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相继离我而去一年后,我才有时间回到乡下的老家,整理二老留在老家的东西。
搬开一个大箱子的时候,我有了意外发现,这个箱子从我记事起就放在墙角,似乎从来没有被搬动过。
我一时兴起把它搬开,却发现箱子后的墙上有些异样。
我好奇地用手抠了两下,老屋年久,我轻松地抠出一块砖来,露出后面黑黝黝一个洞,我赶紧把周围的几块砖也抠了下来,伸手进去,竟摸出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
盒子本身极为精致,打开后里面是一个包裹,看那包裹的质地也很是精美。
我心里一动,难道种了一辈子地的二老还藏着什么好宝贝?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包裹,一看,竟然是一张不知是什么动物的皮,没有毛,软软滑滑的,淡黄色却泛着青白的光,那光很柔和,看上去有点像珍珠。
这块奇异的皮我是越看越喜欢,干脆找了个老相框,把它挂了起来,这一挂才发现,从低于它大概45度角的方向向上看去,那皮的中央隐隐现出一个图案,我瞪大了眼睛使劲看,才看出一个人头和一个鱼尾巴。
美人鱼?
这时忽然有人敲门。
开门一看,是一个老头:“兄弟,有破烂不?”
原来是收破烂的,我正好收拾出一大堆没用的东西,赶紧把老人让进了屋,给他倒了一杯水,让他等我一会儿,我马上收拾完,全给他。
他坐了下来,感谢了我给他水,却没有碰那水。
我不想让人家多等,赶紧继续收拾,一边收拾一边打量他,这个老人身形修长,刚才走路的时候也很轻快,只是这大热的天,他却一身长衣长裤,还戴着副能遮掉半张脸的大墨镜,看着就热。
而他显然自己也感觉热,不停地用手扇着风,却不见他出汗。
我正胡思乱想,他忽然站了起来,走到了那块皮的前面,小心地打量着。
“你知道这是什么皮吗?”他说。
我刚想回答不知道,但平时就爱听传说故事的我,知道高手在民间,越是不起眼的人,有时越是不能小看。我觉得他这话问得蹊跷,于是说:“老爷子知道这是什么皮?”
那老人背对着我,干笑了两声,听起来阴森森的,我看不到老人的表情,但已经后背发紧了。
“这是人鱼皮!”
老人的话声音不大,但在我听来却有了绕梁之势。
果然不是一般人,我赶紧让老人坐下,给他沏了一壶上好的新茶,老人看了一眼放在他眼前的茶水,挥了挥手说:“我不能喝茶,有酒吗?”
收拾房子的时候,我正好找出了两瓶酒,很老的样子,我对酒不太了解,也不知还能不能喝,于是拿了过来给老人看,老人看了眼很满意,拿起一瓶打开就喝,一口就喝掉了半瓶。
那可是一斤装的53度白酒啊,老人喝完竟面不改色,抹了抹嘴叹了一声:“好酒。”
我有点迫不及待了,想知道人鱼皮的事。看我急切,老人笑了笑,先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问我这皮是怎么来的。
我把经过跟老人讲了一遍。老人又喝了一口酒,问我:“你听说过南海采珠人吧?”
我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就是专门采珍珠的人。”
于是老人给我讲起了人鱼的故事。
采珠产业在西周时已经很成规模了,那时候沿海人家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统治力量的逼迫,都要训练自己家的孩子采珠,男女都有,两三岁就要下海,等孩子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能独立采珠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者对珍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海采的珠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了。于是,采珠的深度不得不一再加深,可是危险也随之加大,大量的采珠人一去不复返,有幸能够回来的采珠人就会被要求向更深的海底下潜。
最后就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比别的人潜得更久也潜得更深,他们的身体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身形越来越修长,皮肤越来越光滑,再后来,眼睛上还出现了防水的膈膜。
“这就是人鱼……”老人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不敢相信,却又已经相信了。
【人鱼皮】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