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乐道安命、乐道安命打一生肖

时间:12-09 现代故事 提交错误

品读扬州八怪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由于环境、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地方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不同的风土人情,有趣而独特,往往被冠之以“怪”字,于是就有了“八大怪”“十大怪”“怪”等说法,统称“八大怪”。如,东北的“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旱烟袋,反穿皮袄毛朝外,养个孩子吊起来,斤半白酒不见外,棉乌拉脚上踹,不吃鲜菜吃酸菜,二人转表演人人爱”;陕西的“面条像裤带,锅盔似锅盖,辣子一道菜,盆碗不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板凳不坐蹲起来,秦腔不唱吼起来”;新疆的“神秘湖里出妖怪,男人爱把花帽戴,骆驼比车跑得快,春夏秋冬一天来,鞭子底下谈恋爱,风吹石头砸脑袋,条条井水连起来,鬼哭狼嚎谁作怪”;云南的“鸡蛋用草串着卖,摘下斗笠当锅盖,三只蚊子一盘菜,竹筒能当水烟袋,糌粑饼子叫饵块,背着娃娃谈恋爱,四季衣服同穿戴,蚂蚱能做下酒菜,姑娘叫老太,和尚可以谈恋爱,老太爬山比猴快,新鞋后面补一块,汽车还比火车快,脚趾常年都在外,娃娃全由男人带,蚕豆花生数着卖,这边下雨那边晒,四个一麻袋”,等等。这些“八大怪”,有的可能还有其它版本,有的可能是经过夸张了的,有的可能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而在江苏,曾经出现过不同于“八大怪”的另外一种“怪”——“扬州八怪”。这种八怪,说的不是扬州的风土人情,而是一些光耀青史的书画人物。

5月的一天,和夫人到扬州旅游,慕名参观了扬州八怪纪念馆,了解了扬州八怪的书画风采,感知了书画艺术的历史光华,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姿。那一天,细雨绵绵,我们冒雨游览,别有一番韵味。

扬州八怪,是清朝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近百年间活跃于扬州的一批志同道合、画风相近的著名书画家,一般指金农、郑板桥、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八位书画家,也有人把华嵒、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书画家列入其中,美术史上称其为“扬州画派”。八怪不止是八个人,“八”可看作数词,也可看作约数。扬州八怪来自全国各地,大多出身贫寒、乐道安命、清高狂放,书画是他们抒发心胸志向、寄托人生追求、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他们以“怪”著称于世,以诗书画印融合为表现形式,注重花鸟写意和抒发生活感受,不泥古法,标新立异,个性鲜明,风格异于常人,为守旧的正统派画家所不容,被称作“八怪”。“怪”在当时含有贬义,但从书画艺术发展历史看,则是一种赞誉。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怪”,有了他们的勇于创新、独辟蹊径、不落窠臼,才有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历史发展、历史繁荣、历史高峰。扬州八怪是中国美术史上熠熠生辉、光彩四射、璀璨夺目的群星。作为中国书画史上的杰出群体,他们锲而不舍的艺术追求、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卓尔不凡的艺术成就,令世人高山仰止。李鱓、李方膺、高凤翰、李勉、郑板桥先后分别受到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见,其中郑板桥还被乾隆御封为“书画史”。他们的绘画作品数量颇多,现存8000余幅,被国内外20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研究单位收藏。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近现代绘画大师大都受到过扬州八怪作品的影响。

在扬州八怪中,被奉为“八怪之首”的是金农,他是核心人物,而最出名、最有成就、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郑板桥,其诗书画在中国书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世称“三绝”。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6年,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中过秀才、举人、进士,在山东任过知县,晚年辞官在扬州以卖画为生。他的诗,或关注社会现实,如枪似剑,针砭时弊;或表达艺术纯粹,真挚风趣,意境盎然;或诠释人生哲理,蕴含深邃,寄情高远……如,他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流传千古的《竹石》诗,通过赞美竹石的顽强坚韧,表现了他坚贞刚强的性格特征。他的书法,以兰草画法入笔,融合篆隶草楷, 穷极变化,恣意洒脱,气韵流畅,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开创了书法历史先河,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他的画,以兰、竹、石、松、菊为主,并擅长以诗入画,凡画必题诗,题诗必佳作,诗画相映成趣。他的题诗画,是画也是诗,是诗也是画,是书也是题,表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意境,体现了“书画同源”“用笔同法”的艺术趣味,世所罕见。《竹石图》是他的代表作,竹子艰瘦挺拔、节节屹立、直冲云天,每一片叶子都有着不同韵味,墨色水灵,浓淡有致,活灵活现。郑板桥的诗书画,多是他刚直不阿、率真豁达、心系苍生、清正廉明、器宇轩昂人格、节操、境界、品行、气度的真实写照或艺术表达。他还给人们留下了“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等醒世箴言。徐悲鸿曾这样评价郑板桥:“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扬州八怪为何产生于扬州?这是由客观条件与时代需要决定的。扬州位于长江和运河交汇处,交通便利,物资丰盈,自隋唐以来,就以经济繁荣而驰名天下。进入清代,扬州成为东南沿海的一大都市和全国的重要贸易中心,尤以盐业最为昌隆,商贾云集,富甲东南。经济的富庶繁华,促进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兴盛,当时的扬州,不仅是东南的经济中心,也是东南的文化艺术中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许多文人墨客、书画名流,可谓群贤毕至、人文荟萃,扬州八怪应运而生。

扬州八怪纪念馆,面积4450余平方米,由主厅与东西廊房及珍品陈列厅组成,共有藏品170多件(套),集中展示了扬州八怪的产生成因与艺术成就。纪念馆是在一个叫西方寺的隋朝古建筑基础上改建的,金农曾在这里寄居过。主厅位于建于明代的楠木大殿内。大殿前,有两副抱柱楹联,一副是郑板桥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他在山东做官时写给学生的联句,说的是做文章要像“二月花”和“三秋树”一样,立意鲜明,新颖独特,务求简练,也体现了郑板桥的书画艺术思想;一副是金农的“三千余岁上下古,八十一家文字奇”,“三千余岁”指的是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八十一家”指的是文化英才不可胜数,表达了中国有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两副楹联都富有书法特色。一进入大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农、郑板桥、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华喦、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十五尊扬州八怪雕像,他们或站或坐,仿佛在一起鉴诗赏画、谈古论今,栩栩如生;背景中有石有竹,表现了扬州八怪的清高志趣与刚直气节;雕塑背后是当代著名学者江树峰为歌颂“扬州八怪”所撰写的《水调歌头》。在殿内展厅,以扬州漆画形式再现了18世纪扬州的风土人情,揭示了扬州八怪的孕育条件。东西廊房及珍品陈列厅,陈列有扬州八怪书画,以及金农寄居室复原场景和扬州八怪传人李亚如的画作精品。

纪念馆院内,绿草如茵,古树繁盛,茂竹修林,池塘环绕,假山点缀,清幽静谧;陈设着近60幅扬州八怪的书画刻石,似乎在向人们诉说扬州八怪的艺术造诣、艺术成就、艺术风采;摆放了一口硕大铁锅,据说是清代的,这样的铁锅在瘦西湖还有两口。在这里,优美的园林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交相辉映。

站在馆内陈列的书画前,欣赏扬州八怪的传世大作、不朽名作、历史佳作,即使隔着百年历史风霜,也依然能感觉到他们独步天下的艺术追求、艺术审美、艺术气象。

扬州八怪,在“怪”中呈现的是一种不墨守成规、不固步自封、不因循沿袭的开拓创新精神,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深深影响着中国书画艺术发展。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不能没有勇于改革、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的先行者、开拓者、奋斗者,这也是参观扬州八怪纪念馆后生发的一点感慨。

(写于2023年12月)

带“乐”字的成语。与“乐”有关的四字成语都在这里,值得收藏

第一个字是乐

乐极生悲、乐不可支、乐在其中、乐善好施、乐此不疲

乐不思蜀、乐于助人、乐天知命、乐山乐水、乐以忘忧

乐而不淫、乐道安贫、乐而忘返、乐乐陶陶、乐山爱水

乐天安命、乐此不倦、乐不可极、乐成人美、乐善好义

乐不可言、乐善不倦、乐昌之镜、乐道好古、乐事劝功

乐道遗荣、乐昌破镜、乐昌分镜、乐祸幸灾、乐嗟苦咄

乐道安命、乐业安居、乐天任命、乐行忧违、乐而不厌

乐乐不殆、乐道忘饥、乐而忘归、乐此不彼、乐极悲生

乐不极盘、乐而不荒、乐退安贫、乐变化天、乐往哀来

乐尽哀生、乐祸不悛、乐极则忧、乐尽悲来、乐极哀来

乐极则悲、乐新厌旧、乐极生哀、乐自由我、乐而忘死

乐极悲来、

第二个字是乐

其乐融融、其乐无穷、极乐世界、伯乐相马、长乐未央

何乐不为、伯乐一顾、苦乐不均、鼓乐喧天、鼓乐齐鸣

哀乐中节、礼乐刑政、广乐钧天、其乐无涯、暮乐朝欢

苦乐之境、其乐不穷、安乐世界、哀乐相生、极乐生悲

伯乐哭骥、伯乐识马

第三个字是乐

安居乐业、幸灾乐祸、津津乐道、好善乐施、敬业乐群

喜闻乐见、不亦乐乎、安贫乐道、礼崩乐坏、赏心乐事

礼坏乐崩、安家乐业、潘文乐旨、安心乐意、随缘乐助

躬耕乐道、安生乐业、知命乐天、敬业乐羣、贫而乐道

甘贫乐道、安堵乐业、安心乐业、安土乐业、不容乐观

好乱乐祸、安难乐死、虚中乐善、忠信乐易、推贤乐善

礼废乐崩、安居乐俗、王道乐土、安贫乐贱、利灾乐祸

安身乐业、仁者乐山、盲目乐观、

第四个字是乐

助人为乐、吃喝玩乐、知足常乐、喜怒哀乐、自得其乐

寻欢作乐、闷闷不乐、怏怏不乐、天伦之乐、寓教于乐

及时行乐、怡然自乐、苦中作乐、于飞之乐、与民同乐

为善最乐、忽忽不乐、郁郁不乐、钧天广乐、不改其乐

先忧后乐、悒悒不乐、愀然不乐、靡靡之乐、惨然不乐

具食与乐、衣冠礼乐、安身为乐、追欢取乐、朝欢暮乐

欣然自乐、钧天之乐、天伦叙乐、邑邑不乐、怅怅不乐

濠上之乐、富贵安乐、举酒作乐、纵情欢乐、宜家之乐

南面王乐、贪欢逐乐、泉石之乐、翩翩自乐、鞅鞅不乐

逢场作乐、愀然无乐、追欢作乐、暗中作乐、与民偕乐

喜闻见乐、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

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很多人作为一个事情的主导者,事情的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就会指责别人,而他从来都没想过,自己就是一个雕刻者,对于自己雕刻出来的作品不满意,就抱怨作品材质不好,从来都不曾想过是自己的技术不行。

与其花时间想着去改变别人,还不如有时间想着改变自己,改变别人是很难的,改变自己却是很容易的,只要自己愿意,时刻都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方法也比改变别人来得简单,那就是学习。

有时间就去学习,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当你实现了你的目标之后,你会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改变了,变得更加优秀了,而你回过头来,也会发现,曾经你想改变的人,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而与志同道合的人,就会适时地出现。

你不需要改变别人,只需要改变自己,你身边的人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正己而不求于人”的妙处所在,改变自己,与他人无关,自然“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也正是基于改变自己这一基点才能实现的人生境界。

想要遇见更多精彩的人,你要不停地学习,先遇见更好的自己。处在高位,不欺凌下属;地位低微,也不处心积虑地攀附权贵;静心修行自己的品德而不必刻意求助他人,那么也就没有怨怼之心。

上不怨愤苍天,下不怨恨他人,在人之上,需把他人当人,在人之下,需把自己当人,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位置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有人在上,有人在下;有起有落,有得有失。如何处之,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做到不卑不亢,不怨天尤人,不卑不亢,是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坚韧,不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因一时的得失而动摇。

在人之上,能把别人当人,尊重他人,不因地位高而傲慢;在人之下,能把自己当人,自尊自爱,不因地位低而自卑。

正如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境界,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修炼和提升,不怨天尤人,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生活中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面对困境,我们不能一味地埋怨和责怪他人,而是应该从自身找原因,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怨天尤人,只会让我们陷入消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而积极的态度,则能让我们在困境中找到希望,找到出路,人格的独立完善,在于能把自己这上与下的位置摆放好,清晰的人生定位和价值观,不被外界的评价左右,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决定,真正理解并尊重他人时,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在人生的舞台上,不论身处何种位置,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不卑不亢、不怨天尤人是我们应该秉持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君子无论身处何处都会安然自得,在者或管理者的岗位上,也不会欺负和轻贱下属;处在下属的位置,也不会谄媚和攀附上级。

君子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做最好的自己和正自己的心,而不会去责备他人,这样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抱怨。

在儒家看来君子就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他们一直关注着自己的内心和自省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不会向外找问题,自然就不会怨天尤人。

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求正己而不外求于人,所以也就不会招致怨恨了。因为君子乐道安命,安分守己,所以也就不怨天不尤人了。

“正己而不求(于)人”。这就非常难了,完全要求自己,处处要求自己,身心方面只是要求自己,而不要求别人,也不向人家求什么东西。

大学》的曾子就讲过:“求于人者畏于人”,古人讲“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做到无求于人,人品自然高了,人品要怎么样高呢?

自己觉得了不起,超越于人,那是傲慢,那是狂妄。怎么样叫做人格高呢?“人到无求品自高”。怎么样无求呢?要正己,所谓“诚意正身”,“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厚德载物!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乐道安命、乐道安命打一生肖】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