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孩跑马拉松,不是励志故事
最近,在江西上饶婺源县举办的一场马拉松赛事中,一名参赛者因体力不支放弃比赛,并将参赛号牌转给女儿。最终,女孩完成了全程马拉松,共计42.195公里。然而,赛事组委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女孩是违规参赛,系“蹭跑”。
图片来源:九派新闻
事后,女孩的父亲谢先生表示,女儿小谢并非网传的6岁,而是10岁,参加这次比赛是为了纪念小谢的10岁生日。他表示,小谢接受过专业训练,并做好了防护措施。目前,女儿身体状况良好。据红星新闻报道,相关部门已对女孩父亲作出取消比赛成绩、禁赛三年的处罚。
此事刚被曝光时,网络上不乏“励志叙事”,比如“女孩独自跑完42公里全马,背后就是收容车,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关门兔(指马拉松比赛中,在计时芯片停止计时前完成比赛的配速员)陪小女孩跑完,画面很温暖”等评论。但是,很快就有更多人指出了这件事的“不对劲”:一个年仅10岁的女孩,真的适合跑马拉松吗?
马拉松本质上是一项极限挑战项目,对心肺功能有极高要求,并不适合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正因如此,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办赛指南》明确规定,马拉松(42.195公里的公路跑步赛事)及以上距离参赛者须在比赛当年满20周岁,半程马拉松和10公里项目参赛者须在比赛当年满16周岁。
有运动康复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未成年人身体尚在发育阶段,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可能对骨骼和内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比如,长距离跑步会加重儿童心肺负担,造成供氧不足,甚至晕厥。尽管谢先生表示,女儿在跑马拉松时会全程佩戴心率带,他也会在手机上实时关注女儿的身体状况,但是跑全马对未成年人的运动伤害,显然是心率带所展示的数据不能完全涵盖的。
对此,《新京报》在评论文章中表示:“不能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但也不能走向另一种极端。”“无论如何锻炼孩子、教育孩子,都不能把孩子置于危险的处境中。从法律层面看,这是监护人必须负起的保护责任;站在为人父母的角度,也必须将孩子的健康与安全前置,不能以培养独立能力、‘锻炼’的名义,让孩子独自面对超过其年龄阶段的挑战和压力。”《南方都市报》发表的评论文章也提醒:“所有人都必须明白,儿童参与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必须遵守规则、尊重科学,特别是需要了解并管控可能的运动伤害。”
那么,这位10岁女孩是如何成功“蹭跑”完全程的呢?据报道,此次比赛分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和欢乐跑(约5公里)三个项目,其中欢乐跑项目年龄不限,但12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须有一名监护人陪跑。据一位参赛者回忆,欢乐跑与半马、全马之间没有物理隔离,除了小谢,还有其他“蹭跑”的人。
赛事组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她父亲跑不动了,便将号码牌贴到了自己女儿身上,半路上有裁判几次想把这个小女孩拦下,但父亲多次阻止,等快到终点了裁判才彻底将小女孩拦下,把他父亲的号码牌拿走了。”这些都说明,赛事主办方在管理、组织等环节还存在不少漏洞。
对此,《羊城晚报》发表的评论文章直言:“既然女孩属于违规参赛,为何不采取强制措施将其带离赛道?难道其父亲阻止,就让女孩继续跑下去?无论从遵守赛事规则,还是从保护未成年人出发,针对个别监护人未正确履行监护责任、让未成年人参与超出其身心承受能力运动的行为,都必须明确叫停。”
其实,这已经不是首次出现未成年人违规挑战全马的情况了。在今年3月的郑开马拉松比赛中,一位自媒体博主就带着自己9岁的儿子挑战全程马拉松,男孩用时5个多小时完赛。郑开马拉松组委会调查后发现,这位参赛者和他的儿子原本报名的也是欢乐跑,最终进入了全马发枪区。
当这种情况屡次出现,也提醒赛事主办方要加强规则执行力度,除了事后惩处违规者外,也应当加强不同项目间的隔离力度,提前为参赛者做好马拉松相关常识的科普。至少,当明显不符合参赛年龄的选手进入半马、全马赛道时,应当及时制止,将其带离跑道。
总之,未成年人“蹭跑”全马并非励志故事,这种打着“锻炼”孩子的旗号,视其身体健康为儿戏的做法,也绝不该被效仿。《重庆日报》在评论文章中援引了这样一个故事:2022年,美国也出现过一例家长带着6岁孩子跑马拉松的案例。当时,一位英国运动员说的话让很多人记忆深刻——如果一个6岁的孩子想要成为宇航员,你不应该把他们塞进火箭里,而是应该带他们去科学博物馆。
来源:
儿童睡前故事:马和小白兔的奇妙森林之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露珠在草叶上闪烁,像小星星一样迷人。小白兔从家里跳出来,今天它决定去森林里探险。小白兔的耳朵长长的,眼睛大大的,活泼可爱,心里充满了期待。
“我一定要找到那些美丽的花朵和美味的水果!”小白兔兴奋地自言自语,心里充满了对新奇世界的向往。
就在这时,小白兔遇到了它的好朋友——一匹高大、健壮的马。马的毛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金色的阳光一样温暖。
“早上好,小白兔!你要去哪里呀?”马用温柔的声音问道,眼中闪烁着关切的光芒。
“早上好,马!我想去森林里探险,听说那里有五彩斑斓的花朵和甜美的水果!”小白兔兴奋地回答,耳朵抖动着,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我也想去!我们一起去吧!”马提议道,心中也充满了对冒险的渴望。
小白兔点了点头,开心地和马一起出发。他们一路欢声笑语,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然而,当他们走到一条小河边时,眼前的景象让小白兔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
“哎呀,这条河好宽啊,我们怎么过河呢?”小白兔有些担心地问,心中充满了不安。
马低下头,思考了一会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可以背着你过河,你只需要紧紧抓住我的鬃毛。”
小白兔的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感动:“你真的愿意吗,马?我有点害怕。”
“当然!我们是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马微笑着说,声音温柔而坚定。
小白兔的心中充满了信任,立刻兴奋起来:“好主意!我一定会紧紧抓住你的!”
于是,马慢慢走到河边,低下身子,让小白兔爬上他的背。小白兔的心跳得很快,既紧张又期待。马鼓起勇气,迈开大步,稳稳地走进河水中。水流轻轻拍打着他们的腿,虽然有些凉,但马和小白兔都不在意,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友谊和勇气。
“你真厉害,马!”小白兔在马的耳边喊道,心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感激。
“只要我们在一起,任何困难都不算什么!”马自信地回答,迈着坚定的步伐。
终于,他们成功地渡过了小河,来到了森林的另一边。森林里五光十色,花香四溢,鸟儿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小白兔开心地在花丛中跳跃,马则在旁边悠闲地吃草,享受着这片美丽的天地。
“看!那边有一个果树,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子!”小白兔兴奋地指着远处的树,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我们去摘果子吧!”马提议,心中也充满了期待。
他们一起跑到果树下,小白兔用小手轻轻摇晃树干,果子纷纷掉落。马则用长长的脖子帮小白兔摘到高处的果子。最后,他们收获了满满一篮子的美味水果,开心地坐在草地上分享。
“今天真是太快乐了!”小白兔咬了一口果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是啊,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冒险!”马也开心地回应,心中充满了温暖。
夕阳渐渐西沉,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金色。小白兔和马在森林里享受着彼此的陪伴,感受着友谊的温暖。他们知道,只要有彼此,任何冒险都不再可怕。
“晚安,马!明天我们再一起去探险吧!”小白兔在马的耳边轻声说道,心中满是对明天的期待。
“晚安,小白兔,期待明天的冒险!”马温柔地回应,心中充满了对友谊的珍惜。
在这个美好的夜晚,两个好朋友在森林的怀抱中,带着对明天的期待,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故事的意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友谊是最珍贵的财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朋友的陪伴,就能够克服一切,享受生活中的每一次冒险。希望小朋友们在睡前能感受到这份温暖与快乐,做个美梦!#动物乐园##友谊幼儿园
宁夏古树故事③|“龙”与“马”的百年守望
来源:【宁夏日报】
视频加载中...
山雨欲来,在固原市泾河源镇东峡村村口,一杨一柳两株古树相向而立,苍劲的枝干如同岁月的笔触,刻满了历史的印记。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在相互诉说着早已被人遗忘的故事。
“这棵古山杨树已经空心化了,树干侧面生出的树冠形状像龙头!”东峡村村主任兰四保站在树下细细观摩,古杨树树洞中,一根巨大的藤蔓盘旋而上,像一条正在向上升腾的苍龙,能上九天,能潜深渊。
在古杨树三十米开外的不远处,有一棵古旱柳,几年前的一场雷雨劈断了树干,一侧倾斜的枝干像仰首伸眉的“马首”,另一侧枝干向下扎根,与“马首”组合起来,活像一匹骏马,奔腾不止,生生不息。
“听我爷爷说,村头的这两株树在1862年以前就有,具体年代不详,但是它们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东峡村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兰四保回忆,1987年前后,雨夜里闪中古杨树顶端,火焰在树干上蔓延,村民急忙救火仍无济于事,大家一筹莫展。古杨树旁的住户担心树干倒塌砸毁了自家院落,谁知火灭后,烧断的枝干竟然径直躺在了房屋的另一侧。“它似乎是有思想的,它不会伤害爱护它的村民。”兰四保想起过往生活中与古树相关的记忆,心中满是怀恋。
如今,东峡村的住户已经不多了,2015年开始,村民陆陆续续移民搬迁,古树周边的房屋也早已被夷为平地。兰四保说,想来也是奇怪,村庄开始搬迁那年,古杨树和古柳树的枝叶就开始变得枯黄,也许在人与树多年的守望中,二者之间早已有了不可言喻的联系,古树如同耄耋之年的老者,少了乡民“承欢膝下”,少了“人脉”的滋养,古树也开始变得无精打采。
东峡村古旱柳。
“2023年3月开始,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对古树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泾源县林草局从事古树保护工作的者金福告诉记者,截至今年7月,通过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支撑加固、清腐防腐等措施,这两棵树龄已超360年的古树,在尽可能保有原貌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加稳定的生存环境。
谈话间天空渐渐阴沉,乌云密布,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即将下雨的湿润气息,整个东峡村都笼罩在一种宁静的氛围中。
东峡村村主任兰四保在古树下眺望。
“夏乘凉,冬闲聚。”在兰四保的讲述中,古树下,似乎有几个村民正忙碌着收拾晒场上的谷物,脸上带着对即将到来的雨水的期待与敬畏。孩子们在树荫下追逐嬉戏,他们稚嫩的笑声在即将到来的雨声中显得格外清脆。
“很多老屋早就没有了痕迹,但回来看到这两棵树,就知道到家了。”兰四保说。古杨与古柳就那么静静地矗立着,它们见证过无数个这样的时刻,在人声鼎沸的时代过去后,依旧以那不变的身姿,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它的子民。(宁夏日报记者 马雨馨 实习生 黎霁玥 文/图/视频)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关于马的儿童故事,关于马的幼儿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