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长城小知识 你知道吗?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
长城,作为中华瑰宝
1987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是世界十大文化遗产之一
它像一本书
当你仔细阅读时
不仅会读到长城本身的
深沉、壮阔、坚韧
还有历史、地理、文化、建筑……
(图片来源:《穿墙透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长城
到底藏着多少小知识
一起来了解吧
长城究竟有多长?
长城,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其距离之长、道路之险、建造之难史无前例。它横贯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市、自治区。
2012年,国家文物局宣布了基于6年的调查而统计出的中国境内历代长城总长度——21196.18千米,未来持续的调查工作可能还会让这个数字增加。形象地说,如果要在南极和北极之间笔直的砌一堵墙,长城的长度比这堵墙还要更长一点。
明长城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哪?
长城始建于周、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时把战国秦、赵、燕等国长城连建成万里长城。此后,汉代、明代均大规模修建。
目前,明长城是保存最完好的长城遗迹。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们在辽宁省丹东市中朝边境鸭绿江畔虎山前后发现了绵延不断的古城墙墙体及墙基遗迹。经过长期的考古调查,考古学家、长城学者们最终证实这段长城在辽东绵延一千多公里,一直向西延伸到山海关,属于明代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此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成为了学术界的共识。
万里长城多少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万里长城到底多少关呢?
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偏头关、雁门关、娘子关、杀虎口关、嘉峪关、阳关、玉门关,长城一共十三关,你数清楚了吗?
经历风吹雨打的长城如何排水呢?
长城拥有非常“智慧”的排水系统。其主体建筑均设有排水沟、挡水砖、吐水嘴等排水设施,能及时排泄积水,经受住了千年来雨水不断侵蚀冲刷的考验。城墙顶面建造的排水沟,让雨水通过内檐墙(宇墙)上的吐水嘴排到城墙基础之外。
在长城与河道的交叉处,还往往建有带双孔圆拱形的水门,又称为“水关”。水关上设有闸楼,内设水闸,借此控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门内外水量。比较著名的水关有九门口长城、八达岭水关长城、黄崖关长城水门等。
(图片来源:《中国长城志绘·建筑》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长城是文明的印记
凝练了坚韧和信仰
历经千年流转
此时的长城内外
正是
青草摇曳 山花烂漫
送你长城春日限定美景壁纸
看山花遇到长城
会有怎样的奇妙景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长城,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视频加载中...
纵横四万里,跨越两千年。在中国北方辽阔大地,起始于荒漠戈壁的万里长城,在山峦间蜿蜒前行,直至与山海交融。
这条“巨龙”为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它如何见证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如今,我们又该如何珍视历史、传承文明,让古老长城焕发新活力?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
夏日的陇原大地,祁连山巅白雪皑皑,河西走廊绿意盎然。放眼望去,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屹立在茫茫戈壁之上,它就是有“天下第一雄关”美称的嘉峪关。嘉峪关凭借其严密的布局及常驻守军,曾为维护西北地区安全发挥巨大作用。
长城墙体修筑历来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修建。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以后,在原有长城基础上修筑墙体并加以连接。
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硝烟散尽,古老城砖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珍视历史,才能更好开辟未来。近年来,我国不断壮大长城保护员队伍,并采取一系列保护举措,让古老长城焕发新活力。
文化遗产的背后,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脉络。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监制:刘刚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张平锋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李林欣、姬杨
记者:郭刚、马莎、周梦蝶、曲澜娟、徐伟
包装:夏勇
海报:叶静(实习)
部分素材来源:
河北省迁西县融媒体中心
山西省灵丘县融媒体中心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新华全媒+|万里长城知多少?
长城
历经2000余年营造
分布于15个省区市
总长度超过2.1万公里
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
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
视频加载中...
它像巨龙
在茫茫群山间蜿蜒前行
时而与黄河并肩行走
时而与黄河握个手
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处理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
这处石砌门洞背靠大山、面向黄河
是用来干什么的?
文物部门说它是“水门”
有泄洪功能
如今残缺的身躯引起后人无限遐想
长城
内敛稳重
极具中国文化韵味
同时
由于各地石料成分不同
也会呈现鲜艳靓丽的一面
长城
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同文明的碰撞融合
也见证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千年梦圆
长城
不仅具有丰富的文物价值
更凝聚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以及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一个个伟大的长城抗战故事
是用生命谱写的爱国颂歌
长城
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记者:王学涛、柴婷
摄像:柴婷
报道员:苏永杰、李哲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山西分社
联合出品
【关于长城的历史资料及故事(关于长城的历史故事简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