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三瓦两舍是什么意思(三瓦两巷是什么生肖)

时间:12-06 现代故事 提交错误

水浒传》中丨北京大名府元宵节

《水浒传》中提到的元宵节就是农历正月十五,本称上元节,按我国的语言习惯,元为始,宵为夜,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叫元宵,而上元节的主要庆祝活动在夜间,所以叫元宵节。

《水浒传》第六十六回,作者便是利用宋朝时期北京大名府的元宵放灯来发展故事情节的。首先由于“这北京大名府是河北头一个大郡,冲要去处。却有诸路买卖,云屯雾集,只听放灯,都来赶趁。”于是梁山好汉有的装作进城来观赏花灯,有的挑着花灯在城中闲走,有的装扮成“社火”,特别是时迁打扮成卖元宵节物“闹鹅儿”的,他们都混进了观赏花灯和赶趁买卖的人群里,进入了北京大名府城。从而出现了“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这样激烈、紧张的一幕

1、《水浒传》第六十六回北京大名府元宵节前描写:家家门前扎起灯栅,都要赛挂好灯,巧样烟火;户内缚起山棚,摆放五色屏风炮灯,四边都挂名人书画,并奇异古董玩器之物;在城大街小巷,家家都要点灯。大名府留守司州桥边,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红黄纸龙两条,每片鳞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铜佛寺前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青龙一条,周回也有千百盏花灯。翠云楼前也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着一条白龙,四面灯火,不计其数。元宵节夜晚描写: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值此元宵,有诗为证:北京三五风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银花火树不夜城,陆地拥出蓬莱岛。烛龙街照夜光寒,歌舞欣时安。五凤羽扶双贝阙,六鳌背驾三神山。又:红妆女立朱帘下,白面郎骑紫骝马。笙箫嘹亮入青雲,月光清射鸳鸯瓦。翠雲楼高侵碧天,嬉游来往多婵娟。灯球灿烂若锦绣,王孙公子真神仙。

2、灯棚:以“说话人”的口吻对“灯棚”的正面描写,描述了北京大名府的元宵灯景:家家门前扎起灯棚,都要赛挂花灯,巧样烟火。户内缚起山棚,摆放五色屏风炮灯,四边都挂名人画片并奇异古董玩器之物。从时迁的视线的侧面描写:正月十三日,(时迁)却在城中往来观看居民百姓搭缚灯棚,悬挂灯火。

3、鳌山:“鳌山”原指古代传说海上有巨龟背负神山,后世每逢元宵灯节,便摹拟其形,把无数绚丽多彩的花灯扎架而起,供游人观赏,谓之“鳌山”。《水浒》中,作者在描绘元宵灯景时,对鳌山的描写极其细致,极其生动。写北京大名府元宵灯节时,也描画了四处鳌山:一是在“市中心添搭两座鳌山”。二是在“大名府留守司州桥边搭起一座鳌山,上上面盘红黄纸龙两条,每片鳞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三是在“铜佛寺前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青龙一条,周围也有千百盏花灯。”四是在“翠云楼前也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着一条白龙,四面灯火不计其数。”

4、龙灯:宋朝时期非常有地方特色的“烛龙”灯在《水浒传》中也有多处描写。如那首吟咏北京大名府元宵节的“灯词”中就写到了“烛龙衔照夜光寒”。在留守司州桥边的“一座鳌山上面,盘红黄纸龙的两条,每片鳞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又,在翠云楼前的“一座鳌山上面,盘着一条白龙,四面灯火不计其数。”

5、舞蹈:作者写到了北京大名府元宵灯节上所表演的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滑稽舞蹈《耍和尚》。《耍和尚》又称《耍大头》,这个至今已流传到全国深受人们喜爱的滑稽舞蹈。舞蹈中的两个人物:月明和尚即玉通禅师,柳翠是南宋杭州抱剑营的名妓。如第六十六回:……前街傀儡,顾不得面目皆非,后巷清音,尽丢坏龙笙凤管。……耍和尚烧得头焦额烂,麻婆子赶得屁滚尿流。踏竹马的暗中刀枪,舞鲍老的难免刃槊。就是在北京大名府元宵“舞队”中的由民间艺人表演的舞蹈《傀儡》舞、《耍和尚》、《麻婆子》、《踏竹马》、《舞鲍老》以及民间音乐《清音》全都是取材于宋朝时期元宵节广场的“舞队”表演。

6、节物:那首赞咏北京大名府元宵灯节的灯词中也有这样的描写:“翠云楼高侵碧天,嬉游来往多婵娟。灯球烂灿若锦绣。”元宵之夜,三五成群到北京最热闹的翠云楼嬉游的婵娟,她们头上戴着“小灯球”,如锦绣般光照耀人。如第六十六回对时迁装作卖元宵节物“闹蛾儿”的小贩,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却说时迁挟着一个篮儿,里面都是硫黄,焰硝,放火的药头,篮儿上插几朵闹蛾儿,踅入翠云楼后,走上楼去,只见阁子内吹笙箫,动鼓板,掀云闹社,子弟们闹闹嚷嚷,都在楼上打哄赏灯,时迁上到楼上,只做卖闹蛾儿的,各处阁子里去看。时迁在元宵之夜,潜入北京城,上翠云楼的目的是要火烧翠云楼,为梁山好汉救出卢俊义而放火为号,故而他巧妙地装成卖“闹蛾儿”的小贩。在装有硫黄、焰硝和放火的药头的“篮儿上插几朵闹蛾儿”,以掩人耳目。从而掀开了火烧翠云楼、智取大名府这惊天动地的一幕。

7、筹办:因为北京大名府“诸路买卖,云屯雾集。只听放灯,都来赶趁”,各地来的人们,更为放灯造足了声势。在城里,“城坊隅巷陌该管厢官,每日点视,只得装扮社火”,由于官府的监督,全民都行动了起来;“豪富之家,各自去赛花灯”,有钱人家趁此机会展示自己的实力;官府也在城里扎起了四座鳌山;“城中各处宫观寺院佛殿法堂中,各设灯火,庆赏丰年。三瓦两舍,更不必说”。大名府的元宵节放灯,是由官府、百姓一起筹备的,也是由官府和民间共同出资兴办的。来源damⅰηgren的新浪博客

攉 杆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大名攉杆是在大名县南关一带回族中流传的一种传统娱乐项目。攉杆长三丈六尺,一丑角扮演赃官坐在杆顶,在锣鼓乐曲的伴奏下,做出许多滑稽的动作丑化赃官。行进中将攉杆一甩,把赃官抛出,以示赶走赃官。

大名攉杆的前身是抬桠官,故事情节是一个县官骑在一根由俩人抬着的扁担上。剧中人物还有李文太牵着一头驴,一位妇女含羞倒骑在驴背上。扎场后县官审案,事由是李文太为什么拐他二妗子。语言幽默诙谐,以逗乐为主。后来在攉杆井提水的启发下,发展成了今天的车载攉杆,攉杆上下左右活动自如,县官骑在攉杆头上,双手分别拿着一把扇子和一把夜壶,寓意是对赃官的一种嘲讽。

宋朝人是怎样在瓦舍听书、刷剧的?

看书听书、观影刷剧,已经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再稀松平常不过的内容了。设想,作为一个宋代的普通市民,想要娱乐消遣、进行精神文化消费,通常会去哪儿呢?答案是 " 瓦舍 ",这是一种集商业、餐饮和文艺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中心,有吃有玩儿有好看!在热播电视剧《清平乐》中,名臣韩琦也曾到瓦舍 " 奉旨看戏 "。而在宋代历史上,瓦舍中涌现的名角不可胜数,最著名的比如通过《水浒传》而广为人知的李师师等。

△《水浒寻宋》 虞云国 上海出版社 2020 年 5 月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虞云国教授就通过一场精彩纷呈的直播活动,在分享新书《水浒寻宋》的同时,带领观众来了一场夜访大宋、瓦舍听书的穿越之旅。

△宋史名家虞云国

现在买书、看书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宋代以前,所有的书籍都必须自己亲手抄在纸上,装订成册,然后再阅读。所以宋代的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对于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不过印刷术在宋代的覆盖和推进也有一个过程。

宋代文豪苏东坡,少年好学,想读《史记》和《汉书》,在他的家乡眉山城里面就找不到,只能问人家借了,全部抄下来,再不断地研究、揣摩,后来才成为文豪。苏东坡抄书的时期,就是宋仁宗皇帝刚刚继位、刘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1023 年到 1056 年,宋代印刷术得以大幅推进。嘉祐元年,也就是 1056 年,苏东坡由他的父亲带着,和弟弟一块到东京参加解试时,已经很容易得到印刷的史书了。这是书籍在宋代传播的情况。

宋代一般读书人怎么读书的呢?欧阳修曾记载了一位著名宰相钱惟演的事迹。欧阳修说钱惟演读书有三个状态,第一个状态是坐在椅子上,一本正经地看儒家经典和史书;第二种状态是躺着的时候,看小说;第三种状态是上厕所的时候,带上小词儿,也就是宋词,去读上两首。

一般人读书,正襟危坐读经书、读史书当然必要,但是毕竟不会太多,大部分人是采取第二种和第三种状态,比较轻松地读书。据史载,南宋的宋高宗和吴皇后,还有宋孝宗,喜欢看文言小说,宋高宗和吴皇后当上太上皇和太上皇后以后,特地叫人到临安书铺里买新出的笔记小说《夷坚志》,这部小说就是讲怪力乱神的,是有文化的人读得比较轻松的小说之类。

当然,宋代还有更多连识字能力都不太强的普通老百姓,他们怎么办?他们通过听书来接受文化教育和娱乐。这里就涉及两个概念:瓦子和勾栏。

电视剧《清平乐》里有一个情节,一个瓦子艺人在耍蛇,他把蛇读成 " 姨 ",大蛇玩了玩小蛇,这是欧阳修嘲笑王拱辰的两句话,大姨夫变小姨夫。这 " 蛇 " 怎么读 " 姨 " 呢?方言读 " 姨 ",瓦子勾栏里面的人就学了方言。但《清平乐》这里把 " 瓦子 " 说成 " 瓦当 ",说是 " 瓦当 " 里的艺人。这是错误的。

瓦子和瓦当其实是两码事情。瓦当是什么呢?古代用瓦片盖成屋顶,下雨时候,为了阻拦雨水滴下来太快,住家的人受水的影响,屋檐前有一块挡住的,叫瓦当。

瓦子有时候也叫 " 瓦舍 ",但绝对不能叫瓦当。瓦子这个场所就像瓦片一样,聚合的话就聚起来了,消费的人走了,就像瓦散了那样,所以把它叫做瓦子、瓦舍。它实际上就是集饮食、演艺、娱乐、消费在一个综合性场所,类似于旧上海的大世界和旧北京的天桥。

宋代普通老百姓,欣赏演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江湖艺人,一种是勾栏艺人。

江湖艺人在宋代又叫做 " 路岐人 "," 路岐 " 用的是 " 无为在歧路 " 的意思。为什么把他们叫做路岐人呢?因为他们演出场所恰巧就在路岐这个地方,十字路口、交叉路口等等,当然还有乡村里面的晒谷场、村头,包括城市里城门下面等等,都可以演出。总之就是江湖艺人。还有一种,在城市里那些在茶肆酒楼间赶场子的艺人,也叫路岐人,比如《水浒传》里鲁提辖救下来的金翠莲,就是鲁提辖饮酒的时候,在隔壁格子里面唱戏、啼哭,她也算路岐人一种。

这里主要讲的是另外一种演艺状态,就是瓦子勾栏里的勾栏演员。勾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一个专门的演出场所。" 勾 " 和 " 栏 " 这两个字很清楚,就是把演出的区域划定下来,或者用绳索或者用布幔围起来。元代的时候,上海松江曾发生过一个,当时把这个叫 " 勾栏压 ",勾栏塌下来了,把很多观众都压死在里面。从勾栏压可以看到,元代时候,松江的勾栏是全封闭的,估计把入口的门都锁住了,塌下来观众才没有地方逃,酿成了这么一个惨祸。

勾栏演员和路岐人,两者是什么关系呢?路岐人演出要走县过州的,场地不固定,因此很辛苦,专业性也远远不如勾栏演员。如果这个路岐人的演出有一定水准以后,也可以进入勾栏去驻扎演出。反过来,在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勾栏演员也会沦为江湖艺人,沦为路岐人。有个例子,还是李师师,据史载,北宋灭亡后,李师师曾流落到江南,有人看到她,就类似路岐人,说她是 "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 ",她当年曾引起过宋徽宗的关注,在勾栏里也是出了名的。这就是两者的转换。

勾栏里演出很多,《清平乐》里韩琦安排宋仁宗去看傀儡戏,这是《清平乐》的艺术虚构。那么有没有皇帝直接到勾栏去看演出的呢?曾有记载,说南宋大内调演,就是到临安的瓦子里面找勾栏里面的艺人,接到大内来演给后宫的嫔妃们观看。

瓦子勾栏基本上是全开放的,这里面浪荡子弟很多,有时候也会造成治安问题。《水浒》就说高俅在三瓦两舍鬼混,让瓦子勾栏给人以不好的印象,实际上它就是大众地,鱼龙混杂也挺正常的。

勾栏演出在宋代有三个特点。

一是商业化,最明显表现就是看演出要收费。《水浒传》里有一个细节,雷横去看勾栏演员白秀英演出,向他收费的时候,他没有带小钱,很窘,白秀英就嘲笑他,说你来看勾栏演出怎么能不带钱呢?后来就闹出了,雷横自己都关进监狱里去了。既然商业化,就需要广告推广,有的时候,在勾栏上面有一条横的条幅,叫做 " 帐额 ",说明在什么地方、哪个演员、演什么内容。还有竖的条幅,叫 " 靠背 ",往往罗列一些这个戏班子能够演出的剧目名单。这是商业化的表现。

二是专业化。《水浒传》里李师师是专演小唱出名的。根据记载,小唱开头唱的音比较高,然后走低,她就是以小唱作为专业的。还有临安北瓦,有一个勾栏,上面标明是小张四郎勾栏,这个叫小张四郎的勾栏演员一直驻扎在这儿演出,演出什么呢?专说史书,三国五代史之类的。

三是大众化,就是风雨无阻,有专门场地,而且夜以继日,只要交钱就能进去看演出。有记载说,宋代城市里,小孩有时跟母亲盯得紧了,母亲烦了,就塞给他一些小钱:你到勾栏里去看戏吧。小孩就跑到附近的勾栏,买票进去听说书,听到刘备失败就很难过,听说曹操失败就拍手叫好,这说明勾栏演出大众化的程度。

宋朝老百姓都到瓦子勾栏去听书。

广义的听书包括像诸宫调、鼓子词在内的说唱。诸宫调就是用多种宫调,多种乐曲来演唱一个故事,今天演一部分,明天再演一部分,这样观众就被他吊住了。鼓子词是用一种曲调来演唱故事,有点儿短,类似于现在北方的京韵大鼓,它的调门是差不多的。这是广义的听书。

狭义的听书叫做 " 说话 ",在说话里面,有三个概念要介绍一下。说话,总要有一个本子,不能让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演员现场编很多东西,而且往往是连台持续演的,像小张四郎,驻扎起来连续讲五代史,就需要有个 " 话本 ",直到现在还有一部分流传下来,就是宋代的话本。这些话本由谁来创作呢?有团队,这些写话本的人叫做 " 书会才人 ",形成了一个专门职业,类似现在所说的写手。狭义的说书演员,一般叫做 " 老郎 ",讲得好的就叫老郎。话本、书会才人、老郎的职业分工,分别对应着今天的剧本、编剧和演员。

狭义的说话,种类又很多,一种是说经,就是演说佛教的经书,甚至是儒学的经典,最著名的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讲的就是佛教经书,后来演变为现在看到的《西游记》。第二个是讲史书,刚才讲的小张四郎就是专说史书的,比如《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这两种平话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有已经构成水浒故事雏形的《大宋宣和遗事》,这就是讲史书。第三种,也是最受欢迎的,是讲小说,说市井故事,这里面又分好多种。比如有讲传奇的,人间悲欢离合、男男女女。比较著名的有一个宋代话本,现在还有概梗留下来,就是越剧《情探》里的王魁负桂英。还有公案类,讲案件之类的,现在只知道有一个叫做《石头孙立》,这个孙立就是后来《水浒传》里所看到的 " 病尉迟 " 孙立,和顾大嫂一块造反去了。还有朴刀类,里面就有《青面兽》的故事,那估计就是杨志。还有杆棒类,那里面有《》《武行者》,就是鲁智深和武松的故事。这些内容和《大宋宣和遗事》里《水浒传》概梗结合在一块,就形成现在《水浒传》的雏形,这是宋代瓦子里听书的大概情况。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陈曦 整理

【三瓦两舍是什么意思(三瓦两巷是什么生肖)】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