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三省吾身;三省吾身是什么意思

时间:12-06 现代故事 提交错误

每日“三省吾身”,你真地做到了吗?

文汇报:现代新儒家作为现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主张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对此学术主张,您是否认同?

葛剑雄:有学者主张把儒学宗教化,要建立儒教,甚至提出使其变成国教,“儒化社会”。这种方法理论上我是不赞成的,因为儒家文化并没有他们描述得那么美好,而且几千年来对于中国社会真正广泛发挥作用的并非儒家文化,而是最简单的“因果报应”。

传统文化中,很多理念很好,但是却始终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没能转换成为社会实践,没能形成相应的制度、法律,或者规则。今天,如果还是脱离实际,作为纯学术研究,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法律保障,那么我们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儒家讲君子要“慎独”,完全靠君子每日“三省吾身”。可惜放眼整个社会,并非人人君子,靠“慎独”解决社会问题着实不够现实。再如“存天理,灭人欲”,可是“人欲”是怎样的范畴?君子或许可以界定,但是绝大多数人可能根本无法区分。结果可能就是导致很多人言行脱节,造就了一批伪君子。

文汇报:现在,不少学者主张对传统文化要转换、要创新。您认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可以实现吗?

葛剑雄: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的。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不是坐而论道,关键是大家要脚踏实地来做。

我此前也多次提到过“孝”的观念。汉朝汉武帝全称“孝武皇帝”、汉文帝全称“孝文皇帝”,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那为什么这个“孝”古代这么重视呢?我们现在有时候把“孝”简单地解释为“尊老爱幼”,这是非常肤浅的、不符合实际的。实际上,在农业社会,孝的本质是家庭、家族的绵延。因为,农业社会主要依靠人来耕田、种田,来生产粮食。同样的,如果一个人丧失劳动能力,或者不具备劳动能力的时候,他只能依靠其亲人生产来养活他。老的靠子孙,小的靠父母,是供养或者反哺的这样一种关系。这样一种家庭血缘的关系,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少劳动力,因为中国古代大多数时间土地供应是充足的。劳动力哪里来呢?就要靠生育,就要靠家庭的繁衍。中国是“家”、“国”连在一起的,家族能够发达绵延,那么国家才能兴盛。所以,古人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那么,如果把这个观念放到今天,只是强调尊老爱幼就难免过于苍白。试问,世界上哪一种文化不强调尊老爱幼?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不尊老爱幼?很大程度上,“尊老爱幼”是出于人的天性。那么,究竟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今天要不要转换?能不能转换?我认为可以转换,而且也有必要进行转换。

现在的社会保障好,大家无后顾之忧,“养儿防老”的观念渐行渐远。而从个人角度想,一些年轻人认为养育后代意味“”。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回归“孝”的传统观念,赋予它新的内涵——生儿育女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人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应有的责任、应尽的义务。如果大家有了这样的观念,那么年轻的父母就会克服因为养育后代带来的事业上的、家庭收入上的,甚至个人形象上的影响。否则我们这个社会如何绵延?这说明中国古代孝道的确对中国社会起着积极作用。

当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有其不合时宜的内容。封建家长制下,父母的话等同于法律,包括子女的婚事在内都由父母处置。但即便对于这些消极内容,置于一种特殊情况之下,我们也应该理解。欧阳修词中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什么道理?平时女孩子不能出门,只有在元宵节这一天才能出去。去年和小伙子见了面,好不容易盼了一年,人约黄昏后,所以今天那么迫切地又要去见,但结果呢,不见去年人。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自由恋爱的基础是没有的。

到了近代,情况变了。男女同校、男女同工,青春岁月中的人接触多了自然会孕育情感,然后回家就会有动机去父母替他指定的那个人。另外一方面,到了这个时候,年轻人脱离家庭后的生计问题可以通过打工来解决。所以,早时的新式婚姻多出现在同学、同事之间的。好多人都是把反对封建婚姻作为走向的第一步,作为离开家庭、叛离家庭的第一步,郭沫若、鲁迅皆在此列。这些今天看起来很不合理的事情,在当初也是有它的合理性的。也正因为这样,我们进行转换的基础是要适合今天的社会。

文汇报:您曾提到过“社会的追求有不同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信仰。如果信仰做不到,提倡一种价值观念也很重要”。主张一种价值观念,就应该有一致的目标,这个目标该怎样确立?

葛剑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有过一个口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中期目标,尽管不是完全无私忘我,但这句话是把“我”放在了一个核心的地位。道德层面上,个人立足怎样的岗位就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并把这些责任履行好。如果做不到,低一等的就是依靠市场规律,一分价钱一分货。劳动和报酬是对等的,等价交换。如果连这样也做不到,等而下之,那就麻烦了。

谈及价值观念,则更加具体为好,从最基本的做起为宜。比如提倡基本职业道德,从大家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开始,尽本分,然后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推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次、分阶段。对于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干部和对基层工作人员要有不同的要求。相同的一点是,都要具有可操作性。无论是源自传统文化也好,来自西方文化也罢,如果认为是合时宜的、可推广的,一定要注意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因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长期的,不是一朝一夕做做好事、表面搞搞活动就可以解决的。

作者:刘迪

编辑:刘迪

一个从来没吃过苦的人,将白活一生!看完你就懂了…

能做到吃苦就好像吃补一样,那你这个人就不得了。千万不要认为说,我这辈子是最幸运的,从来没有吃过苦头,那就是告诉你白活了一生。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800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非常重视修身。

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是人的立身处世之“本”,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只有这个“本”巩固了,才能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而关于修身的论述,最经典的莫过于曾子在《论语》中所说: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一个人能够随时反省自己,才能不断修正自己,提升自己。

那么,这几句话的真正内涵是什么?隐藏着哪些被世人忽视的智慧?今天我们一一来解密。

1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吾”这个字不要解释成我。

大家看,“吾”字,上面是五,下面是口,叫五口之家,要翻译成我们。

中国人很少有我的观念,都是我们。

这个“三”也不一定是三,意思是要常常反省自己。

中国人的三是代表多数的意思,不像西方说三就是三,那我们规定早晨一次,晚上一次好了。

记住,凡是有规定的,凡是有规律的,最后都变成形式化。这样的事实太多。

比如公司严格要求员工,每个礼拜一都要有积极建议,然后奖励几分,那就糟糕了,反正每个人都有建议,厨房卫生要改进,作息时间要改进……

凡是规定最后都是形式化,都是做表面,都是应付应付,然后一点没有实际的效果。

所以,这个三,只是说随时要记住反省自己,修正自己。

反省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是当你要开始怪别人的时候,就知道方向错了。

你怪别人,永远不能化解问题,唯有把箭头指向自己,也就是只有反省你自己,才有办法化解问题。这是方向问题。

一发生事情就怪别人,自己不长进,事情也解决不了。

任何事情一发生,先问自己错在哪里,这样才能化解掉。

再说一遍,你要改变任何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否则就是徒劳。

反省什么?这是有层次的,忠摆在第一,信摆在第二,最后是传。

2

为人谋而不忠乎?

这里面含义很深。

也许从来没有人找你出主意,这一条根本无从谈起。

我这个人,从来没有人找我商量过事情,我根本没有为人谋过,还谈什么忠不忠?

那你更要小心,做人太差、太失败了,连一个跟你讨教的人都没有,连一个给你一点点面子的人都没有。

记住,去向别人讨教不一定要得到答案。我们只是希望他不要破坏你,而不是希望他帮忙。

你真的要很深地去了解,去跟他商量,并不是说他比你强,并不是说你问他一定能得到答案。

只要你给他面子,他就不会障碍,不会从旁破坏。帮助很难,破坏很容易。

有些人说,请教就要得到答案,请教要找比自己强的,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

那需要顾虑到每一个人的面子,被尊重的面子。

这样各位才知道,中国人对是没有用的,对为什么没有用?因为如果对,而不圆满的话,那根本就没用。

西方人只要是非一分,问题就解决了,中国人是非一分,问题更严重了。因为面子问题很重要。

中国人分是非要分到大家都有面子,才叫做圆满,才叫做忠。

忠就是把心放在正就叫忠,我们的心经常跑到背后去,要把它拉到正中间来不容易。

再说深刻一点,凡是和你无关的,你都很有正义感,一旦发现跟你利害关系有冲突的,你马上翻脸无情,这种事情太多了。

那就不是忠了。

3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是什么?人讲的话兑现就叫信。

所以讲话不算话的人,我们可以解释说,讲的都不是人话,那非常严重。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要知道,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

人与人之间不是越来越密切,就是越来越生疏,而永远不可能固定不变。

大家看看自己就知道了,两个人,要么越来越有话,要么越来越没话,要么越来越亲切,要么越来越生疏,永远是动态的。

做人做到没有一个人来跟你请教,就要好好检讨自己。

要么你太自私,要么你太冷漠,要么人家请教你,说你是故意给人家错误的指引。

有没有这种人?多得是。

你去问路,请问要到孔庙怎么走?他看看你,也不回答,他有正当理由:我又不是被问路的,问我?我告诉你才怪,我卖,你不买烟却问路,你搞错了吧?

每一个人都有正当理由,不要以为他是发神经。

所以你想问路,要舍得花小钱,顺便买包烟,闻一闻,很新鲜,然后问他这个路要往哪走,他一定会很乐意回答。

所有不正确的答案都是你自己惹出来的,不要怪别人。因为他靠这个生活,你不买他东西,他理你才怪!

还有,中国人问路的艺术是全世界最高的。请问到国子监怎么走?然后他回答你:有路就可以走,多问几个就会到了。

我有一次坐计程车就是这个样子,司机问路,答案是有路你就可以走,多问几个就到了。

那个司机头也不回就走了,我说你听懂了,他的回答很妙:人家讲那么清楚你还听不懂吗?我说我听得懂。最好装懂,如果你不懂连他都不如。

所以,做一个中国人,你要有很喜悦的心情,因为生活有无比的乐趣。

然后过了一会,我再问他:为什么他告诉你有路就可以走?他说:一共就一条路,你走就是了,还问什么?

我说:那他为什么向你交代要多问几个再走?他说:很清楚,去那边比较复杂,现在讲也讲不清楚,到时候再问就是了。

大家看他们沟通多畅通。

我深深感到越读书的人,越不会沟通。中国人是很灵光的,都是被老师教得死脑筋,都是读死书的结果。

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4

传不习乎?

这里的“传”,是念传(chuán),还是念传(zhuàn)?这两个差很远。

如果是传(zhuàn),那是经的解释部分,就叫传。

古代的经,其实都是当时很通俗的话,但是语言文字,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起变化,会有隔阂。

因此,后世人称其为古文,并为了读懂它们,加了注明,补充、解释,那就叫传。

所以易有《易经》也有《易传》,经大家都会背,但是真正要了解经的意思要去看传。

比较单纯地说,传要常常去应用,把它变成你的习惯,你用得出来才表示你懂,你用不出来,要继续研究。

如果再深一点的话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传(chuán)承的责任。

你尽了你传承的责任没有?这就比较严重了。你只能够问你自己。

大家有没有发现,只要有一代人,不努力去传承的话,我们的文化很有可能就中断了。

我深深感觉,我们就是有一两代人稍微放松了,才导致现在真的连不起来。

因为要放松是容易的,而要收起是很难的。这一点我常常感觉到很惭愧。

只要有一代放松,这一家后面就开始糟糕了。为什么我们主张父严母慈?

爸爸最大的功德就是要充当坏人,让妈妈做好人。

有人说这样妈妈会很高兴,那为什么不倒过来,妈妈做坏人,爸爸做好人?不行。

因为毕竟妈妈跟小孩相处的时间长,要让小孩好过日子,妈妈一定要慈。

但是妈妈是打报告的专家,爸爸一回来就跟爸爸讲,孩子怎么怎么样,犯了什么错误。那爸爸就开始扮演阎罗王的角色,这叫家和万事兴。

否则,两个人都严,小孩就不敢跟父母讲话了,甚至把自己的门都锁起来了,那就完了;两个都宽,孩子无法无天,更完了。

父母相互配合,一代一代,我们良好的家风和孝道才能持续传承下去,中华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传承第一个是为自己,第二个是为家庭,第三个是为我们整个中华民族。

我们会说错话,我们会做错事,这是必然的,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修正自己的机会。

所以,人生来就设定很多错误,很多偏颇,很多阻碍,让你每过一关,都有收获都去成长,这才叫人生。

记住,能做到吃苦就好像吃补一样,那你这个人就不得了。

千万不要认为说,我这辈子是最幸运的,从来没有吃过苦头,那就是告诉你白活了一生。

因此,我们要常常反省,先从自己做起,不断修正错误,慢慢提升自己,然后带动影响跟你互动的人,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

本文内容:曾教授传承班著述汇编

一天一成语:三省吾身

【成语名字】三省吾身

【成语拼音】 sān xǐng wú shēn

【成语释义】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解释: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近义词】一日三省、 吾日三省.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自我反省。

【造句举例】

①,对创业者来说,问题不是一日三省吾身、四省吾身,而是应该时时刻刻警醒、反省自己,惟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

②,每日三省吾身:白吗?富吗?美吗?高吗?帅吗?好了,快去上班吧!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晚年收了一个学生,名叫曾参。曾参又名曾子,姒姓,曾氏,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 。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曾参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观,“内省慎独”地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孔子在接收曾参时,曾参年纪还比较小。曾参年纪虽小,但是却十分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喜爱。有一天,其他同学们问曾参:“你为什么进步这么快呀?”

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不过每天都要多次地这样问问自己:替别人办的事情有没有尽到力啊?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啊?先生教我的学业是不是学习好啦。如果发现哪样做得不合适,我就及时改正。这样慢慢地也就成了习惯了!”

孔子知道这件事后,非常赞同曾参所说的,并让所有的弟子都学习曾参,每日三省吾身。孔子去世后,曾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与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颜子(颜回)、子思、孟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后人由此引出“三省吾身”的成语,指经常自我检查,反省自己。

欢迎转发

[比心]点赞分享,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比心]

【三省吾身;三省吾身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