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2016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二〇九级本科团支部

时间:03-05 民间故事 提交错误

—————————

章节介绍

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生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

(2013 年 5 月 2 日)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生团支部全体同学:

信收到了。 我很高兴知道,一年来你们不仅在校园学习中取得了新的进步,而且在野外考古实习中也收获了很多。 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你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您在信中写道,中国梦让您感受到了团结奋斗的深厚力量,让您更加理解了当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这就说得通了。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得大者,得小者。” 只有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民族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希望你们珍惜时间,艰苦奋斗,勇于进取,敢为人先,走在时代前头,努力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和栋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你们的智慧和力量。中国梦。

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谨向您致以节日的问候。

—————————

精读金句

只有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关于“理想”,总书记也这样说过:

“我们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结合起来,为之奋斗。”

“把个人理想的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为党、祖国、人民多做贡献。”

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开拓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关于“斗争”,总书记还这样说:

“胸怀远大志向,做奋斗者。”

“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的花朵”。

学习用书面语言说话

总书记讲授的《成功指南》

“青春当顾云”——年轻人意气风发,追求成功,渴望成就。 我相信,每个年轻人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成功梦”。

但成功之路在哪里呢? “学成”的“内卷”让身心不堪重负,“精致”“利己”让初心无处容身……在快节奏、多选择、高强度的现代社会上,无数年轻人都在迷茫——也许你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朗读9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一群年轻人的回信。 答案就在其中。

2013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生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中指出:“得大者,得小者。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他向年轻人传授“成功指南”,回答“成功问题”。

短短的几行字,就是深思熟虑和厚望的结晶。 它们极其珍贵和有价值。

这本“宝书”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人生历程。 早在20世纪70年代,当他还是梁家河知青时,据一起下乡的“小伙伴”说,年轻的习近平很欣赏范仲淹的“先忧天下之忧,后乐天下之事”。世界的幸福”,并将“自我”与世界紧密结合在一起。 几十年后的2019年3月,当已是大国领导人的习近平接受意大利众议院议长菲科质询时,他有力回应:“我将无私无私,不辜负人民。我我愿意做一个‘无私’的人。” ’的声明并致力于中国的发展。”

这本“宝典”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一贯希望。 2007年5月4日前夕,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与上海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勉励大家“把个人理想与未来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与未来紧密结合起来”。国家命运,把个人追求和人民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勉励青年学子“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能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高尚”。

这本“宝典”创造了无数真正成功、充实的人生。 “两弹之父”钱学森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感叹:“我个人只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伟大的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科技工作者,我的人生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 如果人民最终对我一生所做的一切感到满意,那就是最高的回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草下乘凉的梦想”,他辛苦了一辈子,一个梦想一个田地,用种子造福中国,改变世界。在他心里,“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得失都无所谓。” ”

掌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传授的这本“成功手册”,关键是要明白为什么“得大者”能“兼得小”?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成大事者终能行远。 鲁迅先生曾说过:“因为最终目标不同,行军时,有的人会退伍,有的人会被抛弃,有的人会颓废,有的人会反叛。但是,只要不妨碍进步了,后期球队就会成为一支纯粹的精英球队。” 纵观人的一生,并不是直线式的发展,而是逐步的积累——谁越顽强,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很多人无所事事,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做得不好”,更有可能是他们“坚持不下去”。 然而,要想走得长远、坚持下去,就不能依靠“小运气”和“自循环”提供的微弱动力,而只能依靠“大局”和“大责任”带来的不竭动力。 。

第二,只有有大平台的人才有大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梦想同祖国伟大事业联系起来,把奋斗平台放在祖国伟大事业上,才能实现理想。” 如今,很多年轻人热衷于谈论“窗户”、寻找“窗户”。 事实上,对于任何时代的年轻人来说,国家的需求都是最大的“窗口”。你看,当今的航天科技、大规模建设等领域,人才辈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就,其实都是20世纪90年代的“板凳”——“卖茶叶蛋还不如卖导弹”等调侃之言犹在耳边。然而,有一群人坚持需求国家高于一切,甘于寂寞,坚守“国家大”,最终随着国家的发展,迎来了行业的“黄金时代”,成就了企业的“高光时刻”。他们的个人事业..

第三,只有成就伟大的人才能成就崇高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充实的人生。” 成功的人生不在于外在的风景,而在于内心的状态——因充实而无悔,因奉献而自豪,这就是成功的状态。 “时代典范”彭世禄曾说:“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建造核潜艇,二是建造核电站。” ——被网友称为最令人羡慕的“凡尔赛宫”。 这种深深的自豪感、真正的满足感、温柔的平安,只能来自于最伟大的事业——党和人民的事业。

培养坚韧的毅力、寻找广阔的平台、建立牢固的自我认同,是任何时期青年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这些都包含在习近平总书记简洁深刻的回信中。

“问少年心事,眼里无水,胸中黄河明月”。 在北大传唱多年的《燕园情》,用“无名之水”和“黄河之月”表达了胸怀天下的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和民族大义,这与习近平主席是一致的。 书记的回信精神相得益彰——希望每一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都能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中学习这本“成功之书”,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书写忠诚,播下忠诚的种子。青春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 ,将辉煌铭刻史册! (青轩)

总书记和青年朋友们

回复背后的故事

2012年6月19日,当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经历了十年风风雨雨时,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国家副主席、委员赴北京大学观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科学》。 “90年、60年考古重大成就展”了解学院党建创新项目,看望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学生,与他们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勉励他们他们学好自己的专业,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做出贡献,为祖国的传承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3年春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生团支部全体同学欢聚一堂,共同回忆习近平同志去年同他们的一番亲切交谈,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文博学院的集体视察。去年11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路”展期间关于中国梦的讨论十分感人,感慨万千。 在团委书记和班长的倡议下,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中国梦,我们感受到携手共进的深厚力量;因为中国梦,我们看到充满希望的光明未来;因为中国梦,我们更加懂得当代青年肩负的历史责任。” “个人梦北大梦给了我们梦想的根;中国梦和国家梦给了我们梦想的灵魂。” “我们挖掘的是历史,也是属于民族、属于我们自己的意义。” 4月28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生团支部编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汇报一年来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参加活动的感想在学习教育活动和野外考古实习中以“中国梦”为主题思考。

就在几天后,2013年5月2日,北京大学115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全体本科生回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肯定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生团支部全体同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和追求。勉励他们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勇敢走在未来。 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迅速传遍北大校园。 外国语学院2009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杨亚晨表示:“总书记的回信是给正在庆祝校庆和5月4日青年节的北大学子的一份厚礼。 特别的惊喜和感动,是最珍贵的节日礼物。”“我们一定要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珍惜时间,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9年考古文博学院王思宇、孙学晶得知总书记的回信后非常兴奋。

时光飞逝,但温暖依然。 何月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生,现为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当她回忆起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时的情景时,她仍充满兴奋:“时隔9年,我仍然记忆犹新。 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他对考古和文化遗产事业的重视。 我们正带着这份难忘的毕业礼物走向全国各个角落。”她现在主要负责藏品的保管。“考古可以挖掘出新的材料。 这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除了完成日常的文物管理和研究工作外,她还从事汉唐考古领域的研究,并想继续下去。

“我们考古学家首先要打开大门,主动展示自己。”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生徐飞鸿毕业后,立志讲述博大精深的历史故事。 2021年1月,由徐飞鸿担任负责人的三星堆三号祭祀坑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举世闻名的青铜面具就在三号祭祀坑出土。目前,徐飞红正带领团队继续对祭祀坑出土的文物进行研究,制定报告、编制目录,深入解析《祭祀坑》中所包含的历史典故。三星堆。

信函收件人之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王思宇表示,他们向总书记汇报的野外考古是在岐山县周公庙考古实习基地进行的,陕西省宝鸡市。 那时条件比较困难,我们只能去县城洗澡。 但坐在“探索者”里和村民聊天,听村民谈论当地的考古和历史,还是很有趣的。 这次意外让王思雨发现了自己的兴趣。 从本科到博士再到工作,他从未离开过这里。 身份的转变赋予了他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总书记的回信中提到了国家梦、民族梦,这是考古学一直在讨论的一个核心话题。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有一套历史脉络和独特基因,我们的工作就是把自己融入其中。”深入其中,持之以恒,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王思雨说道。

(相关资料综合整理选自《光明日报》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官网)

在总书记的指导下

考古战线上的青年方阵

题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考古文化事业迎来蓬勃发展,实施考古发掘项目7000多个。 这背后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考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生青年支部全体同志的回信温暖人心、鼓舞人心,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中国考古事业,在祖国大地上书写学术研究,在实现“中国梦想”的道路上贡献青年考古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

(一)

当多件造型规范、制作精美的手斧出现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郑哲轩面前时,难掩兴奋之情。

经过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毗罗遗址近一年的考古发掘,郑哲轩逐渐适应了夏天的绿草如茵、冬天的雪山,熟悉了这里的黄土堆积。挖掘现场。 正是在这里,他带领团队挖掘并揭示了丰富的地层堆积物。 7个文化层出土石器7000余件,其中包括精美的手斧、薄刃斧等。

简单、对称、纤薄……我们祖先至少有十万年历史的工具,在今天仍然会引起人们的钦佩。 “这是东亚地区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整的阿舍利遗迹。” 郑哲轩表示,阿舍利技术是早期人类智慧和技能发展巅峰的象征,因此备受推崇。 国际考古界正在关注。 这些发现为进一步了解早期人类在高海拔极端环境中顽强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证据。 皮罗遗址的发现让许多专家感到惊讶。

这一重要考古发现与郑哲轩等青年考古学家的奉献和努力密不可分。 郑哲轩,1988年出生,本科及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毕业后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 2019年春天,郑哲轩首次踏上川西高原进行考古考察。 他的脑海中始终萦绕着一条线索——20世纪20年代和1930年代,西方学者怀疑在甘孜发现了手斧。 经过不断考察,郑哲轩和同事发现了包括手斧遗址在内的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但多年的野外考古经验让他确信:“川西高原将会有重要的考古新发现!”

2019年夏天,在国家文物局指导、四川省文物局支持下,郑哲轩带队正式启动川西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专项调查。 经过两年多的考察,他带领团队用脚丈量了2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川西高原。 在高寒、缺氧、强风、极端天气频发的恶劣环境下,他们一次次翻越高坡、进行一次次挖掘。 。 经过数十万弯、数千万级台阶,他们得以呈现出6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其中就包括遗迹丰富、地层学良好的皮罗遗址。

2021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联合考古队组成多学科团队,对皮罗遗址进行年代学、环境考古、古代DNA等多学科信息综合提取。 “从几个点的系统发掘到数百万平方米的遗址,我们发现遗址内部是一个有机集合体,包括中心营地、石器加工厂、临时营地等,这些集合在一起建造了早期人类的栖息地。 在今年国家文物局召开的“中国考古”重大专项重要进展会上,郑哲轩代表团队介绍,“毗罗遗址面积最大、地层保存最完好、连续不断青藏高原的堆积、迄今发现的文化类型. 丰富多样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世界上首次在高海拔地区发现典型的阿舍利技术体系,填补了该地区乃至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

郑哲轩的专业​​方向是旧石器考古,这也是考古领域比较冷门的方向,但他却很享受。 “旧石器考古学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远古人类加工和使用的石器,需要以简单的石器为切入点,综合多学科研究,一点一滴地还原人类起源、进化、迁徙的远古图景。少量。” 郑哲轩说:“探索未知、揭示起源,这就是考古学的魅力。”

(二)

“一个女孩子怎么可能想走考古这条路呢?” 每当提到自己的事业时,雅妮总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雅妮,1981年出生,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女子考古队项目组长。 高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雅妮读到了考古学家、科幻作家童恩正所著的《古峡迷雾》。 这个关于1920年代中美联合考古队寻找失踪中国队员遗骸的故事激发了雅尼对考古学的兴趣。 报考高考时,燕妮选择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 毕业后,她到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

然而,当雅妮真正走进考古第一线时,她发现考古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以三峡考古工作为契机,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2012年,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女子考古队应运而生。 这是一支以女性专业人员为主体,包括男性技术人员和保安人员的综合性团队,雅尼就是其中之一。

燕妮和女子考古队队员主要负责重庆三峡库区水流带地下文物的抢救性发掘。 每年5月底,落潮区河流水位会降至150米左右; 9月初,蓄水位将再次上升至175米左右。 因此,每年留给考古队的发掘时间只剩下3个月左右。 雅尼说:“在清理古墓的过程中,我们时不时需要对古墓进行修缮,当文物暴露出来时,我们就得蹲在坑里,一件一件地清理、绘制,还有身上的衣服。”湿湿的,干湿的,虽然湿漉漉的,但姑娘们咬牙坚持,努力完成了项目开挖工作。

除了担任女子考古队队长之外,雅妮还是一位妻子和母亲。 为了考古事业的发展,雅妮牺牲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 从2006年至今,她每年在野外工作的时间少则6个月,多则10个月,承担30多项野外工作。 虽然辛苦,但雅妮对女性参与考古充满信心:“从国际国内实践来看,女考古学家发挥了细致、情感的特点,在专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作为一名从事考古工作的女性,我会以乐观的心态和专业的精神完成各项野外考古任务。”

在野外工作的16年里,雅妮和女子考古队的队员们在野外发掘中完成了与历史的对话,解开了未知的谜团。 她不仅实现了最初的梦想,也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个人的成长不仅是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蓬勃发展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自信光彩的见证。” 近日,雅妮带领女子考古队在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巴人墓葬区积极开展考古工作,并启动了小田溪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筹建工作。

(三)

“空中遥感如鹰击长空,展翅翱翔;野外测量如诗遇远方,悠然漫步;水下破译如鱼在浅滩飞翔,光芒笼罩天空。”升起,景观形成,家家户户可见,层层分明,探讨文化,探索远古人类,观察民族民俗,欣赏艺术理念,惊叹人文科技。结构组成有哪些? ,什么是手艺和生计,什么是饮食习惯,什么是基因选择……”在纪念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文章中,有一篇叫《我心中的考古学》 ”,国家博物馆环境考古研究所所长邱振伟这样描述考古工作。

邱振伟,1990年8月出生,2006年进入安徽大学考古专业学习。 2015年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毕业后,进入国家博物馆工作。 邱振伟坦言,转学到考古专业时,他经历过犹豫和挣扎,但慢慢发现了考古的乐趣。

学习考古15年,工作6年多,邱振伟走遍了大江南北。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宣南遗址是邱振伟作为执行带头人开展考古发掘和资料收集的第一个考古项目;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兴隆遗址,新的发现不断刷新着他对七八千年的认识。 他对坝上地区文化特征的了解,也引发了他对中国北方史前考古文化发展演变的研究兴趣; 针对海南省东方市榕村遗址,邱振伟参与了野外发掘、资料收集,并完成了对出土植物遗存的分析。 研究。

近年来,考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舞台。 “无论你选择考古学,还是考古学选择你,你都应该庆幸自己接触到了人类知识最广泛的时空方面之一。” 邱振伟说道。

过去推荐的

转自中国青少年网

【2016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二〇九级本科团支部】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