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和“禹制九鼎”
这两个成语都与古代中国的“鼎”有着深厚的渊源,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权力、诚信和承诺的重视。以下是对这两者之间渊源的详细阐述:
一、禹制九鼎的历史背景
- 大禹治水:大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传说他通过辛勤努力和智慧成功治理了洪水,赢得了的尊敬和信任。为了纪念他的功绩,禹铸造了九个鼎,这些鼎不仅是权力的象征,也代表了国家的统一和的福祉。
- 九鼎的象征意义:九鼎在古代被视为国家的象征,周朝时期,九鼎成为王权的标志,只有合法的统治者才能拥有。鼎上的铭文记录了重要的历史和道德观念,成为后世统治者的精神象征。
二、一言九鼎的含义与来源
- 成语解释:成语“一言九鼎”形容一个人的话语极具分量,值得信赖,强调了承诺的重要性。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话如同九鼎般沉重,不能轻易改变。
- 成语来源:这一成语与“大禹制九鼎”有直接关系。因为大禹铸造的九鼎象征着权力与信任,后人用“一言九鼎”来比喻一个人的言语和承诺应当如同九鼎一样,具有不可动摇的分量和可靠性。
三、两者的渊源与联系
- 权力与诚信的结合:大禹制九鼎是权力的象征,而“一言九鼎”则是诚信的体现。两者都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者的期望,即不仅要有权力,还要有诚信。一个有权力的统治者,如果失去诚信,其统治将不再稳固。
- 文化传承:这两个成语都源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道德、诚信和权力的深刻理解。通过大禹的故事,后人得以认识到,真正的者不仅需要治理国家的能力,更需要以诚待人、言行一致。
- 历史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一言九鼎”逐渐成为一种道德标准,用于评价个人的信誉和承诺。这一成语的使用,反映了人们对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尊敬,以及对诚信的追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一言九鼎”和“禹制九鼎”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大禹通过铸造九鼎,不仅留下了治水的丰功伟绩,也为后世树立了诚信的榜样。而“一言九鼎”则是对这一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提醒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言行要一致,承诺要兑现。通过这两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对诚信的重视。
我们常说一言九鼎,九鼎到底是什么?
我们常说“一言九鼎”,如明张煌言《怀古》诗所说“人定能胜天,一言重九鼎”,宋黄庭坚《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那么“九鼎”究竟为哪般?
据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将中原以山水为界,分为九州。夏朝建立之后,禹用九州各部上贡的铜,铸成九鼎,象征九州。见于《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自九鼎诞生,就成为国家重器,是权力的象征,谁得九鼎就代表谁得九州和政权,九鼎借指国柄。类似后世的传国玉玺,想篡个位没它在手,人们总会觉得你名不正言不顺,三国时期孙策就死在一块玉玺上。
商朝取代夏朝后,九鼎归殷,对鼎的使用规定严格: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一鼎或三鼎。天子祭祀天地和祖先时会行九鼎大礼。
周武王灭商后,九鼎归周,曾对民众公开展示九鼎。 周成王即位后,派周公旦营造洛邑,建成后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于明堂之中,九鼎自此放置于洛邑。记载于《史记·周本纪》:成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
夏商周三朝,都是将九鼎作为政权的代表,随政权更迭而易手,多放于都城。如《墨子·耕注》所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东周开始,王室逐渐衰落,各诸侯纷纷觊觎王权。
周定王即位不久,楚国经过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治理,整饬内政,厉行改革,逐渐强盛。楚庄王借“勤王”名义,北上伐陆浑之戎,战胜后陈兵洛阳南郊,在东周都城外,以彰显楚国国力强盛,军容整齐。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前往劳军,楚庄王问王孙满:“听说九鼎在洛阳放着,鼎有多大?有多重?”王孙满是个善于应对的,就跟楚庄王说:“国家兴亡在德不在鼎,大周确实势衰,但天命仍在。鼎的大小轻重,您还是别打听了吧?”古人惯打机锋,楚庄王的意思是,周还剩几斤几两啊,我这雄壮之师如果取而代之怎么样?王孙满回答的是,大周确实挡不住你的雄兵,但是天下诸侯目前还是遵奉周室的,你楚庄王是要掂量一下跟诸侯为敌的下场的。楚庄王觉得以一敌四还是有点耸,于是带兵返回。
这就是“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史记·周本纪》也有记载:“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次洛,使人问九鼎。王使王孙满应设以辞,楚兵乃去。”
周赧王时,秦惠文王任用张仪,秦国国力不断增强,希望取得九鼎以号令天下诸侯。国力尚可以的楚国、齐国也有如此想法。周赧王辛苦周旋,把魏国和韩国也拉下水,令各国相互制约,艰难保住九鼎。大概就是跟秦国说,我很想给你啊,但是齐国不让啊。对齐国说,我很想让你带走啊,但是韩魏不答应啊。你们看,不是我不答应,是我们的兄弟们不答应,我很为难啊。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国攻占韩国宜阳(今洛阳下辖县),亲自到宜阳巡视。秦武王带领任鄙、孟贲一干武将“顺道”参观洛阳,直入太庙明堂。秦武王围着九鼎,指着雍(大家可以看一下九州)字一鼎叹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守鼎的官吏忙说:“此武王定鼎于此,未曾移动,每鼎有千钧之重,无人能举。”秦武王不信,偏要一试(秦武王好武力,要与大力士孟贲比试,孟贲、孟说傻傻分不清楚),用尽平生之力,将鼎抬离地不到半尺。正要迈步,力尽失手,鼎坠到地上,正压在右脚上,将胫骨也给砸断了。众人急忙把他扶归公馆,秦武王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气绝而亡,年仅23岁。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雍州鼎为龙文,赤色,这是关于九鼎样式的唯一记载。
秦武王死后,弟弟秦昭襄王即位。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秦昭襄王派摎(jiu)攻西周,西周灭亡,秦得到九鼎。记载于《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大家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个疑问,又是东周,又是西周的?这里我们补充一段,周赧王时期,周已经毫无权威,出现了两个王。东边的是周赧王,西边又立了一个周武公姬共。秦武王洛阳看鼎之前,派右丞相樗里疾先去知会周赧王,被言辞拒绝,周赧王被“迁出”洛阳,去往西周,后来九鼎也迁往西周。
秦之后九鼎逐渐遗失,据传沉于泗水,个人认为化成铜钱的可能性更大,后世分别于唐武则天和宋徽宗时期重铸。
武则天登基后,认为九鼎是象征国家政权的重宝,决定重铸。神功元年(697)四月,鼎成,用铜56万余斤,上刻各州山川物产,置于洛阳明堂当中。神都鼎名永昌,高一丈八尺,其他鼎一丈四尺,分别为:冀州鼎名武兴,雍州鼎名长安,兖州鼎名日观,青州鼎名少阳,徐州鼎名东原,扬州鼎名江都,荆州鼎名江陵,梁州鼎名成都。《资治通鉴》记载:“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697)夏,四月,铸九鼎成,徙置通天宫。豫州鼎高丈八尺,受千八百石;梁州高丈四尺,受千二百石;各图山川物产于其上,共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余斤。“
宋徽宗以铜二十二万斤铸造九鼎,并装饰以黄金。仿照明堂规格,在汴京中太一宫之南建造九成宫,内有九室,陈列九鼎。位于正中为帝鼎,正东为苍鼎,正南为彤鼎,正西为晶鼎,正北为宝鼎,东北为牡鼎,东南为冈鼎,西南为阜鼎,西北为魁鼎。记载于《宋史》:“崇宁四年(1105年)三月,铸九鼎,用金甚厚,取九州水土内鼎中。”
关于这些鼎的去向,暂时没查到资料,估计也被熔了吧,大家有线索,欢迎评论告知。
我们再说一下“一言九鼎”的故事,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毛遂)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战国时期(公元前259年),秦国的攻打赵国,围困了赵国都城邯郸,形势危急,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打算带领门客二十名赴楚,已经选出十九名,差一名无法决定。这时候毛遂自告奋勇,平原君并不了解毛遂,心有犹疑,但事情紧急,还是带着一起去了,“毛遂自荐”的成语即出于此。
与楚王的谈判并不顺利,从早上谈到中午,毫无进展,十九人也已词穷,这时毛遂站了出来,对楚王说:“我们今次前来请您出兵,看您现在一言不发。但请您思量一下,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快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一席话令楚王信服,答应出兵援赵。
楚赵结盟后,平原君回到邯郸。平原君不禁感叹: “我手下门客逾千,自以为识尽赵国贤士,楚国这趟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毛先生在府中三年,我竟没有发现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他的三寸之舌,胜过百万强兵。他到楚国,只用了一席话,便使赵国的威望重于九鼎。”
【一言九鼎的意思;一言为定的意思】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