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常考基础知识:“成语填空”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反。
例:一(来)二(去)
前( )后( ) 七( )八( )
三( )两( ) 推( )出( )
同( )共( ) 无足( )( )
水( )石( ) 舍( )为( )
危在( )( ) 半( )半( )
( )倒( )歪 ( )顾( )盼
有( )不( ) ( )( )顿挫
能( )能( ) 坐观( )(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近。
( )死( )伤 ( )机( )算
( )谋( )计 高( )远( )
( )峰( )石 ( )古( )青
鬼( )神( ) ( )风( )雨
千( )万( ) 左( )右( )
东( )西( ) ( )花( )草
无( )无( ) ( )功( )绩
( )途( )路 ( )( )失措
( )身( )骨 自( )自( )
日( )月( ) ( )( )无路
三、根据要求写成语
1、根据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分别写出四个成语。
(1)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2)来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
(3)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4)描写自然景物的:
(5)描写人物神态的:
(6)描写建筑物的:
(7)表现人物的英勇行为的:
(8)形容知识丰富的:
(9)含有动物名称的:
2、写几个含有叠词的成语
AABB式:
AABC式:
ABCC式:
3、一、三位意思相反的成语(例:苦尽甘来)
4、二、四位意思相反的成语(例:化险为夷)
5、一三、二四位意思都相反的成语(例:大同小异)
6、一三相反、二四相近的成语(例:生死离别)
7、一三相近、二四相反的成语(例:瞻前顾后)
8、一二相反、三四相反的成语(例:阴晴圆缺)
9、含有修辞的成语
比喻手法:
夸张手法:
拟人手法:
10、不是四个字的成语。(二字、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各一个)
四、写出下面成语中的人物主角。
四面楚歌( ) 初出茅庐( )
入木三分( ) 三顾茅庐( )
望梅止渴( ) 图穷匕见( )
纸上谈兵( ) 背水一战( )
煮豆燃萁( ) 破釜沉舟( )
望梅止渴( ) 图穷匕见( )
指鹿为马( ) 围魏救赵( )
草船借箭( ) 完璧归赵( )
卧薪尝胆( ) 负荆请罪( )
毛遂自荐( ) 闻鸡起舞( )
五、根据意思写含有“手”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
形容医术高明: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形容重归于好: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形容十分喜爱:
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
六、根据意思写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1很少的几句话:( )言( )语
2说了很多的话:( )言( )语
3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言( )语
4豪迈雄壮的话:( )言( )语
5像蜜糖似的话:( )言( )语
6随口乱说的话:( )言( )语
7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 )言( )语
8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 )言( )语
9毫无根据,污蔑,诽谤的话:( )言( )语
10虚假而动听的话:( )言( )语
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然大物 ( )然大悟
( )然泪下 ( )然大怒
( )然无存 ( )然若失
( )然起敬 ( )然一笑
八、选出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引人注目 一筹莫展 相安无事
欢天喜地 垂头丧气 坚定不移
将信将疑 举世闻名 窃窃私语
胸有成竹 想法设法 神气活现
安然无恙 交头接耳 愁眉苦脸
千方百计 海底捞针 惊弓之鸟
近义成语
( )-( )
( )-( )
( )-( )
( )-( )
反义成语
( )-( )
( )-( )
( )-( )
( )-( )
九、成语填空。
春意( )然 有备无( )
日月如( ) 瓜熟( )落
勤能补( ) 观者如( )
跋山( )水 ( )拳擦掌
( )犊之情 艰苦( )绝
披星( )月 根深( )固
一( )风顺 ( )阳似火
目不( )接 鱼( )而入
倾( )而出 ( )天大厦
运( )帷幄 沧海一( )
星罗( )布 ( )息万变
有( )无恐 出类拔( )
力( )纸背 义无反( )
雷( )风行 披荆( )棘
烟波浩( ) ( )驴技穷
郑人买( ) ( )苗助长
发人深( ) 羊( )小道
花团锦( ) 永( )不朽
水( )不通 晶莹( )透
憨态可( ) 相得益( )
名列前( ) 满腹经( )
( )古通今 同舟共( )
开卷有( ) 循规( )矩
天道( )勤 ( )塞顿开
才华横( ) 鞠躬尽( )
斩钉( )铁 声色俱( )
含辛( )苦 眼花( )乱
( )名而来 闪( )其词
惊涛( )浪 ( )才是举
革故( )新 身( )其境
( )然而止 迫不( )待
( )然大波 ( )竽充数
( )流不息 无( )之谈
安然无( ) ( )篇巨制
家( )四壁 化为( )有
脍( )人口 哀( )遍野
( )而走险 高( )远瞩
气宇( )昂 处之( )然
( )经风霜 扶老( )幼
化险为( ) 惊涛( )浪
心( )诚服 所向披( )
( )然开朗 高深( )测
拾人牙( ) ( )波斩浪
不( )思索 积水成( )
浓( )淡抹 银( )素裹
负( )顽抗 悲愤欲( )
与世长( ) ( )然泪下
( )费心血 顶礼( )拜
众星( )月 ( )雀无声
( )立鸡群 心急如( )
广( )无垠 艰苦( )绝
颠( )流离 ( )泊不定
( )息万变 相( )相成
回( )荡气 硕大无( )
风卷( )云 ( )谋已久
万( )俱寂 同仇敌( )
( )不及防 如火如( )
( )羞成怒 明( )秋毫
顾名思( ) 匪( )所思
时光荏( ) 白驹过( )
莫( )一是 ( )往如来
窗明( )净 ( )大精深
苦心孤( ) ( )者如斯
轻举( )动 螳臂( )车
十、成语接龙
①万众一心→心想事成→( )→( )→( )→( )
②一马当先→先声夺人→( )→( )→( )→( )
③发扬光大→大失所望→( )→( )→( )→( )
④急中生智→智勇双全→( )→( )→( )→( )
⑤一衣带水→水深火热→( )→( )→( )→( )
⑥引火烧身→身体力行→( )→( )→( )→( )
十一、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成语:
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回响六年的小学生活,心里不能平静。
(1)校园的景色真美啊!(请写出描写优美环境的成语)
(2)教师里,我们曾经一起认真学习。(请写出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
(3)操场上,我们曾经一起打球、赛跑、游戏。(请写出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
答案
一、
前(俯)后(仰 ) 七( 上 )八(下 )
三(言 )两(语) 推( 陈)出( 新 )
同(甘)共(苦) 无足(轻 )( 重 )
水(落 )石(出) 舍(己 )为( 人 )
危在( 旦)(夕) 半(信)半( 疑 )
(东)倒(西)歪 (左 )顾( 右)盼
有(恃)不(恐) (抑 )(扬 )顿挫
能(屈 )能(伸) 坐观(成 )(败 )
二、
(救 )死(扶 )伤 (神 )机(妙 )算
( 阴)谋( 诡 )计 高(瞻 )远(瞩)
(奇)峰(异 )石 (万 )古( 长)青
鬼(斧 )神(工 ) (呼 )风( 唤)雨
千(磨)万(击 ) 左(顾 )右( 盼)
东(张 )西( 望) (奇 )花(异)草
无(边)无(际) (丰)功( 伟)绩
( 穷)途(末)路 (惊)( 慌 )失措
(粉)身(碎)骨 自(言)自(语 )
日(新)月(异) (走)( 投)无路
三、1、
(1)来源于寓言的成语:
惊弓之鸟 拔苗助长 南辕北辙 亡羊补牢
(2)来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
夸父追日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3)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入木三分 完璧归赵
(4)描写自然景物的:
万古长青 姹紫嫣红 崇山峻岭 花红柳绿
(5)描写人物神态的:
呆若木鸡 目不转睛 目瞪口呆 聚精会神
(6)描写建筑物的:
高楼大厦 拔地而起 平地而起 高大挺拔
(7)表现人物的英勇行为的:
视死如归 奋不顾身 为国捐躯 舍己为人
(8)形容知识丰富的:
博览群书 见多识广 知识渊博 博学多才
(9)含有动物名称的:
牛刀小试 羊肠小道 胆小如鼠 呆若木鸡
2、写几个含有叠词的成语
AABB式:开开心心 快快乐乐 高高兴兴 平平安安
ABAC式:无边无际 无缘无故 半信半疑 任劳任怨
AABC式:蒸蒸日上 碌碌无为 滔滔不绝 历历在目
ABCC式:千里迢迢 大名鼎鼎 小心翼翼 白发苍苍
3、一、三位意思相反的成语(例:苦尽甘来)
左邻右舍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南腔北调
4、二、四位意思相反的成语(例:化险为夷)
化敌为友 贪生怕死 瞻前顾后 声东击西
5、一三、二四位意思都相反的成语(例:大同小异)
避重就轻 此起彼伏 前因后果 凌强扶弱
6、一三相反、二四相近的成语(例:生死离别)
天经地义 左思右想 东张西望 东倒西歪
7、一三相近、二四相反的成语(例:瞻前顾后)
街头巷尾 谈古论今 摇头摆尾 博古通今
8、一二相反、三四相反的成语(例: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 生死存亡 阴晴圆缺 轻重缓急
9、含有修辞的成语
比喻手法:视死如归 守口如瓶 呆若木鸡 挥金如土
夸张手法:逃去如飞 大步流星 狼吞虎咽 挥汗如雨
拟人手法:呆若木鸡 龙争虎斗 百花争艳 闭月羞花
10、不是四个字的成语。
二字:杞忧
三字:东道主
五字:八九不离十
六字:百闻不如一见
七字:不管三七二十一
八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四、写出下面成语中的人物主角。
四面楚歌(项羽 ) 初出茅庐( 诸葛亮 )
入木三分(王羲之) 三顾茅庐( 刘备 )
望梅止渴(曹操) 图穷匕见(荆轲)
纸上谈兵(赵括) 背水一战(韩信 )
煮豆燃萁(曹植) 破釜沉舟(项羽)
望梅止渴(曹操) 图穷匕见( 荆轲)
指鹿为马(赵高) 围魏救赵(孙膑)
草船借箭(诸葛亮) 完璧归赵(蔺相如 )
卧薪尝胆(勾践) 负荆请罪(廉颇)
毛遂自荐(毛遂) 闻鸡起舞(祖逖)
五、根据意思写含有“手”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手舞足蹈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情同手足
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眼疾手快
形容重归于好:握手言和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心灵手巧
形容十分喜爱:爱不释手
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得心应手
六、根据意思写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1很少的几句话:三言两语
2说了很多的话:千言万语
3自己对自己说的话:自言自语
4豪迈雄壮的话:豪言壮语
5像蜜糖似的话:甜言蜜语
6随口乱说的话:胡言乱语
7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冷言冷语
8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闲言秽语
9毫无根据,污蔑,诽谤的话:流言蜚语
10虚假而动听的话:花言巧语
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庞)然大物 (恍)然大悟
(潸)然泪下 (勃)然大怒
(荡)然无存 (怅)然若失
(肃)然起敬 (嫣)然一笑
八、选出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引人注目 一筹莫展 相安无事
欢天喜地 垂头丧气 坚定不移
将信将疑 举世闻名 窃窃私语
胸有成竹 想法设法 神气活现
安然无恙 交头接耳 愁眉苦脸
千方百计 海底捞针 惊弓之鸟
近义成语:
(千方百计)-(想方设法)
(安然无恙)-(相安无事)
(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垂头丧气)-(愁眉苦脸)
反义成语:
(欢天喜地)-(愁眉苦脸)
(将信将疑)-(坚定不移)
(千方百计)-(一筹莫展)
(垂头丧气) -(神气活现)
九、成语填空。
春意(盎)然 有备无(患)
日月如(梭) 瓜熟(蒂)落
勤能补(拙) 观者如(市)
跋山(涉)水 (摩)拳擦掌
(舔)犊之情 艰苦(卓)绝
披星(戴)月 根深(蒂)固
一(帆)风顺 (骄)阳似火
目不(暇)接 鱼(贯)而入
倾(巢)而出 (摩)天大厦
运(筹)帷幄 沧海一(粟)
星罗(棋)布 (瞬)息万变
有(惊)无恐 出类拔(萃)
力(透)纸背 义无反(顾)
雷(厉)风行 披荆(斩)棘
烟波浩(缈) (黔)驴技穷
郑人买(履) (拔)苗助长
发人深(省) 羊(肠)小道
花团锦(簇) 永(垂)不朽
水(泄)不通 晶莹(剔)透
憨态可(居) 相得益(彰)
名列前(茅) 满腹经(纶)
(博)古通今 同舟共(济)
开卷有(益) 循规(蹈)矩
天道(酬)勤 (茅)塞顿开
才华横(溢) 鞠躬尽(瘁)
斩钉(截)铁 声色俱(厉)
含辛(茹)苦 眼花(缭)乱
(慕)名而来 闪(烁)其词
惊涛(骇)浪 (唯)才是举
革故(鼎)新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迫不(及)待
(轩)然大波 (滥)竽充数
(川)流不息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鸿)篇巨制
家(徒)四壁 化为(乌)有
脍(炙)人口 哀(鸿)遍野
(铤)而走险 高(瞻)远瞩
气宇(轩)昂 处之(泰)然
(饱)经风霜 扶老(携)幼
化险为(夷) 惊涛(骇)浪
心(悦)诚服 所向披(靡)
(豁)然开朗 高深(莫)测
拾人牙(慧) (劈)波斩浪
不(假)思索 积水成(渊)
浓(妆)淡抹 银(装)素裹
负(隅)顽抗 悲愤欲(绝)
与世长(辞) (潸)然泪下
(枉)费心血 顶礼(膜)拜
众星(拱)月 (鸦)雀无声
(鹤)立鸡群 心急如(焚)
广(阔)无垠 艰苦(卓)绝
颠(沛)流离 (漂)泊不定
(瞬)息万变 相(辅)相成
回(肠)荡气 硕大无(朋)
风卷(残)云 (蓄)谋已久
万(籁)俱寂 同仇敌(忾)
(猝)不及防 如火如(茶)
(恼)羞成怒 明(察)秋毫
顾名思(义) 匪(夷)所思
时光荏(苒) 白驹过(隙)
莫(衷)一是 (鉴)往如来
窗明(几)净 (博)大精深
苦心孤(诣) (逝)者如斯
轻举(妄)动 螳臂(当)车
十、成语接龙
①万众一心→心想事成→(成千上万)→(万国来朝)→(朝闻夕死)→(死缠硬磨)
②一马当先→先声夺人→(人高马大)→(大材小用)→(用兵如神)→(神出鬼没)
③发扬光大→大失所望→(望洋兴叹)→(叹为观止)→(止步不前)→(前仆后继)
④急中生智→智勇双全→(全心全意)→(意味心长)→(长生不老)→(老当益壮)
⑤一衣带水→水深火热→(热火朝天)→(天下为家)→(家破人亡)→(亡羊补牢)
⑥引火烧身→身体力行→(行云流水)→(水性扬花)→(花前月下)→(下里巴人)
十一、
(1)描写优美环境的成语:
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 百花齐放 春意盎然
(2)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3)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
热闹非凡 人声鼎沸 人山人海 热火朝天
我是超人老师,每天为大家更新小学、初中资料。如果觉得好的话,记得关注我哦。
朝三暮四”中的“三”和“四”是什么意思?
双十一的时候和友友们聊了一下“不三不四”中的三和四的意思,有好奇宝宝问:那丢三落四,挑三拣四,朝三暮四又怎么讲呢?那今天我们就说一下朝三暮四中的三和四是什么意思吧。
“朝三暮四”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它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的意思。它的近义词是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因此这个成语还经常被我们用来形容恋爱中的一方不够忠诚,喜新厌旧。但其实朝三暮四的原本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玩弄手法欺骗人。
朝三暮四,这则成语,最早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本讲的是一个聪明人和一群傻猴子的有趣故事,但书中对这个故事只有简单的描述,后来《列御寇·黄帝篇》则对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全文如下: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故事翻译过来就是说,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很喜欢猴子,养的猴子成群,他能懂得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也懂得老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猴子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要限制猴子们的食物,但又怕猴子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猴子们:“我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猴子一听很生气认为早上的还没有晚上的多,老人连忙又说:“我给你们的橡子,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猴子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所以朝三暮四其中“三”和“四”在这里就代表三颗和四颗的意思了。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
朝三暮四这则成语典故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看问题不要只停留在表面,或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该看到其本质。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朝秦暮楚的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国,时而倾向楚国。后来以此比喻人心反复无常。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这样玩弄手段欺骗人的朝三暮四,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便成了朝秦暮楚的近义词了。
每个成语后面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友友们有什么觉得印象深刻、很有意思的成语故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成语:“三长两短”人人皆知,到底是哪三长和两短?却鲜为人知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厚度,是世界范围内大部分地区的文化都无法比及的,并且四大文明古国之中,也唯有中国的文化传承从未断绝,单单是文学的追朔就已经往前推进了两千多年,到达了先秦时期。这个时期诸子百家的文学作品、哲学思想直到今天还被我们所认可、学习。从散文、诗歌、成语到寓言,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成语更是为人津津乐道。
一般我们看到的成语大都是四字,但实际上成语的形式多种多样,三字、四字、五字等多种形式。而且一些成语寓意丰富,虽三四字,但却包罗万象。三长两短,便是我们常会用到的一个成语,但其中的三长、两短具体值得又是什么呢?棺材之说
三长两短这个成语,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不详的意思,很多人不愿提起这个词,其中很大原因便是因为其和棺材有关。一个完整的棺木恰巧是由六片木板构成的。棺木的形状类似于长方体,但不是一个规则的长方体,而是头大尾小的形状。在棺木之中,棺盖和棺底分贝称为天地,左右两侧的木材称之为日月。
这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态度,认为人去世之后,依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此对于棺木的建造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说法。而棺木前后的两部分称之为彩头、彩尾。自古以来丧嫁之事便是人生大事,丧礼的过程极为繁复,其中棺木作为逝者的死后安葬之所,必然也有进行严格的制作。
棺木的木板总的加起来刚好是四长两短,但为何成语是三长两短呢?主要是因为棺盖只有在逝者入殓之后才能够盖上,此时的棺木只有三长两短。而这无疑使得古人对三长两短这个词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将其看作不详。这也是为何经常会有人说不要有三长两短。其实就是祈祷不要发生意外,要安安全全。
《礼记·檀弓上》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先秦时期的棺木和秦汉之后不一样,先秦时期棺木不用钉子,而是用皮条将棺木捆合在一起。通常捆合的方式是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也就是三长两短,等到秦汉之后,随着冶铁工艺的成熟,铁器的大规模使用,铁钉逐渐取代了皮条。但三长两短的说法还是保留了下来,并且被看作是不详的意思。
不祥征兆
其外,再有的说法和欧冶子有关。作为先秦时期著名的铸造师,关于欧冶子的传说可谓数不胜数,欧冶子更是被称为铸造师鼻祖。出自其手中的名剑更是尽人皆知。欧冶子的剑巧夺天工,乃是当世珍宝,曾铸造了五把绝世好剑,其中有三把长剑,湛卢,纯钧、巨阙;两把短剑,鱼肠和胜邪。欧冶子所铸造之剑,锋利无比,乃是之利器。
专诸刺杀吴王僚使用的便是鱼肠剑;纯钧乃是越王勾践的佩剑;胜邪乃为吴王阖闾所有。这些宝剑削铁如泥,面对一把都生死难料,如果同时面对五把,那定是必死无疑了。当然这样解释三长两短,多少有一些牵强,但也却是反映了古人对无法预料之事的忌惮。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贴切地解释乃是祭祀之时所用的五品。在对先祖、逝者的祭祀典礼之上,通常会设立香烛,一般是三炷香,以及两支蜡烛。这些东西都是用于孝敬先祖和神灵的,活着的人是不会受用的。因此当看到谁家摆出了三长两短的香烛物品等,要么意味着其在祭祀先祖或者是神灵,要么就是家中有人逝去了。中国的丧葬文化是非常特殊的,各方各面都极其细腻,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出错,因此三长两短的出现,其实和不详大致是联系在一起的。
其实所谓的三长两短,不论如何解释,我们能够看到两个方面。首先就是古人对先祖的祭奠和怀念,其次就是趋利避害,寻求吉祥的态度。这样的想法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适用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鬼神,孔子认为应该敬而远之,而非整日将其挂在嘴边。孔子并没有否定鬼神,但孔子并没有将生活、过分和鬼神联系,这是唯心主义之下的唯物态度。
成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的成语文化,发展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从来不是未来式,也不是过去式,其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跟随时代进步而进步的。成语从诞生之初便一直在不断地补充丰富。先秦时期的邯郸学步;秦朝时期的焚书坑儒;汉代的封狼居胥;三国时期的火烧赤壁;南北朝时期的风声鹤唳。上千年的文化发展,使得成语不断丰富。即便是同一个成语,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意思。
例如上文提到的邯郸学步,其出自《庄子·秋水》,最初不过就是一个小故事罢了,给予世人一些简单的告诫罢了。但在长期的发展和应用中,邯郸学步的意思称为了一味模仿他人,最终不仅没有学会,反而丢了自己的本事。成语本身就是文化的浓缩,其寥寥数字,便蕴含了一个三言两语无法说清楚的道理。这本身就是古代先祖的文化智慧结晶。
总结: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是对待传统文化的必然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文化都会不可避免地落后于时代的需求,进行适当的淘汰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但也不能够全盘否定,早在民国时期,便对于中西文化的优劣有过大规模的争执。事实证明,中华文化从来没有低于任何民族的文化。不论是文化的传承,还是文化的深度,都是各国文化之中的佼佼者。作为东亚文化的中心,中华文化影响了数不清的人和众多的国家。
【三四的成语;三四的成语四个字】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