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东南半壁—东南半壁的重要地区是

时间:12-08 现代故事 提交错误

莫砺锋 | 在陆秀夫遗像前的沉思

本文作者莫砺锋在建湖陆秀夫纪念馆留影。

我早就知道陆秀夫是江苏盐城人,也知道盐城有一座陆公祠,却一直没能前往拜谒。日前应邀到盐城作讲座,心想机会总算来了。没想到正逢祠堂修缮停止开放,我不得其门而入。盐城的朋友见我失望,便安慰我说陆秀夫的出生地是盐城所属的建湖县建阳镇,那里从明代起就建有陆秀夫读书处、忠烈堂、景忠书院等纪念性建筑。近年在民间发现了一方刻于明万历年间“宋陆忠烈公读书处”石碑,地方以此为依托,在原忠烈堂的遗址上兴建了陆秀夫纪念馆。“盍往观之?”刚结识的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向明正巧是建湖人,便自告奋勇帮我联系他的建湖老乡为我当向导。次日清晨,我便乘坐友人之车直奔建湖而去。高速公路两边的栾树挂满一丛丛的蒴果,鲜红如火,为斑斓秋色平添几分生气。

不久车下高速,转入纪念馆的甬道,迎面便是题着“君实坊”三字的高大牌坊。陆秀夫字“君实”,“君实坊”意即陆秀夫故居所在的街区。候在牌坊下的几人迎上前来,内有建湖的县委陈霞、宣传部部长陈伟等,都是李向明的朋友。昨晚李向明只打了一个电话,他们便忠于所托,毕竟是君实故里,故民风淳朴如此!寒暄之后,我们便向陆秀夫纪念馆走去。

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大殿,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先进大殿参谒。殿正中是陆秀夫的雕像,他身穿朝服,手执朝笏,正襟危坐,颇有朝廷重臣的威仪。但是雕像通体镀金,金光闪闪,颇似一尊佛像,我私心以为不然。这座纪念馆是二十多年前兴建的,也许如今地方经济发达,主事者便想为古代的乡贤“重塑金身”。但陆秀夫原是一位名儒,又是殉国的,其像应以严肃庄重为妥,这才更加切合雕像两侧的对联“海上孤臣丹心不泯,人间忠烈正气长存”。我以前从书上见过一幅南宋彩绘的陆秀夫像,虽曰“彩绘”,也只有官服略带青绿色,整个画面相当朴素,这才符合陆秀夫的身份。

讲解员带我们走出大殿,走进左侧的“景忠书院”,院门匾额乃舒同所题。院内在很醒目的地方建有一亭,亭内竖有一碑,碑上“宋陆忠烈公读书处”八个大字尚可辨认,其余小字则漫漶不清。令我惊喜的是,走进书院的正厅,一眼看到墙上挂着那幅南宋彩绘的陆秀夫像,像旁的说明文字称“此为南宋宫廷彩绘真像,取自《赵氏玉牒》”,讲解员说这是他们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复制来的。这应该是最接近陆秀夫原貌的写真像!我心中的敬意油然升起,便肃立像前鞠了三躬。陆秀夫!这便是1279年在崖山身负幼帝蹈海殉国的那位忠烈之士啊!

蒙元灭宋,在后人心目中或许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其实不然。虽然当时蒙古铁骑的战斗力不可一世,但它受到南宋军民最坚决的抵抗,灭宋绝非一蹴而就。试看蒙古大军横扫欧亚的年代表:1226年成吉思汗攻西夏,次年西夏降。1231年窝阔台出兵伐金,1234年金亡。1235年窝阔台分兵西征,1241年于里格尼茨(今波兰西部)大败孛烈儿(波兰)、捏迷思(德意志)联军,全欧震动。相反,窝阔台于1235年发兵进攻南宋的荆襄、四川,伐宋拉开序幕。其后蒙哥又于1257年亲统大军征宋,1260年忽必烈继位后继续攻宋,直到1279年才最后灭宋。虽然南宋确有畏敌如虎一意求降的文臣武将,但爱国军民则坚决抵抗,如合州钓鱼山军民迫使蒙哥大军连攻五月而不克,襄樊军民坚守孤城长达六年而不降,皆可光耀青史。由于国势日衰,文天祥、陆秀夫等原本高居庙堂的士大夫纷纷走上抗元前线,并在烽火遍地的动荡时代中力挽狂澜,成为中流砥柱式的民族英雄。

陆秀夫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登进士第,不久至镇守扬州的爱国将领李庭芝幕下任参议官。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军沿江东下,扬州的僚属纷纷逃散,惟陆秀夫等数人坚守本职。李庭芝荐陆于朝,乃往临安。德祐二年(1276),元军进至临安郊外,太皇太后谢氏率恭帝上表请降,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南奔温州,陆秀夫追从二王,与大将张世杰等共立赵昰于福州,改元景炎,册杨淑妃为太后,封赵昺为卫王。景炎三年(1278)四月,益王殂。众臣又立卫王为主,以陆秀夫为左丞相,改元祥兴,六月退至厓山。

祥兴二年(1279),元军围歼宋军于厓山,陆秀夫负帝昺蹈海,南宋乃亡。我往昔阅读《宋史·陆秀夫传》至此节:“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每时节朝会,秀夫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时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拭泪,衣尽浥,左右无不悲动者。属井澳风(编者注:在井澳地方遇到飓风),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又读《宋史纪事本末·二王之立》至此节:“元军薄中军,会日暮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杰遣小舟至帝所,欲取帝至其舟中,旋谋遁去。秀夫恐来舟不得免,又虑为人所卖,或被俘辱,执不肯赴。秀夫因帝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先驱其妻子入海,谓帝曰:‘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即负帝同溺,后宫诸臣从死者甚众。”内心震荡,终日不怿,正如鲁迅《摩罗诗力说》所言:“人有读古国文化史者,循代而下,至于卷末,必凄以有所觉,如脱春温而入于秋肃。”

陆秀夫所说的“德祐皇帝”指恭帝赵㬎。宋度宗生三子:赵昰、赵㬎、赵昺,他们依次为杨淑妃、全皇后、修容俞氏所生,后来皆成为宋末的幼帝。咸淳十年(1274)度宗崩,因赵㬎为嫡出,乃得继位,改元德祐,年仅四岁,由祖母谢太后垂帘听政。至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前锋攻至临安,宋廷束手无策,乃由谢太后做主,以“宋国主臣㬎”之名上表乞降,并献上传国玉玺。元军随即将全太后、赵㬎及宗室、宫人及文武官员掳往北都,因病暂留的谢太后不久亦被舁床而行强遣入北。他们入元后虽未像北宋徽、钦二帝那样受到牵羊系颈的奇耻大辱,但恭帝到达大都后被降封瀛国公,十余年后又被遣至西域学佛,全太后亦出家为尼,都是宋朝的严重国耻。

对于德祐二年的亡国惨状,汪元量诗中有生动的描写,试读其《醉歌》之四、五:“六宫宫女泪涟涟,事主谁知不尽年。太后传宣许降国,伯颜丞相到帘前。”“乱点连声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佥名谢道清。”《湖州歌》之三、四:“殿上群臣默不言,伯颜丞相趣降笺。三宫共在珠帘下,万骑虬须绕殿前。”“谢了天恩出内门,驾前喝道上。白旄黄钺分行立,一点猩红是幼君。”《越州歌》之二:“东南半壁日昏昏,万骑临轩趣幼君。三十六宫随车去,不堪回首望吴云。”丧权辱国,莫此为甚! 陆秀夫所以要在德祐之后接连拥立两位幼君而坚持不降,所以要在抗击元军犹如以卵击石的形势下仍然坚决抵抗,最后不惜君臣一同蹈海殉国,就是要为大宋皇朝保持最后的尊严。

近年来人们时常议论厓山之后有无中华的问题,在我看来,厓山沦亡的仅仅是赵宋皇朝,至于中华,则无论是指中华民族,还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都依然长存于天地之间。中华民族只是在强敌之前暂时失败而已,何曾灭亡!南宋末年坚决抗元的人物包括爱国军民与士大夫,陆秀夫身负帝昺蹈海,后宫、诸臣及军士跳海从死者甚众,据《宋史》卷四七记载,“浮尸出于海者十余万人。”事后帝昺、杨太后、陆秀夫等人的遗体都得到当地百姓的安葬,后代祭祀不绝。

厓山沦陷后,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北上,太学生王炎午作《生祭文丞相文》,置于文天祥将要经过的路上,劝其殉国。天祥到达大都入狱之后,故宋的宫廷琴师汪元量前往探望,作《妾薄命呈文山道人》,以“君当立高节,杀身以为忠”的句子勉励文天祥为国尽忠。可见当时非但文天祥等士大夫以慷慨捐躯的壮烈行为来维护民族气节,一些未沾朝廷命禄的民间人士也以鼓励捐躯的举动来养护这种精神。厓山沦陷后四年,文天祥在燕京慷慨就义。后十年,抗元失败后避居山中的谢枋得被元人强行押解到大都,他坚拒出仕,绝食而死。陆秀夫、文天祥、谢枋得这三位宝祐四年的同榜进士先后殉国,堪称宋末士大夫群体的光荣代表。

当代诗人流沙河为建湖陆秀夫纪念馆所书对联。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在元军铁骑前以死抗争的人物除了上述两个群体外,又增添了帝、后等皇族人物。德祐二年正月元军进入临安之前,赵昰、赵昺二王及杨淑妃等人仓促南奔,陆秀夫、张世杰等人追及于道,其后在元军的追击下一路败退,经温州、福州、泉州、潮州、惠州,最后退至新会海中之厓山。二王虽是幼童,行动全仗护驾诸臣做主,但也历尽千辛万苦,最后赵昰在井澳因“飓风坏舟几溺死,遂成疾”而终,赵昺则在厓山随陆秀夫蹈海而死。杨太后在闻知帝昺死后大恸曰:“我忍死艰难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一国之帝、后同时殉国而死,这是自古罕闻的壮烈举动,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主要促成于陆秀夫之手。在建湖的景忠书院中陈列着二百多幅历代诗、联,其中以当代诗人流沙河手书的一副对联最惬我意:“宋灭无降帝,陆沉有秀夫。”在帝制时代,皇帝是国家的象征,也是民族的代表。陆秀夫背负帝昺蹈海殉国,意味着宣告中华民族在强敌面前誓死不降。正如文天祥《正气歌》所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从帝昺、杨太后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谢枋得,再到广大的爱国军民,他们用生命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气节,宣告了中华民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精神充溢天地,万古长存。从战国义士鲁仲连义不帝秦、宁蹈东海而死的壮严誓言,到南宋宰相陆秀夫决不降元、宁蹈南海而死的壮烈举动,中华民族的千年史册始终宣示着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民族品格。陆秀夫!在南宋灭亡、天崩地塌的生死关头,您背负幼帝蹈海殉国,这一跳真是惊天地,动鬼神!您有如一座秀出天外的海上奇峰,永远屹立在华夏的天地之间!

莫砺锋

责编 刘小磊

王猛心怀天下,桓温只想东南半壁,两人格局不同

417年,王猛的孙子王镇恶率晋军攻占长安,灭亡姚秦,立下赫赫战功。王猛的孙子为东晋效力,但王猛却选择辅佐苻坚,统一了黄河流域,让前秦达到极盛。

354年,桓温率兵北伐,兵力大概是五万,进展很顺利。此时,中原混乱,关中的前秦内部不稳定,还面临姚羌势力的威胁,无法阻挡晋军攻势。

桓温一路所向披靡,攻入关中,抵达灞上。闻知晋军到来,关中父老们都兴高采烈:“不曾想到,如今还能见到王师”,他们对桓温充满了期待。

桓温也想招募人才,增强自己的力量。王猛得知消息,披头散发就来见桓温,与他畅谈天下大势,分析的头头是道,桓温惊叹不已。

桓温认为,东晋没有人比王猛厉害,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为此,桓温重金聘请王猛,并许诺举荐他高官,希望他能跟着自己南下,为朝廷效力。

桓温也是人杰,他掌握东晋兵权,发展前景也不错。但是,王猛拒绝南下,他选择蛰伏下来,等待自己的“伯乐”,桓温错过了这位顶级谋士。

那么,王猛为何不跟着桓温南下呢?关于这一点,许多人都说王猛出身寒微,前往门阀士族盛行的东晋没有前途,故而婉拒桓温。

这一观点有道理,也是王猛拒绝南下的原因之一,却未必是根本。首先,寒门未必就没有发展机会,只要条件成熟,也会崛起。

刘裕出身寒微,却能横扫群雄,还压着门阀士族吊打,基本统一了中原。

门阀盛行,对皇权构成威胁,皇帝为了增强自身实力,也会重用寒门,虽然皇帝能给寒门的东西并不多。

桓温手握大权,以自己的威望,让王猛获取资源也不是难事。如此,王猛去东晋,也能身居高位,衣食无忧。

再则,此时并没有比东晋更好的平台。前秦内部不稳定,贵族专权,国力弱小,只是一个二流国家而已。

此时,前秦跟东晋、前燕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国家。至于苻坚,也就是王猛后来的伯乐,还只是一个王爷,且距离君王之位相当遥远。

北方没有发展前途,王猛只能蛰伏起来,等待良机。也就是说,拒绝桓温时,王猛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如果只看眼前利益,桓温无疑是最好选择,王猛可以出人头地,比目前做小生意的处境强很多。

笔者认为,王猛宁可蛰伏起来,也不愿意跟着桓温去东晋,与他们两人的性格、志向有关系。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为谋。王猛做事雷厉风行,志向是统一中原;桓温做事犹豫不决,缺乏魄力,只想得到东南半壁江山。

王猛出身寒微,生活艰难,却很喜欢读书,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王猛想成为萧何、诸葛亮一样的人物,故而对当代英雄关注很多。

桓温是怎样的人物?王猛颇有了解,桓温不是做大事的料,做事犹豫不决,缺乏王者之气。

346年,桓温为了树立威望,先斩后奏,没等朝廷同意便西征“成汉”,让主持朝政的门阀非常恼火。

先斩后奏,貌似桓温很霸气,实则不然,他很快就露出了缺点。

起初,晋军所向披靡,汉军一败涂地。到了决战的时候,晋军一度受挫,桓温便打算保存实力,鸣金收兵。

谁知,晋军听错了,他们误以为是擂鼓出战,便奋力拼杀,汉军最终被击败,“成汉”灭亡。

桓温灭蜀,运气成分很大,如果不是对方太弱,或者士兵没有听错声音,桓温也会无功而返,甚至是惨败。

354年,桓温第一次北伐,起初也顺利,横扫秦军,苻健一败涂地。符苌阵亡沙场,晋军进入关中。

此时,秦心惶惶,长安民众大多出逃,局势对晋军非常有利。但是,桓温并没直接决战,而是驻军灞上。

桓温此举,再次暴露出他性格上的弱点,王猛则当即指出来。

桓温说:“我率领王师北伐,关中父老都欢迎我到来。如今,我在关中那么久了,为何没有豪杰前来投奔?”

桓温有疑惑,王猛则说:“驻扎灞上,没有渡河进攻长安,豪杰都不知道究竟想干嘛,他们也犹豫。”

王猛这么一说,桓温沉默良久:“依我看来,江南俊杰众多,但没有一人比得上你。”

王猛没有说错,桓温自己犹豫不决,豪杰又怎能相信他能成功呢?

桓温没有立刻进攻长安,他打算收割麦子后班师回朝,保存实力。如此,苻健得以从容部署,晋军终究要失败。

秦军收割麦子,又坚壁清野,桓温在关中一无所得,且粮食即将耗尽,只能退兵。

退兵哪有这么简单,苻健、苻雄又不是吃素的。秦军展开追击,在白鹿原追上了晋军主力,桓温一败涂地,损失一万余人。

此外,从子午谷出来的八千晋军,也被秦军击溃,差点全军覆没。此举,表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压根行不通,太冒险,成功概率是零。

桓温第一次北伐,先胜后败,损失惨重。桓温如此糟糕的指挥水平以及犹豫不决的性格,王猛都看在眼里,又怎会跟他南下呢?

桓温性格犹豫的背后,是他缺乏雄心壮志。桓温没有扫清六合,席卷八荒,统一中原的志向,桓温只想得到东南半壁,取代东晋王朝而已。

恢复中原,席卷八卷,没有比长安、洛阳更好的创业基地。因为,长安、洛阳在当时人们看来就是“正统”所在,江南则是偏安,要么割据一隅。

桓温驻军灞上,就是保存实力,在关中耀武扬威一番后班师回朝,获取必要的资本。桓温北伐,目的不是收复山河,而是树立个人威望。如此,桓温就经不起失败,也就不敢去冒险,成不了大事。

桓温这种风格,在后来的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中都吃了苦头。尤其是枋头之战,在大好局面下,桓温还是因为犹豫不决,被慕容垂暴打,几乎全军覆没,没了加封九锡,登基称帝的本钱。

桓温志向在东南,王猛则是想辅佐君王夺取天下,以萧何、诸葛亮作为自己的榜样。正如王猛后来跟苻坚对话时,他兴奋不已,“如鱼得水也”,将自己比喻为孔明,苻坚则是刘备。

王猛的志向在天下,统一中原,且做事手段狠辣,跟桓温就不是一路人。王猛的狠辣,从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来。

治理关中,打击豪强,处死官吏。前秦豪强横行,权力很大,官府也经与他们勾结在一起,民众深受其苦,朝廷也奈何不了他们。

王猛不客气,直接亮出屠刀,杀了不少豪强。如此,豪强愤怒,他们联手将王猛送上槛车,说他滥杀无辜,对朝廷命官也下狠手。

苻坚起初也生气,说王猛不应该这么做。王猛则回答:“乱世用重典,否则他们不会屈服,君王威严从何说起?想要仁义也可以,天下统一了再说。”

王猛这么一说,苻坚也觉得有道理,他也知道豪强的厉害。此后,苻坚让王猛放手去干活,还给他派去猛将邓羌,强强联合,关中由此安定,秩序井然。

第二个例子,就是王猛的“金刀计”。王猛知道慕容垂不可靠,一旦朝廷遇到困难,鲜卑慕容氏会第一个跳出来,掀起血雨腥风。

苻坚仁慈,不想处死慕容垂,王猛则拿出“金刀计”。结果,慕容垂、慕容令果然上当,且叛逃离开长安,被秦军抓获。可惜,王猛没有算到苻坚的仁慈,苻坚再一次放了慕容垂,还授予实权,终于自食其果。

王猛做事果断,雷厉风行,志在天下。桓温犹豫不决,谋略多却没决断,只想取代东晋,偏安江南罢了。王猛、桓温性格差异很大,志向也不一样,自然没法联手,这是王猛拒绝前往东晋的关键。

375年,王猛病逝,苻坚没有听从他的临终遗言,轻易南征。383年,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惨败,鲜卑慕容、鲜卑拓跋、羌人、丁零、匈奴狼烟再起,王猛好不容易才统一起来的北方再次陷入混乱。

385年,苻坚被姚苌,前秦乱成一团,很快就灭亡。中原混乱,王猛的后代决定避难东晋,寻找新的发展机会,王镇恶就是其一。

王镇恶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处事果断,性格与王猛类似。王镇恶选择刘裕,成为北伐的前锋大将,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417年,王镇恶攻取长安,刘裕五分天下有其三,有望统一中原。谁知,刘穆之病逝,刘裕后方不稳,急忙赶回江南。此时,刘裕糟糕的人事安排,让关中得而复失,王镇恶、沈田子、傅弘之、朱超石、朱龄石等名将殒命,南朝宋开局就不利。

嵊泗“中国海防第一哨”的缘起与传承

来源:【竞舟】

我国历有广阔的海洋和漫长的海岸线,自古以来,海洋俨然一道天然屏障守护着中华民族。但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古代鲜有外族袭扰,史学界历有中国自古“有海疆,无海防”和“中国海防始自明代”的说法。清乾隆《南澳志》卷八:“古有边防而无海防,海之有防自明始也。”晚清名臣左宗棠也曾说:“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盖东南以大海为界,形格势禁,尚易为功;西北则广漠无垠,专恃兵力为强弱,兵少固启戎心,兵多又耗国用。”

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嵊泗。万千地名在书写嵊泗璀璨的同时,也记忆着一段段难忘的历史,讲述着一个个奋斗的故事。千百年来,嵊泗以岛为基,向海而生,行舟楫之便,得渔盐之利,绘就了丰富灿烂而又如诗如画的海岛地名画卷,这些地名,是嵊泗繁衍、迁徙、奋斗、图强的历史见证,更是每个嵊泗人心中家国情怀种子和海岛乡愁的源泉,而其中的海防地名则直接将海防历史上推到南宋时期,成为中国海防史开端的直接证据。

南宋《舆地图》局部

昌壮国势“第一村”

嵊泗县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背靠长三角,面向太平洋,是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海上门户。县域总面积8824平方千米,其中大小海岛630个,陆地面积103.6平方千米,历有“一分岛礁九九海”之说,并有海礁、东南礁2个领海基点。

北界古村悠韵长

菜园镇基湖村黄家台沙丘遗址考古证明,早在距今4800~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于此繁衍生息,出土文物具有良渚文化特征。春秋战国,吴越双雄于此激荡;秦汉两晋,海外贸易经此中继。唐宋元时期,朝廷于此设立蓬莱乡北界村,并以其广阔的海域由此成为“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的昌国(翁山)古县“第一村”,马迹山、鸡鸣山、石弄山(石衕山)、三姑山、大洋山、深水山、莆岙山、蛇山(今上海佘山岛)、东枯山、石蜀山、北壁山(壁下山)、大板山、西须山、须皓山、神前山、干斜山、良港山(浪港山)、大七山(大碛山)、小七山(小碛山)、徐公山、滩山等古岛名和三姑、洋山、马迹、黄家岙、鲸门、嘉湖、关岙、菱湖、礁岙、北砂、大小田岙、大岙头、外石、泗头岙、苔汫、长表头、里行、叫儿、墓岙、上黄砂、鸡鸣、深水同、大小马公、福立、下黄砂、神前、莆岙、干斜、岙吟、大盘、西庄、东枯、洛花、大小壁下、泽下、王家岙、石衕、大发等古村落名缘此入载史册,北界村因此也成为浙江乃至全国范围内当时记载有最多海岛和村落名称的海岛村落。

一岛分界跨两省

明洪武十九年(1386),北界村因防倭、抗倭而迁徙,岛屿荒芜,村岙圮废,渔场凋零。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江浙两省于此划界分汛,议定:以大羊山(今大洋山岛)以北属江苏省崇明县,马迹山(今泗礁山岛)以南属浙江省定海县,并立“江浙沿海分界碑”和“江浙两省海汛分界图碑”于小羊山(今小洋山岛)。

“江浙沿海分界碑”拓片

乾隆五年(1793),江浙两省官员再次于此勘定尽山(今嵊山岛)归属,并树“勘定尽山界碑”于小羊山。

光绪元年(1875),又将大黄龙岛北部划属崇明县,南部仍属定海县,形成一岛分属二省的奇观。光绪九年,建白节山灯塔时,勘白节山岛属浙江省定海县。

一统海防终分治

“嵊泗”,以嵊山、泗礁山二岛名称首字合称得名。地名记载始见于1932年8月17日崇明县《新崇报》刊登的《开发泗礁、嵊山之商榷》:“盖定海、嵊泗间交通,实较与本邑方便。”1947年9月于此设江苏省嵊泗设治局。1949年10月置江苏省嵊泗县,县治嵊山镇。1950年7月7日,改设为江苏省苏南行署松江专区嵊泗特区,并移驻地至菜园镇。1951年3月,复置嵊泗县,县驻青沙滩。同年12月,划原属浙江省定海县的黄龙、大洋2乡归嵊泗县,从此结束两省分治局面。1953年6月,划嵊泗县属浙江省舟山专区。1954年8月,划原属宁波专区镇海县城关镇14村的滩浒山等海岛属嵊泗县。1955年嵊泗县治迁至菜园镇。1958年10月撤销嵊泗县属舟山县。1960年11月划嵊泗公社属上海市。1962年复归浙江省舟山专区,并复置嵊泗县,同时划洋山公社属大衢县。1964年7月,洋山公社复归嵊泗县。1987年1月,撤销舟山地区,设立舟山市,嵊泗县自此属舟山市。

明郑若曾《筹海图编·直隶沿海山沙图》

中国海防“第一寨”

嵊泗列岛周皆环海,地扼长江锁钥、江浙屏藩,历为东海前哨,以海防为主题的地名文化是嵊泗海洋文化的亮丽色彩。

南宋时期,宋朝廷先后于此设立三姑都巡检寨,并自定海(今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至北界壁下山设置被誉为“海上长城”的海上十二烽铺,开创了我国群岛海防体系之肇始。由于三姑都巡检寨统领冽港(今名沥港)、岑江(今名岑港)二子寨,北界村由此成为中国“群岛海防第一寨”和中国“群岛海防第一哨”。

明清时期,这里曾是倭寇侵扰中国沿海的分舟宗之地,也是江浙二省水军会哨之地。其间,明军曾取得尽山、马迹等地的抗倭胜利;抗倭名侯继高巡洋至李西山(今枸杞岛),并题“山海奇观”于岩壁。明清时期,南明鲁王水军和郑成功水军曾泊舟于小洋山,清军于小洋山等地歼海盗蔡牵。

三姑巡检古兵寨

三姑都巡检寨,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置,治在三姑山,建寨屋及厅屋二十间,射亭二间,下设冽港(今名沥港)、岑江(今名岑港)二子寨“以为犄角”,并曾拨台、温、明、越4郡民船屯泊于岱山、岑江、三姑、烈港4处。三姑寨定额兵员630名,兵员数居浙东沿海九水寨之首,占总驻军数的38%,三姑都巡检寨自此成为中国古代群岛海防“第一寨”。

绍兴二年(1132)朝廷命浙东沿海制置司巡哨水军昼夜巡徼神前、石衕、三姑、宜山、马迹、关岙、海驴礁(今名海礁)各地,相关讯息三日一报枢密院及尚书省。三姑寨移驻冽港后,于嘉定七年(1214)起,由定海水军统辖三姑都巡检寨及二子寨土军,并每年十月至次年三月拨兵丁300名,出戍三姑。

海上长城古烽铺

南宋宝祐六年(1258),朝廷自定海县招宝山至昌国县壁下山设置被誉为“海上长城”的十二烽铺。其中,三姑山、下干山、徐公山、鸡鸣山、北砂山、络华山、石衕山、壁下山这八铺置于北界村。烽铺,也称烽燧、烽堠,烽火台,以昼燃烟,夜举火及举旗、吹号等方式传递警讯,海上十二烽铺,由此成为宋代海防“第一哨”。其中,三姑山,即今大洋山岛;下干山,即今薄刀嘴岛;徐公山,即今徐公岛;鸡鸣山,即今金鸡山岛;北砂山,即今泗礁岛东部;络华山,也作落华山,即今东、西绿华岛;石衕山,也作石弄山,即今花鸟岛;壁下山,也称北壁山,即今壁下岛,由此可见,嵊泗境内各海岛,是宋代海防第一哨的主体。

嵊泗巡海摩崖群

嵊泗巡海摩崖群包括“山海奇观”题记、小洋山摩崖题刻群、圣姑礁摩崖题刻群、大黄龙摩崖题刻群等,皆为明清巡海官员所题,是中国最大巡海摩崖题刻群。其中“山海奇观”摩崖题记于2011年1月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余多公布为嵊泗县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山海奇观”摩崖题记在枸杞岛里西岗山巅,“山海奇观”四字题于明万历年(1590),由时任浙直总兵都督的抗倭名将侯继高巡海时所题;小洋山摩崖题刻群在小洋山岛,有“倚剑”“海阔天空”“中流砥柱”“鲲鹏化处”“注焉不满”“水天阔处”“海晏波宁”“三星石”等摩岩题刻;圣姑礁摩崖题刻群在洋山镇圣姑礁,有“群贤毕至”“海宇澄清”“万顷碧波”“泛波”等摩岩题刻;相邻的大洋山岛有“海若波恬”题刻;大黄龙摩崖题刻群在大黄龙岛,原有“东海云龙”“东海龙云”“瀚海风清”“东南半壁”等题刻。

洋山镇圣姑礁屿和小洋山“倚剑”题刻

近现代海防金名片的延续与传承

近代以来,嵊泗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延续了中国海防要地的地位。

1937年空军二大队于此海域炸伤侵华日军“龙骧”号(一说为“加贺”号 )航空母舰等数艘日舰。该航空母舰舰长175米,舰宽20米,满载排水量1.2万吨,可搭载战斗机、攻击机和侦察机共48架,是侵华日军的主力战舰之一,曾多次空袭上海、杭州等地,给中国军民造成巨大损失。

1937年11月11日,空军出动3架美制“诺斯罗普”轰炸机攻击入侵大戢洋海域(一说在花鸟岛东北海域)的“龙骧”号(一说为“加贺”号)航空母舰,炸毁飞行甲板上的13架日机,并迫使该航母不得不返回日本修理。此战,空军损失2架轰炸机。

1956年8月23日午夜,入侵我国领空的美军P4M-1Q侦察飞机在黄泽洋上空被我空军航空兵第二师歼击机击中,坠毁于浪岗山附近,浪岗列岛因此成为入侵间谍美机和16名美军飞行员的“坟墓场”,其中包括后来担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战友詹姆斯·迪恩。此后,中国军民于此打捞出发动机、机翼、雷达、照相机等残骸和部分飞行员遗体,这些飞机残骸,自此成为新中国抗击侵略者的永恒证据。

2005年10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华期间,向我国提出了协助寻找其葬身浪岗山海域战友詹姆斯·迪恩遗骸的请求。

中华成立后,彭德怀元帅、许世友、梁光烈等多次登岛视察海岛防务。“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军民融合发展”等双拥文化成为当地军民“共建两美嵊泗”优良传统,“全国双拥县”成为新时代嵊泗海防文化的金招牌。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王建富

本文来自【竞舟】,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东南半壁—东南半壁的重要地区是】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