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与委蛇shé”为啥读“yí”?
我们的节目,面向普罗大众,我是想做成一档科普全书式的历史节目,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听友来做不同的节目,有专业的深度的,也有常识性的浅尝辄止。
虚与委蛇
本期,我们安排一期很有意思的历史文学常识,既能讲历史看还能学知识,不能错过。
咱们信手拈来,先挑一个小问题考考大家。
成语解释
请问“虚心”的“虚”,“与时俱进”的“与”,“委托”的“委”,和爬行动物“蛇”的“蛇”,四个字组成一个成语,请问,念什么?
啊?这还不简单?“虚与委蛇【shé】”啊?
嘿嘿,扣十分!
庄子哭妻
正确的读音是“虚与委wēi 蛇yí”,“蛇”的正确读音为“yí”,适宜的宜,这个音,这个成语表示,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
那就奇怪了,这字明明是爬行动物“蛇”,为什么要读做“yí”呢?
欧阳修
说起来,“虚与委蛇”这个词,非常古老,最早出现在战国中后期的《庄子》一书中,“委蛇”就有随顺、顺应之意,但古代字少词少一词多译,在表达蜿蜒曲折的移动时,“蛇”也得读成“yí”。但有区分,当名词出现的时候,读作“蛇”,表达为像蛇一样爬行移动,则念为“yí”。
明代流传有下面这个笑话,说北宋欧阳修原配去世后,又娶了原配的三妹当老婆,而原配的二妹是嫁给了别的人。
欧阳修
一天二妹的儿子,也就是欧阳修的外甥,来欧阳修家学习,讲到了“委蛇”,“蛇”的发音,说这念“yí”。
外甥记得牢牢的,一天私塾下了课,看到路边有人耍蛇,看了好久,回家晚了撞见欧阳修,欧阳修就问太阳都快落山了,怎么这么晚回家?外甥就说,“路上有人再弄姨,先弄了大姨,后弄了小姨,看得入神,就回家晚了。”听得欧阳修一愣一愣的。
双头蛇
“委蛇”,还不仅这一个解释,在《山海经》里,还是一种人首蛇身,有两个头,身体呈紫色,头呈红色的怪物,但却是祥瑞,只要见过此蛇,只要不死,就能成为霸主。
《庄子》这书里也说齐桓公小白见过“委蛇”,身躯像车轮那么大、车辕那么长,紫色衣服,戴个红帽子,两个脑袋像吊死鬼一样吐着长舌头,吓得大病一场,痊愈后将来称霸天下,果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委蛇yí”,像蛇一样爬曲曲折折,这个形象也被比喻揭示本相的曲折过程。
齐桓公
怎么样?大家伙是不是很有收获,以后考试,绝对不会错。
下面这个字,跟“委蛇”的【yí】发音是一样的,准确地应该是一种语气助词,大家伙也不陌生,那就是河南人爱说的“咦”。
我家人和好朋友不少咱河南的,他们就很不爽,一听他们口音,马上就有人来一句,“咦~你河南di?”总是有点觉得土调侃的意味。
颜回
其实这个字最早不读“咦”,而是“噫”,要读一声【yī】。这可是一个种非常古老的语气叹词,来头非常大,被广泛用于官方的正式表达之中,古人甚至觉得蛮高雅,用来表达某种情绪。
如孔子在得知最得意的门生颜回,突然英年早逝后,悲痛地说:“噫!天丧予!天丧予!”唉!上天是要我的命呀!上天是要我的命呀!”体现了孔子真挚的痛惜之情。
孔子周游列国
这可是记载在《论语》里的,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为何能广收各国南腔北调的弟子于门下,大家还能听得懂他的教诲,他也能听懂大家说的啥,还能周游列国不带翻译,您知道为啥吗?
就是当时各国之间有一种周朝官方认定的类似普通话的“雅言”,代表中原正宗,大家都讲雅言,所以沟通无碍。
庄子
而《论语》肯定是雅言写的,“噫”,就是一个很风雅经常出现的高频字。
再如明代人写的《三国演义》中,刘备三弟张飞不听大哥建议,终因暴而无恩,被部将范强、张达。刘备听闻张飞就这么死了,“噫!飞死矣。”
也有的说法说,你看,刘备二弟被,哭得昏死过去,倾全国之兵伐吴替关羽复仇。
《三国演义》剧照 刘备听闻张飞死讯
但张飞被杀,就说了,“噫!飞死矣”?看来,他不待见张飞啊。其实不是的,“噫”,不能读得平平淡淡,“啊?张飞死了?”
“噫”,这里应该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悲呼,震惊道:哎,三弟啊,你怎么走了啊!也显得句子很口语化,可见是刘备登上听闻噩耗的真情流露。
所以,你看,作为河南方言中的“噫”,传承的乃是悠久的中原雅言,可以生动鲜活地来表现某种情绪,本身就是历史的延续。
大相国寺
还有一个词,咱们不光经常用到,肯定也被人这么骂过,这便是“有毛病”。
“毛病”,百分百是个贬义词,意思是有缺陷、问题,或者工作上的失误。
但您没寻思过,说谁谁不好,怎么会用到这个词呢?“毛病”跟“毛”或“病”到底有啥关系。
其实早些时候,“毛病”跟人没关系,也跟形容人有缺点没毛关系。
伯乐相马图
说清乾隆年间,文学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来保,被皇帝恩宠有加的,此人有两项绝技,世人莫及,一个就是识人,另一个便是识马。
自称是伯乐转世,曾监管皇家上驷院干弼马温,书载:“每值挑马,百十为群,瞥眼一过,其毛病纤细,无不一一指出”,就是只要扫一眼,从马的毛色和外表,就能精准的吐口而出这匹马有啥问题,是不爱吃食还是跑肚拉稀,贩马者惊以为神。
相马图
他上了年纪后,更绝,“每有马过,静听蹄声,不但知其良否,即毛色疾病,皆能知之”。
名声越来越大,一次乾隆叫有经验的骑兵侍卫精挑细选了三匹马要骑乘,侍卫试着骑了几次,觉得没问题,但还是不放心,万一有事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便请来保来看,别看来保已经老态龙钟,眼神不太好了,但到了现场,只用两根手指头勉强撑开耷拉下的眼皮瞅了一眼,就指着其中一匹说:“这匹行,另外两匹远路可跑不了。”侍卫将信将疑,骑乘着跑了好几圈,果然如来保说得一模一样,这一下,大家都服了,您就是真“伯乐”啊。
乾隆老年像
连乾隆以后用马都亲自请他来帮着挑。诗词创作最多但质量低劣的他还曾经作一首《相马歌》来拍来保的马屁。
也就说“毛病”清代是被用作指马的毛色或体型不好之意。
这里的不好,不仅仅是有疾病有缺陷,古人比较迷信,认为马的毛发或是颜色,若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如果主人骑的话,可能会被妨害,大大不吉。
跃马檀溪
最有名的例子,当属《三国演义》中的的卢马,就因额上有白色斑点杂毛。就被认为,“妨主,凶马也。” 刘备后来檀溪就是被它所救,觉得谣言耳,转手送给了凤雏庞统,没几天,庞统落凤坡乱箭死于马下。
那历史上,什么时候“毛病”从专指马毛或马形而知其不好之处,扩展到另一个物种——人的身上,泛指人缺陷、问题?
朱熹
据考证,应该是自宋朝,如南宋朱熹曾曰:“有才者又有些毛病,然亦上面人不能驾驭他。”
到了现代,满街都是汽车,马用得少了,“毛病”指看马的毛而知其好坏的用法也就被遗忘了。“毛病”重点落在后一个“病”字上,专指人或物有问题。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这三个字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读音也相近,但起源却是天差地别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世界上唯一使用了四千年的文字体系。可以说,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文化历史,当我们一一解读它时,就能亲手触摸到那丰厚的文化积淀。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背过识字口诀“已半巳满不出己”,“己、已、巳”这三个字字形相似,读音也近似,那么它们是如何来的?又分别表达了什么含义呢?让我们结合不同的文字形态,考察一番。
一、字形演变:
先看看不同时代这三字的不同写法:
不同时代的“己”
不同时代的“已”
不同时代的“巳”
“己”“巳”分别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一个符号,而商代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完整的干支表了。
甲骨文中完整的干支表
二、来源:
己:
“己”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中的“己”字,似一条绳索。上古先民,从使用藤条、树皮、兽皮条这些长度与拉力都有限的东西捆扎物品,一步步探索、发明出编织绳索的技艺——编扎围栏、制作网套、重力陷阱、捆扎木筏、系在标枪与箭矢的尾端等。正是基于绳索的多种功用,大大促进了生产、生活的质量,这个长于编织的部族,用“己”来给自己冠名。
“己”的本义为绳索,凡绳之以索的物品,不论其自然状态如何,都有了归属的意义。因而,己由此引申为自己。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个“己”就已用来表示自身了。
“己”是天干中的第六位,源于己部族在殷商朝祀谱中的排序。
“己”字不同时代写法
已:
至于已字,有意思的是,它与同音字"乙"同源。
“乙”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乙”字的形与义,源自上古先民猎捕禽兽的绳套,而“已”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与乙基本一致。金文、小篆中的“乙”字虽已失去象形的韵味,但秉承甲骨构形的脉迹,可视为一脉相承。
“乙”字不同时代写法
“已”字不同时代写法
上古先民从实践中发现,对付大多数野生小动物,用绳套比追逐有效得多。即便弓箭瞄上一只小动物,可由于标的物体型过小,很难击中。布置绳套反而容易一些,同时可省出时间干点别的。现在最古老的诗歌,传说为黄帝时期的《弹歌》,内容就是:“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但是设计布置圈套,要花费大量精力,而且是对才智的考验,这是一个不断从失败与错误中获取成功经验的过程。因此,上古先民给自己的部族冠以乙名,不乏强烈的自豪感。自从“乙”假借进入天干后,同源的已字就承担了乙的意义发展功能。刚才讲到绳套的设计,彰显了智慧,获得了成功。因此,已后来就有了完成、停止的意思,又由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衍生出了“已经”的意思。
巳:
“巳”在甲骨文中有两款:一是巳字的甲骨式写法,二是子字的甲骨式写法。
“巳”字不同时代的写法
“子”字不同时代的写法
两款的共同特点都是虚化身体,显现头部一一一个圆圈,这其实是在直接描绘婴儿裹在襁褓中的形象。那么这两款的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在于是否将婴儿的手臂包裹在内。“子”字更像婴儿包裹后,两手在外挥动的状态,后来演化成中间一横。而“巳”则是把婴儿的双臂给裹进襁褓了。
巳字的构形以及在甲骨文、金文、小篆之间的变化,让许多文字学家大跌眼镜。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巳,已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意思是巳,已经,“巳”代表四月,这时天地间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纷呈,形成众多色彩与花纹,所以“巳”代表的是蛇,字形像蛇的形状。可是“巳”的本字是裹在襁褓中的婴儿(含双臂)。后来被假借为地支的第六位,与天干相配,用以记日。巳用于记时之时,指上午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段。
地支的巳与天干的己形体相近,十分容易混淆。然其构形来源,全然不同:巳为婴儿,上部封口表示头;己为绳索,上部不封囗,乃绳索之盘曲状态。
两篇100字的奇文,全文读音一模一样,熟读后可以稳过普通话甲级
普通话是中国现在通用的语种,想必大家对此都不会感到陌生。如果我们追根溯源一番的话,其实就可以发现其实早在清末的时候,普通话便已经开始兴起了。在1904年的时候,我国著名的女家秋瑾便在日本的时候组织起了一个“演说联席会”,其中简章明确规定会员之间都要以普通话进行交流。
到了1906年的时候,著名的汉语文字改革专家朱文熊在其著作《江苏新字母》中,就明确地将汉语分为了“国文(文言文)”、“俗语(方言)”和“普通话”。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角更是一位语言学界的大牛,他的名字就叫做赵元任,被后人尊称为“中国现代语言学”。
为什么这么说呢?那自然是因为赵元任对于现代汉语,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普通话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包括区分了字调和语调、提出汉语语调构造雏形、对汉语的连读变调与轻重音做了深入研究、对汉语语调进行形式——功能的划分等等。
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赵元任还曾经写过几篇奇文。这几篇奇文奇特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其中文字的读音全都是一样的,读起来可谓是异常艰难与滑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鉴赏一下这几篇奇文。
《施氏食狮史》是赵元任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篇著名同音文,全文包括题目在内也不过110个字,短小精悍,但却是妙趣横生地讲了一个小故事。《施氏食狮史》的原文如下所示: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其实就是说有一个姓施的诗人,口味独特,特别喜欢吃狮子肉。有一天,这位施姓诗人从市场里买回来了10头狮子。不过这10头狮子还是活的,施姓诗人二话不说就拿起了手中的弓箭,一一将这10头狮子给杀死了。
后来,施姓诗人回到了自己所居住的石室里,随后便开始享用这一顿美味的狮子肉。哪知道,在施姓诗人尝了这狮子肉一口后,却发现这狮子并不是真的狮子,而是由石头变来的,肉质都是硬邦邦的。
不得不说,这一个故事的逻辑性很勉强,首先什么市场里会卖狮子肉?而且还是现杀现卖的,不怕狮子起来反抗吗?还是要施姓诗人到最后才意识到这狮子肉是假的,可以说是降智光环很明显了。但这一点都不妨碍我们读起这篇文章来津津有味。
通篇读下来,我们就可以发现《施氏食狮史》中文字的读音全部都是“shi”,只不过在音调上有所不同而已。赵元任先生之所以写下这一篇文章,实际上是为了从反面证明汉字拼音化的可能性。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汉字的字音和字形是分别独立的。
《季姬击鸡记》同样是赵元任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创作的一片同音文,和《施氏食狮史》一样,《季姬击鸡记》刚好有100个字,精简且妙趣横生地展示了中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季姬击鸡记》的内容就如下所示: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这又是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原来是有一个叫做季姬的寡妇因为感到寂寞无聊,所以就养了一群鸡。鸡群饿了的时候,就唧唧地叫唤起来,于是季姬便取一些小米来喂养它们。鸡在吃饱喝足以后,就四处扑腾打闹,有时候还跳到了季姬的身上。
季姬并不像被整日在院子里乱跑的鸡给弄脏了衣服,于是就拿起竹箕来驱赶鸡群。没想到一不小心,季姬却将一只鸡给活活打死了。因为这一次误杀了自家的鸡的经历,情绪激动的季姬就写下了这一篇《季姬击鸡记》。
同样是一片很无聊的故事,但是却一样妙趣横生。特别是在朗读的时候,总会有一种让人怀疑人生的感觉。不得不说,赵元任先生还真是有才,能够以同音字写出这么一篇文章,也可以彰显其功底所在。
赵元任先生之所以写下这些同音文,其实就是为了进一步宣扬他的主张和观点——汉字拼音化,就是给我们的汉字添加上拼音,让人能够更加容易学习。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赵元任先生的这一提倡确实具有莫大的进步意义。
现如今汉字拼音化也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语言学习生活中去,从幼儿园开始,小朋友就会开始学习拼音学写汉字。而赵元任先生所写的《施氏食狮史》、《季姬击鸡记》也成为了广大学子在考普通话之前的读物,如果能够将它读顺的话,那么考一个普通话甲级估计也没有多大问题吧。
【一模一样的读音;一模一样的读音正确读音】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