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在山坡上,像一株即将开花的小树。花苞已经密密地从枝丫里爆出来,但那些花瓣还蜷缩在深色的萼片里。那些艳丽夺目的,即将展开,犹未展开。一眼望去,不见华美,只觉得是青春,是一种抑制不住的活力。
她就这样站在山坡上,手持一根竹竿,召唤她的鸭子。
鸭群如白色的云絮,沿着水流漂来。她驱赶着它们,把它们赶去固定的位置。春天的下午,临海的上海郊区奉贤,在柘林胡桥的这一湾水域,鸭群的聒噪之声,远远而来,又渐渐隐去。天高云淡,举目四望,不见高楼,不闻尘嚣,一切都是葱葱翠翠的。
那年小钱21岁,从金融学院广告专业毕业。像所有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她面临着对未来的抉择。当别的童年伙伴到处应聘,希冀跳出农门时,她却决定做一件事——在家人的帮助下,她回到故乡,统领起7000多只“鸭兵鸭将”,致力于打造“鴨蛋品牌”。
她说,是为了父母亲。
过去爸爸养虾辛苦,患上痛风,不能吃鸡蛋,妈妈也由于生病不碰鸡蛋。大二那年,在陪伴母亲住院时,她看到电视台的农业频道介绍养鸭经。长久以来的心绪被忽然间点亮,她决定回家开鸭场,要养出与众不同的鸭蛋。
母亲是支持的,父亲却气得几天没说话——宝贝女儿好不容易去市区读书,好端端的白领丽人不当,却要回来做养殖,爸爸是真舍不得。
可小钱坚持了下来。她自己调饲料、赶鸭子、捡鸭蛋……光一个喂料,小钱就动足了脑筋。她把鸭子分出不同的组别,投喂按不同比例调制的饲料进行比对。这份自制“食谱”包括:每日购入的新鲜海鲜、螺蛳,各种谷类及磨碎的虾皮和蚕蛹,每一季还要给鸭子喂一次人参以提高其免疫力。一天,她正在埋头调饲料,起身时发现,一直不响的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自己身后,正一声不响地弯腰捡鸭蛋。
从这一天起,不赞成女儿的父亲再也没有离开过女儿的鸭场。晚上他就和工人们睡在鸭场边的宿舍里,白天则包下了所有的喂养工作。父亲的出手相助,让小钱有精力去忙别的事——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设计鸭场的logo、让鸭蛋的销售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这是一个农二代回归故里的故事,也是一个青年引领传统产业重新出发的故事。小钱说着这些故事,她和父母亲的故事。她光洁的脸,迎着阳光,扬得高高的。她沉默的父母,依旧沉默地微笑着站在一旁。
那天早上,她带我们进鸭场。还未走进鸭棚,就感受到那7000多只小动物散发出的热烘烘的气味,像潮湿的厚布片一样扑到人的脸上。灯光下,铺满一地的稻草被鸭子们拱成一个个突起的小窝,黄褐色的稻草中散布着一个个光洁的白点。“这是鸭蛋!”小钱屈身蹲下,小心翼翼地捡起一枚鸭蛋托在掌心,“你瞧,这枚蛋是鸭子下半夜下的,还是温热的呢。”几千只伸长的头颈齐刷刷朝女孩转了过来。在片刻的注目之后,它们跟着小钱的指示,摇摆着身体,走了出来。
小钱在一片稻草中站了起来。那么厚重不好看的工作服,都难掩她清丽苗条的身姿。她昂首走在前头,那么信心充沛,她指挥着鸭子出门,的确像一个点兵布阵的女将军。带着暖意的风吹过来,让我想起这儿离杭州湾很近。那是海风的气息。春天已经降临。那些毛茸茸的鸭子,嘎嘎叫着,跟随着女孩,一起走进屋外的春光里。
【鸭司令】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