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事稼圃,其所事者何也?
期间批孔子,谓其不事稼穑,麦苗韭菜不分,轻视劳苦大众,盖因于樊迟学稼章。其实非轻视农民也,乃君子小人有分,士农工商有别,各敬其事而已也。农事于土地,工事于作坊,商通货之有无。学者谓之士人,士之所事者修德行也;学优而仕谓之君子,君子所事者何也?亦可从此章见之。
樊迟请学(种五谷),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种蔬菜)。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细民)哉,樊(其名)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事之宜),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诚实也)。夫如是,则四方之民(织缕为之,以约小儿于背者)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上好礼。丧礼哀敬于亲,祭祖敬奉于远,敬祀社稷山川,皆所以敬畏感恩于上也。故礼之本为敬,为上敬事其上,积诚而用心,则民莫敢不敬在上之君也。
上好义。义者,事之宜也。什一而税;使民以时,年不过三日;国家紧急,加赋有度;十年之收,三年之储,备灾荒也,皆其事之宜也。古亦如之,孰敢不服焉。
上好信。以实之谓信。祭祀以时,信于鬼神也,则民德厚而信;与邻相交,信于诸侯也,则民信于邻;每年颁朔,信天时也,则民以时耕种,孰敢不用情哉!
故礼、义与信,君子之事也;敬、服、用情,民各以其类应也。意孔子门下,士人也,以修德行为事。德行既修,入仕能好礼、好义、好信,所以施教化也。教化既施,则国治而民安,近悦而远来,国家由是可富足。其所有益于民者,岂学稼圃可与乎?而稼圃,则有专门之吏教之,所谓老农老圃者,非上位者之所事也。
杨氏曰:“樊须游圣人之门,而问稼圃,志则陋矣,辞而辟之可也。待其出而后言其非,何也?盖于其问也,自谓农圃之不如,则拒之者至矣。之学,疑不能明于此,因不能再问。不能以三隅反矣,故不复。及其既出,则惧其终不喻也,求老农老圃而学焉,则其失愈远矣。故复言之,使知前所言者,意有所在也。”
不事稼穑已多年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多少有些心虚。<诗经.伐檀>上说: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仔细算来,走过的三十几年里,真正谈得上稼穑的日子,屈指可数。
最早和农业有关的记忆,是初夏的清晨被大人从被窝里拎起,披件厚衣服,迷迷瞪瞪去村边"看场"【所谓看场,不过是夏秋季节,作物成熟从地里运到打谷场,在待晒或待脱粒的过程中,怕有牲畜糟踏,派个人看着。一般看场的就老人或者孩子,我小时候常做这活儿。】麦子黄熟时,正是"枣核子天儿,两头尖儿"。中午热的短衫都出汗,早晨和傍晚却凉如中秋,需要加厚衣服。一般是走到场里,天还未大亮。有时还能看到远远的天边有几颗星星,像我一样睁着惺忪的眼睛。四周寂静,偶有不知名的小虫,高吟低哦几声。于是就裹裹外套,钻进窝棚的被子里,继续梦周公。后来知道这样做很不安全,因为大人会不定时"查岗"。等一车麦子从地里运来,大人会喊我帮着卸车,这时再不醒,挨批评是自然的事。 或者大人来喊我吃饭,见我睡在窝棚里,一顿说也是难免的。几个回合下来,心眼儿就多起来,不敢再睡窝棚,就找一麦秸垛,缩进背风的一角,照样睡得香甜。大人找来,就说赶鸡鸭去了,赶牛羊去了,这样逃过了好几次被批评的机会。
再后来大一点了,也拿小镰刀跟在大人们的后面去地里割麦。奶奶说"争秋夺麦",麦收季节,是龙口里夺粮,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割一棵是一棵。最怕的是遇到沙土地,一割麦子,麦根就跟着带出来了。镰刀在这里无用武之地。于是大家徒手拔麦子。这段记忆很不美妙,因为麦子的杆儿是"扎人"的。记得我的手就被扎的生疼,还曾经被勒出血来过。拔下的麦子被运到场里,晚上还要铡麦根,在离麦根三分之一处铡断,麦根部分扔到场边,麦穗部分扔到场。劳累了一天,晚上就又累又乏,实在不想再干。可是不干不行,"争秋夺麦"啊,奶奶就哄我,说给我讲故事。
那时还没通电,就拎着家里的马灯。满场里早就人声喧哗,灯光闪烁了。邻里的婶子大娘们一边干活一边说笑,竟也觉有趣。奶奶说:从前啊,有一个人.她的舅舅是个神仙,能掐会算.这年麦子刚黄梢儿,她就派孩子去舅舅家了。回来后问孩子"舅老爷给吃的什么饭?""烙饼""熟不熟?""不熟,舅姥姥刚把饼放熬子上就拿下来了.舅老爷还说让我迁就着吃,说熟了就没我吃的了"她是聪明人,听完这话,马上就张罗着雇人割麦子,村里人都说她疯了。等她家地里的麦子刚刚进家,一场冰雹就铺天盖地的下来了,那些刚好成熟的没来的及收割的别人的麦子都被砸在了地里.奶奶说,这是天上的龙和地上的人在夺粮食呢。
长大后才明白,每年的芒种节气在6月6日或7日,这时太阳到达黄径75°。从字面上说,“芒”是指麦类等有芒作物收 获;“种”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 、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对于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此时也正是播种最忙的 季节,故又称“忙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 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麦收季节,在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真是“芒种芒种,样样都忙”因为小麦成熟期短,收获的时间性强,天气的变化直接决定小麦最终产量。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多么娇贵的孩子,麦收时也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多么富裕的人家也拼死拼活的忙碌;明白了民工在麦收时那么急着回家过麦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啊.真的,人耽误地一时,地耽误人一季啊。
再后来就是拔草了。确切地说是暑假里在地里拔草。仲夏季节,雨热同期,庄稼憋了劲的疯长,野草更是疯狂.草在庄稼地里是夺水夺肥的,所以要拔掉,带回家喂牛,喂羊甚至喂猪。它们吃不完,还可以晒干,换钱。我家最早的北屋就是卖了干草一分一分攒起来的.奶奶说,一斤干草三分钱。
拔草的过程中,认识了许多的野菜和野草。什么花荠菜,青青菜,曲曲菜,酸拔了牙儿,附子苗,红波罗秧子;什么老草,狗尾巴草,趴谷墩。最喜欢拔的是狗尾巴草,这种草独根直长,幼苗像谷子幼苗,很容易拔起。老草就不太容易拔起,它落地生根,拉拉扯扯,牵牵连连,往往一棵彻底拔下来就是一大拖拉,像极了现在的关系网。而趴谷墩是最难拔的。这种草根系发达,草叶却少。留在地里影响太坏,拔下来用处却不大,因为根多叶少,牛羊也不喜欢吃。当时民谣:乡下也有灵芝草,城里也有趴谷墩.说得就是这种草。
现在想想,这草如果用来加固大坝,还是有用的。就又想起一老话儿: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夏天,草们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往往是第一遍没拔完,第二茬又远看近却无了。等终于把草荒彻底或者基本彻底治下去,庄稼也就成熟了,于是"抢秋"。
秋收的脚步相对麦收是和缓的,却也忙得脚不沾地。通常是上午刚收了东坡的豆子,下午就得去拾西坡的棉花.紧接着玉米该掰了,高粱红脸了,花生叶子快落光了。好在人们都心里明白,这时的华北平原秋高气爽,天气稳定。俗话"大尾巴秋",过秋拖拖拉拉两个月左右呢。等秋天的庄稼都收到仓里,麦种都播到地里,天气也日冷一日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的麦子正当时"。
然后是飘着雪花的冬天,人们终于空闲了,终于空下心来做些与农事无关的事.就像一位织娘,织完一件礼服,现在开始装饰了:嫁姑娘,娶媳妇,请木匠,做家具,盖房子。就有老人在背风的墙下晒太阳了,小娃们也终于可以安心读书了。其实客观的说,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能干什么呢?我所能做的不过就是看看场,抱抱麦根,捡捡落在地里的麦穗,拾拾棉花,拔拔草,抖抖刚刨出的花生,掰掰成熟的玉米。真正的耕种是不会的。整地,耘地,耙地,浇地这样的力气活和技术活,从来就没干过。甚至好长时间都分不清楚 什么是犁,什么是耙,什么是耧,什么是耢!可是,内心深处,我一直觉得我是农民。我理解农民渴盼风调雨顺的心情,我知道他们在连阴天的担心和焦躁,我明白他们简单的愿望和快乐。我喜欢他们善良的心地和质朴的品质。在农村,斤斤计较是被人看不起的,常听他们不屑的议论“城里人真会算计,一分一毛也算得那么细,让他们毛儿八西的就高兴的什么似的。切!”这八成是进城卖农产品的回来的感慨。有时,他们也笑话某村的某人,自然这笑也多是善意的。是平静日子里的调剂。
好像是上了初中,就不大干农活了。那时住校,两周才回家一次。读了高中更是一两个月一次回家。脑子里整天想的是功课和高考,哪还有心思去看地里的庄稼。终于考上大学又臭美起来,虚荣起来,觉得下地干活是没面子的事了。工作了,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终于又怀想起曾经干农活时的美好时光。是的,美好!美好到不去看别人脸色,不去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美好到见到野草就拔掉,不去想这草和别的草别的庄稼的关系,美好到可以干累了就坐下休息甚至躺下看天看云,而不会带病坚持工作就为了不值钱的几句虚伪的口头表扬。
真的,特别怀念儿时田地里干活时的美好。所以容不得别人对农村,农民,农业的看低。记忆中最痛快最经典的,是高中历史老师反击他内弟的话:你们家上推三代也在城里吗?明朝时,你们家在哪?唐朝时呢?呵呵,上溯到原始社会,人类的老祖宗还光着身子,蹲在树杈上呢。如果他们有知,看到不肖子孙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看不起安身立命的农业,会不会一巴掌扇过去:“你小子得瑟什么?你才喝了几天城里的自来水?”是啊,再有钱你能吃钱?再有权你能啃官印?养活我们的还不是脚下的这片热土,这片旷野?
古语云:无农不稳。农业,无论何时都不能被忽视,不能被轻视。所以我宁愿和电脑商成百成百的砍价,和房地产商成千成千的争论,却不愿意和街头农产品主人讨价还价。因为他们很少欺诈,他们的骨子里还是朴实的颜色。
我是农民的孩子,这是我的造化和幸运。我离开自己的根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不事稼穑,这让我缺营养让我惭愧。嗯,我知道惭愧,说明我还有药可救。我是故乡漂泊在外的泥土。
俞晓群︱五行占:稼穑不成
五行中“土”生万物,土发生变异时,会带来稼穑不成之恶果,导致饥荒。
《晋书》记载,吴孙皓时,常岁无水旱,苗稼丰美而实不成,百姓以饥,阖境皆然,连岁不已。吴人以为伤露,非也。案刘向《春秋说》曰:“水旱当书,不书水旱而曰大无麦禾者,土气不养,稼穑不成”,此其义也。皓初迁都武昌,寻还建鄴,又起新馆,缀饰珠玉,壮丽过甚,破坏诸营,增广苑囿,犯暑妨农,官私疲怠。《月令》,季夏不可以兴土功,皓皆冒之。此修宫室饰台榭之罚也。
《隋书》中有两段饥荒记载,归因于皇室穷奢极欲:(一)齐后主武平四年,山东饥。是时,大兴土木之功于仙都苑。又起宫于邯郸,穷侈极丽。后宫侍御千余人,皆宝衣玉食。逆中气之咎也。(二)炀帝大业五年,燕、代、齐、鲁诸郡饥。先是建立东都,制度崇侈。又宗室诸王,多远徙边郡。
遍览廿五史,自晋代以降,诸史记载饥荒逐年增多,史官虽笔墨简略,但许多,即使今日读到,依然触目惊心。本文仅列饥荒时代几段故事:
其一,圣米:《新唐书》大中五年冬,湖南饥。六年夏,淮南饥,海陵、高邮民于官河中漉得异米,号“圣米”。
其二,干尸:《宋史》建炎元年,汴京大饥,米升钱三百,一鼠直数百钱,人食水藻、椿槐叶,道殣,骼无余胔。三年,山东郡国大饥,人相食。时金人陷京东诸郡,民聚为盗,至车载干尸为粮。
其三,《禾粟九穗图》:《宋史》绍兴元年,行在、越州及东南诸路郡国饥。……六年春,浙东、福建饥,湖南、江西大饥,殍死甚众,民多流徙,郡邑盗起。夏,蜀亦大饥,米斗二千,利路倍之,道殣枕藉。是岁,果州守臣宇文彬献《禾粟九穗图》,吏部侍郎晏敦復言:“果、遂饥民未苏,不宜导谀。”坐黜爵。
其四,食子:(一)《元史》至正十九年正月至五月,京师大饥,银一锭得米仅八斗,死者无算。通州民刘五杀其子而食之。保定路莩死盈道,军士掠孱弱以为食。济南及益都之高苑,莒之蒙阴,河南之孟津、新安、黾池等县皆大饥,人相食。二十一年,霸州饥,民多莩死。(二)《明史》万历二十九年,两畿饥。阜平县饥,有食其稚子者。苏州饥,民殴杀税使七人。(三)《明史》崇祯九年,南阳大饥,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饥。十年,浙江大饥,父子、兄弟、夫妻相食。
其五,《饥民图》:(一)《明史》万历二十二年,河南大饥,给事中杨明绘《饥民图》以进,巡按陈登云进饥民所食雁粪,帝览之动容。(二)《明史》崇祯六年,陕西、山西大饥。淮、扬洊饥,有夫妻雉经于树及投河者。盐城教官王明佐至自缢于官署。七年,京师饥,御史龚廷献绘《饥民图》以进。
其六,观音粉:《明史》崇祯十三年,北畿、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浙江、三吴皆饥。自淮而北至畿南,树皮食尽,发瘗胔以食。十四年,南畿饥。金坛民于延庆寺近山见人云,此地深入尺余,其土可食。如言取之,淘磨为粉粥而食,取者日众。又长山十里亦出土,堪食,其色青白类茯苓。又石子涧土黄赤,状如猪肝,俗呼“观音粉”,食之多腹痛陨坠,卒枕藉以死。是岁,畿南、山东洊饥。德州斗米千钱,父子相食,行人断绝。大盗滋矣。
值得注意的是:历代史官记载饥荒时,有些字词多见:(一)“瘗胔”:指人肉;(二)殣;(三)殍,莩。
【不事稼穑、不事稼穑的意思】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