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寒冬腊月,英勇一跃诠释责任担当——记2024年见义勇为“青海好人”乔晓平
原标题:【身边的感动】寒冬腊月,英勇一跃诠释责任担当——记2024年见义勇为“青海好人”乔晓平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作为警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乔晓平说。
法警支队收到的两面锦旗。受访者供图
短发干净利落、身形笔直挺拔……12月11日,记者见到了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支队副支队长乔晓平,身着的他表情严肃,目光深邃而坚毅,散发着一身正气。
当谈及自己获评2024年见义勇为“青海好人”时,不苟言笑的他含蓄一笑,浅浅地说:“过去快一年了,有些细节快记不清了。”乔晓平拿出手机,翻出事发当天同事用手机拍摄的视频画面,模糊的记忆又重新清晰起来。
顺着视频画面一帧帧播放,将时针拨转到2023年12月25日20时许,夜幕降临,乔晓平和李昱林、海永鹏、张志东三名辅警以及司机申星山将被告人还押西宁市第一看守所返回的途中,路过乐都区西大桥时,司机申星山看到两名路过群众不停挥舞手臂、神色着急地拦车。
“快,快救人!那边有个姑娘好像要跳河。”群众指着桥下的女孩焦急地陈述着所见,五人闻讯顿时一惊,立刻下车前往河堤查看情况。
“那个女孩就在河滩上站着,看她神情呆滞,随时有跳河轻生的危险。”乔晓平回忆:“情况紧急,我们迅速拨打110报警,我和李昱林马上前往河堤边,试图将女孩劝返上来。”
乔晓平指着屏幕讲述,河滩边的河堤约有四米之高,他和李昱林顺着小路向河堤快步走去,在即将靠近女孩时,女孩猝然跳入河中。情况危急,他们未及思索,瞬间纵身跳下河堤救人。
千钧一发之际,几乎在看到女孩跳进去的同一时间,两人毫不犹豫一跃而下,迅速跳入河中抓住女孩,桥上的几名同事见状也迅速向岸边跑去。由于女孩穿的羽绒服被河水浸湿,重量增加逐渐下沉,托着女孩身子的李昱林逐渐体力不支,乔晓平当即抓住他的手,奋力向河岸拖拽,避免三人被河水冲走。
河水湍急没过胸膛,三人情况危急,在岸上其余三名同事的协助下,几人成功将女孩安全营救上岸。在上岸后,他们又合力将女孩托举上河堤,并把棉大衣盖在女孩身上,安抚她的情绪,直至将女孩移交给辖区民警。
寒冬腊月,桥下的湟水河冰冷刺骨,而浑身湿透的乔晓平和李昱林在路旁简单擦拭衣裤后,便和同事继续返回单位。
“那天回到家后,妻子还轻轻责备我,不会游泳就跳河救人。”乔晓平面带笑意回忆:“当时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毕竟救人要紧。”
再次回忆救人的瞬间,乔晓平说:“好在我们第一时间抓住了女孩,如果再稍微迟疑一下,女孩继续顺着水流向下漂,说不准真就出事了,也好在有大家的团结协作,成功化险为夷,一切安然无恙。”
今年1月,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支队收到了印有“见义勇为救溺水 热血忠诚铸警魂”“感恩司法警察 感恩见义勇为”字样的两面锦旗和被救女孩的感谢信,被救女孩所在的学校校长、老师和女孩家长郑重向乔晓平道谢。
挺身而出,是作为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见义勇为,是身为司法警察的坚定与果敢。今年38岁的乔晓平,从小的理想便是成为一名警察,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毕业后,先后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公安局和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
“今年是我从警的第十一个年头,在那个生死攸关的危难关头,救人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在乔晓平心中,这一次的见义勇为只是他多年从警所铸就的本能反应,冰冷刺骨的湟水河无法阻止他与同事义无反顾的脚步,不会游泳却仍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警察的担当与责任。
那晚的“小插曲”早已过去,而司法警察支队的日常工作还在继续,乔晓平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完成好每一天的工作任务,无论在押解犯人时,还是维护法庭秩序时,他从未有过懈怠。
一次果敢的挺身而出鼓舞着自己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坚守职责,勇敢前行。视频播放结束,女孩被成功救上了岸,乔晓平讲完见义勇为的故事,轻轻合上手机,屏幕上的在这一刻显得格外耀眼。
(谢梦茹)
责任编辑:小云
“为国守边是我们的责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托云牧场民兵护边员戍边守防纪事
来源:国防报·中国军号
民兵护边员与民警联合巡逻。
民兵护边员顶风踏雪行走在巡逻路上。
民兵护边员进行战术训练。
民兵护边员巡逻。
老民兵护边员吐尔买买提·马提(右一)走进牧场红军小学,为学生讲述护边故事。
巡逻间隙,民兵护边员与联巡民警为牧民宣讲边境政策法规。
雪山连绵,冰峰巍峨。
在帕米尔高原的雪山环抱之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托云牧场宛如一块碧玉。托云牧场是第三师唯一的边境一线牧场,平均海拔4000多米。
一山一水,皆为家园。几十年来,托云牧场一代代民兵护边员肩负戍边守防的重任,在绵延的边境线上,用脚步丈量祖国神圣土地,用双手建设美丽家园。本期“视点”,让我们一同走进托云牧场,品读民兵护边员戍边守防的动人故事。
一家三代接力守边
一场又一场大雪将帕米尔高原覆盖得严严实实,皑皑雪峰反射着太阳的光芒。
1月28日,农历龙年的最后一天,托云牧场场部,5名民兵护边员与当地民警组成的联合巡边队整装待发,在巡逻边境线中迎接新春。
巡逻路沟壑交错,人迹罕至。寒风刀子般刮在脸上,呼出的热气在睫毛上结成了冰霜。一路上,大家左右观望,仔细查看是否有可疑痕迹。
“山上坡陡、积雪厚,每一步都要踩实!”队伍中,67岁的老民兵护边员吐尔买买提·马提不时叮嘱。尽管前几年已经退休,但吐尔买买提·马提始终割舍不下自己的护边情结,时常和年轻护边员一起巡边,传授护边经验。
“现在的护边条件好了,执勤点建起来了,政府还为大家配备了对讲机以及防寒的衣服和靴子。”谈起这些年护边条件的改善,吐尔买买提·马提如数家珍。
吐尔买买提·马提一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雪域高原,年幼时他就经常陪着父亲护边巡边。19岁那年,他接过巡边重任,成为了民兵护边员。
“巡边时,踏雪、涉水、遭遇危险是家常便饭。”吐尔买买提·马提介绍,每次巡边,他要经过3条宽阔的季节河、穿过4个大山口、翻越六七个山岭,往返一次需要40多公里。有一次,他走到半山腰,忽然听到一声巨响,山峰上的积雪滚滚而下。他下意识跑了几步,结果还是被冰雪埋了进去。他拼命用手中的木棍捅开覆盖在头顶上的积雪。经过几个小时,他才从雪堆里爬了出来。
“父亲把巡边护边的任务交给了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履行好,还要把守边接力棒传给我的子女,一代代传递下去。”巡边护边41年,吐尔买买提·马提行程13万多公里,穿坏了400多双鞋。如今,他的儿子哈里别克·吐尔买买提接力护边,成为他们家第三代护边员,担任奥尔托苏哨所哨长,先后妥善处置边情30余起。
“在牧场,一家三代接力守边的故事还有很多。”托云牧场领导介绍。牧场二连第三代护边员娜孜依热·托合提库力虽然是位“00后”姑娘,巡逻护边却是把好手。从小跟随爷爷和父亲巡边护边,娜孜依热熟练掌握了识别地形地貌、应对突发特情等技能。去年8月,她在巡边中发现两名可疑人员剪断边境铁丝网,迅速前出处置,阻止了违法行为。经盘问得知,两人准备越界收割牧草。娜孜依热当即宣讲边境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讲清越界危害,两人惭愧地低下头。
近年来,受护边员精神感召,越来越多的牧场青年选择回到家乡,成为光荣的民兵护边员。白克吐尔·阿斯卡尔、别克伯逊·玉米尔、古丽赛连·尤里达西、巴哈提·库来西……一个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名字呈现在民兵护边员花名册上。他们沿着前辈足迹,用自己的青春卫国护边,展示出赤诚如火的家国情怀。
一个毡房就是一座哨所
“西北方向约1公里处,发现3名不明身份临边人员,请将其拦截并组织排查……”日前,牧场瑟尔曼哨所组织民兵护边员开展节前应急拉动训练。接到指令后,副哨长阿不提卡地尔·艾沙尔带领8名民兵护边员迅速行动,按预案准确高效处置特情,圆满完成任务。
牧场地处边境一线,点多线长,管控形势严峻。作为巡边守防重要力量,多年来,民兵护边员苦练军事技能,不断提升管边护边能力,并先后多次完成上级赋予的抢险救灾、应急支援、搜救保障等任务,受到军地好评。
2016年,第三师和牧场党委着眼科技兴边、边防设施建设和兴边富民统筹结合,先后投资建设一批集边情预警、科技控边、军地互通、情报侦搜等功能于一体的护边员哨所。一方面,为护边员提供一个巡边中转、休息、躲避极端天气的场所,另一方面,通过定点驻勤、要情记录、固定观察等方式,实现人力护边与科技护边相结合。
记者走进瑟尔曼哨所看到,各类信息化执勤观察设备、水电配套保障设施、吃住用物资器材等一应俱全。“信息化设备的加持,填补了传统人力护边的盲区死角,提升了护边质效。”民兵护边员吐力根·依扎克介绍说。
去年的一天,正在哨所执勤的吐力根·依扎克发现:哨所上空有不明飞行物正向边境一线飘落。
“瑟尔曼哨所报告,在我哨所东南方向上空,发现不明空飘物正在向某界标方向飘落。”吐力根·依扎克一边使用高倍望远镜跟踪观察空飘物动向,一边用对讲机向当地派出所值班室报告情况。随后,派出所民警迅速前出,在吐力根·依扎克跟踪引导下,成功在距离边境线不到1公里的地方截落空飘物。原来,一名飞行爱好者乘驾无动力伞,因大风原因无法降落,误落入边境地区。
“现在和以前大不一样,巡逻设备和条件越来越好,护边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吐力根·依扎克说,近年来,牧场大力扶持和发展集护边、放牧、生活于一体的护边户,帮助其建设配套牲畜木栏、养殖圈舍和水电暖等生产生活设施,持续扩大护边员群体。
一个毡房就是一座哨所,一个点位就是一座界碑。许多牧场牧民加入民兵护边员队伍,他们一边放牧、一边巡边,熟悉掌握边情,为稳边护边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是库瓦提别克·沙吾提成为护边员的第8个年头。清晨,他背上装有望远镜、钢钳、锥子的工具包,早早地出发开始一天的生活劳作。他一边放牧,一边巡边检查:铁丝网有破损,他就手持钢钳加固修缮;界碑脏污,他小心翼翼地擦拭;碑号褪色,他掏出工具包里的红油漆仔细描红……多年来的经验,更是让库瓦提别克·沙吾提对边境管段所有敏感地段、通道了如指掌,边境前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难逃过他的眼睛。一次雪天巡查,库瓦提别克·沙吾提在边境线上发现一串足迹,上前一摸脚印上的雪硬硬的,明显是有人刚刚从这里走过。库瓦提别克·沙吾提即刻骑马上山追去,最终协助边境派出所抓获企图偷越边境人员。
据悉,为持续发挥好民兵护边员管边护边作用,第三师军地还经常利用兵团大冬训、民兵基地化轮训、与驻军部队联演联训等时机,锤炼护边员能力素质,增进军地交流互助,实现信息共享。
前不久,一场军地联合护边训练在牧场周边火热展开。民兵护边员通过预警平台和通联系统掌握情况、接收号令,以直接要素迅速编入支边支前分队,出色完成情报搜集、围剿抓捕等任务,有效提升了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
贴心帮带共建美好家园
在牧场,哨所执勤点被牧民称为“生活服务站”,民兵护边员更是牧民心中的贴心人。
牧民以放牧为生,每年夏秋季节,成群的牛羊在牧民带领下进行转场,络绎不绝地经过执勤点。每次转场,牧民先把生产生活物资运到哨所,请民兵帮忙照看,然后再下山转移牛羊。在遇到山洪暴发、河水上涨等险情时,民兵经常蹚着冰冷的河水追赶被冲走的牲畜,竭力保障牧民财产安全。
护边员伊玛木·艾山就参与过一次牲畜解救行动。去年9月,一位牧民的牦牛在转场时跌入山沟,帮助转移的伊玛木·艾山立即行动,用绳子套住牛角,与牧民齐心协力将牛拉出山沟。牦牛失而复得,伊玛木·艾山手上却磨出了血泡,汗水湿透了棉衣。牧民连声道谢,伊玛木·艾山摆手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阔都尔塔什山口哨所护边员是我们家的大恩人。”说起护边员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的暖心事,牧民吾木尔扎克·吐尔买买提感慨道。2022年3月的一天深夜,吾木尔扎克·吐尔买买提的妻子突然患病,他立即开车送妻子去医院,但雪大路滑,车辆不慎掉下路基,无法行驶。无计可施之际,吾木尔扎克·吐尔买买提给附近的阔都尔塔什山口哨所打去电话。没一会儿,哨长托尔肯·艾山巴义带领护边员迅速赶来救援。当时气温是零下20多摄氏度,几个人用铁锹和双手清理积雪,经过半个多小时,终于将被困车拖了出来。吾木尔扎克·吐尔买买提及时将妻子送到医院。
帮助牧民打井,搭建草料储备库室;传授牲畜养殖技术,引导牧民发展庭院养殖经济;上门安装无线通信设备,让网络进入家家户户……护边员真心助民,也赢得了牧民的认可。许多牧民经常陪同护边员一同巡边护边,为护边员提供巡边途中所需的食物和水。
“这些年,牧民家庭收入不断提高,离不开护边员的贴心帮带。”牧场领导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青年返回家乡,加入护边员队伍,他们在巡边护边的同时,也将人畜医疗、畜牧养殖、网络直销等知识教授给牧民,带动牧民一起发展经济,增收致富。
吐尔松比比·吐尔洪江曾就读于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专业,前年回乡成为民兵护边员后,她发挥专业优势,在牧场办起文化学习班,讲解基础文化知识,提高牧民文化水平。此外,她还利用所掌握的互联网知识,开通网络销售平台,带领牧民将当地特产牦牛肉、壁挂刺绣等商品销往全国各地,帮助牧民增加收入。
“这个女娃有本事,我们愿意跟着她学、跟着她干。”牧民加米拉·苏来曼笑着说,现在牧场有30多户牧民跟着吐尔松比比·吐尔洪江通过网络销售农牧产品等,人均年收入增加数千元。
如今,托云牧场民兵护边员队伍已近400人。他们与边关冷月相伴,和风沙戈壁为伍,在边境线筑起一道钢铁防线,与牧民一起共建美好家园。谈及未来,护边员们纷纷表示:“为国守边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会一直坚守下去!”
(国防报·中国军号出品)
【关于责任的小故事 关于责任的小故事真实】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