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诗词中的不朽经典

时间:05-29 民间故事 提交错误

南宋文学家胡子在《余音词话后记》中说:“自苏东坡《水调歌头》问世以来,其余中秋诗皆废矣。”

中秋佳节,一起来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

水韵

蘇轼

丙辰中秋,饮酒至天明,醉了,作此诗,思子游。

明月几时有明?举杯问天。天宫里不知是何年?想乘风归去,又怕玉楼太冷。起身与影子共舞,怎能比得上人间?

翻开红亭,放下窗台,照在无眠的夜空。本不该有恨,为何明月总在别处显得圆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圆缺,这从来都很难做到。祝你长命百岁,我们虽然相隔万里,但也能一起赏月美景。

自序:“丙辰中秋,饮酒至天明,醉意思子游,作此诗。”丙辰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此时苏轼为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已七年未见其弟苏辙。子游是苏辙的字。

明月几时有?举杯问碧空。此句出自李白《举杯问月》“明月几时有?举杯问碧空”,由诗句改编成歌词,不留痕迹。

明月究竟从何时开始有的?从这个奇怪的问题出发,苏轼开始对明月产生幻想。

天上的宫殿不知是何年何月?天上的阙(què)是指月亮上的宫殿。阙是古城墙后面的石台。这里现在是中秋节。明月的宫殿不知是何年何月?

我想乘着风回去,又怕玉楼太冷。琼楼玉宇:用美丽的玉石砌成的建筑物,指想象中的仙宫。

神秘的月宫,让诗人想乘风而去,但又担心明月高悬的玉楼太过寒冷,让人难以忍受。

现实生活总是不足,生活中有种种的困苦,亲友的离别,所以苏轼常常向往一种超脱的生活,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舍不得世间的情爱。他曾在深夜写下“舟已远去,江海为余生”,第二天就回家睡觉了。

每个人都有对另一个世界的向往,但到达另一个世界就意味着要放弃这个世界的一切。李商隐有诗云:“嫦娥偷仙丹当悔,夜夜心海碧空。”在另一个世界,你获得了永恒的生命,也得到了永恒的孤独。

那样高处的寒冷象征着永恒的孤独。

与影共舞,何其人间?若不能入月宫,如李白般与月共舞,岂非亦仙境?

生活不在别处,而在这里。苏轼的豁达就在于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下,都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全诗前半部分是对明月的幻想和对人生处境的思索;后半部分则是对弟弟子游的追忆和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思考。

月亮从朱色楼阁上经过,低垂在雕窗之上,照耀着这位无法入睡的诗人。

当宴会结束,好友离去,亲人入睡,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明亮的月亮,自然而然地想念他七年未见的弟弟苏辙。

人无怨无悔,为何离别时才圆满?这句与上句相同,主语是明月,意思是明月本不该有怨恨,为何离别时才圆满?

苏轼的老师欧阳修有诗云:“人生百态情深意浓,此恨与风月无关。”花开与否,月圆与否,与人无关,只是人痴心妄想,将情怀转移到花和月上。苏轼指责明月怀恨,恰恰体现了他的痴心妄想。

但苏轼的眼光是高远的,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古以来,人有悲欢离合,月亮有盈有亏,世间本无十全十美的事。

祝你长命百岁,相隔万里,我们也能共赏明月美景。明月指明月,人生难免有悲欢离合,只愿我们俩都能长命百岁,健康长寿。“明月出海,相隔万里,我们也能共赏明月。”虽然相隔万里,但至少我们还能共赏明月。

苏轼的这首诗蕴含着对现实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从“明月几时有明”的问题出发,在时空的洪流中,以超越的眼光探寻自我存在的位置,审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思想深刻,境界开阔,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因此,在中秋诗词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一首永远令人铭记的佳作。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诗词中的不朽经典】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