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睹杰作
水韵
苏轼(宋)
原文:丙辰中秋,饮酒至天明,大醉一场,作此诗,思子游。
释义:丙辰年中秋,他通宵饮酒至天亮,醉醺醺地回家,作此诗,表达对弟弟苏辙的思念。
原文:明月几时有明?举杯问苍穹。天宫不知是何年。想乘风归去,又怕玉楼太冷。起身与影共舞,却似不在人间。
释义:中秋这般明月,怎能知道它的圆缺规律呢?我举起酒杯,问天上是何年何月,想趁着清风回天上看看,又怕那美玉砌成的楼太高,受不了那寒冷。我站起身,翩翩起舞,欣赏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如月中的宫女,却比不上人间那温暖的烟火。
原文:翻开红楼阁,放下美窗,照在无眠的夜空。本不该有恨,为何明月总在别处显得圆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圆缺,这从来都很难做到。祝你长命百岁,我们虽然相隔万里,但也能一起赏月美景。
释义:明月轻轻转过,掠过高楼朱色的屋檐,低垂在满是雕花簇簇的窗台上,照耀着我这个不眠的异乡人。明月不会怪我惹你生气,不然为何在亲友离别之际,它总是圆圆的呢?唉!其实我也知道,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就如月亮的盈亏,难以兼得。我只愿远方的亲朋好友,平安健康长寿,纵然相隔万水千山,也能共赏明月。
背景
苏东坡于宋神宗九年(1076年)八月十五日在密州写下此诗。原因是苏轼与维新派宰相王安石政治观点不同,请求调任京城外的官职,并请求调任到弟弟苏辙附近当官,以便兄弟俩能经常在一起。但苏轼四处奔波,他的愿望未能实现。
熙宁九年八月中秋,明月当空,银光四射。苏轼更加想念哥哥,因为他们已经七年没见了。此刻,面对明月,他心潮澎湃,于是趁着酒意,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
四种人生哲学
《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一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深受读者喜爱。其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有以下几点:
1、人生苦短,珍惜现在:“明月几时有来?举杯问天,天宫里不知是何年何月。”作者通过询问明月的由来和时间,表达了人生苦短、光阴似箭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现在,抓住光阴。
2、世事难料,顺其自然就好:“人有悲欢离合,月亮有阴晴圆缺,人生不可能面面俱到。”作者通过月亮的阴晴圆缺的描写,揭示了世事难料,变化无常的道理,告诉人们要学会接受人生的起起伏伏,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难,要顺其自然。
3、亲情珍贵,关爱家人:“但愿我们白头偕老,虽相隔万里,但能共赏月色。”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强调了亲情的珍贵和重要,提醒人们要关爱家人,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4、乐观豁达:苏轼在诗中虽然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悟,但他并没有陷入悲观消极的情绪中,相反,他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来说,《水调歌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细细思考。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这首流传千古的著名诗歌《水调歌头》:
水韵
苏轼(宋)
丙辰中秋,饮酒至天明,醉了,作此诗,思子游。
明月几时有,举杯问天,天宫里不知是何年,想乘风归去,又怕玉楼太冷,起身与影共舞,却似不在人间。
翻开红亭,放下窗台,照在无眠的夜空。本不该有恨,为何明月总在别处显得圆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圆缺,这从来都很难做到。祝你长命百岁,我们虽然相隔万里,但也能一起赏月美景。
阅读古诗词,可以让我们学习古人的智慧,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趋吉避凶,立于不败之地。
【水调歌头苏轼:千古名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