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洪与:古人的“坐相”到底是怎么坐的?

时间:04-07 民间故事 提交错误

(下跪)

我先给你们讲一个你们可能觉得好笑又不可思议的故事:孟子休妻。

汉书外传》记载:孟子的妻子独居,独坐。 孟子进屋看着她,对母亲说:“我的妻子无礼,请离开她吧。”

《大戴礼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孟子看见妻子坐着,就生气了。 为什么?

这是一个坐姿和坐姿的问题。 坐是古汉语的象形字,形似两个人坐在地上。 原义是指人停止呼吸的方式之一。

那么古人是怎么坐的呢? 非常强调“以坐姿坐”。 “蹲”,或“安逸坐”,“正坐”,或“跪坐”,“打坐”,“恭敬坐”,“静坐”,或“谦坐”,或席地而坐、端坐、垂手坐……古人的“坐”,分解下来就是巨大的。 据说,宫女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学会所有的礼仪,包括坐姿。 这里,我们只介绍几种奇怪的坐姿。

(这个姿势是Jiju)

(一)最难看的坐姿——吉举

《说文》曰:“踞”有声音。 跟随脚步,活在声音中。 本义是蹲着。

下蹲也称为下蹲。 古人盘腿而坐,呈八字形。

你为什么不坐在那里蹲着呢? 值得这么生气吗?

否则,当时的衣服被称为上衣和下衣,或者连在一起的衣服。 这个“上”不是指现在的“裤”,而是裙子。 长度可及脚跟,最短的可短至夹克,高至膝盖。 它们可以遮住胯部。 没有必要穿开裆裤。 也就是说,孟子的妻子没有穿内衣。

属于蹲一类比较难看的就是吉举。

(这个姿势是典型的吉举)

(吉居坐姿陶人)

簸箕,簸箕,一个人没穿内裤,叉开双腿坐着,像个簸箕,你试试?

我猜孟子的妻子就是这样的济举

先生,您知道孟子为什么生气吗? 这种双腿伸直、分开的坐法,很容易暴露下半身,使其变得“轻盈”。

好在孟母懂事,遵循了“入门必问谁住;入堂必高声;进屋必低头”的古礼。 相反,她严厉批评了孟子,孟子也就放弃了休妻的念头。 主意。

在古人眼里,忌讳也意味着傲慢和蔑视。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是在平坦的表面上最舒适的坐姿。

(簸箕,这个更形象)

(二)汉灵帝最新流行坐姿:垂足坐

后汉书·五行纪一》记载:“灵帝喜胡衣、胡帐、胡床、胡席、胡米、胡箜篌、胡笛、胡舞,及诸侯。京都为他们而竞争。”

床不是用来睡觉的吗? 其实,汉代的床也叫“箕”,它的第一个功能就是坐。 《说文解字》云:“(床)为坐处。”

据史料记载,古人无论有多少种坐法,都可以用四个字来表达:席地而坐。

早期的祖先住在山洞里。 为了御寒,他们在地上铺了一些树叶和枯草。 不管他们的外表如何,他们一开始一定是粗暴、不羁的。 后来,带着羞耻感,我逐渐规范了自己的坐姿。

后来铺在地上的树叶、谷物、草都变成了席子什么的,但坐姿基本保持不变。 这就是席地而坐的由来。

(汉代胡床可卧可坐)

将膝盖放在地上,臀部接触脚后跟。 这种坐姿在古人看来是非常优雅、有仪式感的。 然而,这种坐法违背了人体的生理规律。 长时间压迫小腿,会导致下肢供血不足,出现麻木现象。

我就不信,在地里干活的农民中午吃午饭就已经又累又饿,就这么跪着吃? 猴子有时坐在树上,腿悬在空中。

礼制范围内的事情需要一个人第一个打破,这个人就是汉灵帝。 《后汉书》中提到的“胡床”,是从西域胡人传入的一种简易折叠椅。

历代皇帝都是这样坐的,达官贵人也争相效仿,于是盘腿坐就成了时尚。

(现代床)

(有些地方还在使用缩小版的胡床)

坐在床上的姿势与现代人的常规坐法非常相似。 然而,床没有靠背和扶手。 久坐会让你感到疲倦。 如果你累了该怎么办? 只要在上面躺一会儿就可以了。 因此,双脚下垂的坐姿是立体感最舒适的坐姿。

因此,当时的床不仅是用来坐的,还可以用来睡觉和吃饭。

至于有的教科书说椅子从西方传入中国后才改变了人的坐姿,那纯属无稽之谈。

(静坐)

(静坐)

(3)最高贵的坐姿:尸坐

当我看到“尸坐”二字时,我立刻想到了王元良的一首描写宋朝灭亡的诗《环州路》:

那是一个荒凉的六月天,地上积了一英尺厚的雪。 可怜的孤儿们泪流满面,泪流满面。

书生不忍哭泣,悲痛地坐在尸体上。 晓鼓鼓起,角竹棍赛城中。

这时,骨头变冷,手指掉落,皮肤龟裂。 千里气候不一,唯独江南炎热。

坐在尸体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古代祭祀时,用大臣或小辈来象征死者的神灵,代表死者进行祭祀,称为“尸”。 殷代,尸体坐在殿堂上进行祭祀,称为“坐尸”。 这些人的坐姿被称为尸坐。 你想一想,如果你坐在那个位置,下面是皇帝、长辈,还有一大群人向你顶礼膜拜,你敢动吗?

(这看起来像尸坐,是安详地坐着)

成语“端坐”就是指的这个。

与尸体坐在一起听起来总是不好,所以后来人们用“安心坐”和“正坐”来代替它,一般指公共场所最礼仪、最高贵的坐姿。

那么,尸坐是什么样的坐姿呢? 将膝盖放在地上,小腿平放在地上,臀部放在脚后跟上。

在实践中,这些要求近乎繁重。

西汉贾谊在《新书》中专门写了“荣经”,说坐下时身体挺直,不要把小腿伸得太长或太短,不要让脚底接触地面。 两目平齐,称为“坐经”; 头微低,目视对方长者膝上,称为“恭坐”。 低头,目光离侧不超过数尺,谓之“静坐”。 当头完全低下时,称为“静坐”。 如果坐下,甚至肘部下垂,那就叫“低坐”。

想尝试一下吗? 不管怎样,我尝试了一下,哎呀妈呀,我鼓起勇气,坚持了10分钟就瘫倒在地上了。

回看王元良的诗,国家崩溃的悲惨景象历历在目,读得我热泪盈眶。

(河北省博物馆藏西汉长兴宫灯)

(4) 一种有礼仪、有警示作用、能舒筋活骨的坐姿:坐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说文》:志(jì)是久跪的意思。 跟随你的脚步并避开声音。

说白了就是跪了很久。 古人的坐、跪、拜,往往都是一样的。 坐就是跪,礼拜就是坐。 跪在垫子上,臀部不“坐”下来,上身保持挺直,称为“跽”。

史记》中的“鸿门宴”很精彩:刘邦到项羽营里谢罪。 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命猛将项庄入帐,舞剑助威,等待刺杀刘邦的机会。 成语“项庄剑舞意为沛公”就是指此事。 幸亏刘邦已经把项羽的叔叔项伯拖下水了。 项伯对项羽说,单独舞剑并不刺激。 他拔剑舞动,以身挡住刘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商女墓玉人)

情况十分危急时,”夔遂入,披着帘子,面西而立,望项王,发髻向上,双眼裂开。项王按剑而坐,曰:“何人?客人?' 张良曰:‘乘樊哙者,乃沛公也。’”

面对这样一个全副武装的不速之客,项羽的本能反应是“持剑坐姿”——从“坐经”变为“坐姿”,挺直上身,用剑持剑。一只手。 项羽改变了坐姿,因为“之”姿移动比较方便,而且可以随时跳起来防范危险。

当皇帝与大臣在朝堂上讨论军国大事时,大臣们会根据皇帝讲话的内容,适当地盘腿,挺腰挺直。 这不仅可以稍微放松关节,畅通血管,同时,这个姿势可以转化为密切关注皇帝的讲话。 、崇敬和钦佩的肢体语言,无论真假,首先是活动关节和肌肉。

(汉代乐器坐像)

但甄已经准备好再次站起来了。 大臣们交替跪下时一定要小心,否则皇帝会误会他不耐烦。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綦江汉墓壁画中,有一个人可以以一种姿势坐姿。 他生前必定是显赫人物,不是富贵就是贵族。 还是他在担心并提醒自己有什么需要警惕的事情?

(汉代乐器坐像)

可惜,墓穴是空的,他根本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

现代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人际交往的效果只有20%左右是由语言决定的,而另外80%是由人的动作、姿势等决定的。看来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了“语言的社会功能”。站以站姿,坐以坐姿”。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西汉铜人四件)

[作者简介] 洪宇,男,汉族,四川苍溪人,大学学历。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曾任四川省作协《作家文汇》特约编辑、四川省作协青年文学导师。 主要作品有小说《监狱三部曲》:《敌人》、《危机四伏》、《对抗》; 其他作品还有小说《大国宰相——蜀汉宰相诸葛亮》等。

编者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并评论。

【洪与:古人的“坐相”到底是怎么坐的?】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