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如果一个人在社交场合或者公共场所直接称自己为“我”,就会被嘲笑为不礼貌。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与“我”字的由来有关。
“我”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中的“吾”字读作“禾”,代表——斧,是商代后期用于处决、肢解牲畜的武器。这种大斧头有柄,有钩子,斧口上有一排锋利的锯齿。
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岁月里,古代汉字不断发生着变化。 “我”字也不例外。西周时期,甲骨文演变为金文,“我”字的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长柄锯斧的形象依然保留,但柄下多了一个钩子。
此后,经过七八百年的变迁,到了汉代,出现了汉隶,而汉隶中的“我”字与现代社会书写的“我”字几乎是一样的。
早在战国时期,原本用于处决、杀戮、肢解牲畜的斧头已经被更好的武器所淘汰。因此,从汉唐开始,人们就开始用“我”字作为第一人称。这个词的发音仍然是“wo”。
也就是说,这个词还是同一个词,但意思已经变了。
然而,由于“我”这个词曾经有凶器的含义,所以人们很少在社交场合或公共场所使用它。否则,别人会嘲笑他们不懂礼仪。
那么,在古代,人们在社交场合或者公共场合用什么词语来表达第一人称呢?
如果你是君主、天子、皇子、诸侯等,就会用“我”、“我”、“孤”等词语来表达自己。
君主和王子经常称自己为“寡妇”和“最孤独的人”。
实力较强的诸侯则称自己为“小人”。宋穆公临终前召见了他的宰相孔福嘉,将皇位传给了他面前的兄长儿子于毅,也就是后来的宋商公。宋穆公对孔福甲说:“请侍奉我为国主,我即使死也无怨无悔。”这意味着他要好好侍奉宋商公,这样他就算死了也无怨无悔。
实力较弱的诸侯自称“孤”。东汉末年,袁绍任冀州牧时,曾写信给公孙瓒:“吾与部下,为前盟老臣,誓抗乱。 ”这意味着:你我曾经有过友好联盟,我们发誓要这样做。一起平叛。
到了秦朝,秦始皇首次采用了“老子”这个表达方式,并将其变成了对皇帝、皇帝的特殊称号。除了皇帝和皇帝之外,没有人可以称自己为“我”。否则的话,伤亡就是人头落地,严重后果就是九个部落的灭亡。
如果是普通人,那么第一人称一般用“于”、“吾”、“于”字来表达。汉唐以后,多了“奴”、“我”、“无才”、“某人”、“小人”、“下”等第一人称词。学者们喜用“小生”、“晚生”等词语,女性也常称自己为“妾”、“妾”、“奴婢”。
如果是官员,通常在皇帝和皇帝面前称自己为“臣”(清代还有“奴才”);在上级和同事面前,他们通常称自己为“低官”、“地位卑微”等。
简而言之,很少有人在社交场合或公共场所使用“我”这个词。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北宋时期,有这样一个杰出的人物,名叫徐。他不管在什么场合都直接用“我”,从不使用“我”、“没才华”、“某人”等谦虚的词语。
《梦溪笔谈》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贾惟公为相时,有一个道士,名叫徐。无论和谁说话,他总是称自己为“我”。人们嘲笑他为“徐我”。徐道士才华横溢,但为人孤傲孤僻,不为贵族着想。贾威公听说后,曾多次派人邀请他相见,但他每次都拒绝了。好不容易请了他,他就骑着毛驴,想要直接进相府。门童将他拦在门外,道:“这里是相府,连相都得下马。”
徐道士道:“我不用向丞相求救,他请我来这里的,既然如此,我就回去了。”徐道人转身离开。贾威公知道后,派人致歉,并诚请徐道人。徐道人终究没有再去。贾威公对此深受感动,说道:“徐道士只是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不向别人索取什么,所以他不屈服于权力,更不用说那些以道德为己任的人了。” ”。
你看,这个徐道人就是敢自称“老子”,就引起了宰相的注意,一时名声大噪。
唐朝时期,还有一位敢于用“我”字的杰出人物。他的名字叫李白。
【在古代,当人们公开声称自己是“我”时,为什么会被嘲笑为不懂礼仪呢?】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
用户评论
小时候听老人说古代人很讲究礼仪,现在看来真的不同啊! “我”这个字用的那么多年了,为什么以前突然就成禁忌了呢?让人好奇。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这更像是身份的一种象征吧,古代等级森严,“我”这种带有主观意识的词语,更容易被理解为僭越,挑战权威。平民和上层贵族之间,语言的运用确实差别很大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有趣了!以前我还以为“我”自古都在用呢,没想到这么久才会成为“正常”的称呼。古代人真是谨慎啊,说话要注意这么多的细节,累不累?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个说法有点片面吧。古代文士追求内敛和含蓄,也许是出于一种修养的一种体现,而不是单纯地不懂礼数。我觉得“我”的表达方式确实跟现代不同,但不能简单地说就不懂礼仪。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我的老师也说过这个道理!那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毕竟我们从小就用“我”啊,怎么会有这么严格的规定呢?看来文化背景真的很重要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可能是因为古代人注重集体观念吧,个人意识相对淡薄,强调“我”反而显得不合群。就像现在有些人说不要讲自我,要顾全大局一样,古代也有类似的价值观,不过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已。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不同时代的风俗习惯会让我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吧!我们可以尝试去理解那些看似奇怪的古人的做法,从中学习一些东西。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说法挺合理的啊,古代重礼仪确实有很多讲究,而且等级森严,“我”这样的字可能容易被误解,成为僭越的表现。我觉得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习俗。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分析很有意思!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学的历史书很少会提到这些细节,看来以后还得多关注一些民间传说和典籍的记载,才能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人的生活方式真的让我难以想象啊!他们把礼仪看得这么重,就连说话也要小心翼翼,真让人觉得压力很大。我庆幸我们现在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说法跟现在的“网红”文化有一点类似吧?那些网红们为了寻求关注,常常会以夸张或不切实际的方式展示自己,而古代“注重礼仪”的人则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地位。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自称我”并不是真的不懂礼,而是表达方式不同。就像古代的文言文,虽然很古典,但里面也不乏有自我意识的体现,只是表达的方式更加谨慎。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规范啊!我们不能拿以前的标准来評判现在的行为,也不能简单地说古代的人不懂礼仪。我觉得更应该去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古代,“我”这个字可能确实被视为一种不Humble的表现,体现了一种个人主义的意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懂礼序。古人追求的就是一种内外兼修,包括言行举止都需要注意严谨。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博文很有意思,它让我们从一个别样的角度去理解古代人的文化和价值观。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是一种更加合适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一种对尊卑秩序的尊重。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还真没有想过“我”这个字也有这样的历史?看来语言的发达确实也是文化演变的一部分,很有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古代人对语言使用也非常重视啊!他们的文言文和口头表达都非常精雕细琢,我觉得“我”这个字的选择也一定经过了很多考量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越来越觉得古代人的生活方式真的不同于我们现代人啊!他们似乎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语言的使用也更加谨慎和考虑周全。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