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曝十寒”是什么意思?
成语“一曝十寒”出自哪里,有何历史背景和延伸典故?
“一曝十寒”是个成语,出自《孟子·告子上》: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直接从字面上就能理解了,主要是弄明白“暴之”的意思就行了。“暴”通“曝”,就是“曝晒”的意思,在这里是指给了充足的阳光。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百家争鸣,名士在各个国家和君王中的地位也很高,大家都是求贤若渴。君主和人才之间还没有后来董仲舒搞的阶级划分那一套,大多是合则友,不合则分。所谓百家争鸣其实争的是君王的御民之术,而孟子是儒家,同时也是著名的辩士,非常善于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说理。这段话实际上是孟子对齐王做出讽谏。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直接指出:“大王太不明智,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假如把它放在太阳下晒十天,然后再把它放在阴冷的地方冻十天,即使是生命力再强的植物也会死。我见到齐王的机会少之甚少,即使给了他些良好的影响与帮助,但是我不在的时候,齐王就听信其他小人谗言,做出一些糊涂的主张。这样不持之以恒,不专心致志,又如何能不昏聩呢?”
他还用弈秋的学生打了个比喻:“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认为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
后来的人就把“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省掉四个字,精简成一个成语,变成今天的“一曝十寒”,因为“暴”字如今读“爆”的音比较多,两字又历来相通,成语就直接使用“曝”字,省得大家在读音上出现歧义。
反正意思也是一样的,就是曝露在外的意思。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成语“一曝十寒”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和文化传播,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和盛行的时代,各种学术派别不断涌现,游说之风盛行。一般游说之士都非常地有学问,而且知识非常丰富。孟子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辩士,非常善于以比喻的形式来发表自己的议论。
孟子在齐国游历期间,发现齐国国王做事总是没有毅力,而且非常容易听信奸佞谗言。齐王身边总有一些奸佞之臣,特别是喜欢毁谤别人和乱出主意的人,可是齐王偏偏特别容易相信他们。孟子对此非常不满,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然有时候齐王有拿不定主意的事,也会去询问孟子的意见,但是毕竟和齐王待的时间很短。他想,如果齐王继续这样治理国家,听信那些不负责任的话,那齐国的未来可就真没有希望了。
这天,齐王有一件事情很着急,因为自己拿不定主意,就派人请孟子到大殿上。孟子听齐王的问题后,仔细想了想,就告诉了他自己的建议,可是齐王还没等孟子把话说完,就摆手让人按照孟子说的去办了,转身就和旁边的一个臣子说说笑笑起来。
孟子看见齐王根本不愿意多听他讲的道理,反而愿意去亲近那个只会拍马屁的官员,心里很焦急。于是,他非常严肃地对齐王说:“启禀大王,我觉得您现在可是有了烦了。”齐王愣了一下,回过头来问孟子:“先生何出此言,寡人有什么麻烦。”孟子说:“不知大王有没有听说过,有一种生命力非常顽强的生物,在很恶劣的气候下都能生存,可是如果只将它放在阳光下晒一天,然后就把它放在阴冷的地方,放十天时间,您觉得它还能活吗?”齐王说:“这样不能活吧,晒一天冻十天,就算它生命力再顽强,恐怕也活不成了吧。”孟子就说:“大王,正是这个道理啊,您处理政务,管理国家,都需要有人帮您出主意。而您询问我的意见时,我会尽量帮您思量周全。可是我在您身边的时间太短了,就像那阳光只能暖暖的晒一天,可那些经常哄骗于您,给您出馊主意的人,却经常在您身边,而且您很容易听信他们的话。这就像是把大王您放在阴冷的地方,狠狠地冻了十天,您说您是不是有麻烦呀?”齐王听了之后,心里非常震惊,愣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人们用“一曝十寒”来比喻学习或者工作时而勤奋,时而懒惰,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所以,一件事情要想做好,要想做成功,在我们理清可行性以后,如果决定执行了,就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一爆十寒;一暴十寒的正确读音】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