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多灾多难。第一次被痛殴,是专业商场打垮百货卖场,国美融外资后,打垮百货业。第二次是家乐福、沃尔玛,把千万家本土零售店、杂货店统统打垮。第三次是外资扶持的电商,绞杀了零售业。外资的特征是,不考虑五年内的盈利,只求市场占有率。中国的本土零售企业,无资金白白耗五年,所以被打得抱头乱窜。
电商的贡献
零售业是一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所有的经济活动,国民的生活消费,归根结底,最后都要在零售业反映出来。欧、美、日,哪个国家的零售业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各地區龙头零售企业的汇总数据,是价值最高的经济数据。
可惜了,我们拱手送人。
电商的最大贡献是,让中国零售业全面进入亏损状态,导致服务越来越差。淘宝上的低价衣帽鞋是拳头产品,质量一言难尽。美国、日本不计后果地印钱,部分钱跑到中国,扶持电商。他们不考虑五年以内的利润,一是和实体店同归于尽,千家万户的实体店不可能熬五年;二是电商互相同归于尽,大资本恶搞小资本。
淘宝让你在消费时省点小钱,省的钱从哪里来的?不是淘宝高效,而是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国外风险投资在垫钱,堪称洋雷锋;二是逃税费,视作政府让利;三是不缴纳从业人员的社保,长时间工作,算是压榨劳工;四是商铺和仓库住房之间的价差,这一块的差价,超过发货数量临界点后为零。淘宝打击了实体店,老百姓挣钱难了。同时,淘宝也不需要商铺,但要快递和写地址人员。商铺和仓库一年租金差价算8万元,快递一个15元,当发货超过每年5000个,这个差价为零,之后就是倒贴,所以,淘宝并不高效。
消费者在商铺享受试穿、试吃、试用服务,然后从淘宝买,只能算是小聪明。淘宝不敢公布商铺地址。淘宝对小本创业是有好处的。这种需求之所以得以实现,是建立在坑害实体店的基础上顺带实现的,否则,成本极高。
利润从何而来
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两件事情是房子和淘宝。淘宝对于标准化产品,例如图书、内存卡、空调、食品等,完胜实体店。有四类除外:一是需体验的、个性化的产品,例如衣帽鞋、香水;二是需要立即消费的,如可乐;三是低价产品,一个灯泡加上快递费,就不划算了;四是易碎商品,如玻璃杯。今后,淘宝会控制中国的家电等所有标准化产品生产企业,因为生产企业无力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无力在全国布点。也许到时候,淘宝会把前期亏本的钱全部拿回来。
淘宝抢了两种人的生意,一是零售商,二是邮政。零售商没有政治地位,无力反抗。邮政局是国家的,现在已经开始反抗,要求各大快递公司缴纳“普遍服务基金”,主要针对淘宝快递。零售涉及税收和商业房地产,零售商的逐渐枯萎,税务和房地产大佬不会袖手旁观的,等着瞧。
太多的个体户被淘宝逼得破产,不是个体户的商业能力差,而是个体户要养家糊口,亏不起五年。淘宝有资本为后盾,以自己无限期亏损为手段,把太多勤劳的个体户逼得亏损关门。
电商红火是有前提的,淘宝商户基本不交税,快递员大多不交社保,客车代替货车在城市行驶,外资亏损垫钱,商铺租金高,实体店税费多,衣帽鞋等小商品产能过剩,尚未扭转。这么多前提,只要有一到两个因素变了,淘宝在成本上就没有优势。淘宝货一般比实体店便宜10%到15%,因为淘宝没有纳税成本和监管成本(工商、税务、质监、卫生、城管)。淘宝没有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如果实体店免除这些成本,或者淘宝店增加这些成本,那么,淘宝货的质量没有保障。实体店贵的是店租,淘宝贵的是物流和存储分拣成本。
加剧地区差异
淘宝导致中国零售环节税费向沿海地区集中,严重遏制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和零售业发展,加剧城乡两元结构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内地很多小县城,根本没有像样的工业,主要是服务业和零售业。淘宝卖家的货源,主要是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生产企业,例如长三角和珠三角,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工厂征税。三四线地区的内需资金,大量流向沿海地区,导致小地方的商业地产无利可图,零售的就业和税收很惨。居民就业不充分,无业人员只能大量流向就业充分的大城市,强化了地区发展不平衡。
比如,河南某县城,居民搬进新房要买整套家电,一两万元是最低档次。如果去淘宝和京东商城,税收就留在浙江淘宝总部和京东商城总部,那个县城本身没有任何利益。原来是在当地的国美、苏宁购买,当地得到三个东西:商铺租金、税费、就业,现在就剩下搬运环节。淘宝成了变相吸取当地资金的抽水机。
淘宝模式是,全国各地小店家向淘宝总部缴纳技术费、服务费、广告费、押金,及长期不动的天量交易资金,这些钱从全国各地抽过来的,最后全部留在浙江,大大促进该地区发展。淘宝模式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对于其他地区零售商业发展,却是巨大打击。
我可以负责任的讲,中国90%百货业大卖场,已经内心崩溃。很多百货大楼是国有企业,没有房租支出,还能拖一拖。北上广实体店彻底悲摧。网购剿灭绝大多数零售店。超市和服务业的店,赚钱就遇到房东加房租,不赚钱就只能退出生意,很可怜。
【电商的影响】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