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若轻
举重若轻是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举起沉重的东西却像在摆弄很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信任繁重的工作或者处理困难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举重若轻呢? 我认为,首先是要摆正心态,对事情的期望不要太高,也不要对别人有过分的要求。否则就会增加心理压力,试想,一个心事重重的人又如何去轻松地做事呢?其次是要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只有这样,才能够开放思路、明确重点。只要将这些重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就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最后是要注意细节,从轻易入手。《道德经》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经验告诉我,先小后大、先易后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效的工作方法。总之,举重若轻不仅表现在工作实践及方法上,还体现出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曾经有人说,每个举重若轻者都是狠人。我想,举重若轻的人不仅能力强,而且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当然也具备了力及风范。举重若轻的反义词是举轻若重,它通常是用来指对待简单事情的认真态度。但我认为它还应该有另一种含义,即将简单的事情严重化,患得患失,不知从何入手。在数十年的职场中,这种人我见过不少,他们都是没能力或思维混乱或工作态度不端正、不专注的一些人。举重若轻的人工作轻松而高效,生活上也是一个简单而有品质的人,而举轻若重的人工作拘谨、难有成就,生活上也容易搞得一塌糊涂却自以为是、老天真! 举重若轻的人在社会上通常是领袖或业务精英,都是别人羡慕的对象。可惜这类人群太少了,否则,将会推动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举重若轻。
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
1986年10月,刘伯承逝世后,邓小平在《悼伯承》一文中写道:“我们在一起工作,前后共事13年,两人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协调。”其实,刘邓年龄相差12岁,性格爱好也有不小差异,尽管如此,他们却能配合默契,领军作战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留下“刘邓之间没有逗号”的佳话。这其中,固然因为他们意气相投,有共同的信仰追求、同样的大局观念等,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周恩来所评价的,“小平是‘举重若轻’,伯承是‘举轻若重’”。刘邓的珠联璧合,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两种工作方法的相得益彰。
对干部来说,把握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的艺术和工作方法,如何拿捏分寸、掌握火候是关键。现实中,不乏一些干部看似在工作中“抓大放小”,实则当了“甩手掌柜”,放手成了放任,放权成了放纵;有的看似在工作指导上“事无巨细”,实则大包大揽,到头来“什么都想管,什么也管不好”。实践证明,一些干部之所以出不了政绩,一些矛盾问题之所以得不到有效解决,要么理不清思路、抓不到要害,要么接不了地气、落实不到末端,根子在于没有正确处理好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的关系。
举重若轻,其“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背后,是大开大合的气度、洞若观火的敏锐和拨云见日的功夫,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万象中沉着应对、把握大势、洞察本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举轻若重,常常需要在细节上做文章,于细微处见作风,以一针一线的“绣花功”,一招一式抓落实。两种工作方法风格迥异,却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唯有把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结合起来,方可既能“顶天”又能“立地”,既“得其大”又“兼其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不仅需要把握大局的决策者,也需要抓落实的执行者。
相较于举轻若重,很多人更喜欢指点江山的举重若轻。两者分工虽有不同,但责任无轻重之别。周恩来曾说:“从愿望上说,我更欣赏‘举重若轻’,但我这个人做不到这一点,我在工作上常常是‘举轻若重’。”周恩来把大量精力放在处理繁重艰巨的事务和复杂琐碎的工作上,就是为了让毛集中精力思考战略性和理论上的重大问题。
举重若轻,更多地体现为“顶层”的把关定向和“战略上藐视敌人”的胆量气魄;举轻若重,更多地体现在“基层”的具体落实和“战术上重视敌人”的认真态度。一个高明的,往往两者兼而有之、融会贯通。“胸中有丘壑,凿石堆山河”,抓建设、谋发展,不仅要从全局着眼,跳出来想问题,看清事物全貌和发展方向;同时也要从具体问题着手,扎下去抓落实,把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
“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实现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相结合,核心是弄清楚什么时候“就简”、什么地方“入繁”。站在高处、落在实处,拎清主次、区分轻重,把握关节、领悟规律,很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举重若轻什么意思(举重若轻出自哪里)】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