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近现代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观孝”

时间:04-24 民间故事 提交错误

1、遵守孝道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一则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广告中没有戏剧性的场景或故事冲突。 通过讲述发生在普通家庭的一件普通小事,唤醒了无数社会。 大众对“孝”的理解温暖人心,让人们了解父母的辛劳,感受中华文化以身作则的教诲。 这种教育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 无独有偶,中国青少年网此前报道了一场感动世界的孝道文化活动:福建福清监狱举办以“感恩家人”为主题的活动,表达对亲人的孝心和关爱。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孝道。 然而,对于服刑人员来说,他们却无法以正常的方式孝敬老人。 数千名服刑人员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家中老人的感激之情。 为了忏悔和感恩亲情,数百名犯人为老人洗脚,感动了很多人。 [1]

这两项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的公益活动,通过现代科技媒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通过“观孝”,触动了人们的心灵,唤醒了人们对孝文化积极意义的认识。 孝道这个伦理道德范畴不仅在当代具有净化社会风俗、构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功能,它还是一个启发人们积极思考形而上哲学建设的哲学命题,与此相关。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根基。 传承与创新。

二、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说文解字·老部》云:“孝,是对父母有好处的人。” 孝是一个会意的字,意思是年轻人扶着长胡子的老人。 段玉裁评论道:“《礼记》:‘孝人,禽兽也。’ 顺从道而不违背伦理,这才叫畜生。” 动物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侍奉、赡养父母。 在先秦文化中,孝道的文化内涵来自于人伦的血缘基础,强调侍奉养老的初衷。 这种意图在先秦文化典籍中多有记载。 后来,经过中国儒家学者的不断总结,将“孝”作为践行仁爱的起点,进一步全面提升了“孝”文化的高度和深度,突破了原来孝的起点。并将其扩大到政治伦理的范围。 进去。

尚书·九告》云:“赵牵牛车,侍奉贾庸远,孝养父母,父母庆……”农闲时,牛车用来驮运。货物运往遥远的地方进行贸易。 来孝敬父母,赡养父母,让父母幸福。 《诗经·何首乌》:“何首乌、何首乌,属莪,匪鄂、蒿,哀父母,辛劳生我。何首乌、何首乌,属莪,匪鄂、艾未。”我哀悼生下我的父母,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悼念父母的恩情,表达失去父母的孤独和不能永远赡养父母的遗憾。 悲情动人,清人方玉润称其为“千古孝道佳作”(《诗经》卷十一)。

先秦文化大师孔子创立了仁学,这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也是儒家的本体论。 “君子坚守根本,根立则道生”。 君子抓住了根本,“仁”的基础就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也就产生了。 幽若曰:“孝悌,乃仁之根本!”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仁的基础。 仁的实践从“孝”开始,从亲开始,尊重自己和他人,谨慎追求未来,这贯穿了仁的主线。 孔子对生死存亡的“孝”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升华了“孝”的社会价值,也使孝文化的传承在先秦文化的融合中具有普世价值。

从“孝”延伸出事物的发展有三个方面。 一是养活父母的生活,让他们衣食无忧; 二是让父母安心,不为孩子担心。 三是兄弟和睦,传承仁爱本质。

死亡也从“孝”延伸出三个方面:一是丧葬,二是祭祀,三是继承父志。

蒙遗子问孝道。 孔子曰:“无违。” 孔子对范迟于说:“孟孙问他是否孝顺我,我对他说,没有违背。” 樊迟曰:何谓孝? 孔子说:“生时,以礼做事;死时,以礼葬,以礼祭祀。” (《论语·魏征》)有一次,孟邑子问孝,孔子回答说:不违背礼法。 孔子把这个意思告诉了樊迟。 帆迟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对他解释说:“生时用礼,死时用礼,丧葬时用礼,祭祀时用礼。” “父母在世时,应以‘物’供奉;父母去世后,应以‘物’入葬。埋葬后,要按‘物’祭祀。”

《论语·学而》:“父观其志,父不观其行。三年不改父之道,谓之孝。” 父在世时,应观他的志向; 其父去世后,必观其志。 观察他的行为。 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的志向和功绩,可以说是“孝”。

孔子之后,另外两位儒家学者孟子荀子对孝道文化的阐释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的创作建构的高度还不够深刻。 孟子认为,侍奉亲人、孝顺父母,是孝的基础。 他提出了不孝的五种现象,并提出了“不孝有三种,无子孙为大”的观点。 (《孟子·礼楼尚》),这个观点是深刻的。 影响中国文化的伦理道德留下了后来儒家专制阴影的印记。 荀子也强调“孝”的重要性,但他并不主张愚孝。 他认为父子之间的正义之争是符合“礼”的内涵的。 “礼”与“法”是荀子思想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因此,荀子按照“礼”的范畴,非常重视孝道,认为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都不能偏离“礼”的规范。 “孝”的普世价值,得到了以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的积极传承。 它已从家庭伦理延伸到政治哲学,从而影响整个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成为民族文化血脉延续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上是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儒家思想家对“孝”的解读和建构的简要罗列。 从先秦孝文化观念的形成到孔子仁学的创立,孝与仁是密切相关的。 后来的儒家学者在仁爱“孝”的基础上,对“孝”有了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但都以“礼”的约束作为外在的衡量标准。 因此,在儒家思想的传承中,“孝”是仁的内在主线,它与外在的“礼”原则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了儒家仁的本体论建构。 孝、兄弟、仁是儒家的根本,立道是儒家的目的。 后来,儒家经典《孝经》将孝文化分为几个方面:帝王的孝、诸侯的孝、大臣百官的孝、士人的孝、百姓的孝。 。 它强调孝道尽忠,否定孝道的合理思辨力。 ,使先秦儒学成为辅助政治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制约了儒学在百家学者中脱颖而出的生命力。

“世间有五种不孝之人:四肢懒惰,不顾父母养育,这是不孝;好游戏喝酒,不关心自己的事。”贪爱钱财,私娶父母,不孝;放纵耳目,以为父母被杀。 (辱)是四不孝;勇战(狠)是五不孝。”(《孟子·礼楼下》)懒惰、下棋、好酒、为人。贪财。 偏爱妻子儿女,不赡养父母,沉溺于淫乐,追求享乐,羞辱父母,炫耀争斗,危害父母安危,这些都是不孝的行为。

在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提出了与儒家仁学不同的观点。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无大道则仁义,有智则大伪,无亲则孝慈。” “混乱的国家里有忠诚的大臣。” 意思是:仁义虽好,但其产生的基础是放弃更好的道路; 智慧是好的,但它是建立在辨别虚假的需要之上的; 孝心和善良固然是好的,但却是建立在放弃更好的道路的基础上的。 家中六亲和睦,则不必分孝仁; 忠臣固然好,但只有在国家乱的时候才能被区别出来。 老子显然对孝持消极的看法,认为六亲和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刻意宣扬孝道的存在又有什么用呢? 这里我想具体说明一下儒家和道家的修炼路径的不同。 儒家思想以孝道为出发点,强调家庭、仁爱。 它从家庭伦理出发,延伸到社会和谐。 自下而上,从人伦到天,发展的最终方向是认识天事和人事。 道家从天道自然出发,强调无为。 其修行观是从天道到人间。 两派虽然方向相反、侧重点不同,但殊途同归。 经过对孝文化的正反两方面的辩证发展,他们共同开发出了普及中华孝文化的一剂良方。

三、孝文化的现代意义与孝实践的第四层次

孝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哲学、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在近现代文化的进程和演变中,时代的文化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文化在追求“向道”的内涵和生命意义的终极方向始终没有改变。 冯友兰先生曾提出人生四境界论。 第一个境界是自然境界,是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生命境界中最低的境界。 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的自然规律,都属于这个境界。 第二个境界是功利境界。 为了解决生活问题,人们需要学习这个境界的技能,并在有报酬的情况下过上合理舒适的生活。 在这个境界里,不超出功利合理的范围,是人们生活中的必经阶段。 然而,也有一些人一味追求名利,在这个境界中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第三个境界是道德境界。 这个境界的人超越了名利的束缚,或者说是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 在伦理道德范畴内,它们履行了人类伦理,确立了人类的基础。 “孝”文化就属于这个境界。 第四个境界是天地境界,关系到中华文化最深刻内涵的诠释。 既知天,又接地。 它是天、地、人的统一。 当人们了解了天国境界的时候,也就了解了宇宙和生命的终极。 意义。 这不仅是中华文化、中国哲学的最高追求,也是中华文化内涵所包含的一切文化现象都应该有这样的境界和追求,包括当下对孝文化的新诠释。

孔子在《论语》一书中曾提出“志道、依德、依仁、游艺”的学习阶梯。 “志道”是中华文化的最高追求,指的是志存高远、通达天人。 团结的高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创始人刘忠林教授指出:“道”是通过对宇宙和生命的整体认识在实践中达到的境界。 结合孝文化的现代意义,刘教授提出了孝文化实践的四个层次:“敬、静、清、竞”,强调中华文化的最高追求是“志道”意识。

“尊”是孝的第一义,是指尊敬、爱护父母。 “尊重”要落实到实践中,体现在实践中。

“今之孝,谓能养。至于狗、马,皆可养。若不敬,何须异乎?” (《论语·政》)孔子说:“现在的人以为只有给父母吃的、穿的、好穿的,养活父母,使他们丰衣足食,这才叫孝。”狗、马这样的动物,如果心里没有对父母的真诚尊敬,也可以供养父母,为父母做事,那么赡养父母和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静”是孝文化新诠释的第二个层次,指的是平复浮躁的心。 这是孝文化修身养性的方向。 “知灭可以定,定可以定,定可以定,定可以忧,忧可以得。” (《礼记·大学》)只有知道自己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有坚定的志向;只有知道自己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有坚定的志向。 只有坚定的志向,才能取得成功。 心平气和,不急躁,才能心安; 心静了,才能缜密思考;心静了,才能缜密思考。 只有认真思考,才能有所收获。

“纯”是孝文化新诠释的第三个层次,指排除心中杂念,培养谨慎独立的状态。 尽孝必须忠于心灵,而不是回应外在的形式。

中庸》云:“道不能片刻分离,而不是道。所以君子应当谨慎未见之事,畏惧未闻之事”。不察其隐,不显其微,所以君子时时要慎重自己的行为。 那些能够挣脱的束缚,就不能称为道。 因此,君子会因为担心看不见的事而更加严谨,因为担心听不到的​​事而更加谨慎。 没有什么比那些微妙的地方更能体现君子的个性,没有什么比那些微妙的地方更能体现君子的风范。 所以,君子必须认真面对自己。

“竞”就是竞争的竞争。 它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孝文化的创造性诠释,融汇中西、古今文化,唤醒人们的创造本性,属于孝文化实践第四层次的最高境界。 冯友兰先生提出的天地境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时代。 除了孝顺之外,我们还要有积极的心态。 在这个创新的时代,我们必须用智慧提升人生境界。 [2]

“尊、静、清、竞”综合孝文化实践的四个阶段,为我们认识孝文化传承指明了新方向。 孝文化源于中国先秦时期。 虽然已经积累了几千年,但人们坚守圣贤教诲,却忘记了文化最初是人类创造的,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使命。 赋予文化新生命,在传承中创造性发展。 尊重是孝文化的基础,宁静是孝文化的修养,净是孝文化的净化,竞争是孝文化的新命运,新命运补旧态。 这是对孝文化、新时代文化的新诠释。 最有力的声音来自自我意识。 (作者:安徽省合肥市168中学三年级22班徐康杰)

【1】重阳节百名服刑人员为家中老人洗脚

【2】道德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传承

【近现代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观孝”】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