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三代情缘今再续

时间:11-04 现代故事 提交错误

50多年前,一支如今已经“消失”的部队,用血和肉,用理想和信念,在大西南险恶的崇山峻岭中,建起了一座钢铁长城——成昆铁路。

说起成昆铁路,那可了不得。有道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1949年之前,四川境内没有一寸铁轨,中国人民解放军是靠着双脚挺进大西南的。后来,党中央作出了“搞三线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成昆铁路正是其中一项重点工程。由于施工极其困难,修建成昆铁路在当时被外国人称为“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纷纷惊呼:“中国人疯了!”

1958年7月,成昆铁路正式动工,但开工不久,便遇上了持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如何吃饱肚子”成为了当时困扰国人的最大难题。中共中央发出紧急通知,要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压缩,一批重大建设工程被迫搁置,其中就包括开工不到一年的成昆铁路。

然而,成昆铁路毕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意义,没钱了只能停,有钱了还得修。就这样,此后的三年间,成昆铁路工程三次停工,又三次开工……

1965年秋天,铁道部第二局十二处由于施工人员短缺,来到四川省安岳县招工。当时,年仅19岁的韩礼芳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听说要招工人参加成昆铁路修建,便毅然选择了离开家庭,背起行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与韩礼芳同去的有数百位同乡,经过四天的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了四川省喜德县,这里正是成昆铁路沙木拉达隧道的所在地。

一位老工人回忆说:“那时修铁路全靠人力,肩挑背扛,翻山越岭,很多东西只能靠我们一步一步地往上搬。因为没有先进的技术,很多隧道开挖钻孔,都是我们先拿大锤和钢钎一点点凿出孔来,然后再爆破的。”受施工条件的限制,沙木拉达隧道的施工难度之高,简直令人难以想象,不仅如此,工人们甚至会面临生命危险。在施工过程中,曾经有过这样悲壮的一幕:工人们在高山上宿营,白天,一场暴雨冲走了他们的被子;夜里,一场大雪又不期而至。第二天早晨再看,帐篷不见了,工人们蜷曲的身子像一座座“雪丘”。哨声一响,“雪丘”们立刻开始松动,一个个“雪丘”变成了雪人,慢慢地站了起来,然而,有两座“雪丘”却静卧在雪原中,再也没能站起来……

一天,不幸突然降临到了年仅22岁的韩礼芳的身上。在那之前,韩礼芳还在隧道口找人拍了一张照片,准备寄给远方的妻子。三年来,他与世隔绝,一直没能与家里联系,终于有机会把照片寄给妻子看看,也算是给她的慰藉。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张照片竟然成了夫妻俩的“最后一面”。

1968年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奔腾而下,洪水来得那么急、那么猛,几十个鲜活的生命甚至来不及发出声音,就被汹涌的洪水卷走了,韩礼芳也在此次灾害中不幸遇难。

得知噩耗后,韩礼芳的妻子痛不欲生,她甚至动了轻生的念头。可是,两个女儿还这么小,一个7岁,另一个才4岁,她们连妈妈心中的悲痛都不能理解,要是没有了妈妈,她们该怎么办呢?看着眼前的两个孩子,韩礼芳的妻子擦干了脸上的泪,心里默念着:“礼芳,你走好,我会好好将两个孩子抚养长大……”

当时,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出远门很不方便,韩礼芳的妻子没来得及见上丈夫最后一面。就这样耽搁了一年又一年,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孩子们早已长大成人。韩礼芳的妻子无数次想去给丈夫扫墓,却根本找不到丈夫埋在哪里,她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父亲是为国家建设牺牲的,他是一位英雄。”

这年清明节,大女儿突然眼泪汪汪地对韩礼芳的妻子说:“娘,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爹的坟地上长满了荒草,我想去给爹拔拔草呀!”小女儿也抽泣着附和:“娘,我也想给爹磕个头,爹到底埋在哪呀?”韩礼芳的妻子望着两个女儿,唯有泪水涟涟,一声长叹。没能为韩礼芳扫墓,早就成了这个家庭最大的遗憾。几十年来,母女三人在成昆铁路沿线走访了上百个地方,打听了很多人,有人说韩礼芳被葬在广东,有人说他被葬在四川,还有人说在成昆铁路的山洞口……她们一次次确认,换回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2016年,中铁隧道局集团重返大凉山,再次承担了建设新成昆铁路的任务。2017年,中铁隧道局集团举行了盛大的“重返沙木拉达”活动,用以缅怀历史,传承壮志。一位企业劳模也参与了这次活动,他叫母永奇,而他的外公,正是去世了将近50年的韩礼芳!

有时候,上天在冥冥之中好像有所安排,一家人几十年未了的心愿,居然在不经意间达成了。那天,母永奇在给烈士们献花,突然,他看到石碑上有个熟悉的名字:韩礼芳。他惊呆了:“这不是我外公的名字吗?”他揉了揉眼睛,没错,就是外公的名字!母永奇的心里又激动又沉重,他赶紧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发过去照片,经过确认,那的确是他外公的陵墓。

得知这一消息,母永奇的家人连夜乘火车赶到了沙木拉达烈士陵园的所在地——四川省喜德县。下火车时,一位73岁高龄的老太太走路颤颤巍巍的,她的腿脚和眼睛都已浮肿,赶路的步伐却热切又坚定,她正是母永奇的外婆、韩礼芳的妻子!

青山处处埋忠骨,还身何须桑梓地。将近50年的苦苦寻找,今朝终得相见,虽是一座青冢,却让一家人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

在碑前,一家人含着热泪,默默地肃立着。韩礼芳的妻子忍着锥心的伤痛,抹了一把泪,说:“礼芳,我来看你啦……”

英雄的事业,还需要英雄的好儿郎来继承和弘扬,母永奇深情地说:“我只在照片上见过外公,也听母亲提起过外公的生活点滴,但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觉得自己和外公如此亲近。有时候我在想,外公为国家的铁路建设事业奉献了生命,作为他的后代,我该怎么做,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中铁隧道局集团的一名盾构主司机,母永奇翻阅了几百万字的技术资料,记下了12本厚厚的学习心得,由他创造的渣土改良掘进方法在盾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他先后参与盾构拆装十余次,深入了解了盾构的每一个零部件。目前,他担任国内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春风号”的主司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功勋工匠”名录,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一枚枚奖章,一本本获奖证书,见证着母永奇的努力和奋斗。

三代情缘,岁月如歌,往事并不如烟……

【三代情缘今再续】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