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原来竟是这个意思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里的“为”字,念第二声,是“修养,修为”的意思。
整句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注重修养的话,很难在天地间立足。
一直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如果不为自己谋利、谋权、谋色,就要招到天地诛杀。
因此当林彪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话,本能地认为,林彪此人,绝非善类。其实,这是误解。
现在才知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处是佛说十善业道经,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佛家的意思是,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才是为自己。
不为自己制造新的恶果,不为自己造成新的灾祸,这才是为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天诛地灭。
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中,为己则是要求人遵循道德法则。
以此看来,为己的己,与我们一般人理解的私利并不相同涵义。非但名利不是己,连妻子、家庭也不是己。
按照佛学的主张,真正为己的人,必然淡泊名利,超脱物外,举止合度。
显然我们理解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恰恰是它的对立义。诸如,有的商人,为了谋利,在食品中添加或注入不利人体的东西,表面看来,都是为己,其实是在害己。
如今的年轻人,动不动就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话中,有对当今世风日下的感叹,有对拜金主义、利己分子的蔑视。但我想,多数人不知道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吧。
文章来源:趣历史网
表达去世的“享年”和“终年”,到底有何区别?用错了会贻笑大方
文·段宏刚
汉字有6000多年的演变史,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完善的“意音文字”之一,具有形、声、义三者合一的特性,它不仅仅只是一个记录符号,而是中华民族在文化风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浓缩,从汉字里完全能窥探到中华民族的历史。
汉字以信息量大、词汇量丰富、造型优美、辨识度高、具有关联性而著称于世。
用汉字表达同一种意思,根据不同的场景和语境,可以找出许多词汇,人们根据词汇在用法上的细微差别,完全能读懂深层含义的精妙之处,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文字无法比拟的。
就拿表达去世之人的寿数所用的词汇来说,常用的有享年、终年、寿年、卒年、存年、得年、亡年、殁年,等等。
这些词汇都属于敬辞,现代人对其用法已经没有过多讲究,但在礼教文化非常严格的封建社会里,这些词汇必须根据死者的身份地位来使用,否则,会让人贻笑大方。
要区分这些词汇的精妙之处,必须从封建社会的道德体系说起。
封建社会受“儒家学说”的影响很大,儒家学说里有一套十分严格的道德体系和观念,其核心观点是“仁、义、礼、智、信”,俗称“五常”。
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作“礼仪之邦”,是因为中华民族把“礼”看作是修身养性的根本,它可以让人们自觉地走向文明。在儒家学说诞生之前,中华民族依靠“礼乐文化”作为理念,以及教育民众的规章制度,可以说,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
礼乐文化由周公所创,然而,到春秋时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局面,礼乐文化很难再约束人们的言行,史称“礼崩乐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孔子吸收“礼乐文化”的许多观点,创建了儒家学说,到汉武帝时期,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念,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后,儒家学说成为公认的正统思想,对人们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儒家学说对人们做任何事,比如,社交、待客、婚丧嫁娶,等等,都规定了不同的礼仪制度,向整个民族制定了言行准则。
儒家把人们生活中的礼仪总结为五种模式,俗称“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被称作五礼之首,指人们在各种祭祀活动中所遵循的礼仪制度。
凶礼跟丧葬、灾难有关,是为了哀悼不幸之事而制定的礼仪制度。
军礼跟军事方面有关,、军演、征伐等活动遵循的礼仪都在此列。
宾礼是指外交和待客方面的礼仪。
嘉礼跟喜庆有关,婚嫁、宴请、朝拜、庆典等活动里遵循的礼仪都在此列。
“五礼”中的大部分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时至今日,绝大部分也在民间完整地保留下来,构成了中华民族基本的礼仪结构。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世上每个人都要经历。人在去世后,亲人们都会穿白戴孝,为其举办丧礼,好让他体体面面地告别人世。
“丧礼”属于“凶礼”的一个分支,不仅是一种礼仪制度,在“百善孝为先”的观念下,并且是对“孝道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举办丧礼时,有一套十分严格的规章制度。
尤其在封建社会,举办丧礼时,大到服丧的规格、仪式和穿戴,小到书写讣告、悼文所用的措辞,绝不能马虎,否则,会被认为是对死者的不敬。
一套完整的的丧礼,主要包括棺殓、发讣、设灵、开吊、奠祭、入葬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流程。
“发讣”特指以书面形式向亲朋好友进行报丧,行文有繁琐的规定,在古代尤甚,用什么纸张,由谁书写,用什么措辞都有讲究。
在封建社会,会把不同的人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的人在去世后所用的敬辞完全不一样。
《礼记·曲理下》里说道: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不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发讣告通常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两种。
口头形式的讣告,在普通老百姓之间流行,尤其在农村地区,这种形式代代相传。陈忠实的名著《白鹿原》里,有一段对口头报丧的描写。族长白嘉轩的父亲白秉德去世时,他口头发布了讣告,派出四个族人,从东南西北四路分头去给亲朋好友报丧。
具有身份地位的官宦之家和书香门第,如果有人去世时,通常会以书面讣告来通知亲朋好友,并且由擅长书法的人来手写。
书面讣告的字数大多在100字以内,体现出简明、严谨、庄重的特点,所用纸张通常是白色和黄色。长辈的讣告用白色的纸,晚辈的讣告则用黄纸,绝不能用错,有些讣告纸张四周有表示哀悼用的黑色边框,在形式感上显得更加庄重。
讣告里必须写清楚逝者的姓名、身份,逝世原因、日期和地点,以及寿数。
在交代寿数时,通常要用到享年、终年、寿年、卒年、存年、得年、亡年、殁年等词汇。
享年是一种尊称,带有浓厚的感彩,属于褒义词。德高望重的、对社会贡献巨大的人物,在去世时通常用享年。
2016年4月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去世时,陕西省作家发了这样的讣告:优秀党员,中国作家副、陕西省作家名誉,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因病抢救无效,于2016年4月29日7时45分逝世,享年74岁。
陈忠实是当代影响力很大的老一辈作家,他的代表作《白鹿原》被称作“史诗级作品”,代表了当代小说的高峰,在读者中间影响极大,为了表达对他离世的尊重与缅怀,肯定要在讣告里用到“享年”。
“殁年”用在非正常死亡之人的讣告里。
“终年”也是讣告里常用的词汇,意思为人在去世时生命终结的年龄。用在讣告里,是一种很客观的说法,属于中性词,只陈述生命的状态,不掺杂任何感彩,使用宽泛,适用于各个年龄的逝者。如果在写讣告时,对其它敬辞的用法把握不准,完全可以用“终年”,而不会出错。
跟“终年”的用法相近的有“卒年”和“亡年”,大体上都是指代生命终结的年龄,不带什么感彩,只陈述这个事实。
寿年、得年、存年的用法相似,都是文雅的措辞,都代表去世之人获得的阳寿的年限。
不过,“寿年”常用在去世时年岁长的人身上,给去世的老寿星发讣告时,人们都喜欢用这个词汇,通常以晚辈的口吻发出。一般情况下,70岁以上的人去世后,才能用寿年。
去世时年纪较轻的人通常用“得年”,45岁以下去世的人,用这个词汇较为妥当。
“存年”跟“得年”的含义基本相近,年长的逝者绝不能用。
孟子在《孟子·离娄下》里曾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可见,从古至今,“死者为大”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丧礼十分重视,会对死亡赋予庄重的仪式感和文化寓意,用以维护公序良俗和世道人心,传承和发扬数千年的礼乐文明。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风虽日渐浇薄,正是我们磨练心志的炼金石
第一、世风日下皆是向上之阶: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是身处世间的我们常哀叹万分的憾事。然而世风虽日渐浇薄,却正是我们磨练心志的炼金石,也是我们成熟人格的阶梯。
佛陀说:“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即是开示凡事不经山穷水尽之际的振作奋发,就无法领略柳暗花明的幽趣。因此,愈是世道衰微愈应发愤有所作为,发愿向上有成。
第二、世路风霜皆是练心之境:
世间路时而平坦无折,时而崎岖艰辛,要如何面对人生的顺逆境?先贤告诫我们“对境练心,对人练性”,意即藉八苦等种种境遇,以启未来的大机大用。
当然,先决条件是坦然而甘愿接受每次因缘;唯有逆风扬帆,藉此磨练心性,才能开发智慧,进而丰富我们的生命。
第三、世情冷暖皆是忍性之德:
清朝巡抚张伯行一世清明,但也因此一生孤立。他饱尝官场冷暖,屡遭同僚排挤,虽知清官难为,也宁愿孤立而不随波逐流,终为自身留下“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
诚然,时序尚有春夏秋冬,世情又岂无冷暖炎凉。一个有智慧的人,面对世情寒冽,他不但无所畏惧,反而会藉此考验,培养忍性之德,训练自我坚强之志。
第四、世事颠倒皆是修行之资:
世事不免倒果为因,颠倒黑白,倘若抱持愤世嫉俗的观念,只会让人堕落,丧失上进的意志。反之,以“夫善者是诸恶之师,恶者是万善之资”的积极心态,面对颠倒的世事,就能长养我们的慈悲心、平等心。
梅花因耐得住霜雪才显露芬芳,雄鹰因禁得起暴风才能搏击长空,皮球不用力拍击如何跳得高,石灰不经烈火焚烧如何清白留世?
禅门祖师不也道出:“热往热处走,冷往冷处去。”足见身心必经一番淬炼,方能成就珍贵的法身慧命。
文章来源于网络与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世风日下是什么意思【成语世风日下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