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新纽带 居民新家园(视线·城市更新)
本报记者 常碧罗 沈靖然
图①:更新改造后的村社区一角。 九龙城市更新公司供图 图②:改造前的村社区服务中心。 李显彦摄(视觉) 图③:焕然一新的村社区服务中心。 九龙城市更新公司供图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既要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要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村社区是一个老小区,曾经,小区内配套不足、功能缺失、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居民生活面临诸多不便。2022年初,村社区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并纳入全国有关试点。如今,社区里的老旧楼栋经过修缮换了新颜,管线“蜘蛛网”都下了地,原来坑坑洼洼的道路变得平整干净,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会客厅等一应俱全,动静相宜的社区商业不仅留住了记忆中的老味道,也吸引着年轻人的新目光……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村的更新蝶变,便是生动见证。
——编 者
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的村社区,是原重庆建设厂配套家属区,社区内房屋建于上世纪50至90年代,地处最繁华的九龙新商圈,占地0.24平方公里。夹在两大商业体中间,随着房屋老化、设施陈旧,加上相对封闭,久而久之,眼看周边高楼新起,村则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洼地”。
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区),九龙坡区于2021年11月正式启动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采用“留、改、拆、增”多元模式,目标是将其打造成“商业新纽带、居民新家园”。2023年4月,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期)集中竣工亮相后,村的居民迎来了重塑的新家园。如今生活在此处,沿着小区道路前行,城市会客厅、社区医院、综合市场,还有在地老字号与新商业共同成长……居民们在步行范围内便能享有完整的设施环境、完备的生活服务。
不搞大拆大建
留住城市记忆
黄葛树下,时光被拉得悠长。“曾经这里有100多栋红砖房,从高处俯瞰下来,房屋矩阵组成了‘建设厂’三个字,这是我们几代人的骄傲。”65岁的老居民冯祖伟说,“我从小就在红砖房长大,这儿是我们的根。”
“提起‘建设厂’,村社区的居民都满怀深情,我们在设计之初就想要留下属于他们的文化符号。”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一院院长余水说道。
按照居民们的心愿,老旧的红砖房以特殊方式获得了新生:承载几代人记忆的“高龄”红砖楼部分老墙体被保留下来,不仅进行内部空间重构,还在墙体外加设钢和玻璃罩,成为展陈村和建设厂历史文化的社区会客厅。
走进社区会客厅,一张张属于村老居民们的记忆相片,记录着时代变迁,也展示着这个老旧社区曾经没落的一面——楼体年久失修、管道老旧、飞线满天……
“在改造前,我们多方协同进驻社区,了解社区特点、居民意愿,为社区进行了一次全身体检。”九龙坡区住建委杨扬介绍,“我们还邀请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三师’进社区,为村把脉问诊。”
“路面‘七拱八翘’,走起来都不太顺畅。”
“公厕希望能原拆原建。”
“小区里爬坡上坎多,能不能增加些无障碍措施?”
多次举办的院坝会上,社区居民畅抒己见,住建部门收集了上千条相关意见建议,落实到社区后续更新改造中。设计师将建设厂历史变迁中的建筑风貌元素“一号信箱”“三线建设”等文化符号融入其中,设计了以建设诗歌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文化景观。细致梳理片区内老建筑、老字号、老树木等各种承载居民记忆的载体,让原住居民记忆深处的电影院坡坡、游园坝坝等旧址重现。
环境的变化很快凸显。一期范围累计拆除违章建筑1.6万平方米;楼栋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基础上进行了翻新;飞天管线都下了地;回家的路变平整亮堂了,出入片区步行只需10分钟,停车也方便了不少;智慧设备处处可见……
公共基础设施升级有里有面: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红蚂蚁志愿者服务驿站……村社区已打造成“完整社区”,居民所需的各类生活配套都能在社区内找到。“我们老年人特别高兴,看病养老不用跑远路,还可以到食堂用餐。”社区居民陈代蓉说,“现在的村,既有记忆中的模样,又有现代社区的便捷,一辈子都舍不得搬呐!”
创新基层治理
智慧服务居民
一个数字平台、一部手机、一个数据库,就可以实现社区与居民群众、居民群众与志愿者以及群众与群众之间的交流互动,让便民服务更便捷——这是村社区积极探索数字化社区的全新形式。
“村社区焕然一新后,不仅是本地居民的幸福家园,如今还成为大量游客的打卡地。要想对社区实现精准治理,离不开对数字技术和物联网的充分应用。”村社区党委伍成莉介绍,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云上村”平台作为一个基层治理的指挥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市民可以通过手机轻松查阅村历史文化、美食与景点;通过小程序便捷查看社区公开信息、办理日常事务,将优质服务直接送达居民家中。
“临时遇到电力线路故障,家里用不了制氧机了。”收到一家人的求助信息,网格员立刻在手机上通过“渝快办”向街道指挥中心上报。很快,指挥中心下发了任务分解,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医院,将氧气袋送到了求助人员家里,供电公司安排维修人员上门抢修线路,很快恢复了供电。
伍成莉介绍,未来“云上村”平台还将与政务服务平台“渝快政”和“渝快办”对接,与街镇级基层治理中心进行深度对接,助推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传统新潮交织
商业人居和谐
社区便利生鲜店门口,店主正在装卸新鲜蔬菜。不远处,市民正在甜品店内细细品尝,开启一天的甜蜜生活……在村社区,既看得到传统修鞋铺、换锁店、非遗糕点店,又能看到精品咖啡厅、小众潮牌店、文创店,传统与新潮在此交融。
提质升级后的村社区,目前入驻近70个主理人品牌,吸引着日均2万的人流量。加上建设中的二期,共计5万平方米的社区商业预计可以聚集到200多个主理人品牌。这样一个老社区对品牌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一间”咖啡主理人朱莺告诉记者:“一是位置好,二是味道正。村位于杨家坪商圈核心位置,加上社区氛围营造得特别有味道,不是空壳子一件。入驻后我们发现,不仅有附近的年轻人和上班族来我们店里喝咖啡,不少社区老居民也爱上了咖啡。”
“改造后的村焕然一新,不少连锁品牌联系我们希望能够入驻。”负责社区商业运营的九龙城市更新公司党委唐万民介绍,“但我们还是更倾向于做具有本地特色商业品牌,兼顾本土文化和年轻元素。”
一些在村开了几十年的老字号也不断释放新活力。老字号“黄粽人”粽子店和“牧马人”火锅,便在社区运营公司的指导下对品牌包装进行了全面升级。“对于这些村本土孵化的品牌,我们将加大力度扶持指导经营,留住老味道。”唐万民说。
商住距离近,加上外来人员增多,居民生活会不会受影响?“在项目设计之初,我们就考虑到要平衡好市民与居民的关系,在业态布局上进行了优化调整,实现了动静分区布局。对于一些主干道附近的社区底商,我们也对其经营时间进行要求,晚上8点后不允许外摆经营,10点后严禁发出噪声。”唐万民说。
“刚开始我们都有这个担忧,怕晚上吵。但是发现这里的商家都很自觉,到点关门,也不闹腾。商业繁荣后,不少年轻人选择在这居住,成了新一代村人。”陈代蓉说。
《 》( 2024年06月02日 05 版)
树东说文解字“八”,八仙过海有哪八仙?
一、“八”字的本意
【动词】(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同本义〖part;leaveeachother〗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
【数词】七加一的和〖eight〗八,数也。——《玉篇》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地理以八制。——《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八者,维纲也。——《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左传·襄公九年》八眉者,如八字。——《尚书大传》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八音克谐。——《书·舜典》秦王复击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又如:八音(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的质材所制);八拜(古代世交子弟对长辈的礼节,后世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八拜)常表次第,即第八〖theeighth(8th)〗又如:八世;八年八拜之交:古代世交子弟对长辈的礼节,后世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八拜。用以比喻关系极为密切
二、“八”字的演变
三、带有“八”字的成语众多
五花八门、七上八下、四面八方、八仙过海、横七竖八、七零八落、四平八稳、零七八碎、正儿八经、杂七杂八、胡说八道、乱七八糟、七老八十、七拼八凑、八拜之交、七嘴八舌、块儿八毛、千儿八百、老八辈子、八九不离十、般武艺、十万八千里、威风八面、半斤八两、八竿子打不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四通八达、七七八八、般武艺、杂七杂八、女大变、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八九不离十、八面玲珑、说七说八、零七碎八、八百诸侯、歪八竖八、七病八痛、眼观四处,耳听八方、七破八补、尧眉八彩、和尚吃八方、夹七夹八、七口八嘴、七姑八姨、胡诌八扯、七舌八嘴、不如意事常八九、七郄八手、大卸八块、七老八倒、七搭八搭、白话八股、右传之八章、七脚八手、七首八脚、八难三灾、三台八座、八荒之外、三臡八菹、九江八河、八攻八克、七子八壻、七事八事、七窝八代、三头八臂、八公草木、七上八落、三灾八难、八砖学士、八面来风、七拱八翘、七开八得、四方八面、八索九丘、四至八道、七零八碎、五行八作、七横八竖、四邻八舍、乱七八遭、八百孤寒、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四、八仙过海有哪八仙
八仙过海,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神话传说之一。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八仙中,铁拐李是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见诸于文献则较晚。亦作「李铁拐」。元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始有其名。
身世由来传说颇多,一说乃西王母点化成仙,封东华教主,授铁杖一根。一说本名洪水,常行乞于市,为人所贱,后以铁杖掷空化为飞龙,乘龙而去为仙。一说姓李名玄,遇太上老君而得道。
一日神游华山赴太上老君之约,嘱他的徒儿七日不返可化其身。然而徒儿因母亲病而欲归家,六日即化之。第七日李玄返魂无所归,乃附在一跛脚的乞丐的尸体而起,蓬头垢面,袒腹跛足,以水盆倚身的竹杖变为铁拐,故名李铁拐。
张果老,亦名张果。原为唐代道士,相传隐居于恒州条山,唐武则天时自称已数百岁。他自称年龄有数百岁,武则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见,张果老佯死不赴。
蓝采和,唐代的隐逸。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
汉钟离,原复姓钟离,名权,后改名为觉,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
晋砖
瓦当
吴昌硕
扩展知识
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四川方言|陶灵:川江上的凼子
文/陶灵
20世纪80年代,我在云阳食品公司当工人,单位经常往湖北装运生猪。有一次又装猪去宜昌,派我随船当押运员。船停靠在小东门外的红槽湾码头。
“这个凼子不叫红槽湾,都喊错了。”船上的老水手屠老幺给我纠正道:“是红船湾。”他怕我不信,去驾驶室拿了本《长江上游航行图》,翻到云阳县城,指给我说:“你看嘛,这个凼子!”图中果真是“红船湾”三个字。
为什么叫红船湾?这时船开了,屠老幺一边操作,一边断断续续地给我讲:红船湾上面有个二郎滩,下边又是石板滩、三漩沱、宝塔子,都是险滩,水很急,不时有木船打皮(撞烂)。过去这个凼子靠得有红船,马上划出去救人。红船是木划子,漆成红色,船上的桡胡子都穿着红衣服,很扎眼,一眼就看得出来。
屠老幺嘴里一个“凼子”接一个“凼子”。凼子,本意指水坑,川江(注:长江宜宾至宜昌河段)一带方言“凼子”,是“地方”的意思。
船过磁庄子滩时,屠老幺指着北岸说:“这个凼子也靠过红船,叫红船背。”下水船速很快,一个小时左右到了云阳与奉节交界处的拖板滩,船要靠岸,装下收购的生猪。
拖板滩沿江是一条长长的石板坡,坡上一大群猪,七拱八翘地不愿上船,吆猪的人很费劲。屠老幺指着石板坡说:“这个凼子是个溜石皮,往年拉船过滩,脚打滑,连蹬的地方都没得。”
我感慨道:“没想到川江的地名有这么多故事。”屠老幺说:“川江地名稀奇古怪得很。”于是,他给我介绍,有称呼亲人的凼子:三姊妹、媳妇面、干儿子、幺姑沱、高舅母……有土味的:瞌睡坝、篾条滩、豆腐石、腊、板凳角等等。沿岸的凼子还可以凑齐十二生肖:老鼠冲、牛困石、虎须子、兔子石、龙凤沟、蛇老壳、马腿滩、羊驼背、猴子岩、鸡公石、狗爬滩、猪圈门。
屠老幺笑着说:“还有吷人、过恶的凼子也不少,像寡妇滩、矮子沱、癞子石等。”我问屠老幺:“这么多凼子的名字,你怎么记得到哟?”“在川江走船,靠的是脑壳吃饭。”屠老幺说,“这水,三分钟一变化,要认得到江中的几百个滩,记得坡上和水里的几千块石头才行。”
【征稿启事】
华西都市报“宽窄”副刊四川方言龙门阵《盖碗茶》版面推出以来,得到省内外四川方言作者的大力支持。为让《盖碗茶》更加活色生香,方言故事层出不穷,我们向“有故事”的方言作者长期征稿。有好的方言故事,有趣的方言传说,都可以给我们投稿。字数不超过1200字。投稿信箱:730156805@qq.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七拱八翘;七拱八翘歇后语】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