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长城景点,刻有伟人题词“不到长城非好汉”,真实含义你懂吗
爱好旅游的朋友,也许注意到一个特殊的现象,很多有长城景点,都刻有伟人题词“不到长城非好汉”,很多人都在那里合影留念,可是这句诗词真实含义你懂吗?
1935年10月7日,伟人率领,翻越宁夏境内的六盘山。从此以后扫清前进的障碍,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于当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六盘山纪念馆
翻过六盘山,借景抒情写下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词《清平乐六盘山》。抒发了及其率领下的中国工农,不怕艰难险阻、胜利完成长征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誓将进行到底的豪情壮志。这首词中有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被后人津津乐道。很多长城旅游景点,都有石刻的这句诗词。下面给大家列举几处,爱旅游的朋友,不妨去看一看。
居庸关长城,国家4A级景区,位置在北京市昌平区北20公里。在800年前的金代,这里就是“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叠翠”,是兵家必争之地。下图是居庸关石刻“不到长城非好汉”。
居庸关石刻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是明代长城的一个重要隘口,也是居庸关的前哨。这里长城的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到了明代,又进行了长达80多年的修建,抗倭英雄戚继光曾经带兵在这里驻守。历史上很多名人在这里留下足迹,秦始皇“东临碣石”,回咸阳曾取道这里;元太祖入关、明朝皇帝北伐、李自成进北京、慈禧西逃,都曾经过这里。这里也有一块石刻“不到长城非好汉”。
八达岭石刻
黄崖关长城,在天津市蓟州区以北28公里的崇山峻岭中。这里的长城始建于公元556年,当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经对这里的长城进行重修加固。我在2012年,陪沧州的朋友,到这里游玩过一次。这里有著名的“八卦台”,还有长城碑林,黄崖水关,太平寨,点将台。还有一座“寡妇楼”。传说有12名妇女,到这里千里寻夫,捐资修建的一座敌楼。这里也有一块石刻“不到长城非好汉”。
黄崖关石刻
很多游客到长城景点旅游,看到“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块石碑,都在这里合影留念。大多数人对这句诗词的理解,都局限在表面含义,认为不登临长城,算不上好汉。自己登上了长城,算得上一条好汉,所以合影留念,成为日后跟朋友们炫耀的资本。其实这句词真正的含义,还是要回到当时伟人写这首词的历史背景中。
黄崖关
长城是中国古代一座代表性建筑,大家知道,长征途中,并没有经过长城。在这首词中,“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意思是,长征不到目的地,就不算英雄好汉!只有不畏艰险,摆脱敌人,到达陕北,长征才算胜利结束。英勇的指战员们,都是英雄好汉!您还知道哪些旅游景点有这样的石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毛的诗词产量不高,为何在1935年10月,却接连写了四首诗词?
1935年10月,绕开了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终于到达了陕北根据地,与陕北胜利会师。长征的胜利,为中国保留了“火种”。
同时,长征的胜利,更让党和毛看到了最真实的战斗力。自此以后,这支属于的武装力量,就成了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陆上作战最勇猛、最顽强的之一。
长征的胜利,给当年四十二岁、年富力强的毛,带来了巨大的欣喜。与此同时,也激发了他作为一名诗人的创作灵感。于是,他在一个月之内,接连写下了四首诗词。
这是毛一生中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他诗词最高产的时期。在高产的同时,这四首诗词的质量,也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准。
其中,《七律·长征》这首诗,曾是、宁等人最喜欢的诗歌作品。而《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则创造出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句。
《七律·长征》
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七律,是到达吴起镇的当晚,毛即兴创作而成的。同时,这首诗是同期四首诗词里面,最早见报的作品。
根据相关的史料显示:1935年的9月29日,陕甘支队的主力进入了通渭县城,当晚还在文庙街举行了一场庆祝晚会。
在这场晚会上,毛豪情满怀地朗诵了这首《七律·长征》。这首诗完成以后,毛并未立即将它公开发表,只是在这次晚会上朗诵了一次。
后来,这首诗被中的军旅作曲家改编成了民谣,并且进行了传唱。1937年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第一次正式刊发这首诗歌的全文。
这首诗的内容,主要是对长征路上遇到的事情,进行了一个总结,通过环境描写,带出了巧渡江、横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大,歌颂了战士不惧艰险的大无畏精神。
解放以后,《七律·长征》这首诗被改编成了组歌,多次公开表演,影响力非常巨大。教授生前接受采访的时候,仍然可以完整地背诵这首诗。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9月底,到达了甘肃的南部。到了1935年10月7日,又在宁夏的六盘山,遇到了赶来堵截的。
一鼓作气,扫清了这些障碍。同时,还在当天的下午,成功地翻越了六盘山。于是毛诗兴大发,就写下了这首词。
六盘山位于甘肃的固原,山峰的海拔高度接近3000米,山上共有三十四条弯道。由此可以看出,此山的地势险峻异常。
古代没有导航仪等指路仪器,所以人们进山之后要想再出来,就必须跟着鹿的脚印,才可以走出去,所以这座山又叫“鹿盘山”。
毛这首词的前面两句,是借景抒情地表达了,对长征路途上逝去战士的追忆。第三、四句,则是化用了一句民间的谚语。
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有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在中国,“长城”就是边防的代名词。
“不到长城非好汉”,意思就是说:不敢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冲锋在前,到长城去站第一班岗的人,就不是好汉。
在毛的带领下,战士个个都是好汉。他们经过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终于把红旗插上了六盘山的最高峰,让它迎风招展。
唐代祖咏有诗曰:“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旗手雄踞着险关,虎视着天下,大声喝道:“如今我已经长缨在手,什么时候让我捉住那条恶龙?”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这首词是毛登上岷山之后,受到启发创作的。但是词的内容,跟前述的两首诗词完全是不一样的。其实,这首词并不是写实的作品,而是充满了隐喻的一首词。
词的大意是讲,昆仑山是神话中最巍峨的一座雪山。横空出世,无边无际,因此才叫它“莽昆仑”。
“莽”是指它非常地厚重,并且也非常地庞大。传说中,它是连接天地之间的桥梁。它从亘古时代起,就矗立在这个世界上,并且“阅尽人间春色”。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昆仑(即这个世界)已经看够了人间那些和平、美好的日子了,所以它偶尔也想要出来兴风作浪一下。
古人常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看惯了和平的“昆仑”,这时候就不免要出来兴风作浪。于是,它“飞起玉龙三百万”。
这里是指雪花在暴风的席卷之下,像三百万条白色的巨龙,非常地恐怖,隐喻世界大战。昆仑雪山本来是很美丽的,但是只在它静态的时候。
一旦遭遇暴风雪,那是相当可怕的。而且到了夏天,冰雪开始消融的时候,又会造成泛滥的洪水。这个时候,遭殃的就是了。所以说“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古语有云:时穷节乃现,危难出英雄。如果这个世界不乱,旧的秩序就不会被打破,新的秩序就无法建立。与此同时,英雄人物就没有出头的机会。
因此,世界上战乱与和平的更迭,简直就和昆仑那么高,积雪那么深一样,自有其道理。然而它带给,尤其是我们中国的劳动的苦难,要怎么去计算呢?
过去,从来都没有人去评价过它,于是毛说让我来评价一下这个昆仑:还是不要有这么高的山,也不要有这么多的雪了。
苦难深重的中国,已经苦了近百年的时间了了。难道还要一直这样苦下去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也太不公平了!
我想拿一把倚天长剑,干脆把这作妖的“昆仑”砍成三节。一节送给欧洲,一节送给美国,还有一节就送给日本。不能只让我们中国遭受如此待遇,也让那些受一下。
《六言诗·给彭德怀》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
长征胜利以后,蒋介石的骑兵追到了陕北保安,袭击。彭德怀率领先头,在吴起镇附近和大战了一场,取得了到达陕北后的第一次胜利。
得到消息以后,毛兴奋地作诗赠给彭德怀。后者读到这首诗以后,将末句里面的“彭大”换为了“英勇”,并且退还给了毛。
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根据地以后,终于摆脱了敌人的追兵,进入了休整期。毛在这段时间里面,也得到了短暂的休息。
那一年,毛42岁,精力与体力都非常好、灵感也很充足。再加上长征胜利带来的巨大喜悦,让他诗兴大发,所以他才在这一月的时间内,连续写下了四首诗词。
不过,这种闲暇的时光对于毛来说,总是非常地短暂。不久之后,“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毛又忙着瓦窑堡会议,为做准备。
随后就是、解放,再就是。等到这些都结束以后,毛又有时间进行创作的时候,精力、体力和灵感却又不如从前了。
过去的时候曾经听到人说:作家写作是需要精力和体力的,于是村上春树天天都会去练习跑步。我想,诗人写诗、词人填词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人在中年以前的时候,精力和体力都是非常好的。假如经历了一些人生波折,总会生出许多的情怀与感动。待到年纪大了,开始“知天命”并且“耳顺”的时候,灵感就很容易弃你而去。
毛的诗词创作生涯,事实上是非常长的,因为他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的时候,仍有佳作问世,如《七律二首·送瘟神》、《满江红·和郭沫若》等。
不过,要是论及精力、体力以及灵感来源的话,这些时期始终都还是及不上1935年10月的那段时间。因为那个时候,毛正值壮年,精力旺盛、体力充沛、灵感充足。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思【不到长城非好汉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