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择婿为招贤,招贤为造反
说起唐朝的女皇,大家只知武则天,其实,在武则天之前,还有一位称帝的女皇,叫陈硕真,号称“文佳皇帝”。而且,这两位女皇之间,还颇有一番渊源。
陈硕真是浙江睦州雉山人,年方十六就出落成远近闻名的美人。一时之间,上门求婚者络绎不绝。但陈硕真的兴趣全在习武和兵法上。此时,她已能徒手举起千斤巨石,十个壮男人围攻都不是她的对手。而且,陈硕真虽是女流之身,却有男儿的志向和抱负,天生就是个长有反骨的人。
但女大当嫁。陈硕真的父母逼她择婿嫁人,她拗不过,只得提了一个要求,只有与她角力能胜者,才能当她夫婿。此话一出,附近壮勇之士纷至沓来,都想抱得美人归。
遗憾的是,从陈硕真十六岁到十九岁,整整三年,与她过招的男人无数,却没有一个能胜她的。能够支撑时间最长的,是一个叫章叔胤的小伙子,也只能和她拆到九招,第十招被她一掌拍翻在地。
败给她的那些男人,器量大的,不但被她的天生神力和盖世武功所震撼,更被她过人的胆识和卓见所征服,许多人当下就要拜她为师。本来是比武择婿,到后来却演变成了比武收徒。
陈硕真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如意郎君,但门下徒弟却越来越多,都是有胆有识,英勇善战之人。其中最为出色的,是与她拆到第十招的章叔胤,她便征求父母和妹妹的同意,将妹妹许配给了章叔胤。
历时几年的比武择婿,没为陈硕真找到丈夫,只为妹妹觅了个如意郎君,陈家父母无奈,知道逼陈硕真嫁人行不通,只得渐渐打消了念头。
陈硕真的家乡山高谷深,河汊交错,物产丰富。本来老百姓可以过富足的日子,却因为贪官污吏无止境的搜刮,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陈硕真见民怨沸腾,自己手下又徒弟众多,就生发了造反的念头。
妹夫章叔胤很有远见卓识,劝她:“别看你手下有些勇武之人,但与整个大唐的军队比起来,那就是沧海一粟。要造反,时机还没到,你必须网罗更多的人才行。”
陈硕真觉得此话在理。但怎么能网罗到更多的人呢?她动起了脑筋。光靠比武一个个地结识是行不通的,得想点别的法子。自古起义的头领都是宣称自己是上天派下来的真命天子,以此蒙蔽那些迷信的百姓。她决定效仿,于是对外宣称,九天玄女赐她神力,封她为赤天圣母,要她拯救苍生。
她的神力、武功,本来就让老百姓惊讶,现在她如此一说,许多人就信了。更何况她平时就好打抱不平,时常帮助穷苦人对付官吏恶霸,深得人心。于是,一时间投奔她的人非常多。陈硕真干脆创立了火凤社,自称赤天圣母,网罗门徒。
官府很快察觉到她的反意,开始四处缉拿她。陈硕真本想就此起事,章叔胤再次劝她:“时机不到,目下你只能暂时躲避。”
陈硕真权衡再三,虽说她手下门徒逾千,但要与整个大唐王朝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必须还要壮大自己的队伍。所以,她只身北上,去投奔她的舅舅。
一路上,她一边躲避官府的追捕,一边逮着机会就鼓动老百姓反抗朝廷。她的神力让许多人相信她真是九天玄女的徒弟赤天圣母,于是,许多人归附于她,成为她的门徒,只等她的一声号令。
她找到舅舅时,捕快也已尾随而至。她的舅舅是个有识之士,而且素常赏识这个有宏伟抱负的外甥女,他不能让外甥女落入官差手中,他想到了一个地方——感业寺。
感业寺是大唐的皇室家庙,里面的尼姑都是皇帝的弃妃,或者是皇帝死后遗留的还没有生养的才人之类。如果陈硕真躲到感业寺去,捕快官差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进去抓人。
舅舅有些人脉关系,四处打点,终于将陈硕真送进感业寺带发修行,法号慧觉。也就是陈硕真在感业寺带发修行的时候,她遇到了武则天,当时人称武媚娘。
2。两个杰出女人,惺惺相惜
武媚娘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后来又暗地里和唐太宗的儿子李治好上了。唐太宗去世后,凡是他的还没有生育过的才人统一被送到感业寺落发为尼,孤灯清影一生。武媚娘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
武媚娘在感业寺的众女尼中是受苦难最多的一位,因为住持师太不待见她,所以,就将脏活累活派给她。
清扫寺庙门口空地的差事是众女尼最害怕的差事,这是因为感业寺里的女尼以前全是皇帝的女人,都是沉鱼落雁的绝色美女。普通百姓没福气沾染,但饱饱眼福也是好的啊。所以不少好色之徒就扒着院墙往里偷窥,在寺门口看扫地女尼,更是他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胆大的,甚至还来点言语挑逗,总弄得清扫门口空地的女尼窘迫不堪。
武媚娘自从接了清扫寺门的差事,就总碰到一些色迷迷的男人,还淫言秽语的,她只能不看不听不理,扫自己的地。有些色胆包天的男人却认为她是懦弱,胆子更大了。终于有一天,一群纨绔子弟觉着光言语挑逗不过瘾,渐渐对她动手动脚起来。武媚娘想躲回寺中,却被拦住了去路,她大声呼救。
住持师太闻声出来,不但不呵斥那些登徒子,反而将武媚娘大骂了一通,说她在宫中就爱招蜂引蝶,现在当了尼姑还本性不改,勾引这么多男人。武媚娘委屈得只能暗暗落泪。
住持师太的态度无疑助长了那些好色之徒的色胆,第二天,这帮人又早早地来到寺门口,专等武媚娘出来。武媚娘扛着扫帚打开寺门,这些人一拥而上,想占她便宜。武媚娘慌乱中大喊救命。
呼救声惊动了寺里的女尼们,但因为在宫中时大家就都嫉妒武媚娘,所以并没有人真正帮助她,大家都缩在门里看热闹。倒是正在研读兵书的慧觉扔下兵书走了出来,一见眼下情景,顿时怒气冲天,顺手就从院子里堆着的柴火上抽出一根木棍,大喊一声:“大胆狂徒,没有王法了?”举棍冲了出来。
一时间,只听木棍带风,呼呼作响。只眨眼间的工夫,十多个色胆包天的恶徒都被打倒在地,呼天抢地。能动弹的,赶紧冲陈硕真跪下了,磕头哀求:“女菩萨饶命,女菩萨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
自此之后,那些好色之徒谁也不敢轻易来招惹了。武媚娘感激陈硕真出手相救,对她频频施礼。陈硕真虽说住在感业寺里,因为她心中酝酿着大事,平时与别人少有交往。更何况她看不起这些依附男人过日子的女人,所以并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谁。现在与武媚娘交谈起来,她立即惊觉,武媚娘是个才华横溢的女子,诗词礼乐,无所不知,顿时对武媚娘有了好感。
两个人经常在一起促膝谈心。陈硕真看出武媚娘智慧过人,必是个成大事的人,这正是她目前需要的,所以她鼓动武媚娘跟她共襄大事。武媚娘拒绝了,说:“我就是个女子,不图大事,只期望着他什么时候能将我接回去,琴瑟和谐,鸾凤和鸣,我就知足了。”
她所说的“他”,就是唐高宗李治。武媚娘是真的爱李治,那时的她毫无霸业雄心,只想做一个享受爱情的小女人。陈硕真劝她:“你不能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个男人的身上,更何况对方是个薄情寡义的帝王。”武媚娘说:“李治虽是帝王,但他待我,就是个深情夫君。”
陈硕真劝不了武媚娘,但她赏识武媚娘的才情智慧,而武媚娘也佩服陈硕真的武功和胆识,两人惺惺相惜,结拜为异姓姐妹。陈硕真比武媚娘大四岁,自此,陈硕真唤武媚娘为义妹,武媚娘称陈硕真为义姐。
3。天赋神力文佳帝,所向披靡
武媚娘在感业寺只呆了两年零两个月,永徽二年八月,唐高宗李治派人来接她回宫了。
陈硕真还不死心,武媚娘来与她告别的时候,她附在武媚娘的耳边,轻声说:“东南若有战事,必是姐所为。我不奢望你揭竿举旗响应,只求义妹能暗中策应,哪怕进行资助也好。”
武媚娘惊诧地看着陈硕真,她这才明白,她与陈硕真终归会站在对立的两个阵营。但她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应允。
武媚娘离开感业寺后,陈硕真藏身感业寺的消息也渐渐被官府得知。因为那次她为了武媚娘痛殴无赖的举动,让附近百姓都知道,感业寺里有个貌若天仙武功盖世的女人。陈硕真只得离开感业寺,一路南下,打算重新回到家乡。
南下途中,她到处宣扬火凤社。经过安徽境内,适逢安徽大旱,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被饿死的不在少数,大家对当朝政府的怨怒几乎到了点火就着的地步。陈硕真于是干脆在安徽驻扎下来,成立火凤社分舵,鼓动人们起来造反。一时间,大批的民众成了她的信徒,纷纷表示,只要她大旗一挥,大家一定投奔她,共襄盛举。这给了陈硕真更大的信心。
永徽三年,她回到家乡,一直隐居在家乡的铁围山。铁围山,有天然十门,易守难攻,她将那里作为她的大本营。
家乡也是一连好几个月没有下雨,田野龟裂,蝗虫蔽日,庄稼颗粒无收。而官府却一如既往地征赋敛税,使得百姓怨声载道,百姓反抗朝廷,拥护陈硕真的呼声更高。陈硕真和章叔胤一商议,觉得是时候了。
作出了起义的决定后,陈硕真带着她的百余名徒弟,下了铁围山,抢占了当地的粮仓,开仓放粮。饥肠辘辘的老百姓一时间趋之若鹜,大量的民众前来投奔她,短短一日,她手下就聚集了几千人。大家举着锄头铁锹当武器,在陈硕真的带领下,杀入新安县城,斩了县官。
初战告捷,激励了更多百姓纷纷来投,短短两天,就聚集了几万人。陈硕真觉得时候已到,于是自立为帝,帝号文佳皇帝,又建立了政权体制,任命官职,委任妹夫章叔胤为仆射,统领大军。
文佳皇帝陈硕真御驾亲征,带领起义大军攻下了睦州。接着,她和章叔胤各领一军,分别攻打歙州和婺州。起义大军声势浩大,一鼓作气,歙州和婺州又成了她的囊中物。
陈硕真造反称帝的事立即震动了朝廷,刚即位才几年的唐高宗李治吓坏了,因为义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他只得派官员前来招安,希望以此平息战事。
招安的钦差来到铁围山,陈硕真大怒,道:“我已为帝,岂可屈膝事人?”于是,不但撕了招安书,还斩了钦差。
朝廷见招安没用,只得派重兵围剿。但义军士气高涨,所向披靡,朝廷大军根本不是陈硕真的对手。
陈硕真命章叔胤为先锋,带领三万起义军士攻打桐庐,目的是打通通向安徽的通道,毕竟,靠现有的几万手下还不能成大事,北方有大量她的信徒,她得将所有的信徒集合在一起。但章叔胤中了官兵的埋伏,朝廷的两支大军前后夹击,将他包围了。
情况危急,眼看好不容易聚集的几万大军就要全军覆没。那时陈硕真刚刚从铁围山移师睦州,得到消息,心急如焚,此时,留守在睦州的起义军很少,她如果带去增援,睦州城就成了空城,那是更危险的事。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她干脆一个兵卒也不带,单身一人,策马狂奔,前去救援。可以说,自古以来都没有将士如此豪气干云的,要以一己之力,对抗几万官兵,去救重围之中自己的部下。
万万不可能办到的事情陈硕真硬是办到了。她冲到官兵阵前时,就看到,在重重的包围圈之中,她的部队已经折损过半。起义军里都是农民,没有像样的武器,也没有打仗经验,说白了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在官兵的重重包围之下,心慌意乱,战斗力急剧下降。陈硕真眼见情况危急,一声暴喝,就只身闯入官兵阵中。她所到之处,见人斩人,见车掀车,硬是一个人打开一条血路。
官兵之中,许多是身经百战的,但如此神勇的来敌,他们都是第一次见。陈硕真杀敌,犹如砍瓜切菜,只见血肉横飞、尸横遍地。官兵将领见士兵们挡不住陈硕真的来势,只得命人驱动战车阻住她。陈硕真一手抓住拉车的马的腿,只一掀,战马立即倒地,再提起战车的轱辘,随手一扔,那战车就砸倒一大片士兵。
见陈硕真如此骁勇,官兵人人胆怯,再不敢近前半步。陈硕真冲到哪里,官兵们就自动让开一条道来,谁也不敢近前送命。她竟以一己之力,硬生生闯进重围,与她的部下会合。
起义军一见陈硕真如此神威,顿时山呼万岁,大家都相信她是神人下凡,人人的斗志都被激发出来。于是,在陈硕真的带领下,他们硬是杀出一条血路,突出重围。
4。一位女皇陨命,另一位女皇崛起
陈硕真凭一己之勇,硬是将她的部众救了出来,但清点一下人数,三万多人的部队,此时只剩一万余人。她清楚,以区区一万人,如果再与数倍于自己的官兵纠缠,那就会连老本都搭上了。所以,她当机立断,取消攻打桐庐,撤回睦州。
起义大军刚退回睦州,敌军就尾随追来攻城,陈硕真只是紧闭城门,坚守城中,命人以箭御敌。她告慰手下:“大家不要惊慌,只要能守城三日,敌军必败。”
大家都见识过陈硕真的厉害,坚信她的话,所以士气高涨,官兵一连三日,就是攻不下城来。
陈硕真之所以有如此把握,是她心中明白,她的信徒广布全国,只要她揭竿而起,那些人就会前来投奔她。其中安徽的信徒最多,离这儿也最近,她已差人送信去火凤社安徽分舵,只要三天时间,分舵的信徒们必定能赶到,到时候她就可以开门迎战,内外夹击,全歼敌军。
然而,情况并没有按照她预计的那样发展。三天时间过去了,没见到一个来投奔她的信徒。睦州城内的人开始有些慌乱起来,陈硕真只得再次告诉大家:“再过两日,再过两日援军一定到。”但是,又是两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信徒赶来。
原来,她的那些信徒全部被拦在了安徽与浙江的交界地。这竟然全是武媚娘的主意。
李治即位,政权不稳,大权一直掌握在朝臣手中。现在东南又出战事,几路大军前去围剿都无法成功,让李治忧心如焚。又加上各种传言四起,说陈硕真可以单臂掀翻战车,只手摔倒战马,是上天派下来的真命天子,更让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李治连日来茶饭不思,双眉紧锁。
武媚娘不忍心看着自己深爱的人痛苦不堪,也不愿意断送了丈夫的江山。在满朝文武百官面对东南战事束手无策的时候,武媚娘给李治出了主意:陈硕真深谙兵法又武功非凡,朝中诸将都非她的对手,当务之急,是要切断她的外援,让她孤掌难鸣。
李治素来对武媚娘言听计从,他立即采纳武媚娘的计谋,派大军在浙江和安徽交界的地方一字排开,所有过往行人,只可北上,不可南下。就这样,那些要前去睦州投奔陈硕真的人全被挡在了安徽境内。
大家过不了境,也不敢立即与官兵展开战斗,没有将这些人纠集起来的领军人,有些信徒就只好回去了。一些反心已定的人,则只能三三两两,想绕道江西,进入浙江。但这样一绕,没一个月的时间到不了睦州。
但睦州的起义军坚持不了一个月。就如武媚娘所料到的那样,被困睦州的起义军,时间一久,大家就乱了方寸。陈硕真说过几天援军就到,结果,半个月过去了,没有援军,人们开始明白,陈硕真并不是什么料事如神的神仙,也就是凡人一个。有些人开始有了怨言,认为自己是被陈硕真给骗了,有些人就产生了投降的想法。
陈硕真为了稳定军心,只得斩了几个想弃城逃跑的人,结果,她这样做不但没有稳住军心,反而引起了一些人的怨恨。
一天夜里,章叔胤到城墙上巡视,竟撞上一支流矢,箭射中了他的脑袋,当场身亡。而当天夜里,一颗陨石落入睦州城内,一向迷信的人们开始纷纷议论,这是将星陨落,他们的失败已成定局。
章叔胤的遇难让陈硕真悲伤不已,援军一直不到也让她内心不安,她当天夜里借酒浇愁,喝着喝着就醉了。几个对她心生怨恨又害怕再打下去会丢命的手下悄悄摸进她的房间。那时,她的贴身侍卫也疲累不堪,都歪在地上打瞌睡,这几个人一冲进去,立即将她的贴身侍卫给杀了,然后,趁着陈硕真酒意未醒,把她给绑了,打开城门,将她送给了围城的官兵,开城投降。
就如武媚娘预言的那样,睦州起义军不打自败,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惨遭失败。
朝廷下旨,对陈硕真就地施以剖刑。
官兵为了毁掉陈硕真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正义形象,对她极尽凌辱,剥光了她的衣服,游街一日,居然引来万人争睹,街巷全塞,更有无耻之徒纷纷拥上前对她上下其手。陈硕真一直怒目圆睁,疾言斥骂。直到临刑前,她才仰首向天,沉默良久,然后喟然长叹一声:“义妹,你不义啊!”
是她在责怪武媚娘没有策应她,还是直到这时她才醒悟,武媚娘毁了她的霸业?这些,已无人能够猜度。
陈硕真死后,武媚娘渐渐迎来了她人生的辉煌,先是封后,接着是与李治并称二帝,共理朝政,到最后自己称帝,当上了女皇。
【唐朝两女皇】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