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乞骸骨-上书乞骸骨

时间:12-09 现代故事 提交错误

成语故事 乞骸骨(第1095集)

乞骸骨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乞骸骨,指古代官员由于年老而请求退休。

《汉书》

赵充国,字翁孙,汉族,是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后移居今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西汉著名的。

赵充国善于治军,爱护士兵。行必有备,止必坚营,战必先谋,稳扎稳打。

赵充国一生的主要功绩集中表现在晚年,七十三岁时,主动领兵出征,七十九岁凯旋回京,以如此之老龄,顶风冒寒,坚守边境,这在中外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赵充国

七十五岁那年,赵充国向皇帝写了退休申请书(充国乞骸骨),皇帝答应了他的要求,并赏赐给他王公贵族才能使用的安车驷马,以表彰他的功绩。

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 读史明智,长知识。

熬夜费灯,码字不易,请读者加个关注吧!

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哦! 发现错别字请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给我!

幼时凿壁借光,暮年专地盗土

◎赵柒斤

西汉东海郡承(今山东兰陵)人匡衡,幼时“凿壁借光”的故事,成为照亮贫寒子弟刻苦求知路上的一盏“小桔灯”。但令人唏嘘的是,2000多年前成功“逆袭”的典范匡衡,暮年却因“专地盗土”被贬为庶人,恶名昭彰。

《汉书·匡张孔马传》说,匡衡家世代务农,因家境贫寒,匡衡很小就“庸作以供资用”。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古文经学开创者刘歆据此创作的“凿壁借光”故事,成为贫寒子弟勤奋读书的标杆。《西京杂记》卷第二“闻《诗》解颐”条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来,匡衡到一个大字不识、“家富多书”的土财主文不识家打工,不要报酬,“愿得主人书遍读之”。文不识非常感慨,“资给以书,遂成大学”。匡衡还是“诗经癖”,当时社会流行一句话:“无说《诗》,匡衡来。匡说《诗》,解人颐。”匡衡很快成为超级网红,“学者多上书荐衡经明,当世少双。”匡衡顺利成为太子刘奭的老师,并很受太子待见。

刘奭(汉元帝)即位不久,“是时,有日蚀、地震之变,上问以得失”,匡衡的学问一下子派上用场,他引用《诗经》上行下效的道理规劝汉元帝,希望他注重教化,让百姓有向善之心,懂得礼让。“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廉耻之节薄,淫辟之意纵,纲纪失序,疏者逾内,亲戚之恩薄,婚姻之党隆,苟合侥幸,以身设利。不改其原,虽岁赦之,刑犹难使错而不用也……以崇至仁,匡失俗,易民视,令海内昭然咸见本朝之所贵,道德弘于京师,淑问扬乎疆外,然后大化可成,礼让可兴也。”匡衡的奏答很对刘奭的口味,匡衡由此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匡衡任太子少傅期间,多次上书表达理政的意见,陈述之道,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时,他总按经典答对,言合法义,深得汉元帝信任。匡衡认为:“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经之指,则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匡衡的主张得到汉元帝、汉成帝的大力支持,以致汉朝中期后兴起了独尊儒术、推重经学、微言大义的社会风尚。匡衡也由光禄大夫升为光禄、御史大夫,并于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升任丞相,位列三公,封乐安侯,堪称学而优则仕的典型代表。

其实,汉元帝、汉成帝眼中“遵修法度,勤劳公事”的这位良吏,并非传统的“书呆子”,他为官非常世故圆滑且教子无方。汉元帝后期十分宠信宦官、中书令石显,身为丞相的匡衡“畏显,不敢失其意”。汉成帝刘鷔即位后,匡衡联络御史大夫甄谭等弹劾石显及党羽。正直的司隶校尉王尊等实在看不下去“两面人”匡衡的表演,便向皇帝检举他。吓得匡衡连夜“上疏谢罪,称病乞骸骨”。汉成帝不仅没降罪,还多次安慰他,赐爵位、美酒、肥牛、封地。没过多久,匡衡的大儿子、时任越骑校尉的匡昌“醉”,被缉拿归案,“越骑官属与昌弟且谋篡昌”,事发后,匡衡“免冠徒跣待罪”,又被刘鷔阻止。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成了压垮匡衡的最后一根稻草。

按西汉法律规定,匡衡因封侯所赐土地为三千一百顷,但他利用“郡图失误”,测量时给自己增加了“四百顷”。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重新“定国界、上计簿、更定图”,下属向匡衡汇报了此事,可匡衡将错就错,不愿吐出到嘴的肥肉,地方官员畏惧他的权势,不敢严格执法,就睁一眼闭一眼任匡衡非法侵占这些土地。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司隶校尉骏等大臣便联名弹劾匡衡“专地盗土”。根据汉代法律,“赃在十金以上,即犯重罪”,(匡)衡多占四百顷土地所收租子远在十金以上,应当严惩不贷。但汉成帝于心不忍,只将匡衡从位极人臣的丞相一撸到底,变成普通百姓,几年后他便一命呜呼。

《山河月明》看懂朱棣在锦衣卫的三立两废,才明白朱允炆为何削藩

文|阿朱啊

朱允炆和朱棣是亲叔侄,却积怨颇深。

尤其是太子妃常氏和皇长孙朱雄英相继薨逝后,朱允炆对朱棣的厌恶更甚从前。

就在朱棣北征大捷时,整个翰林院为朱棣功过和蓝玉的处罚问题争论不休时,朱允炆深觉得朱棣就是大明的祸害,即便立再大的功劳,也难掩其身上的桀骜不驯。而这却是身为一个臣子绝对不能允许,更不能助长的风气。

只不过,他满腔的愤懑无处宣泄,只能悄悄和海别同乘一辆马车时发泄内心的不满。虽然他已年满十二岁,却也非嫡非长,即便有朱标的偏爱,但碍于朱允熥这个嫡次子的存在,他依然只是皇太孙的待选人之一。

直至朱标病薨,他才在同年被立为皇太孙,被朱元璋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直至朱元璋驾崩后,他亲掌政权后,才开始一步步策划削藩计划。

按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朱字来,就算朱允炆登上帝位,自己的众位叔伯们再不服气,闹来闹去都还是朱家的天下,但他却一鼓作气,企图用雷霆手段把所有的藩王都重整一边。其过程其手段又过于残忍,以至于朱家长辈差点都折在他手里。

细看《山河月明》才发现,朱允炆对藩王的成见颇深,尤其是以朱棣为首实力最强的藩王,大有不削彻底不罢休的架势。而这并非他的灵光乍现,早在朱棣开始效力锦衣卫时,他就下定了决心。

锦衣卫是由朱元璋提出并设立的,当时就遭到了朱标的强烈反对,还曾扬言道,即便现在设了锦衣卫,等他掌权的时候也会废除。而之所以选中朱棣做锦衣卫的首领,主要是在看重朱棣的狠厉和不畏惧,更重要的还有朱棣身上那份嫉恶如仇。

对于朱棣,朱元璋就提了了一个要求,要他将锦衣卫带成一个人人恐惧的地方,只要听到锦衣卫的名字就汗流浃背。而朱棣正式宣布成立锦衣卫后,就下令缉拿百户徐静,利用无需经过三司的特权尽可能神速地捉拿可疑百官,并在百官面前对于贪官杖责行刑,以此达到震慑百官的效果。

只不过锦衣卫虽是京都最跋扈的人,但也是最懂得礼仪的人。这点让百官痛恶又抓不到弱点。而徐达在北平传来的出现了大元探马军司的消息,以及朱元璋刚安排了秦王和晋王就藩,出现了运河堵塞之时,就出现了大元趁机骚扰的现象,抓细作的任务迫在眉睫,也给了锦衣卫雏形初成的机会。

朱棣和徐达联手设计“瓮中捉鳖”,竟真的钓出了细作。朱棣表面上用死囚替换了犯官斩首示众,暗地里却将犯官秘密运送到了京都诏狱,让原本投反对票的朱标彻底相信锦衣卫的必要性。

锦衣卫的成立虽是朱元璋提出的,但由于朱棣的迅猛操作,造成了敌对声音盖过功劳的局面。终因捕获细作有功,才得到朱标的认同。锦衣卫这个机构才算堪堪存活下来,还有了雏形。

锦衣卫的存在有巩固皇权的作用,却侵犯了一众官员的利益。因为大明初期,朱元璋施行的是重视百姓,薄待官员的策略,所以,在朝为官的官员多多少少都会利用职权谋私利。而且这一通性的认知,几乎让大半官员选择抱团取暖。

这样的局面就让皇权和官员出现了断层的局面,也就是秦王妃策划的“君臣相疑”的计划,但朱元璋却顺势推举了胡惟庸做中书左丞相。而胡惟庸也不是什么清官,相反他和朱亮祖、冯胜等人早就穿一条裤子,是真正的国之蛀虫。

在胡惟庸任命之前,朱元璋和朱标有一段很耐人寻味的话,“你自己想想,是一个一个小圈好,还是举朝上下一起抱团的大圈子好啊。他是个难得的聪明人,朕想再看看,他到底聪明到什么地步?”

朱棣潜去了北平,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抓了六十人,但证据确凿的只有十多人,这一下就捅了马蜂窝,就连朱标也训斥朱棣全凭刑法让人招供,有宁枉勿纵的味道。

但胡惟庸却嗅出了朱元璋要和淮西老臣算总账的推断,请教李善长无果后,就怂恿百官殊死一搏。出现了黄大人在宫门口击鼓喊冤,并且当众自尽表达自己的愤慨。引发百官一起去宫门口磕头喊冤,又被朱棣带着的锦衣卫一顿棍棒相加,把锦衣卫彻底摆在了火上炙烤的位置。

朱棣的迅雷手段以及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一人的做法,让锦衣卫处在风口浪尖上。与其说锦衣卫搞得人人自危,不如说触犯了胡惟庸利益。这看似热闹的百官对抗锦衣卫,虽然朱棣被贬为庶人才算告一段落。

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些一入贪门难收手的贪官们,以为法不责众,就顶风作案带着空印的报表来京都,殊不知朱棣等的就是这个时刻,人赃俱获顿时让所有涉案人员无所遁形。

而原以为胜券在握的胡惟庸也只能长叹一声,连喝酒的手都是抖得。由朱柏亲自带队锦衣卫捉拿胡惟庸。

其实早在朱棣得知胡惟庸屯军粮的事情就赶紧去了凤阳,就是想要打胡惟庸个措手不及,可是却没能没能打下胡惟庸的七寸。而胡惟庸也因此低估了朱棣,一番朱棣的一立一废锦衣卫首脑之后,最终才被朱棣抓住证据拉其下马。

而这次牵涉到空印官员的一千七百多人,也都根据罪行轻重发配或者斩杀,就连已经逃跑的朱亮祖也被押解回京。

而胡惟庸却在临死前写下了认罪书还有他从王公侯那里拿来的好处账册,将是要大动干戈还是要如何处置都让朱元璋自己做主。最后被朱元璋赏赐自尽。

胡逆案可是说是锦衣卫功劳簿上的里程碑,也真正达到了闻之丧胆的效果。只不过,凡事都过犹不及,特殊时期尚且能用,一旦事情尘埃落定,就会再次涌现出反对的声音。

自胡惟庸自尽之后, 九个多月的时间,吏部的官员还存在缺失很多没有补齐的情况,朱元璋再次收到了弹劾锦衣卫的奏折,其中还有铁玄的名字。

朱棣也大为震惊,没想到铁玄也跟着一起弹劾朱棣,但张玉却认为这次是那些从空印案里全身而退的官员,如果这次连正直的人都不在了朝廷就不是朝廷了。又加上徐妙云以北平适合朱高炽养身体为由建议去北平。

又加上方孝孺的父亲因为空印案受到牵连而死,而方孝孺下跪都很难拿走父亲的骨灰,让朱棣唏嘘不已。虽说胡逆案是正确的,但难免会有无辜的现象。如此一来天下士子视锦衣卫视为洪水猛兽也有一定道理,之地就有了请辞锦衣卫职责的想法。

而朝中长官户部的老臣徐大人现在都已经八十二了,属实年龄大了,也侧面反映了朝中缺官的严重性,朱元璋也知道大臣对锦衣卫不满,但朱元璋却也深觉的锦衣卫的重要性。

不得已的朱元璋只好用胡惟庸重开科考的法子,并让铁铉负责科考的事情,亲笔赐了一个字鼎石,好承诺等这些事尘埃落定就让朱棣离开。

朱棣第二次辞退锦衣卫职责,是出于朝局的稳定,以及胡逆案中牵连无辜的愧疚。功成身退历来都是聪明之举,朱棣也明白锦衣卫只能用于非常之时,而不能成为众人靶子的道理。

李善长虽然没有被胡逆案波及,但自身以及为他马首是瞻的一帮老功臣们,并没有收手,相反亦有膨胀的苗头。但朱元璋突然把朱棣召回的举动,也让李善长党大惊失色。

李善长原本是信心满满想着和朱元璋谈判,抱着至少做个富家翁的目的,向朱元璋讨要上千顷的田地。却被朱元璋一本册子砸在了脸上,还说要钱一个子都没有。

而不甘心的李善长一边诉说自己为国为社稷的不易,以及夹在皇帝和淮西功臣之中的左右为难,希望朱元璋能留几分颜面。

但最终却未能谈拢,李善长骂朱元璋是独夫,朱元璋骂李善长得了失心疯,却引发了淮西老臣都拿着免死铁券来到宫门口,请求朱元璋准许他们乞骸骨回乡。

而朱元璋则直接把以李善长为首的八位开国功臣抓捕入狱,只不过,这次的朱棣并没有以往的振奋,而是有些晃神。等朱棣看望李善长时,却被一句“直待咸阳竟属谁”,气得面露怒意转身离开。

李善长的这首诗十分不友好,不仅要给朱元璋冠上谋害功臣的罪名,还暗示朱元璋老迈后,这大明江山或许会有易主的危机。而当下除了朱标当政,却还有朱棣这个强悍的藩王,意图就是想要离间朱元璋父子。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此消就是彼长,在朱元璋几轮杀戮功臣后,留下来的实权者就仅剩朱姓子弟了。但皇位只有一个,兄弟相争的例子并不在少数,这也是每位皇帝暮年时不得不预防的问题。

朱元璋已老、朱标先薨、朱允炆年幼,朱棣这样的叔伯藩王就成了隐患。在朱元璋最后赐死蓝玉后,也再没有时间为朱允炆护航了。

而朱允炆也早在八岁的时候,就对朱棣有自己的看法。当时的朱棣刚成立了锦衣卫,正在纠劾百官的劲头上,朱允炆就骂朱棣是酷吏。

直至朱允炆十二岁那年,看似对朝政毫不关心,却暗中让人注视着朝中的一举一动。而这次对于朱棣招降乃尔不花的大捷,不仅是他,就连朱元璋和朱标对朱棣也有了防御之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哪怕是自己的血脉或亲兄弟。

任何实权者都不希望身边有个功高盖主,随时都能振臂一挥的人存在,而李善长临死前的诛心,也撕破了皇室兄友弟恭的伪面孔。

身在帝王家,看似荣宠无边,实则如履薄冰。无能的被欺辱,有能力的却又被猜疑防备,甚至还没有外人更有机会施展抱负。

朱允炆作为守业皇帝,也必定要对藩王下手,就如朱元璋对功臣下手一个道理,独裁专制是历代皇帝的首要任务。

只不过,削藩能否成功除了心志外,更重要的是策略和手腕,未经历过大事的朱允炆在久经沙场的朱棣面前,还显得稚嫩和优柔寡断。这也就给了朱棣可趁之机,从而改写了历史。

或许是朱允炆的前半生用光了好运气,就在登基为帝后,却折在了削藩上,最终落个下落不明的凄惨下场,就连在位的事实,也被朱棣几近抹杀,祭奠的陵墓更不会有。

【乞骸骨-上书乞骸骨】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