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的另一层含义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一”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数词,代表一个个体、一种事物。而在思想家眼中,“一”却不仅仅是一,它还有着一些不一样的意义。比如《说文解字》中就提到:“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简单地说他把“一”看成是万物形成的最初阶段,是万事万物开始演化的起点。正如《道德经》里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这里,“一”已经不再是“一”,而是道,是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是阴阳二气孕育的分化的开始。这种认知有些玄虚,但总体上代表了古代先民对自然的探究与思考。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是我们每年都会挂在嘴边的话,意思是指新的一年又开始,新年新气象,一切都是美好的样子。寄托了我们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这里“一元”显然是被指代为“一年”的意思。
不过“一元”具有的含义却比这个要多得多。比如我们常说的“一块钱”,比如说“元”也有开始的意思。“元”还有纪元、会元等几种说法。
“一”是道,“元”是始,所以“一元”也指宇宙的开始或者人还未出生时的混沌状态,前者经常被一些玄幻小说的作者引用,用以描述那种玄之又玄的奥妙。道教三清之中有元始天尊,其意也正是包含宇宙初始的含义,以示年代之久远辈分之崇高。
汉字的美妙一部分就在于其广博与精深,你我凡人能有一丝体悟有时便已是欣喜不已。欲窥其妙还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行啊!
每逢元旦都要发这篇:“一元复始”中的“一元”是指新年吗?
《三字经》里关于周易有这么两句:“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说“一元复始”干吗扯到《三字经》呢?恰恰是我研究了这两句,才能断定“一元复始”到底是什么意思!
古代关于“卜筮”(风水算命等)一共有三本书,一本是夏朝的《连山》,一本是商朝的《归藏》,一本就是周朝的《周易》。目前只有《周易》流传至今,而另外两本目前只是个“传说”。关于另外两本的存在与否、真实与否,学术届还有争论。那么我是什么看法呢?
先来看看学者对《连山》的介绍:《连山》是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从“四季六气”、“时空转换”等词可以看出,这是通过看天象、时间,气流等来判断吉凶的算命法。再来看看对《归藏》的介绍:《归藏》是以坤卦为首,万物皆归藏于地。每一象都是以“气”为主;天气为归,地气为藏,木气为生,风气为动,火气为长,水气为育,山气为止,金气为杀。可以看出,《归藏》除了从之前《连山》主要看“天气”之外,还看“地气”和木、风、火、水、山、金等天地间的事物,通过这些来算命。那么到了《周易》,开始分“天地人”三才,把“人”的因素纳入了算命的范畴。
所以尽管有没有夏朝还在证明过程中,尽管《连山》、《归藏》的作者明显是编造出来的(号称是盘古开天之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仅从“人类认知事物是渐进的”这一客观规律来讲,前两本书的存在是合理的。至于时间和作者,那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顽疾:厚古薄今、挂羊头卖狗肉。
言归正传,扯了这么多,有关《连山》一书的介绍里有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三元九运”是指什么呢?三元九运,是中国划分大时间的方法,古人把20年划分为一运,三个20年也就是三运,形成一元。三个元运就是上元、中元、下元,每一元三个运,合称为“三元九运”。上元是一、二、三运;中元是四、五、六运;下元是七、八、九运。每一个元运六十年,三元总共是180年。自古便记载于黄历上,并结合干支历使用,多用于风水学上。
好了,一元就是六十年。而通过天干地支来计算年份早在商朝就实行了。天干十个,地支十二个,最小公倍数是六十。所以第一年甲子年开始到第六十一年又叫“甲子年”,每六十年后又重复一次,这才能叫“一元复始!
接下来看看所谓的“一元复始”的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所谓“隐公元年”,就是春秋时期鲁国隐公当上国君的第一年。那两句话的意思就是:鲁隐公问大臣什么是元(年)?大臣回答就是国君你开始执政的第一年啊!然后又问什么是春,大臣回答就是每年的一开始算春。(此处的“春”,无论“立春”、“春季”还是“春日”都没问题,但前面的“元”必然是“元年”)这两句话凭什么会扯到“一元复始”这句成语上去?就因为里面有个“元”还有个“始”字?就造出“一元复始”这个成语了?这是哪位专家的脑洞开得这么大?“元”最早指人头没错,“元日”指大年初一也没问题。但元年只是指“第一年”而不是“新年”,元年又怎么可能“复始”?除非换了一个国君,执政的第二年那叫次年。“一元”更不会是指“元旦”(中国以前不存在元旦节)!
再来查查所有其他古代关于“一元”的解释:
1. 事物的开始。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汉书·董仲舒传》:“《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
2. 汉 《三统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
《汉书·律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
3. 宋 邵雍 把世界从开始到消灭的一个周期叫做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元共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见所著《皇极经世·观物篇一》。
《朱子语类》卷二四:“到得一元尽时,天地又是一番开辟。”《西游记》第一回:“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4. 一个中心或本原。参见“ 一元化 ”、“ 一元论 ”。
5. 指天下。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夷一元之穷灾,拯六合之沉溺。”
6. 一头。参见“ 一元大武 ”。
7. 清 代称元宝一枚为一元。
清 袁枚 《答孙补山相公书》:“捧到国宝一元,照人若雪。”
8. 清 末以来的货币单位,银圆一枚为一元,一元等于十角或一百分。元,本作“圆”。
上述八项解释,哪一项把“一元”解释成“新年”过?大多数人是不是这一辈子只能经历一次60年的“一元复始”?最多也不过两次?如果按照排在第二短的“一元”所代表的4617年,5000年的华夏文明,也只是经历了一次“一元复始”!
“一元复始”经常被对以“万象更新”,形成一副对联。其最早出处目前无法考证,但说明“一元”对应“万象”,都是“数字+名词”的偏正结构。那么“万象更新”的出处呢?据查是出自四大名著《红楼梦》的一句:“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我只是有点不明白:有必要把“万物更新”改成“万象更新”吗?从音韵上来讲“物”和“象”都是仄声,不影响对联的平仄,本来按出处延用即可,何必修改呢?
如果你再去回看前面《连山》和《归藏》内容介绍,有没有觉得这个“象”应该是指占卜的“天象”或各种“气象”吗?再来看看战国时期的《关尹子.二柱》篇中的一段有关占卜的文字:“先想乎一元之气具乎一物执。爱之以合彼之形,冥观之以合彼之理,则象存焉。一运之象,周乎太空,自中而升为天,自中而降为地......”是不是足够佐证“元、运、气、象”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而且“元”是时间概念、“象”是空间概念,不就是《连山》所说的“时空转换”吗?因此,“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很可能就是从古代的“卜筮”书演绎出的一副对联!
所以在元旦和春节即将来临之际,请不要再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了,如果有人过60岁生日的话,这倒是一句很有学问的祝寿词!
中国文化里的神奇数字:一
一,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数字,要了解一的来历。首先让我们从八卦说起。八卦并非是一些小道消息、绯闻之类的,这是它后来衍生出的含义。我们所说的八卦,来自于五经中的《易经》。作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根基,《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八卦学说之上的。
世界的本原是道,这个道就是混沌。这是一种天地未分,物我不分,浑然一体的空虚状态,现代天文学家提出宇宙学说认为,宇宙来源于一个奇点膨胀爆炸形成。奇点就如同道,而爆炸之后的宇宙就如同一。一,就是元,是有,是起点,是源头,是开始,道家称之为太极,八卦就是由太极而来,《易传》就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八卦两两组合,就会变成六十四卦。
我们常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常常用于描绘春天的来临。一元复始,说的就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复卦,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卦象:
我们看到在组成复卦的六爻中,只有初九是阳爻,其他五爻均是阴爻,暗示阳的力量虽然弱小,但已经产生,必定会发展壮大强盛。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所以,一是个很特别的数字,《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宇宙,二是阴阳,三是阴阳交合产生的东西。不同的三就组成了世间万物。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一”的解释是: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属皆从一。弌,古文一。很显然许慎对一的解释并不是文字学的阐释,这是一种哲学化的解说,同样认为道产生于一体混沌的状态。
那么,一到底代表什么呢?一般认为,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代表一根手指,只不过是横过来的。另一种看法认为一是算筹的形象,当然最原始的替代品就是一根草茎或树棍。一,作为数字的起点,被古人赋予了神奇的意义。
《道德经》里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一,似乎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神奇的造物主。
一,作为一个计数单位,具有抽象性。当具体到一个物体时,引申出一体,统一,纯一,专一等多种具体含义。一,在古文中还以一个序数词出现,即第一。比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一,还有一个异体字弌。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个形声字:从一,弋声,加注了声旁。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很可能是一个区别符号,类似于壹,是为了防止别人的涂改。或许,它还可能是一种美术字,类似古代的鸟虫书吧。
【一元复始的意思 成语一元复始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