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情并茂 大气巧工
——访青年艺术家李鑫
漆画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艺术门类,多数是作为漆器的装饰图案而存在的。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曾提到:“齿在逾立,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因而有了“丹漆随梦,步趋麟趾”的美谈。古代漆画随着装饰功能在器物上铺展开来,漆画髹饰也在漆匠的手中得以代代传承。
漆画向来因大漆材质的半透明性而产生独特的朦胧、神秘色彩,当漆画与历史题材相结合,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艺术火花?李鑫漆画作品《刀马人物》即是以历史为题材,将传统中国画的留白与漆画中的留黑相置换,主体人物的创作效果借鉴汉代画像石呈现效果,画面视觉冲击力强,技法运用得当,巧妙地将中国画的表现力与大漆艺术相结合,入选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美术类成果运用作品。
李鑫近照
光明网:创作漆画《刀马人物》的契机是什么?
李鑫:我曾经任职于烟台美术博物馆,2017年4月中旬我有幸参加国家艺术基金《徽州髹饰技艺高研班人才培养项目》,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漆艺创作。在屯溪写生创作近两个月,远足采风时看见江南古村落,印象最深的是每个村子都会有许多从事雕刻相关艺术的老匠人,大多以石雕、砖雕和砚雕为主,也有的师傅会在葫芦或者竹子之类的材料上进行细致雕琢。在山水草木之间的安稳生活,让手工艺人的创作也保持了相对独立的风格,这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希望能将传统的题材用更加强烈的形式感重新塑造出来。
回顾历史,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皆发源于大河流域,一江一河孕育出了繁荣的中华文明。走在新安江边,我想起不远处的和县乌江镇。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在这里发生,我不由感叹。此类题材的艺术作品比较多见,由于初学漆画,不能完整的预见作品完成后的状态,只是希望可以将“漆”的语言与我所熟悉的绘画技巧相结合。
《刀马人物》
光明网:在您看来,漆画《刀马人物》最主要的创新和风格是什么?
李鑫:在漆画创作过程中应该包含了两个部分,即“艺术创作”与“制作”,只有两者充分的结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漆画作品,在漆画创作当中制作性是影响艺术创作的重要因素。制作性决定了漆画不太适合即时感情迸发的表达方式,情感和思绪如同漆画中的色彩被隐藏在一层红棕下,正因为漆画的表达不是即时达到的,需要通过工序的叠加来完成,也就是说创作者的情感跟思想是在一个缓慢的创作状态下进行输出,在制作过程中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会被自我不断地反复推敲,进行淬炼,除了保持制作工艺的严格有序外,我更加注重最初的感受在画面里的呈现。
在画面的构成上,人物背景中大面积斑驳红色诠释了血染沙场的悲壮,倾斜直线将红、黑区域分割,加剧了不稳定性与紧张感,人物后方的旗帜用于增强分割画面的视觉感受。画面天空中隐约可见的红色斑块似战火、似残云,很好的与人物背景呼应。大面积的深色区域在制作时加入了特殊材料,形成了一种明亮的“冷黑”色,主体人物的创作效果借鉴汉代画像石的表现效果,能够更好的表现历史题材的沧桑。画面的主要两部分色块对比强烈,又可以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光明网:创作漆画《刀马人物》过程中,有何难忘之事和艺术感悟?
李鑫:由于大漆的特性,漆艺制品需要在湿度约70%-80%、温度24℃-28℃的条件下自然阴干,二者缺一不可。反之,则会出现漆制品起皱,在短时间内无法阴干的现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上临时搭建的阴房温度不可控制,相对延长了漆画创作的制作周期。在学习漆画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大漆过敏,在湿热的夏天,钻心的奇痒让我们整晚都无法入眠,这是每个漆艺匠人都要经历的,这也让我们对“漆”更加充满敬畏。
通过大漆这种材料的介入与展示,集中体现人类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之间的审美关系。漆画的“制作性”是一大特点,从大漆原料的加工,到绘制画面时的髹、罩、染、磨、推光等,过程十分繁杂。而制作性的体现并非只是漆画工序的反复,而是一种精妙的设计,这种设计是指漆画的每一道工序都紧密相连相互作用,多种颜色的叠加,由于次序先后的不同,经打磨后呈现的效果就相差甚远,正是表现方式的多样性,让漆画更具魅力。
中国现代漆艺主要包括漆画艺术和立体漆艺造型,现代漆画的发展是以中国悠久的漆器传统为基础的,它具备了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特点,又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画种具有工艺美术和绘画的双重属性。画面需要镶嵌贝壳、蛋壳、箔等镶嵌材料,用漆(天然漆液)粘贴出各种形象,干燥后用刻刀切去多余部分,使形象明确完整。再根据所需的色调、造型,调和所需的色漆,按形象的主次、前后进行描绘、制作。磨漆画在上色及相互堆砌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厚度,再通过后期的研磨、推光使画面效果逐步呈现。漆画的创作除了要遵循绘画的一般规律之外,还要遵循漆画的特殊规律,所以至今漆画仍带有很强的工艺特点。
光明网:对于青年艺术创作而言,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有着哪些意义?
李鑫:感谢国家艺术基金对青年艺术创作的支持。这是对青年艺术家创作作品的一种认可,让我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创作,我也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以漆艺为手段表达生活,反映时代。
(光明网记者产娟娟采访整理)
“丹漆随梦——中国美术馆藏漆画艺术展”开展
12月9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丹漆随梦——中国美术馆藏漆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分为“故园寻梦”“梦笔生花”“蝶梦鹏游”“百年梦圆”4个篇章,共展出中国美术馆藏漆画作品200余件。
中国现代漆画脱胎于漆器,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漆画艺术家的自觉探索开启了由漆器装饰向独立画种的转向,为中华古老的髹漆观念及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次“典藏活化”展既展示了曾经失传的“清宫彩漆晕金工艺”的复活,又呈现了故宫、水乡、古镇等世界文化遗产的面貌,更以物质化、图像化的方式展现了明代漆工典籍《髹饰录》所载髹饰技艺文字。
全国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吴为山说,泼漆挥毫写丹青,激情洋溢赞盛世。本次展览焦聚中国美术馆藏几代漆画家的精品力作,在写实与写意、具象与抽象等绘画共性语言的书写中,形成纯粹的语言、独特的风格,成为卓然自立,峥嵘于画坛的绘画门类。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1、6、7、8、9、10号展厅,将展出至12月19日(周一闭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岩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崔巍
【丹漆随梦、丹漆随梦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