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之马的故事》
紫微垣的星辉流转到第七重天时,赤焰神驹踏着流火金铃闯进了南天门。它每踏一步,蹄下就绽开一朵金红莲花,惊得看守天门的天兵慌忙举起玄冰戟。
"来者可是西昆仑赤焰神君?"太白金星甩动拂尘,三千银丝瞬间结成结界,"万兽卷轴已现,还请收了本命法器。"
赤焰昂首嘶鸣,脖颈间金铃叮当作响。它望着悬浮在通明殿上方的万兽卷轴,那幅散发着混沌之气的古卷正在吞吐星辰,卷中已有六道兽形印记亮起。排在首位的金龙印记尤其耀眼,龙须缠绕着代表时间的沙漏。
当赤焰踏上通明殿的云阶时,突然听见身后传来破空之声。十二道冰棱呈天罗地网之势袭来,每道冰棱里都封着一只青面鬼首。赤焰腾空跃起,流火金铃化作火凤将冰网烧成雾气。白麟仙君手持寒玉圭从云中走出,额间蓝鳞闪着冷光。
"白麟,你这是何意?"赤焰周身火焰暴涨,金铃悬在头顶结成火幕。
"本君只是试试第七星位的候选者。"白麟轻抚寒玉圭,冰晶沿着云砖蔓延到赤焰蹄下,"毕竟要镇守东南巽位的时空裂隙,总不能让匹莽撞野马......"
轰然巨响打断了他的话。通明殿内飞出三道玉清神雷,将两人之间的云海劈出深不见底的沟壑。玉帝的声音从九重幔帐后传来,震得殿顶的星图簌簌抖动:"要斗法便去星沙秘境,莫污了万兽卷轴。"
赤焰只觉眼前流光飞转,再睁眼时已置身璀璨星河。无数星砂在脚下流淌,每粒砂中都映着不同时空的影像。这里是上古神魔战场残留的碎片,连时间都是破碎的。
白麟的寒玉圭突然化作双头冰蛟,龙睛射出两道定身玄光。赤焰刚要催动金铃,却发现本命法器上不知何时结满了霜纹——方才的冰网里竟藏着蚀神蛊!金铃发出的火焰顿时弱了三分,冰蛟趁机缠住赤焰后腿,毒牙刺入燃烧的鬃毛。
剧痛让赤焰嘶鸣着撞向星砂漩涡,坠落时瞥见白麟嘴角的冷笑。它忽然明白这场偷袭并非临时起意,那冰蛟的鳞片分明刻着北冥玄冥宫的符咒。在意识模糊前,赤焰用最后的神力撞向金铃,清脆的碎裂声响彻秘境。
金铃碎片突然迸发出比太阳更炽烈的光芒。赤焰看见自己的精血在星砂中绘出古老图腾,那是西王母座下凤凰神族的涅槃阵!原来当年瑶池畔,赤焰误吞的朱果竟是凤凰心血所化。此刻生死关头,涅槃之火终于觉醒。
当赤焰浴火重生时,通明殿内的万兽卷轴突然剧烈震颤。玉帝拂开九霄云镜,只见星沙秘境中升起赤金火柱,无数星砂熔成琉璃长河。白麟的冰蛟在火河中灰飞烟灭,寒玉圭裂成三段坠入虚无。
赤焰踏着火河跃出秘境,燃烧的星砂在它身后拖出七彩虹霓。通明殿内诸仙哗然——这匹总在西昆仑撒野的赤焰驹,鬃毛间竟流转着凤凰翎羽的光泽。然而当它望向万兽卷轴时,第七星位已经亮起白麟的麒麟印记。
"且慢!"赤焰突然口吐人言,惊得增长天王差点掉落怀中的琵琶,"东南巽位的裂隙正在吞噬青丘国,白麟仙君若已获封,还请速去镇压!"
玉帝掐指一算面色骤变,抬手挥开千里眼顺风耳呈上的水镜。镜中青丘上空裂开漆黑漩涡,九尾天狐正带着族人用内丹结阵。最可怕的是漩涡深处隐约可见太古魔神的轮廓,那是共工怒触不周山时逃逸的残魂!
白麟的麒麟印记突然在卷轴上明灭不定,他本人更是脸色煞白。巽位对应的风雷之力与他的寒冰本源相克,方才强取第七星位已遭反噬。赤焰不等玉帝开口,突然化作流星冲向水镜:"臣愿以涅槃火暂时封堵裂隙!"
青丘国上空,赤焰周身的凤凰火与魔神黑雾碰撞出紫色闪电。它每踏出一步,脚下就浮现八卦阵纹。当它终于看清漩涡核心的混沌之眼时,突然回首望向天庭方向:"请陛下重开万兽卷轴!"
通明殿内,卷轴上的麒麟印记突然崩碎。赤焰的本命金铃虽然残缺,却在卷轴上烙下燃烧的蹄印。第七星位绽放的光芒竟与首位的金龙不相上下,星辉交织成马踏祥云的图腾。与此同时,青丘上空的赤焰轰然炸开,万千金铃碎片化作星轨锁链,将魔神残魂拖回混沌。
三日后,司命星君在修补好的卷轴前占卜,发现第七星位对应的未时竟暗合天地重启之数。那些融入卷轴的金铃碎片,每到正午就会在星图中发出清越铃音。而人间从此流传的故事里,总说属马者胸藏涅槃火,能在绝境中踏出通天路。
关于“马”的典故
500金骨
从前,有个嗜好玩马的国君,想用千金重价征求一匹千里马。可是过了三年,仍一无所获。这时,宫里一个职位低下的小侍臣,竟自告奋勇地说:“请您把这个差使交给我吧。”不到三个月,这人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可是当他要买下它时,这匹千里马却死了。他思虑了一会儿,仍然花费500金,将死马的尸骨买了回来。
他带着千里马的尸骨回宫向国君复命时,国君异常愤怒,斥道:“我要的是活马,你买这死马回来有什么用?岂不是白费了500金!”侍臣笑道:“请国君息怒,500金不是白费的。您想想,一匹死马您都愿意高价买下,这消息如果一传开,那人们都会相信您是真心喜爱良马,而且识货,说话算话。这样,一定会有人自己上门献马。”
果然,不出一年,陆续有人主动献来三匹上等千里马。
赵奢改姓为马
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人,初任田部吏,主收田赋,他不畏权势的故事,传为一时美谈。当时,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国贵族平原君赵胜家不肯出租税,赵奢不畏强权,依法治罪,先后法办了赵胜家9个管事人员。后来赵奢升任将军,用兵如神。公元前270年,秦军大举进攻赵国,他奉命救援,打败秦军,因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的子孙因以为氏,即马服氏,后又省“服”为马氏。
“拍马屁”的由来
“拍马屁”的说法源于元朝,蒙古族的一般百姓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可是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不管别人的马好坏强弱,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渐渐地,人们就把对上司的奉承称为“拍马屁”,用于讽刺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奉承、讨好别人的行为。
“露马脚”的起源
人们把不小心露出原形称为“露马脚”。那么,“露马脚”之说是怎么来的呢?有两个版本。
一说源于唐代,当时的喜庆活动,有舞麒麟的习俗。可是世上没有麒麟怎么办?为此,人们便把绘制的麒麟皮包裹在马身上假作麒麟。而马在翩翩起舞时,若麒麟皮包裹不严实,则会露出马脚来,于是被称之为“露马脚”。
另一说源于明代,那时妇女均是小脚,而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却有双未经缠裹的大脚。女子大脚为当时一大忌讳,故马皇后终日用长裙掩饰,从不将脚露出裙外。一次,马氏乘轿游览金陵街头,不料轿帘忽然被一阵大风掀起,结果她搁在踏板上的一双大脚就露了出来,故称“露马脚”。
“马虎”的来历
人们把办事粗枝大叶称为“马虎”,这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宋朝有位画家,一次刚画好一只虎头,此时又有人请他画马,于是他不假思索,居然就在画好的虎头后面画上了马的身子,成为马身虎头的“马虎图”。
画家的大儿子问他,这是马还是虎?他说是虎。可是他的小儿子问他时,他又说是马。岂料,后来大儿子去打猎,遇见一匹马,他误以为是虎,将其射死,结果不得不给马主赔偿损失;小儿子在野外遇到一只虎,他误以为是马,便跑上前去骑它,结果被虎吃掉。
最后,这位画家痛心疾首,愤然把“马虎图”付之一炬,并作诗一首引以为戒:“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马,小儿依图喂了虎。草堂焚烧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关于马的故事20字【关于马的短篇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