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人还在以“同学”相称的时候,20岁的夏乾良已经习惯被同事们称为“老板”了。这位复旦大学法学院的二年级学生和他的同学们注册了暄氏文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万元,首批5000本英语教辅销售一空,短短半年取得了10多万元的净利润;而现在公司的实有资本已达520万元。
他的梦想还没有结束,他又在计划建立进修学校。他说自己的最终目标,是要做“文化老大”!
一句玩笑,一桩大事业
高三毕业的时候,夏乾良就找了20多名初中的同学,组成小团队做起了家教,他们印了2500张小名片———“来自复旦、交大、同济等名校,特殊的教学方式,提供互助式家庭教育”,然后在浦东、徐汇等区的居民区投递。在成功将自己推销出去之后,小老师们常常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教学心得:如何把孩子分成不同的种类;如何分配讲课和做题的时间;如何解决学生遇到的各式问题。一段时间后,团队内部达成基本统一的课堂教材和授课模式,并对家教老师进行星级考评。
进入复旦大学后,夏乾良和老同学筹划建立了咨询公司,最开始的客户主要是学生社团和复旦的党政部门以及各个院系。比如他们帮管理学院20年庆订购了一批纪念杯子。公司员工本身是分布在各个学校的学生,而且产品价格低,在校园的客户发展得比较顺利。
另一个主要业务就是家教业务。一个人做家教自由自在,可一个团队就有许多零零碎碎的事情。“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分配老师、收集各高中的练习卷、谈论下一周的教学计划,整个过程和管理公司做生意没什么区别。”夏乾良感叹,要不是多年家教积累,管这个公司还真是累得够呛。他认为,长时间的家教经历不仅教会了他们如何与人沟通,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合理且有效的安排工作。
曾经有名家长要求为孩子找一个全日制家教,但那个“小老师”一到客户家就直接给孩子上课,有时候学生做了2个小时功课他让学生休息一下看电视,有时因为有事迟到没有做满规定的时间,结果惹得孩子的家长颇为不满。经此教训,夏乾良决定让所有的老师在第一节课都先和学生、家长谈心,了解孩子的性格及家长的要求,双方沟通达成一致后上起课来就事半功倍。
编教辅的念头源于团队成员一句玩笑,虽然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出书是第一遭,但他们每个人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小老师”,加上为学生上课时准备的经典例题,以及自己当年高三时的一些习题,“OK高考系列丛书”逐渐成型。
不过出书也不是把所有题目简单汇总在一起就可解决的,首先要和出版社进行洽谈。对出版社运作并不清楚的他们于是求助于图书代理公司。
由于缺乏资金,第一本《高考英语专项精炼》完全是依靠大家的力量白手起家。夏乾良告诉记者,当时没有钱请专业的照排公司,他们10多个人就一人一台电脑,一字一字输入,再自己摸索学习排版软件。他们在学校旁边的招待所订了一间房,整整一个月的时间,10多个人加10多台电脑日夜不停地工作,累了困了就直接躺在地上休息。有时候一些语法他们也说不到点子上,于是便求助于母校一些资深教师,让老师为自己的丛书出谋划策。他们的教辅问世后,首批5000本英语书没多久便销售一空,接着系列丛书的语文、数学两本也出版上架,短短半年内他们就取得10多万元的净利润。
暄氏公司成立初期,经营印务咨询。当时夏乾良和他的同学掌握了几百家印刷厂、广告公司的相关资料。这些学生股东的计划是,用一年时间将暄氏文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从一个学生企业转型为成熟有序的民营文化企业。
雏鸟新声,趁势而飞
学业压力之外,夏乾良有时一天就一两个小时睡觉时间,而且那个时候恰逢考试完又军训,头一天,他身体实在支撑不住,高烧到四十度。
黄金利润出现在策划出版《高考英语专项精炼》等一套教辅材料,打出了重点中学老师和名牌大学学生互动式教材的概念,目前有3万多册流通在市场。他们的教辅问世后,首批5000本英语书没多久便销售一空,接着,语文、数学两本系列丛书也出版上架,短短半年内,他们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身处复旦我有这个优势,有的出版商找不到合适的写作、策划班底,而我们几乎不用花什么钱就可以形成一个高质量的团队。”夏乾良觉得,创业恰好抓住了复旦百年校庆时机。
除了图书出版,会展随后被列入公司的经营范围。前不久,暄氏公司就为百年校庆的活动之一、基因组医学国际论坛提供了会务管理服务。百年校庆期间,复旦大学各个院系和行政部门都在策划活动,对印刷品以及会务的需求量非常大,而学工部等校园部门也是暄氏公司的主要客户。“校庆期间显现出来的校友资源是我们很看重的。”夏乾良说。
暄氏公司有200多个员工,平均年龄24岁左右,除了财务和行政部门,170多个员工都是在校大学生,来自复旦、财大、同济等上海东北片高校,平均一个月可以获得800元的薪水。不过因为主要从事文化传播相关的产业经营,对人力资源的要求高于资本要求,业务员如果做得好,一个月也可以有1万多元的提成。
夏乾良本人作为执行董事还拥有专职的总裁行政秘书。作为和员工同龄的年轻老板,夏乾良觉得企业领导的个人权威很重要,以保持员工对他的信任。特别是在这个大家年龄都差不多的团队,很容易互相不服气。夏乾良会把中层领导叫进办公室和他谈,“你应该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出对我的尊重,如果我不能获得你的尊重,那怎么领导这个团队?”
还有个困难是因为他们年轻,又是学生,对方很容易不怎么信任,比如一桩业务,对方老板觉得他们像勤工俭学,对质量不放心,但夏乾良坚持和他们沟通,让他们知道他的认真,而且学生也有个好处,就是诚信。再加上价格上的优势,就谈成了。
夏乾良每天晚上20时至次日凌晨4时都要在公司的“暂住地”工作,他表示,目前公司打算在奉贤开办文化进修学校,主攻高复班和英语培训。不仅如此,他的团队还将创业触角伸到各个领域,包括广告代理、媒介宣传、会展策划、贸易代理等诸多方面。夏乾良说,现在他们每个月都有20多万元的净利润,公司总资产也达到了500万元。
学生下海创业是否会影响学业呢?虽然如今已是身价百万的学生富翁,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夏乾良的学习生活,他告诉记者,公司由他和另外6名同学组成的核心股东共7人,每个人都获得了复旦的奖学金,从一等到三等数额不等。“我相信我们有能力在学业和创业之间谋得平衡。”一位在读研究生的书商在报纸上看到夏乾良的故事后,立刻从马鞍山赶到上海,与夏乾良商讨一起收购一家200万图书公司的事宜。但是目前事业上踌躇满志的夏乾良并不希望别人轻易地走这条路,因为在这条路上收获的同时,也会失去很多东西。不过有时他也很羡慕在3108教室里自习的同学,他得时常拿着客户给的VIP入场券去交大的总裁班,他是班上最小的学生,他希望自己多充实些管理方面的经验。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伙伴们,夏乾良都非常有信心,他们已经定下了上海五角场某幢写字楼12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准备搬家了。“这才是第一步,我们相信今后的发展更加辉煌。”夏乾良自信满满地向记者道出他心中的“文化老大”之梦。
【大二生创富五百万】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