山门,滚鞍落马,扣门而入,方知院内空空如也,院墙低矮,寺院庙堂已破财不堪。无奈,弟兄三人,翻身上马,进入村寨,但见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街市冷冷清清,不见吠犬。刘备不忍惊掠百姓,引张飞、关羽继续前行。
一路无话。又过了大半个时辰,看看天色将明,四面景物若隐若现,官道馆舍依稀可见。兄弟三人加快步伐,策马奔行。
不时,来到一座古堡村寨,房屋错落有致,沟渠衔环拥抱,寨墙高大坚固,寨门巍峨耸立,一条官道穿门而入。兄弟三人喘息之间,遥见身后远处似有火光晃动,暗忖:追兵将至矣!
兄弟三人来不及细想,双脚用力,打马进寨。好在街道宽阔,笔直通达,且街面整洁,道路宽敞,兄弟三人遂穿寨而过。
不一会儿功夫,来到古堡东侧,忽见一条大河拦腰挡住去路,只见河道宽阔,水流湍急,上下沿岸,无路可寻。四处观望,既无浮桥,又无船筏。眼看天色渐明,后面追兵渐至,遥见灯笼火把迤逦晃动,隐隐闻得官兵喊杀声起:“追呀!别让刘备跑了!”。
前有大河阻挡,后有追兵迫近,兄弟三人面面相觑,无计可施。此时,性如烈火的张飞须发倒竖,提马前奏: “二位哥哥,待俺与那厮大战三百回合,拼他个鱼死网破!”关羽亦应声附和,跃跃欲试。
再说刘备,一向生性胆小、怯懦谨慎,只见他掩面而泣,涕泪连连,仰天长叹道:“苍天啊,莫非绝我刘玄德不成?”话音刚落,忽然东南风起,霎时天地昏暗,茫茫雾霾,随风而至,四面景物顿时坠入浓雾之中,对面容貌难辨,伸手不见五指。兄弟三人正在喜不自禁,忽闻远处,有位艄公大声吆喝,驾驶一乘小船,从上游飘然而至。
兄弟三人稍作寒暄,牵马上船,驶向对岸,借着茫茫大雾与大河阻拦,摆脱了追兵,顺利脱险。
看看渐行渐远,兄弟三人心下稍安,慢慢放缓脚步,回首遥望,大河上下,茫茫一片,渡口之处,人船皆无,思前想后,心存疑惑。
民间传说艄公乃流沙河神变化,受玉帝指派,专门搭救这位真龙天子脱离劫难。
不久,督邮统兵追至渡口,刘备三人已过河多时,早已没了踪影。督邮看看河宽浪大,大雾弥漫,无船无筏,恐难追赶,以为刘备兄弟寻河自尽,便命令手下,传令收兵,寻找原路,打道回府。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安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年号章武,至此天下三分,三国鼎立。刘备感念河神搭救之功,着人到此修缮河神庙,以旌表渡河搭救之功。
刘备出逃的线路,当地人传说颇多,有据为证:刘备三人出城逃走的水门,称为“龙门”; 出城的石桥称作“起龙桥”。黎明鸡叫的村庄唤作鸣鸡店;黄河故道渡口的古堡称为水雾镇……
现今“河神庙”遗址尚在,河神救刘备的神话故事也在坊间一直流传,妇孺皆知。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黄河边的9个故事与传说,你知道几个?
1、几乎世界各地的神话,都会谈到远古时期的特大洪水。这次洪水的起因,各地的记载不尽相同,总之是与天上的神有关。传说神因为人类犯罪,要用洪水来毁灭人类。人类最终逃过了一劫,但也落了一个坏毛病:不待见谁,就想用口水“喷”死谁!
2、有洪水就要治水,我国最早、最知名的水利工程师,非鲧和大禹这对父子莫属。作为名副其实的“水二代”,大禹的出场方式非同寻常。怎么来的?从他老爸鲧的肚子里面蹦出来的!妥妥的无性繁殖!
3、传说大禹治水时变成了一头熊,老婆涂山氏送饭刚好看到,吓得撒腿就跑。大禹冲劲上来就追,一直追到悬崖边,老婆吓得变成了石头。涂山氏这时已经怀孕了,大禹就哭着说:把我儿子给我啊!于是,一个孩子从石头里蹦出来了,这个孩子就叫启。
4、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凿龙门,开砥柱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业绩。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大禹使神斧将一座阻碍水流的高山劈开,成为“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这著名的“三门”,也就就了“三门峡”这个名字的由来。
5、三门峡黄河中间,有座山叫砥柱山。据说,大禹同志治水时,凿宽了山两侧的河道,使河水分流而过,此山就象一根高大的石柱,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之中,砥柱山因此得名。比较庆幸,后世的文人为它创造了“中流砥柱”的典故,而不是很污很污的“一柱擎天”。
6、很早很早以前,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那时候还不叫龙门),就组团去观光。它们从河南孟津的黄河里出发,一路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没水路上不去了,一条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会飞,我跳上去哈。”跳上去,得,变成了龙,剩下的大部分跳不上去,还是一帮屌丝。撒贝宁刚领证的新婚妻子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道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7、以前黄河上游有著名的羊皮筏子。羊皮筏子不只用羊皮做,也有用牛皮的,这玩意得要人使劲吹气,才能让它胀满,所以当地人见到有人说大话,往往会用“请你到黄河边上去”来调侃你,意思是让其去吹羊皮囊或牛皮囊。传说“吹牛皮”也是从这来的。
8、黄河上有个渡口叫吴王渡,不是因为吴王来过这里哈,吴王离这远着呢。人家是因为这里住的人有姓吴和姓王两大姓。吴王渡还有个NB的说法是,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关睢》说的就是这里,想浪漫的小资男女们,还这里表白吧。
9、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有一回叫“风陵夜话”,小郭襄的出场的位置就是风陵渡。这个风陵渡的来头不小,因为女娲为风姓,女娲的陵墓就是风陵,所以这个渡口就被称为风陵渡。
今年的元旦,我们就在风陵渡口迎来了神奇的新年,录制了路边摊“女汉子”季的第二集,大家看看,我来怎么演义我心中的郭襄和女娲。
民间经典故事:黄河神话传说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关于黄河的故事或传说—关于黄河的故事或传说名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