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连孔子都认为有道理?
中国人通常都会用一个成语“一毛不拔”,来形容别人的吝啬小气。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成语其实是战国时期的有名的思想家杨朱是学说。
杨朱的原话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也就是说哪怕你打着为天下人好的名头,也别想从我身上拔走一根毛。
杨朱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自然不可能是大家所认知的吝啬小气。当时有“天下之人不归杨,则归墨”,这里杨说的就是“杨朱“,墨当然说的就是”墨子“。
杨朱主张“贵己“,代表言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意思是:一毛不拔
墨子主张”兼爱“、代表言论: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意思是:为了给天下人谋利益,不辞辛苦,四处奔走的。
墨子的学生禽厘与杨朱的学生孟孙阳对话:
墨子的学生禽厘对杨朱“一毛不拔”的思想很不理解,问杨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杨朱说:“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禽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杨朱默不作答。
禽滑厘出门后碰到了杨朱的学生孟孙阳,两人谈起刚才的问题,孟孙阳说禽子根本没有理解杨朱的用心。他问禽子,如果有人说打你一个耳光,给你一万块,你干吗?禽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这个当然干了!孟孙阳再问,如果砍断一你条腿,就能让你得到一个国家,你愿意吗?禽子沉默了好久,没有回答。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问题就会是砍掉你的脑袋,来让你得到天下你愿不愿意。
孟孙阳又说,你为什么愿意接受挨打,因为可能得到一万块,你不要钱,你自然就不会挨打。你愿意付出是因为你想得到,我不愿意付出就是因为我不想得到,天下就这么大,大家都想得到,自然就会产生纷争,所以人人不争,自然天下太平。
杨朱的“一毛不拔”学说连孔子都挑不出毛病,所以自然形成了“天下之人不归杨,则归墨”的说法。
成语故事 一毛不拔(第701集)
一毛不拔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一毛不拔,原来的意思是指杨朱的极端自我主义。现在比喻一个人非常自私和吝啬。
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主张兼爱,反对。
与墨子同时期有个哲学家叫杨朱,他主张重己,重视个人生命、财产的保存,主张人与人之间互相不要占便宜。
有一天,墨子问杨朱:“请问杨朱先生,假如拔下你身上的一根汗毛,帮助天下的老百姓,你拔不拔?
杨朱回答他说:”天下老百姓的问题,拔一根汗毛就能解决吗?“
墨子追问他说:”假如能帮助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声,表示一毛不拔。
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 读史明智,长知识。
熬夜费灯,码字不易,请读者加个关注吧!
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哦! 发现错别字请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给我!
【一毛不拔的意思 一毛不拔的意思和解释】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