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中流击楫,中流击楫读音

时间:12-08 现代故事 提交错误

中流击楫

中流击楫

【出处】《晋书·祖逖传》帝乃以逖为奋威,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伞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释义】中流:河流的;击:敲打;楫:船桨。渡河时在河流的拍打船桨。比喻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昂之气。

【历史典故】

西晋末年,王朝内部发生“八王之乱”,皇族之间为了争夺政权,进行你死我活的争斗。

内乱期间,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贵族乘机称王称帝,攻掠中原。西晋的官吏百姓纷纷逃向江南躲避战乱。当时有个名叫祖逖的小吏,也带着几百户族人渡过黄河,南迁淮河流域。

南迁途中,祖逖与族人同甘共苦,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加上他有指挥才能,大家一致推他当首领。几经辗转,最后他率领大众来到京口。

当时,晋朝在北方已经失去势力,但驻守在建业的琅琊王司马睿,还保存着一些兵力,掌握着江南地区的军政大权。他任命祖逖为军咨祭酒。祖逖几次请兵北伐,司马睿都没有答复。

公元311年,匈奴贵族刘曜率军攻陷晋朝都城洛阳,怀帝仓皇西逃,准备前往长安。结果半路上被刘曜的骑兵抓住,当了俘虏。消息传到南方,引起了人们的严重不安。富有爱国热情的祖逖忍无可忍,特地来到建业,激动地对司马睿说:“中原的老百姓现在正在受煎熬,人们都有奋击戎狄的志向。大王应当发兵北伐,把饱受苦难的百姓解救出来!”

司马睿一心想保持自己的地盘和实力,无意收复失地,恢复中原。听了祖逖的话,低着头不响。祖逖慷慨道:“大王如果能下令出兵,并派我去收复中部,那里的百姓一定会闻风响应!”

司马睿当时并没有收复中原的打算,但听祖逖说得慷慨激昂,也不好推辞,就勉强答应了祖逖的请求,并派他做豫州(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刺史,拨给他一千个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但不给他战衣和兵器,还让他自己想办法集结士兵。

祖逖带着随同他一起来的几百乡亲,组成一支队伍,横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奖,在船舷边拍打,向大家发誓说:“我祖逖这回要是不能收复中原,就像这大江之水,有去无回!”祖逖中流击楫,对天发誓,这豪迈壮烈的气概,使部属们深受感动。大家决心跟着他出生入死,收复中原。

到了淮阴,祖逖停了下来,一面制造兵器,一面招兵,等到聚集了两千多人马后,才向北进发。当时,长江以北的不少豪强地主,趁中原大乱的机会,占据堡坞,互相争夺。祖逖说服他们停止内争,随他一起北伐,祖逖的威望越来越高。

祖逖的一路上得到的支持,迅速收复了许多失地。后来,祖逖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领土,许多敌军也陆续向祖逖投降。晋元帝即位后,觉得祖逖功劳太大,于是封他为镇西以节制其权力。

【成语寓意】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忠”,其精神和行为是在个人身上形成的,它的最终结果是人献身于国家事业。对个人来说,立忠就是要把国家和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把维护和捍卫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自己根本的价值取向,并且通过对国家、对做出贡献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祖逖胸怀坦荡,其“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等义行,“慷慨才能立志坚,计谋端可定中原”,--生动地展现了报国为民的远大抱负。

古人有句名言:“与其苟且立身,枉然出世一场,不若发愤为雄,卓然自立,流芳百世之为愈也。”一个人的忠诚不仅需要热情,还需要理性,更需要意志和毅力。做人,应该像祖逖那样既立志,更力行,真正把个人同国家、同联系在一起,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进取,尽心尽责,激发更多的干劲,用激情之火锤炼出梦想之钢,矢志不渝地为国家、为建功立业。

【人物生平】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永嘉之乱后,率领亲党避乱于江淮,担任奋威、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号镇西。后因功巨大,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

太兴四年(321年),朝廷命戴渊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的北伐。祖逖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最终忧愤而死,朝廷追赠车骑,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祖逖的北伐大业也因此而功败垂成。

中流击楫 破浪前行——从40年看中国砥柱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题:中流击楫 破浪前行——从40年看中国砥柱

历史进步的背后,必有坚强力量的引领。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总总结40年历史和实践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历史关头,中国的关键抉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

宏伟征程,中国带领亿万在实践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面向未来,中国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继续推向前进。

使命与担当

“跟党一起创业。”地处前沿的深圳湾创业广场,利用党委的核心引领作用,打造助力青年创业创新的红色引擎,实现党组织与企业同成长、共壮大。

而40年前,深圳只是南海边上一个普通小渔村。

今年5月,尼泊尔梅纳利从山地之国来到海滨之城,探寻执政党带领创造发展奇迹之道。

“中国着中国的方方面面,使得全社会聚精会神搞改革、促发展。”亲眼目睹一座城市的变化,梅纳利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不理解中国就不可能理解中国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

“伟大的变革——庆祝40周年大型展览”上,小岗村18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与天津滨海新区封存的109枚公章同时展出。

从红手印到红印章,从包产到户到简政放权,蕴藏着正确处理中与群众创造的辩证法。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市场作用与作用……中国的辩证思维贯穿全过程。

农村改革解题,价格改革破冰,国企改革攻坚,改革探索,主动打开国门融入全球市场……中国的勇往直前引领全过程。

40年,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40年,从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作用,我们党把握时代脉搏,着眼发展大局,制定出指导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指明了的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保证了的正确方向。

40年,从设立经济特区、扩大沿海港口城市对外开放,到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财税改革,我们党针对实践的需要和出现的矛盾,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作出具有重大影响的决策部署,推动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始终探求发展规律,无不来自我们使命担当,这是成功的核心密码。”党校教授陈曙光说。

接续与升华

浙江衢州市民王晴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商品房公积金贷款,全程只用了30分钟。她说,放在过去,要去7个部门大概跑上10多趟,至少需要5天。王晴享受到的便利得益于浙江省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简政放权,重塑和市场关系,带来职能、权力运行方式深刻变革,很大程度上为企业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为市场腾了位。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不比发展时少,利益固化、制度藩篱、顽瘴痼疾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是原地踏步,还是改革再出发?

大闭幕后,总来到广东,向世人宣示不忘初心、坚定决心的信念。

这注定是一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攻坚战,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意志。

以为核心的党以巨大勇气和高超智慧,开辟崭新格局。

强化全局观念——先后成立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和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负责全面深化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

凸显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穴位、击中要害,由问题倒逼改革,痛点逐个击破,堵点一一疏通;

坚持战略思维——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的节奏张弛有度,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改革难题。解决了许多难题,办成了许多大事;

明确价值取向——坚持根本立场,贯彻以为中心理念,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百姓成为最大受益者;

开拓全球视野——深度融入世界,主动开放、全面开放,让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当再次风起云涌之时,中国的自我也正向纵身推进。

上个月底,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升级改造完成。这条交通要道曾长年拥堵,虽然只有700米,改造却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彻底缓堵,需要多部门协同推进。”安贞街道党工委副高飞说。

今年年初,安贞街道一声“哨响”,朝阳区8个相关部门多次集中“报到”,最终合力解决了老大难问题。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来自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探索,有效解决了街乡和部门责任权力匹配不合理、协同机制不完善问题。如今,这一由生发的改革已在北京市遍地开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在复杂形势面前,在风险考验面前,在艰巨任务面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对执政党提出了过硬、本领高强的双重要求。

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以雷霆万钧之势推动自我,持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中国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中把得住大局、看得清方向、站得住脚跟、担得起风险。

两场同频共振,中国制度的最大优势和无限潜力得以充分彰显,的巨大红利和聚变效应得以充分释放。

执着与奋进

1989年,江苏人吴士存第一次出差到刚刚建省的海南,发现省会海口几乎没有红绿灯。一年后,他调到海南工作,参与兴办经济特区、创办博鳌亚洲论坛、建设国际旅游岛,见证了海岛“因而生,因而兴”。

现任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的吴士存没想到,建省30周年之际,以超乎寻常、超过预期的力度支持海南全面深化。外媒评论说,中国在海南“画了一个更大的圈”。

十九大后,又一次站在新的起点。

——中国以坚定执着的信念更高举起旗帜。

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一条直线。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潮流涌现,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发展处于十字路口。

“将进行到底!”这是中国总结过去、着眼当下、展望未来,发出的时代强音。

今天的中国,改革就要一改到底,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今年以来,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调剂制度到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从改革学前教育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从改革和完善管理到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改革要坚决拿下一些“硬茬”。

今年以来,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长度由63条减至48条,到关税总水平由上年的9.8%降至7.5%,再到出台53项措施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开放举措的推出空前密集。

世界发布最新一期营商环境报告,把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一次性提升32位,称赞中国相关领域改革“令人惊叹地快速且有效”。

——中国以不懈奋斗的姿态履行使命担当。

今年4月,浙江义乌市监委向全市通报了一起“最多跑一次”改革措施不力典型案例,因为群众办事等候时间过长,3个部门4名履职不力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当前的改革,既在攻坚期,也进入阶段性冲刺期:届三中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仅剩两年;立下“确保到2022年全面完成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军令状,也只有四年。

双重目标,双重压力,必须加倍付出,既要全速推进,更得落地见效。督察、督办、定责、问责,中国求真务实精神发挥突出作用。

不作为者坚决追究,有作为者天地宽阔。各出党员干部容错和激励机制,让改革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有了“尚方宝剑”。

从勇于创新的产业工人巨晓林到锐意改革的企业家张瑞敏,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到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的科学家于敏,各条战线的优秀党员冲锋陷阵、攻坚克难,成为持续推进的中坚力量。

——中国以宽广包容的胸襟拥抱多彩世界。

这是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绩单: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企业参展,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

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到主动举办进博会,这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公共产品。中国引领全面深化的中国同各国互利共赢。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张开双臂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总在多个场合向世界传递开放共享的鲜明信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评价说,中国扩大开放“为当今世界增加了确定性和希望”。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在中国的坚强下,一往无前。

(新华社记者赵超、张辛欣、刘红霞 参与采写:王晖余、魏董华、张斌、邬慧颖)

每天一个成语故事 中流击楫

中流击楫

中流击楫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立志奋发图强。击:敲打;楫:浆。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故事背景是西晋末年,中原沦陷,祖逖决心收复失地。他向晋元帝司马睿北伐,虽只获得虚名和部分物资支持,却毅然率领百余家部曲渡江。船至中流,祖逖慷慨激昂,击楫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有如大江!”这一壮举深深鼓舞了将士们,他们决心跟随祖逖,共赴国难。

在祖逖的下,队伍逐渐壮大,他们英勇作战,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失地,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决心。这一成语后来便用来比喻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有中流击楫的勇气,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近义词:

披荆斩棘:形容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

乘风破浪: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奋勇当先:勇敢地冲在前面,担当重任。

反义词:

望风而逃:看到风势就往后退缩,形容十分怯懦畏缩或没有斗志。

畏缩不前:因为害怕或有顾虑而后退,不敢前进。

裹足不前:停步不前,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形容有所顾虑而不敢前进。

【中流击楫,中流击楫读音】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