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解释)

时间:12-06 现代故事 提交错误

维摩诘为什么不说话?不说话就是“不二”?

“不二法门”出自《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

维摩诘是梵语音译,如果按照意译,就是净名的意思,所以《维摩诘经》又叫《净名经》。

《维摩诘经》是一部非常有趣的佛经。和释迦牟尼佛同时代有一个修行成就非常高的居士叫维摩诘。有一天,维摩诘病了,佛祖让自己的弟子去看望维摩诘,没想到所有的弟子都不肯去,而且每个人都有理由。最后,还是文殊菩萨决定接受这个任务,带着许多师兄弟去看望维摩诘。

说它有趣,是因为这部佛经非常接地气,文字浅显活泼,非常好看。而且,每一件事背后其实都含有深意。比如,维摩诘生病,和我们普通人生病不同。我们普通人生病是真生病,是一种痛苦状态。而维摩诘生病,却是一种向大家的开示。人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把世间的各种欲望放下?就是生了一场大病,或者面对死亡的时候。所以,维摩诘的生病就是表达一种放下的状态。而且,又给想来看望他的人,提供一个说法的机缘。再比如,各位佛弟子陈述不肯去看望维摩诘的理由,其实都是在讲维摩诘的一次开示。

最后,文殊菩萨带领大家去看望维摩诘,实现了维摩诘布置的机缘。

维摩诘和各位来看望他的菩萨讨论的话题是怎样叫入不二法门。在场有三十多个菩萨陈述了自己的观点,组合在一起,应该说非常全面。但维摩诘认为还是不究竟。所以,他最后又问文殊菩萨这个问题。文殊菩萨的见解果然高于前面的诸位菩萨,文殊菩萨说:

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不可言说,不可显示,不可见识,跟问答无关,这才是入不二法门。

这不正是,当年佛祖在灵山法会上所说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吗?

大家都说完了,文殊菩萨需要出题人的标准答案,所以,他请维摩诘把答案告诉大家。

但结果是什么呢?

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维摩诘沉默不语,什么也没说。

文殊菩萨一下子读懂了维摩诘的肢体语言,发出了赞叹:

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这样才是真入不二法门。

那么文殊菩萨和维摩诘的回答究竟吗?不论是文殊菩萨的语言描述,还是维摩诘用沉默代替描述,都是一种外相,有相就不是究竟。

那什么是究竟?因为无论如何回答都有相,所以无论怎么回答都不是究竟。这就成了死结。那么,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没有办法这些佛菩萨还在费什么劲?

那么,办法是什么?办法是通过有相看无相。文殊菩萨和维摩诘描述的虽然都不是究竟,却是通往究竟的通道,你从这里往前走,等把所有的相抛却了,自然就看见了。

修道的不二法门是什么?

据国外媒体统计,《道德经》的全球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在这么数量巨大的读者群体中,衍生了各种各样的解析。可谓众说纷纭,无有定论。同时这也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每个人都能从中有所感悟,但又不一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每个人有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一篇第一句开宗明义抛出了本书的第一概念“道”,什么是“道”这句话又该如何理解

什么是"道"

历来就有多种解释,有的说“道”是宇宙间的规律,有的说“道”是元气等等。坊间流传,自古以来真正读懂《道德经》的只有三人,分别是战国的庄子韩非子、以及后来晋朝的王弼。他们对道的论述我们一个个加以说明。

庄子说道无处不在,即便是砖瓦、屎尿之中也同样存在道。

韩非子说“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什么意思?“道”是宇宙间所有事物的起源,也是判断对错的本源。根据对《道德经》的领悟,韩非子集法家之大成。

王弼对道的描述“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什么意思,道没有名称,无处不在,万物本源,无形无象。

老子本人也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描述,可以用暂时的名称来代替,但是却不是固定不变的。

可是“道”却是明明白白存在的,不然这世界就不会有什么得道高僧一说了。

老子本人在《道德经》中也有描述“道”是什么样子的,“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道是万物的起源,优秀品质是人的珍宝,又保护着不优秀的人。这里的善人与不善人并不是指善良的意思,而是指优秀的品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就像是一个大的熔炉,是不管什么善不善的。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尊其师,不贵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善人与不善人是相辅相成的。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古往今来,万事万物都有名。“名”本没有什么好解释的,但名在这儿与“道”并列,那就值得推敲了。难道“名”与“道”同等重要?《鬼谷子》里有一句话“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什么意思?通过观察万事万物的阴和阳变化进行命名。所以说名的意思就是一个称呼。

那么“名”为什么会和“道”并列呢?为什么不是“道”和“德”并列?这不是《道德经》吗?其实也很好理解,人对物或事进行命名,就已经对其“道”进行了概括。“名”是外在的表现,“道”是内在的驱动。

在这一章,还分别讲了有名与无名。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早已存在,但因为有人的存在,所以才有了名。正因为有了名,也就概括了它的道。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什么是欲?名声、财富、美色、以及事业这些都是欲。有了这些事物的羁绊,就不能做到无为,就会随着自己的主观臆断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万事万物。不能做到客观地去看待,就不能真正认识其本质。然而又为什么要有欲呢?只有经历过有欲,才能真正明白无欲的妙用。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欲与无欲总是相辅相成的,有点佛门里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意思。这两者是修道的不二法门。只有看尽人世之奢靡繁华,才能体会世间之沧海桑田。这就是为什么大儒王阳明所说的“人须在事上磨炼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佛法如何被叫做“不二法门”,领悟“不二”,则所有佛法一通百通

佛门被叫做“空门”,那是因为佛教的基本义理“缘起性空”所致。“缘起”,即: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基于一定条件,没有无缘无故就存在,也不可能凭空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另一面,当存在的基础失去了,事物自然就不存在了,“不存在”不等于消失了,而是转化成了另一种状态的存在。缘聚而生缘散而灭,这里的生灭说的就是事物不会永远存在于一种恒定的状态,这种时时无常变化的状态就是“空”。

“空”,不是真空,而是不可确定。正因为不可确定,所以并没有所谓的“生灭”,“生灭”也是可变的一种中间状态,并不是确定的开始和结局。

万物永远在变化中,唯有“变”是不变的,这就是佛学的世界观,也叫做:佛法。

佛法又被称为“不二法门”,其实就是源于“缘起性空”,“不二”就是只有“一”,这个“一”就是“缘起性空”的“空”。

如能真切体悟这个“空”,基本佛理就会一通百通了,下面的这则禅门公案就能很好的理解这个问题。

秀问曰:“汝名降魔,此无山精木怪,汝翻作魔邪?”师曰:“有佛有魔。”秀曰:“汝若是魔,必住不思议境界。”师曰:“是佛亦空,何境界之有!”

——《五灯会元》第二卷降魔藏禅师

神秀问降魔藏禅师:“你叫做降魔,我这里既无山精也无木怪,你又如何做降魔之事?”

降魔藏回答:“谁说没有魔?不但有魔,还有佛呢!”

神秀说:“你如果是魔的话,一定非常了得,必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了。”

降魔藏说:“莫说是魔了,就算是佛也是假立名目,都是虚无的有别之说,哪来什么不可思议的境界呢?”

降魔藏禅师七岁出家,胆子特别大,小时候就敢一个人在野外独处,不惧鬼魅,所以被人们称为降魔藏。

受戒以后先习律,后习禅。当时神秀的北宗盛行,于是降魔藏就来参访神秀,此则公案就是降魔藏初次拜偈神秀时发生的故事。

只要是禅师,不管是北宗还是南宗,都是以机锋来相互勘验、印证的。而禅机没有定数、套路,都是“见招拆招”,从当下境况中信手拈来,一花一叶都是禅机。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已经见性之人,那是一通百通了。当下是什么就住于什么,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只要体悟那个“一”,则“万法”皆可为我所用。

初次见面,神秀就以降魔藏的名字来“做文章”,以此来勘验降魔藏的“成色”:

“你叫降魔,那一定有很高的降魔本事。可我这里无精无魔,就算你本事再大,也没有发挥的空间了哦!”

如果你要说自己有降魔的本事,要想露一手,首先就得有魔可降。有魔,必然就有什么是魔的标准,这就是有别的“二元对立”了,不是“一”而是“二”,佛门是“不二”法门。如果是这样,那你还没有入门。

就好比说:你自诩为大善人。那请问,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其实只要一谈善恶,就是有别的见解了,根本就不是“一”。

孟子说“性本善”: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人性本善,犹如“水往低处流”那么理所当然。只不过人性也是可以改变的,由善转为不善,就如当水受环境限制也可向高处激起浪花,也可以“高峡出平湖”。

荀子说“性本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则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良是通过后天改造而达到的。“伪”者,人为也!所谓的“善”都是有为的做作,是有目的性的行为,已经不是“本性”而为了。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平天下”,这其实都是在讲实现某一价值。说穿了,儒家的道德,包括善,都是把道德转化为价值取向,不是纯粹的“道德”。

儒家的善可以理解为“为大多数的人谋利益”,这已经不是“无为”了,而是有着倾向性的有为之法。那什么是“大多数”呢?什么又是“利益”呢?这个就牵涉无休止的有别看法。只要一入“二元对立”,则争端永无休止之时。

从这个观点来看,孟子说的对,善就是要为大多数人谋福利。荀子说的也没错,为大多数人谋福利,不是“无为”,而是人为的选择。

关于善恶,王阳明虽属儒家,但他的说法不同于性本善,性本恶,他是这么说的: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就是王阳明的“四句教”:

第一句:实际上就是佛教、禅宗所说的“空”,“不二法门”,本体无所谓善恶、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就是佛法的那个“一”,自性本体。

第二句:为什么又有了善恶的分别呢?就是因为人“有意而为之”,因为人有意识、有主动应对外境的那个本性,佛性在。善恶都是“一”这个本体的有形外化,是佛性使然。这里还是佛家的观点。

第三、四句:又回到了儒家的价值取向上来了,为了“良知”而有意为之,那不就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吗?这又是儒家一贯倡导的价值取向。

因此,王阳明的话把佛儒搞了一个融合,世界观是佛家的,方法论是儒家的。

总的来说,善恶之说就是有别的“二元对立”,都是人为的、主观的,不是佛家所说的那个“一”。比如:

老虎捕猎为了自己的生存,谈不上恶吧;天降甘霖只是顺应自然,谈不上善吧。如果硬要说老虎在杀生,是恶;老天爷降雨,是善,这都是“有为”、“有别”之说。

本质就是老虎捕猎,天降甘霖,无所谓好,无所谓不好。一切当下展现都是“一”。

再说降魔藏面对神秀的问题,如果不能说有魔可降,那是“二元对立”的感念,那就回答无魔可降吗?可你的名字就是因为你善于“降魔”而得来的,这又矛盾了。所以,不论怎么说,他都会陷入两难境地。

你看,禅师简单的一句话,就把人逼到两难境地,如果冲破了就得自在,如果出不来就会被困其中,那还得加倍努力才行。

降魔藏是这么化解这个问题的:

“如果你这么说的话,那就有魔可降了。”

你对我的名字原来是这么理解的啊!你看,你就还有“二元对立”的有别看法哦,有什么是降魔的见解,有降魔的执念。既然有魔,那当然就有相对的佛。

正好,你心中的魔就是我降魔藏存在的证据,正好被我来降!

神秀本来是以“二元对立”来逼迫降魔藏的,对方的一句话反倒把自己打成“魔”了。当然,神秀是过来之人,不会在意的。

因为《坛经》中南宗对慧能的推崇而淡化了神秀,神秀也是禅宗“大咖”,武则天奉其为国师,是与慧能一样的得道之人。

只不过,神秀的北宗主渐修,重坐禅与持戒,禅、律并重是北宗的特色。慧能的南宗主顿悟,重在明心见性。这就好比“条条大路通罗马”,修行之法不同,但都是为了得到那个“一”。

所以,真正的“悟”是无高下之分的,“悟”的方法是有为法,才有各种分别。

慧能的法嗣中,比如南岳怀让“磨砖岂能成镜,坐禅焉得成佛”,仰山慧寂“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等主张无须持戒,不用坐禅。并不是说持戒、坐禅就是“错误”的,而是南北宗的修行方法各异。

神秀见第一个问题被降魔藏化解,还想继续勘验一下,于是又“出招”了,竖起拇指对降魔藏一阵夸:

“看来你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了。”

什么是“不可思议”?那个“一”不存在于思虑下、讨论里、逻辑中,而就在现象之中自然展现。真理,不是学问,思之不可见,议之不可得。

“不可思议”的那个东西就暗指“佛性”。神秀的这句夸赞意思就是说:你已经亲见佛性了,已经圆满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了,这是佛家修行所谓的最高境界。

降魔藏的体悟是彻底的,时时处处与自性同在,起初不会因为神秀的看不起而自卑,现在也不会因为一通夸赞而自喜,淡淡的回了一句:

“莫说魔,就算是佛,也是假立名目的有别概念,又有何境界可得?”

既然“不可思议”,岂有佛与魔的概念、分别,又有什么高低境界之分呢?降魔藏真的是如如不动。所谓的境界,仍是有别的“二元对立”。

佛学所说的智慧而不是知识、学问。知识、学问是有为法,有高低之分、对错之别的。千万不要修佛而否定一切的分别,那是执于“真空”了。

佛学所说的“空”是无为法,是出世间法,不是技术、能力,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在精神上化解问题。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翻《佛学不解决问题,只化解问题,而化解问题的关键只有两个字》。

见降魔藏的体悟稳固,神秀非常满意,从此降魔藏秀为师,成了其最著名的法嗣之一。

神秀对降魔藏今后的修行生涯做了一个“悬记”,即预言:汝与少皞之墟有缘。意思是说,将来你的弘法道场在少皡之墟,指的就是山东曲阜一带。

后来,降魔藏在泰山灵岩寺大兴北宗禅,“学者臻萃,供亿克周”,成为北方禅学中心之一。与慧能弟子神会在滑台(今河南滑县)大云寺“无遮大会”上辩论的崇远禅师即是降魔藏的弟子。

【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解释)】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