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个程度,任川再也无话可说,黯然道:“那我先订机票回去了。祝你一路平安,成功登上珠峰!”
万志红原本对任川买通人偷走骨灰盒的做法就十分恼火,现在见他又临阵退却,更是失望至极。
肖英奎同西藏登山协会的人挺熟悉。协会的人听说他的高中女同学要带着骨灰登珠峰,替弟弟实现宏伟的愿望,深为感动,当即决定免费派夏尔巴人巴桑作向导,三人一组于10月10日出发登珠峰。
五、姐弟圆梦
10月10日,晴空万里,风速较小,这是登山的好天气。
临出发前,巴桑神情严肃地对万志红和肖英奎说:“攀登珠峰是一项很危险的运动。要想成功登上珠峰需要许多条件,除了体力、毅力、胆识外,还要靠运气,一路上像高山反应缺氧、暴风、雪崩等,随时都可能出现。登山遇难的事时有发生,你俩可要做好万一的准备。”
万志红听着没有被吓住,反而淡然一笑:“请巴桑放心,当我决定替弟弟圆梦珠峰,从内地到西藏时,已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假如我不幸遇难,也死而无憾,决不后悔!”
“言重了!言重了!”肖英奎忙说,“志红,别说些‘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话,我和巴桑一定鼎力相助你成功登上珠峰!”
巴桑眺望远方白雪皑皑的雪峰,在胸前双手合掌,虔诚地祝愿:“愿活佛保佑我们吉祥如意,顺利登顶!”
早上8时,肖英奎让分局派车把三人送到绒布寺。这里立有一块石碑,上面用藏文、汉字、英文镌刻着“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和“海拔5200米”的字样。站在珠峰大本营的石碑前,万志红双手捧着弟弟的骨灰盒,神色庄重地留了个影。
11日一早,三人穿着防寒服、登山靴,戴着头盔、风镜、手套,背着氧气筒和旅行包,拄着登山杖,从珠峰大本营出发,向着珠峰北坳进发。肖英奎为了减轻万志红的负重,就要求把骨灰盒放进了自己的旅行包。
三人精神抖擞,开始了艰难的攀行。一路上,万志红感觉身体状态还不错,没有产生一点高山反应。肖英奎紧跟万志红身后,他对万志红的适应能力感到惊讶,夸赞道:“志红真是好样的,天生的登山料!”
两天后,三人顺利抵达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巴桑说:“在这里休息一天吧,明天再向顶峰前行。”
13日出发不久,天不作美,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雪山上到处迷蒙蒙一片。肖英奎提出,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等雪停后再走,巴桑不同意:“坚持住,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稍久一点,全身立即就会冻僵。”此时,万志红面对周围一座座晶莹瑰丽的雪山在身边环拥而坐,仿佛相聚过来欢迎远道而来客人的景象,竟然心驰神往,举起双手,像天神般伸向远方,激动地向着高空招手……
过了一会儿,雪慢慢停了下来。三人好不容易到达珠峰第一台阶位置。万志红精神松弛下来,正要喘口气,突然,登山靴未站稳,脚下一滑,口里大喊:“哎呀——”还不等肖英奎和巴桑过来拉住她,万志红的双脚已直溜溜地往下滑去……眼看就要坠入万丈深渊,葬身雪原,不幸中的万幸是,她神奇地被悬崖下的一排冰川挂住了。惊恐万状的万志红吓懵了。她静静地望着无边无际的雪原,心中是万念俱灰。巴桑和肖英奎是无法下来救自己的,这下完了!自己很快就要冻僵,成为一具僵尸。虽说登珠峰之前自己是作了最坏的打算,但一旦灾难真正降临头上,她还是感到恐惧。绝望之中,万志红感到十分悲哀,泪水慢慢流了出来……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她感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时,感觉腰间的绳索在拽紧,整个人也一点一点地往上移动。只听肖英奎在上面急切地喊着:“快用手爬!用脚蹬!”上下一齐使劲,她终于爬到了悬崖上。
原来,为了预防有人失足,出发前,巴桑准备了一根长长的路绳,每个人用一把主锁将自己拴在路绳上,路绳把三人串在一起。
万志红惊魂稍定后,十分感谢巴桑和肖英奎的救命之恩。
巴桑指着肖英奎微笑地说:“你滑下悬崖的那一刻,肖民警急坏了,不顾一切要跳下去抢救你,是我拦住了他。这虽然是送死行为,但这种舍己救人的壮举确实令人感动。作为一名向导,抢救遇险的登山者,这是我的职责。”
万志红过来抱着肖英奎的手,激动地连声说:“谢谢你!谢谢你救我!”
肖英奎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不用谢。我是一名警察,抢救遇险的群众,也是我的职责。”当两人炽热的目光透过风镜对视,心中都感到有一股暖流在奔涌……
17日傍晚时分,三人攀登到了突击营地。巴桑安排在这里好好休息一下,补充食物,恢复体力,再往上就是最后的登顶冲刺了。巴桑和肖英奎不顾地上刮起的雪粒吹打在脸上十分刺疼,挺熟练地支起了帐篷。躺在帐篷里,万志红感到胸闷,不停地喘息,不时还咳嗽。肖英奎瞅着万志红痛苦的模样,十分焦急,关切地问:“志红,没事吧,明天就要登顶了,你可要坚持住啊!”万志红点点头,没说话,只是伸出一只拳头扬了扬,表示她有信心登顶。
在这海拔8300米的雪地,冰块烧几个小时都融化不了,更别奢望煮食物吃。三人吃着登山特备的食品。肖英奎则把果冻放在怀里“热”,溶化了再拿给万志红吃。睡觉时,万志红老觉得防潮垫下面硌人。她纳闷地掀开垫子一看,妈呀!竟是一具以前遇难的登山者的尸体,是被巴桑悄悄拖来垫底的。一晚上,她都在胡思乱想,不能入睡。巴桑和肖英奎却毫无顾忌,钻进睡袋一会儿就睡着了。
18日凌晨,三人收拾好帐篷,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在前面带路的巴桑一连滑倒好几次。万志红走了一段路后,感到头昏眼花,腰酸背痛,每向上一步都步履维艰。肖英奎也觉得很累,但在前面仍不时用手势鼓励万志红,一定要尽全部体能攀爬,争取成功登顶。
在海拔8800米的位置,肖英奎眼望不远处的珠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他控制住自己异常兴奋的情绪,停下了脚步,等万志红赶上来,两人一起登顶。可是停下来又实在太冷,就在原地不停地踏步。万志红本来是心力交瘁,气喘吁吁,当抬头看见肖英奎和巴桑在前方等她,心头一热,就奋力往上攀去。走近肖英奎时,她筋疲力尽,一屁股坐下要休息一会儿。肖英奎赶紧抱起她,示意千万不能坐,这样很危险。万志红点点头,顽强地站起来。两人携起手,一步一步向着顶峰攀登……
6时50分,三人登上了一个小平台。巴桑说,这里就是珠穆朗玛峰之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万志红站在地球之巅,望着伸手可触般绚丽的朝霞和脚下连绵起伏的群山雪峰,人像浮在太空之中,有如梦幻般的感觉……她激动不已,心潮澎湃,心里在默默祷告:志勇,我的好弟弟,姐已成功登上珠峰了!你的遗愿终于实现了!肖英奎不停地挥动手臂,欢呼着:“我登上珠峰了!我登上珠峰了!”喊完,竟忘情地和万志红拥抱在一起。巴桑望着两人欣喜若狂的样子,欣慰地笑起来。肖英奎很快意识过来,赶紧害羞地松开了手。他从旅行包中取出骨灰盒,交给了万志红。万志红神色凝重地将骨灰盒放在雪地上,又取出那件红T恤如旗帜般两手展示。肖英奎取出相机按下快门,拍下了这姐弟俩圆梦珠峰的珍贵镜头。这时,巴桑提出,要肖英奎和万志红两人合影留念。万志红微微一笑,羞涩地低下头。肖英奎大大方方走过去,紧挨着万志红。在镜头前,两人扬起幸福的笑脸,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照完相,巴桑见万志红和肖英奎要撬开厚厚的冰层安葬骨灰盒,过来劝阻道:“为了不让珠峰受到环境污染,出发前,登山协会领导反复叮嘱,不要把骨灰葬在顶峰,但可考虑安葬在珠峰大本营绒布寺后面。”
六、魂系珠峰
天渐渐亮了。天尽头翻滚的云层中一条光线泄出,有如一柄长空利剑刺向雪山冰川……见万志红和肖英奎沉浸在珠峰雄伟壮观的景色之中,巴桑提醒说:“顶峰风很大,气温在零下40度左右,又极度缺氧。我们在这里多呆一分钟,就有一分钟的危险,必须马上下撤。”确实,肖英奎的手指头开始发黑,再不下撤就会有坏死的危险。万志红由于体力极度疲劳,人非常嗜睡,然而一旦睡久,就会引发脑水肿死亡。
三人立即下撤。从开始下撤的那一刻起,三人又面临更艰险的挑战。在第二台阶到蘑菇石之间,万志红的氧气用完了,严重的缺氧使她两耳嗡嗡作响,眼前直冒金星,人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的状态,窒息的危险随时可能发生。肖英奎看见万志红十分痛苦的样子,焦急万分,毅然把自己的氧气筒取下给万志红。万志红慌忙推让:“不!我不能用你的氧气。你的氧气筒给了我,你怎么办?”
肖英奎笑着说:“我长年在高原工作,已经适应了,再说我的身体素质比你好,能挺过去。”
万志红吸了口氧气后,人感到舒服多了,脚步也轻松了。可是,肖英奎没了氧气,走了一段路后,就开始大口喘粗气,脸色发黑嘴唇发紫,步履也沉重起来。又走了一段路,他瘫坐在地上,再也坚持不住了,对万志红说:“你,你和巴桑……先下山,我……慢慢下来……”万志红鼻子一酸,眼眶红了,要取下氧气筒,肖英奎坚决不让。他宁愿自己忍受缺氧的痛苦甚至窒息的威胁,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万志红。正在肖英奎面临生命危险的紧急时刻,幸好巴桑在路边找到了一瓶登山者丢弃的氧气筒。肖英奎获救了。危难时刻见真情,万志红又一次抱住肖英奎的手,热泪盈眶,动情地说:“英奎,你真好!”
三人经过6小时的艰难行走,终于下撤到了7790米的相对安全区。
在返回珠峰大本营的路上,肖英奎心情舒畅,话多了起来,说着说着,突然问道:“志红,你那男朋友为人怎样?”
万志红听他这么一问,皱了下眉,厌恶地问答:“通过这些日子的观察,发觉这人怯懦自私,不是我心仪的如意伴侣。”说着,叹了口气:“回去后,我就跟他分道扬镳。”
肖英奎心中“咯噔”一下,愣了片刻,红着脸瞅了一眼万志红,大胆地提出:“志红,你不会讨厌我吧?我俩做朋友好吗?”
万志红回想起登珠峰路上肖英奎两次豁出命来救自己的情景,也钟情上了这位无私无畏的老同学。她含情脉脉羞涩地点了点头。
肖英奎兴奋地说:“我争取尽早调回家乡工作,天天和你在一起,为你保驾护航。”
万志红抿嘴一笑:“万一你调不动也没关系,我就到拉萨来开肯德基店,把洋快餐生意做到雪域高原来。”
回到珠峰大本营后,稍作休息,按照万志勇临终前的遗愿,万志红和肖英奎缓步来到绒布寺后面,挖开一块冻土,将弟弟的骨灰盒用那件红T恤包好,然后安葬下来。坟茔前还立了一块用木板做的墓碑,上面写着:登山者万志勇之墓2009年10月立。
【带着骨灰登珠峰】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