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来,那场同学聚会是从大林的出现而画风突转的,他来迟了半个多小时,一进门就连忙告罪:抱歉抱歉,老板临时让我改个PPT,改了三遍还不满意,我还得赶快回去。
他匆匆地告一圈罪,又匆匆地走了,走之前正巧服务员来上主食,他抓起一个荷叶饼就往嘴里塞,手里还不忘捎上一个:我这从早上到现在还没吃饭呢,先走了,你们慢慢聊。
他来之前,我左手边的几个人正聊到自己公司准备开始B轮融资,右手边的正互相吹捧着对方名片上更上一层楼的职称,我也正在跟身边的朋友聊着新的职场规划。
半是出于社会礼节,半是出自真心实意,大家开始讲起了生活的惨、苦、累,一桌子饭菜也没人再动,此起彼伏的,全是叹息声。
我跟一位朋友同路回家,她感慨:今天真是太累了。
我随口应答:社交一小时,回家缓半年,的确是挺累的。
不是的,她摇摇头说,不是因为社交,而是忽然觉得生活挺累的,看到每个人都那么用力,却都过得不那么好,又爱莫能助又感同身受,忽然就觉得特别颓丧。
还是喜欢大家一起展望未来啊,哪怕就是一场欢乐情景剧,起码也还是有点光亮。
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人到一定岁数,自己就得是那个屋檐,再也无法找其他地方躲雨了。可是我没想到,这个年龄来得这么早。
有一次我因为职场上的一些事,约一位前辈聊天。那天我一直在抱怨,讲自己有多烦恼、有多痛苦,而他毫不客气地跟我说:如果你不告诉我,你需要什么帮助,只是想说你现在过得有多不好,那今天这场谈话就没有任何意义。
比比惨,交换一下情绪,确认一下彼此的沮丧是太过孩子气的东西了。说事情,找答案,然后去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年轻的我们遇到问题都太情绪化了。无论是15岁时候跟同桌闹了别扭,还是18岁的时候做题做到想哭,无论是20岁纠结多思的“他喜欢我她不喜欢我”,还是22岁时初入职场的一片懵懂与茫然。
見面寒暄时问的“你最近好吗”更像是一句标准课文里的“Howareyou”,你若是不按常理去答“Fine,andyou”而是顺势开始抱怨倒苦水,大多会收获一个略带尴尬的笑容,或是另一个比你还惨的故事。
你会在对方的笑容和故事中确认自己的悲苦与沮丧,却又因为没有获得实质上的出路或力量而更加难过。学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不自怜,不自哀,不自怨。
许巍在《曾经的你》里有这样一段歌词:
每一次难过的时候/就独自看一看大海/总想起身边走在路上的朋友/有多少正在疗伤……
我总觉得,这或许才是对待情绪的理想态度吧:有情绪,但自己能治愈。
知道自己并不是在孤军作战,但永不用悲伤和绝望去交换战友。
【做自己的“树洞”,寄存那些不能说的秘密】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