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时乘势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今年工作报告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部署2019年工作任务,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18年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较好体现了“稳”与“进”结合。从“稳”的方面看,物价稳,就业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迈上90万亿元新台阶。
在“稳”的基础上,“进”的积极因素在增多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发展新动能茁壮成长,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重点领域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民生持续改善……去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为今年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复杂更严峻的形势,风险挑战更多更大,尤其是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越是有风险挑战,越是要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经济工作。这不仅对促进今年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对巩固和强化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产生深远影响。
确保经济运行合理区间 创造更大施策空间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增速换挡,并不意味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不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相反,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一定经济增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能有更大施展舞台。工作报告将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为6%~6.5%,将稳增长列为2019年工作的重点任务,符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
为此,工作报告要求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值得指出的是,为使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今年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通过深化增值税改革,调降增值税税率和采取对生产、生活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此外,采取措施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综合上述减税降费措施,今年可以为企业减轻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两万亿元。如此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能够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获得感,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助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大施策空间。
全面深化改革 增强机制保障
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表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必须紧紧依靠,以全面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破除束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障碍,健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机制。
工作报告要求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8个字上下功夫,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符合当前经济形势需要,更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不仅如此,报告还要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以及深化财税改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等,旨在加快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与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引入外来活力,善用外来资源,与深化改革一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外贸稳中提质,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工作报告提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举措,以及《中华外商投资法》表决通过成为法律,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的时代意义、现实遵循和实际作为。
坚持创新引领 为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有创新才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瞄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短板领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一年接着一年干,才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我国产业不断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对于坚持创新引领,工作报告提出了四大方面工作要点。一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重点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走出国门,畅通世界。二是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新一轮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中把握中国机会,以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茁壮成长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三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我国向创新强国、科技强国迈进。四是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把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挥出来,将“双创”成果及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接。
更好改善民生 推动发展更有底气
坚持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过上好日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更有底气。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而且,2019年工作十大任务,都不同程度与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紧密相联。
尤其是,今年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以稳增长来首保就业,并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只要就业稳,收入才能稳才能增,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有据可依。此外,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以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一系列施政举措,指向明,政策实,力度大。
工作报告中的这些举措,与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丰富的精神追求脉脉相通,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让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的根本之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既定的发展蓝图,是今年工作报告的突出内容之一。我们要牢牢把握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旋律,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务实求效,乘时乘势让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走稳走实走远。
张德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乘时乘势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今年工作报告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部署2019年工作任务,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较好体现了“稳”与“进”结合。从“稳”的方面看,物价稳,就业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迈上90万亿元新台阶。
在“稳”的基础上,“进”的积极因素在增多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发展新动能茁壮成长,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重点领域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民生持续改善……去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为今年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复杂更严峻的形势,风险挑战更多更大,尤其是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越是有风险挑战,越是要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经济工作。这不仅对促进今年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对巩固和强化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产生深远影响。
确保经济运行合理区间 创造更大施策空间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增速换挡,并不意味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不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相反,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一定经济增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能有更大施展舞台。工作报告将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为6%~6.5%,将稳增长列为2019年工作的重点任务,符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
为此,工作报告要求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值得指出的是,为使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今年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通过深化增值税改革,调降增值税税率和采取对生产、生活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此外,采取措施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综合上述减税降费措施,今年可以为企业减轻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两万亿元。如此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能够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获得感,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助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大施策空间。
全面深化改革 增强机制保障
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表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必须紧紧依靠,以全面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破除束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障碍,健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机制。
工作报告要求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8个字上下功夫,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符合当前经济形势需要,更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不仅如此,报告还要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以及深化财税改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等,旨在加快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与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引入外来活力,善用外来资源,与深化改革一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外贸稳中提质,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工作报告提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举措,以及《中华外商投资法》表决通过成为法律,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的时代意义、现实遵循和实际作为。
坚持创新引领 为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有创新才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瞄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短板领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一年接着一年干,才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我国产业不断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对于坚持创新引领,工作报告提出了四大方面工作要点。一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重点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走出国门,畅通世界。二是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新一轮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中把握中国机会,以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茁壮成长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三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我国向创新强国、科技强国迈进。四是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把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挥出来,将“双创”成果及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接。
更好改善民生 推动发展更有底气
坚持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过上好日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更有底气。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而且,2019年工作十大任务,都不同程度与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紧密相联。
尤其是,今年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以稳增长来首保就业,并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只要就业稳,收入才能稳才能增,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有据可依。此外,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以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一系列施政举措,指向明,政策实,力度大。
工作报告中的这些举措,与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丰富的精神追求脉脉相通,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让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的根本之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既定的发展蓝图,是今年工作报告的突出内容之一。我们要牢牢把握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旋律,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务实求效,乘时乘势让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走稳走实走远。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全国委员郑之杰:乘时乘势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网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当前,我国经济稳中有变,全球经济总体放缓,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需要审时度势,精心谋划,攻坚破难。全国委员、国家开发行长郑之杰建议,乘时乘势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因势而谋,激发实体经济新活力。一是参照国家能源局模式,整合现有分散在各的中小企业管理职能,专事和统筹全国中小企业发展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全国中小企业政策和规划,对全国中小企业工作进行综合协调、指导和服务。二是实施培育中小企业“隐形冠军”计划,借鉴德国经验,出台特殊政策,比如在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投资、采购等项目中规定中小企业参与比例,争取3~5年在国内形成一批技术先进、标准领先、信誉过硬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
第二,顺势而为,财政政策要从投资型财政向投资、消费型财政转型,精准投入、有效拉动,增强实体经济后劲。一是加大消费性投资力度,以市场化方式提高财政投资效率。加大教育、文化娱乐、住房家居、医疗保健等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多利用财政贴息、税收减免、担保等市场化方式带动社会投资,撬动全社会消费需求。二是助推创新驱动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的财政支持力度。推动5G网络、智慧交通、智能微网等“先进新基建”纳入地方基础设施“补短板”;发挥预算内专项资金引导作用,重点加大对国家重点科研机构与重大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健全企业研发支出免税、退税、或财政补贴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运用,充分发挥“科技红利”对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三是强化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减少政策摩擦,为市场传递明确有效的政策信息,提振市场信心。
第三,逆势而进,货币与金融监管政策要兼顾政策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对冲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一是把握好货币政策松与紧的关系。在适度把住流动性总闸门的同时,实行“紧中有松”。通过准备金置换创新工具存底方式,适时释放长期流动性,降低资金源头成本。二是把握好信贷政策收与放的关系。改开闸放水漫灌式的粗放调控方式为导流明渠滴灌式的精细化调控。继续加大PSL等专项资金规模,用于国家重点支持领域,为实体经济提供低成本、中长期、可持续的资金来源。三是把握好监管政策疏与堵的关系。对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大的金融机构,增强宏观审慎评估弹性;对信贷业务人员实行“尽职免责”;探索完善无还本续贷等模式,对表外业务不搞“一刀切”。
第四,应势而动,改革制约产业发展的机制障碍,激活五大产业群。一是释放创新潜能,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完善战略新兴产业统计与预警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促进智能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打破供给瓶颈,振兴健康养老产业。鼓励外资机构以独资或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打破健康养老产业供给瓶颈制约。三是松绑制约,繁荣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统筹协调,培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文化强国。四是以改革促进创新转型,激发能源行业与基建领域活力。推动能源与基建行业投融资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提振企业活力,实现政企双赢;放开垄断行业中的竞争性环节,引入社会资本;加快基建走出去步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三管齐下”推动行业发展。五是市场化改革与严格监管并重,促进金融业规范发展。
【乘时乘势【乘时乘势是什么生肖】】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