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夫妻乘船游玩,夜间梦到驼背阿公,阿公:此船不渡活人
宋朝端拱年间,兴仁府有户人家,户主名唤曹仁寿,平日里做生意,家境殷实,膝下有两子。
大儿子名唤曹宁,字不言;小儿子名唤曹静,字不争。
两个儿子俱已成年,大儿子娶妻王氏,小儿子年方,尚未成婚。
其实曹静已然订过婚,岳父一家早些年搬离兴仁府,现居平江府越州。
曹仁寿做染料生意,也就是为布商提供染料,不算什么大生意,但是家境比一般人家要优越不少。大儿媳王氏生性吝啬,贪婪成性,厌烦小叔子曹静。
其实王氏烦曹静,主要原因是曹静和曹宁一奶同胞,以后曹家家业要兄弟两个各占一半。王氏贪婪吝啬,嫌小叔子碍事,时常在丈夫面前诋毁小叔子。
曹宁和曹静自小在一起长大,岂能不知自己兄弟是何等样人?所以对王氏所言多不相信,仍然是兄弟情深,惹得王氏不喜。
兄弟两个一起长大,性格却大为不同。曹宁继承了父亲做生意的头脑,而曹静却对此不感兴趣,每日里抱着书苦读,怡然自得,对于做生意,那是半点兴趣也没有。
父亲曹仁寿见小儿子爱学,心里自然也高兴,不惜花重金为其聘请先生。曹静爱读是不错,只是平时寡言少语,为人木讷。换句话说,除了读书,他对别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
这也是王氏烦他的另一个原因,你对家里生意没有帮助,以后还得分家业,王氏感觉委屈,遂设下小伎俩想要陷害曹静,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祸事。
王氏嫁过来后,对于家中婢女颇为照顾,时常小恩小惠施着,使小婢女们对她言听计从。
有人可能觉得这王氏颠倒,对和丈夫一奶同胞的小叔子不好,却对小婢女们照顾有加,她这岂不是远近不分吗?
其实王氏分得清着呢,她对小婢女照顾有加,自然不是同情弱小,她是想利用这些婢女。
这一年刚过完寒食节,能够动火做熟食了,曹家将寒食节时一些东西热了热,全家聚在一起分而食之。临末了,王氏将吃剩下的冷肉收起,送与了小婢女宝儿。
宝儿感激涕零,王氏却说有一事求她。
宝儿就是服侍人的,哪里敢听到主人说求字?赶紧谦让,王氏对她如此这般说了一阵。
这宝儿虽然只是个婢女,可自小就服侍人,端的是聪慧异常,她一听便明白王氏想要干什么,只不过她平日里受王氏小恩小惠颇多,倒也不好拒绝,于是就应承了下来。
曹宁平日里生意劳碌,吃完饭后对账,疲累异常就躺下歇息,可王氏却生龙活虎,待曹宁睡熟,她便悄悄起身,开门外出。
曹静并不劳累,他不管家中生意,每日里只是读书,沉浸于文字中无法自拔,劳累当然谈不上。
他每日睡得很晚,捧着书摇头晃脑,自得其乐。
三更天时他仍然读得起劲,小婢女宝儿来送茶,一脸神秘跟他说家中柴房不对劲。
曹静不明白宝儿的意思,宝儿又小声说她看到大夫人去了柴房。
嫂子深夜不睡觉,去柴房干什么?
要换成别人,肯定往不好的地方想,可曹静跟别人不一样,他一门心思读书,对于世间的腌臜龌龊完全不懂,只觉得嫂子是不是有什么为难事了?
他这般想着,就想和宝儿一起去看看。
宝儿等的就是这句话,赶紧同意要带他去看。
宝儿在前面带路,两人奔向家里柴房。曹仁寿和夫人已经安歇,曹宁也睡得颇香,两人穿院而过,没有人发觉。
柴房在后院一处僻静的地方,平日里不点灯,可此时里面点着灯,透过窗看出一个人影。
曹静更加好奇,嘴里喊着屋里是不是嫂嫂,手就推开了门。
刚推开门,发现里面的王氏衣衫不整,他大吃一惊想要退出去时,后面的宝儿却推了他一把,然后把柴房门给闭上。
宝儿闭门,里面的王氏开始大声叫喊,声音尖利,在安静的夜里传出多远,瞬间就惊醒了曹仁寿和曹宁。
屋里的曹静看嫂嫂衣衫不整,嘴里还大声叫喊,他感觉莫名其妙,这柴房里并没有别人,嫂嫂何以像看到了鬼似的叫喊?
另外,王氏如此这般,曹静就算再愚钝,他也知道非礼勿视,故以手抚面说道:“嫂嫂莫要叫喊,速速整理衣裳,这柴房里没有别人!”
王氏不整理,反而又扯开了一道。
曹仁寿和曹宁起身奔到院里,却见小婢女宝儿正跳着脚在柴房处叫喊,他们一同奔过来,拉开柴门一看,不由得大为吃惊,柴房里王氏衣衫不整,曹静同在,他想干什么?
曹仁寿赶紧转过头去,并且火冒三丈,首先就想到了儿子无耻,他正是血气方刚,难道贪图王氏美色,想要做禽兽之事?
曹宁当然也非常生气,跺脚指着曹静:“二弟这是做甚?”
曹静一脸莫名其妙,但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不对,他只是喜爱读书,又不是傻,此情此景,如果嫂子和宝儿不给他证明,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明白。
没料到王氏一看公公和丈夫,首先放声大哭,说自己出来小解,突然被人拖至柴房,她放声叫喊惊动了大家,如若不然,定遭奸人玷污。
她也不明说,意思却很明白,奸人指的是曹静。
曹静赶紧摆手辩解,说是宝儿让自己来柴房,宝儿可以做证。
不料宝儿却摇头,说自己也是听到叫喊才奔出,不曾带二少爷来柴房。
曹静气得直跺脚,这明显是嫂子和宝儿想要陷害自己。
曹仁寿和曹宁对视,王氏此时已经整理好衣服,指着曹静破口大骂,骂他无耻,骂他不要嘴脸,这种人趁早赶出家门。
曹仁寿和曹宁又一起看宝儿,宝儿却不敢和他们对视,父子两个再看急得直跳脚的曹静,似乎明白了什么。
曹静是什么性子?当父亲和当哥哥的自然清楚,初看到时很生气,可王氏越是哭闹,他们越是冷静。一冷静下来,他们就感觉这里面有猫腻。
王氏说被拖至柴房,为何拖时不喊叫?还有,曹静平日里肩不挑手不抬,能这样随便把一个人拖到柴房?宝儿又为什么来得那么快?
两人略有思索就已经明白,可明白归明白,他们又不能明说。
曹宁两眼阴沉盯着宝儿,欲要拉她问话。王氏赶紧阻拦,不让他和宝儿单独谈话,这更加证实了父子两个的猜想,这是一出陷害,王氏竟能想出如此毒计?
父子两个感觉很头疼,可也不敢声张,怕被外人听到了笑话。
曹宁拉着王氏回房,曹仁寿看了看二儿子,轻轻叹了口气。
如果坐实王氏施计,那是可以休掉她的,可现在怎么证实?没有办法证实。另外,曹仁寿也不愿意家中起事,这是一出闹剧。
只是这王氏每日里如此这般也不是办法,得想个万全之计。
到了天亮时,曹仁寿终于想出了办法,他要给小儿子完婚。
只要一完婚,就可以分家产,那样也能断了王氏使坏的心。
可是曹静岳父家远在越州,并不是说完婚就能完婚的。曹仁寿想出个方法,写了封书信交给曹静,让他带上去越州,将信交给岳父,那边自然会明白。
经过王氏这么一闹,曹静也算是明白了,自己这个嫂嫂不一般,早早完婚也好,让她无计可施。
所以,他也同意了父亲的提议,出发去越州。
临走,哥哥相送,曹静对哥哥感情很深,哥哥亦然。曹宁不住嘱咐,此去路途遥远,一定要注意安全。
曹静点头答应后出发而去,奔越州寻找岳父和媳妇。他刚出发,哥哥曹宁就将宝儿赶出曹家,但他不知道,这样却惹出了更大的祸事。
曹静出发时,父亲原本是想让两个随从随行的,可是曹静拒绝了。他这个人木讷,不善跟人交谈,他觉得让人随行反而不便,不如自己走得爽快,想走便走,想停便停,盘缠够用,就当游玩。
人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人对于行路并不胆怯,当然是在盘缠充足的情况下。
他一路走走停停,倒也怡然自得,想读时便拿出书来,想走时便放下书赶路,竟比在家里时还要快活。
这日行至大河边上,蒙蒙细雨落下,使得河中之水平白惬意了许多。原本绕几步路就有桥,但曹静想要乘船。
船上另有行人若干,多是读书人,船夫共有三人,带着大家渡河。
行至河中间,雨下得越发大了起来,河上升起团团雾气,却更添了几分乐趣。
就在此时,船夫从河中捞出一只大龟,此龟庞大,乐得船夫拍手叫好。
如此大龟,实属罕见,待到船靠了岸,找个买家卖掉,却也是一笔意外收获。
其它人看到大龟也觉惊奇,都站在一起围观。
曹静仁心,看着这大龟被人围观,他没有感觉到半分稀罕和快乐,反倒觉得大龟非常可怜。这大龟在河中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却被船夫所捉,售卖出去,等待它的只有一死,这难道不可怜吗?
众多书生对大龟指指点点,都在猜能卖多少钱时,曹静忍受不住,他向船夫行了一礼:“不知此龟价值几何?”
船夫不解看着他,随口说了个数目。曹静从身上掏出钱递与船夫,将龟买了下来。
他本来是个乘船的书生,却在船上买了一只大龟,这让众人不解,船夫也是不解。
他买了要干什么?他要放生。
他把大龟抱到船边,低声说道:“大龟啊大龟,你说你在河中逍遥自在,却为什么要浮上来看雨?人心险恶,此番入河,再不要浮出水面,你个头巨大,被人看到不会放过。”
众人听到他的话,都觉得可笑,看傻子似的看着他。
他说完就将大龟放入水中,大龟在河里游了一阵转过身来看他,他对着大龟摆手:“去吧,去吧,河中逍遥,莫要贪恋水面景色!”
大龟一阵摆动消失不见,船也到了岸边。
上岸后,曹静又是边玩边行,一直过了几个月方才赶到越州。
越州生活风俗和兴仁府截然不同,曹静倒是觉得稀奇,在街头边游玩边去岳父家。
街头杂耍的、卖吃食的遍地都是,热闹非凡。曹静走走停停,不觉到了一处杂耍摊子前,他看得正兴起,突然被人拉拽衣裳,低头一看,却是个小化子。
他微笑给了小化子一些钱,小化子千恩万谢而去,他正待抬头再看,发现自己身边停了一辆骡车,车上香风阵阵,隐约坐有一位女子。
可是车上有帘,他看不太清,只好拱手行礼,惹得车中女子和外面的婢女轻笑而过。
曹静岳父姓程,名守艺,本也是兴仁府人氏,同曹静父亲曹仁寿是生意伙伴,同时还是要好的朋友,也正是如此才结为亲家。
早年间,程守艺感觉兴仁府生意不太好做,就拖家带口到越州来开辟生地,倒也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程守艺膝下有女名唤程真儿,也就是和曹静有过婚约的女子。
两人十来岁就被家里订了婚约,彼此之间并没有见过面。就算是岳父,也是小时候见过曹静,此时见女婿突至,程守艺意外之余又感觉高兴,自是热情款待。
曹静将父亲书信拿出交给程守艺,程守艺看过后略一思索就拍手:“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曹静并不知道书信中写的什么,那是父亲交给程守艺的,他半路上不能拆看。
程守艺边叫好边把书信交给他。
父亲的书信非常简单,除了问老朋友好,还让程守艺在这边把他们的婚礼给办了,而在兴仁府那边,曹家同做准备,只待儿子和儿媳归来,就也举办隆重的婚礼。
这其实可以理解,因为兴仁府距离越州路途遥远,这边的亲戚朋友无法去到那边,在这边简单举办一下,待到了那边再大行操办。
程守艺早等不及了,因为女儿已经岁,早该嫁人。现在亲家兼朋友来了书信,他哈哈笑着,对曹静的称呼由贤侄变成了贤婿。
曹静虽然不善言辞,对于这门亲事他也并不反对,既然父亲已经做出决定,且早有婚约,加上家中嫂子蛮横,父亲这样做的苦心他也是能理解的。
而就在程守艺和曹静交谈时,早有婢女和程真儿在外面。
程真儿和婢女刚在在外面游玩,也是回来没有多久。她一直都知道自己有婚约在身,是以直到岁尚未出嫁,只是她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夫婿是何等样人。实际上,她对这门婚事并不满意,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曹静,这般就嫁了,万一是个莽夫,岂不是要难过一世?
在街上时,她和婢女看到一名外地书生给小化子钱,她倒是觉得不错,她感觉自己嫁给什么人也要比嫁给少时结下婚约的男人强。
游玩回来的程真儿闻听和自己有过婚约的曹静到来,她能不吗?
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她愕然发现和自己有过婚约的曹静就是在街头碰到的那个书生。在街上时她并没有仔细看,只是觉得不错。
此时再看,发现他文质彬彬,经常读书,身上自有一种倜傥气质,看得程真儿一颗芳心如小鹿乱撞,这得是多好的运气啊,少时结下的婚约,第一次见面心里就已然默许。
程真儿激动得回去都得婢女相扶,惹得婢女调笑,她也开心不已。
两相都不反对,在程守艺的操办下,曹静和程真儿大婚得成,两人顺利完婚。
曹静不是越州人,在越州自然也生活不习惯,况且程家也不是招婿,他是娶妻,兴仁府那边,家中还准备着操办婚事,他并不能在此久住。
所以,成婚第十天,他就准备离开越州,回老家去。
程守艺不反对,欲要派多人相送,却被曹静和程真儿拒绝,人家新婚燕尔,路上边游玩边回去,岂不快活?带着一众人,徒增别的烦恼。
程守艺没有办法,只得作罢。不过,还是有人随行的,就是从小服侍程真儿的小婢女,一行三人离越州,回兴仁府。
小夫妻新婚开心,走走停停,他们都不知道,路上正有要命的危险等着他们。
虽然是边游玩边回,但他们提前已经捎书信回家,有个大概的时间。
这一日,三人行至来时曹静放龟的大河边,有桥不走,专门乘船,而且他们要乘船游玩。
此次船上并没有别人,他们是雇船游玩,计划在河上几天,所以船上只有三个船夫和他们主仆三人。由于是临时雇船,船不是先前来时所乘的那艘,所以船夫也是三个他完全不认识的人。
在河上转了半天,天色暗了下来,曹静让船夫把船停在河上,他们要临河饮酒。
这就是书生不懂出门险,船夫是三个人,他们同样也是三个人没错,可仅有他一个男人,而且还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另外两个皆是女子。再看船夫,一个个膀大腰圆,曹静就没有想过会不会有危险。
他出门少,并不知道外面有多少险恶。
他们在船尾饮酒,三个船夫在船头休息。
少饮一些,三人各自休息。由于是在船上,程真儿和婢女在一起,曹静自己在一处。
夜深了,睡得正香的曹静却突然听到有人喊他:“公子,公子醒醒。”
曹静睁眼,看到船上多了一个驼背阿公,阿公满脸皱纹,正焦急看着他。
见他睁眼,驼背阿公似乎很生气:“公子一个人且还罢了,如今带有如花似玉家眷,却还敢如此在河上过夜?”
曹静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这又怎么了?
驼背阿公叹了口气:“公子出门少,不知道人心险恶,如此水面之上,没有行人经过,岸上又看不到,就不怕遭遇意外?要知道,此船不渡活人。”
驼背阿公的话吓了曹静一跳,什么叫此船不渡活人?他们不是活人吗?
驼背阿公见他木讷,就着急说道:“这船夫干的是越货的勾当,唯今之计,你们速速跳河逃命别迟疑。”
跳河?他根本不会水,跳河才是找死吧?
刚想到这里,他突然惊醒,原来竟然是做了一个梦,转头一看,昏暗的灯光下,水面上满是浓雾,如此地方,真要有人杀了他们抛进河中,又有谁会知道?
他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暗暗责怪自己太过大意,新婚得意忘形,根本不该在河上过夜。
想到这里,他再不犹豫,过去拍醒程真儿和小婢女,两人一听半夜要跳河,不由得吓了一跳,然后就摇头不同意。
曹静边劝她们边向河里看,发现船边有根浮木,而且船头似乎传来了动静,他马上拉着两女的手滑入水中,三人抱住浮木,倒也不会下沉。刚抱住,浮木漂浮,离开了船边。
船上三个船夫手提明晃晃的刀到了船尾,发现却不见了他们三个,船夫不由得惊呆了,马上向河里看,河中雾大,且是晚上,根本无法看到。
“他们一定在河里,赶紧寻找,今天要让他们死在此处。”
一个船夫大喊大叫,声音在河上传出老远,抱着浮木的三人也听了个清楚,他们额头上都是冷汗,幸好跳入了河中,要不然此时怕已经身首异处。
船夫们久在河上行船,对河非常熟悉,摇船寻找,肯定会找到他们。
但就在此时,河上却突然起了大风,刮着船摇晃,他们三人抱着浮木也随着河水摇摆。
大风中,船渐渐到了浮木边,船夫一眼看到了河中的三个人。
两个船夫嘿嘿一笑,咬着刀就从船上跃入河中,三个人只好拼命晃动,想让浮木离船远一些。
可他们哪里跑得过船夫?船夫一直都在河上行船,水性非常好,其中一个眨眼间就到了他们身边。
这人脸上带着狰狞的笑,从嘴里拿出刀就欲动手。
但这时候,他身子突然下沉,然后在水面上徒劳挣扎,却根本动不了分毫。
借此机会,三人让浮木远离了一些,另一个船夫却在此处等着,二话不说,挥刀便砍。
刀尚没落下,这名船夫也在原地开始打转,他数次下沉又浮出,好像下面有什么东西拉住了他的腿,他想挣脱却不得法。
再看先前那一个,同这名船夫一模一样的状态。
曹静三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能拼命蹬着腿,拍打着,让浮木远离。
船上的船夫一看两个同伙没能得手,他也发了疯,摇着船对着三人撞来。
他们三人在大风中顺河飘浮,而且这时候天色已经渐亮,远远看到了岸。
他们三人被风送得向岸边而去,船在后面紧跟。
眼看就到岸边,浮木突然飘向一边,船却收停不及,因为船毕竟兜风太多,直接撞到了岸上,将船撞出个大窟窿,也吓坏了岸上早起的行人。
大家围拢过来,有人发现了河里的曹静他们,把三人打捞出来,程真儿和婢女因为惊吓已经晕死,不过倒无大碍。
唯一剩下的船夫见船撞出窟窿,跳船就欲逃跑,却被行人所捉,因为行人发现从船窟窿里掉出一具尸体。
船夫被控制,且船上有死人,行人报官,很快就有兵丁抓了船夫当场审问。
曹静他们三个回过神来后,说船夫是想杀死他们三人,兵丁审问之下,船夫交代,他们本是这河上越货的贼人,专门打劫乘船过路之人。
闻听还有两个同伙,兵丁派人寻找,在河中间找到了另外两个船夫,两人都已经淹死,腿上被河里水草缠绕,使他们无法挣脱,活活淹死在了河中。
大家都以为这是一场图财害命时,唯一没有死去的船夫却说他们虽然在河上越货,可这次欲杀曹静,却是有人指使,指使他们的是一个女子,就住在岸上客栈中。
兵丁让他带着抓人,曹静赫然发现被抓的女子竟是家中婢女宝儿,他震惊万分,不解宝儿为什么要这样做。
宝儿只是个婢女,她被曹家赶出,怀恨在心,但她根本没有能力去雇佣贼人。果然,她交代出,她是受王氏所托,报酬也是王氏所出。
曹静真正被震惊了,他只知道王氏不贤,可万万没有料到她竟然能做出如此之事,自己如果死在途中,家中产业尽归她所有,这真是个十足的恶妇。
有证人的情况下,曹静和兵丁回到兴仁府,王氏被抓。曹宁和曹仁寿闻听此事也被吓坏了,任他们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王氏能如此恶毒,在家中诬陷不成,还想在途中,这类恶妇,又怎能在家?
是以,曹宁马上休妻,王氏不但被抓,而且被休。她此番作恶算是到头,证据明白,再怎么痛哭和后悔已晚,等待她的自然是惩戒。
曹家为曹静完婚后半年,曹宁再娶。
新嫂子和程真儿相处非常好,曹宁和曹静兄友弟恭,全家人和和美美,家业也越来越大。曹静对家业兴趣不大,对生意更是没有兴趣,苦读几年后高中,家中产业尽管曹宁,而曹静携妻程真儿离家为官,一生清明,被人称道。
只是,当年在梦中梦到了驼背阿公,他一直都没有跟人提过。同时,一生也没有吃过龟肉。
各位,曹静本是个木讷的年轻人,他对家业没有兴趣,也不打算争家业。可是怀璧其罪,他是曹家二儿子,成为了嫂子王氏眼中的原罪,因为王氏认为他以后肯定会争家业。
为此,王氏不惜坏他名声,不成后又悍然雇人行凶,可谓不折不扣的悍妇。
但却因此把自己给折了进去,也算是咎由自取。
曹静在河中可怜大龟,出手相救。同一条河中,他被贼人追杀,危在旦夕,先是梦到驼背阿公,又巧遇河中浮木,追杀他的人还被水草缠绕,这才使他逃过一劫。
驼背阿公是大龟报恩吗?实际上黑嫂并不这么认为,曹静可能在船上心神不宁,害怕遭人所害。有所思,就有所梦,因此梦到阿公提醒,并且果断携妻跳入河中。
不过,他为人善良,人们更愿意相信是大龟报恩。行善之人,吉人自有天相,他救龟是善良,逃过劫难是警觉。
而最终,他高中为官,也善良清明,家中产业,尽归兄长,如果王氏先前不争,又岂会落得那样下场?她根本不明白,曹静志不在家中那点产业。
故,很多时候,不争就是最好的争,家和才能万事兴。
曹静为人磊落善良,最终娇妻在侧,人生圆满。
行奸佞之计,妄图获得眼前小利,从来都不是正途,古时如此,现在也是如此,您认为呢?
(本文由黑嫂原创首发!)
刘伯温在明朝是怎样一种存在?浅析刘伯温的人生经历与毕生之成就
三国时期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他是智慧的化身,亦是忠烈之臣的。他的料事如神让许多后人赞叹不已。
在明朝,其实也有这么一位跟诸葛亮可以相提并论的能人贤士——刘伯温。在民间有这么个说法在广泛流传,他也以神机妙算和运筹帷幄让许多人钦佩称赞。
刘基,字伯温,他是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家和文学家,也是明朝的第一谋士和开国功臣。
从古至今,人们对刘伯温的评价都是褒扬积极的——立功、立德、立言。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他的性格特征去认识他。
1. 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元朝统治集团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实行了民族压迫政策,还将人们划分为四个阶层,其中蒙古人的地位最高贵,色目人第二,汉人第三,南人最低下。刘伯温属于“南人”,一身才气,却始终免不了因为低下的地位而在官场上受到高贵地位官员的排挤和打击。
面对腐败的权贵,刘伯温多次辞官。官场的黑暗让他满身抱负无处可施,但是一身正气的他做不出和他们蛇鼠一窝的勾当,所以他辞官蛰居隐世。
2、淡泊名利、不贪爵禄
刘伯温入仕只是想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他并不关注名利。明太祖朱元璋建朝之初,分封三十七位功臣,而刘伯温位列倒数第二。有好几次朱元璋都想加封刘伯温,
刘伯温也是多次都拒绝了这样的赏赐和加封。
3.襟怀坦白、敢于直言
《明史》记载:"基、濂学术醇深,文章古茂,同为一代宗工。而基则运筹帷幄,濂则从容辅导,于开国之初,敷陈王道,忠诚恪慎,卓哉佐命臣也。至溢之宣力封疆,琛之致命遂志,宏才大节,建竖伟然,洵不负弓旌之德意矣。"
然而,纵然刘伯温是这样有才的人,他的人生也不是顺风顺水的,如同浪涛,有起有伏,也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
①,年少有才,勤学好学
少年时期的刘伯温勤学好问,天资聪颖,他记忆力超群,阅读的速度可以达到七行俱下,也就是一目七行。所谓“人未尝见其执经读诵,而默识无遗”。十二岁的时候,刘伯温就就考中了秀才,因此在他们乡里被叫做“神童”。
刘伯温跟随老师学习晦涩难懂的儒家经典之作——春秋经。不同于其他的初学童生,只知道捧书诵读,刘伯温不仅可以默读两遍就背诵如流,还能够解其意,也就是根据文段的意思,思考其中的深层含义,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连老师都惊叹道:“此子必高公之门矣!”别人学一辈子都不懂的春秋经,刘伯温不费吹灰之力就学完了。
另外,刘伯温还喜欢看书,可谓是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没有一部是他不了解的。特别是在对天文和术法上,更是特别喜爱,潜心研究至精通。刘伯温结识了许多的明教圣者,与他们互相学习。由于刘伯温的虚心求教和聪明才智,他学习了非常多的奇门斗数知识。这为后来的料事如神奠定了基础。
②.初入仕途,受民爱戴
而后刘伯温在科举路上越走越远,中了举人和进士,进入仕途。 担任了江西高安县丞,辅佐县令一起处理政务。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为民除害,在他上任的期间,高安县的社会风气逐渐改善变好。刘伯温的兢兢业业、严格职守的工作态度和刚正不阿的性格,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③.官场黑暗,三次辞官
封建社会的官场是十分黑暗的,权权相靠、官官相护,像刘伯温这样清正廉洁的人是很难在明争暗斗的官场里顺风顺水的。于是刘伯温在元朝前前后后有四次辞官。
第一次辞官,刘伯温是和幕府官僚意见有了分歧,从而被人从中作梗,被迫辞职回乡。
而后刘伯温又被朝廷征召出任了江浙儒副提举和行省考试官,又因为检举监察御史失职,而被嫉恨他的大臣多次责难。刘伯温灰心丧气,只好上书再次辞职。
而后又被征召,继而又辞官,这次,刘伯温彻底对元朝的官场失去了信心,选择辞官还乡。回到乡里后,他拿起笔,著书立说,其中便有最著名的一本书——《郁离子》。在这本书里,刘伯温对黑暗的社会进行批判,同时,他也表达出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境。
④.太祖邀请,再次出山
求贤若渴的朱元璋听闻了刘伯温的大名,但是自己是粗人出身,刘伯温是有才学的人,于是便请手下的去邀请他出山。刘伯温心里仍有抱负,但是还是有所顾虑,他母亲得知后,也劝他出山:“自古衰乱之世不辅哪能获得万全之计呢?”于是答应了,再次出山。他上书陈述策,备受朱元璋的重用。他还参与谋划平定张土诚、陈友谅的北伐。刘伯温让朱元璋脱离韩林儿,自己建立一个国家,以“大明”为国号来建国,让百姓们对他大明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招揽民心。刘博言在军事上体现出了他过人之处,朱元璋都夸赞道:"吾之子房也。"而后,刘伯温都在尽心尽力的发挥自己的价值,为明朝的巩固和强大出谋划策。
⑤. 病魔缠身,时日不多
刘伯温因为劳碌而感染了风寒,朱元璋得知后便派胡惟庸带御医去探望他。但是并没有起效果,反而让刘伯温更加感觉到不适、痛苦不堪。之后刘伯温带着病去觐见朱元璋,婉转说了这胡惟庸带御医探望他,和服食御医开的药后更加糟糕的事情。朱元璋听后,只是简单地说了些安慰话,让他好好养病。这让刘伯温感觉到十分的心寒。
刘伯温的病之后越来越重,甚至到了无法自由活动的地步。于是刘伯温决定返乡,儿子刘琏陪伴着,还有朱元璋的特遣人员护送。回到家后,他拒绝了乡里人找来的一些药材,只是吃些东西维持基本的生活。没过几天,刘伯温觉得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便向两个儿子交代后事。最终刘伯温还是逝世了,享年六十五岁,葬在乡中。
刘伯温在追随朱元璋、在辅助朱元璋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朱元璋评价他:"(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作为国家的谋士,他具体有什么贡献呢,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思想
刘伯温认为想立国,必须得民,这样的民本思想对于德政有利于德政的实施。在德政下,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增强自己的国家意识,并且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
2):学术思想
刘伯温精通儒学,他积极传授儒学,对明初的学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外,刘伯温还融会理学,对于儒学的发展进行创新,为其注入新鲜的活力,儒道互补,在一定程度上对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法治思想
明朝建立以后,刘伯温提出实行的卫所制度,朱元璋采纳了,这一措施不仅有利于增强了皇帝对于军权的控制力,还有利于巩固、加强了
对于当朝的法律,刘伯温自己的见解,他意识到了法律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要相对宽松制定法律,但是绝对严格的执行法律。刘伯温的法律思想当时封建社会"人治"法律的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对于后来社会法律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刘伯温还认为百姓应该知法懂法才不会轻易犯法,有责任对百姓进行教化,从而提高百姓的法律意识,根据民本思想,刘伯温对《大明律》进行制定,颁布后也在一定程度生维护了社会的秩序,稳定了社会的发展。
“是金子总会发光。”像刘伯温这样有才之人虽然经历了坎坷的仕途多次辞官,但是他仍然想发挥自己的才学,为国家尽心尽力。而后刘伯温终于辅佐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也算是了结心愿了。无论是在当时的明朝,人人称颂刘伯温,到了今天,刘伯温仍然是被世人高度评价。
【万全之计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万全之策】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